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二十年音响得与失 [打印本页]

作者: b_baby    时间: 2006-5-23 22:20
标题: 二十年音响得与失
这是台湾音响论坛一些老主笔在一场聚会中的谈话记录,参与者有卢承周、江明宪、郑泽孝、王克刚、林清荣、李富桂、王克勤、刘仁阳与黄鸿钧。
6DJ8是否改变了管机的声音走向
综合意见:一支小真空管有什么重要性?竟然被单独拿出来讨论?各位有所不知,6DJ8(苏联管称6922)可以说是近年来用得最广的小管子,在这之前,应用得比较广的是12AX7之类的管子。最早将6DJ8装在前级上公开发售的可能是Theta的Mike Moffat,当时他的Theta前级声音既厚又软,让音响迷惊艳了短暂的时间。可惜因为品质不稳定,很快的就在市场消失。在这之后,6DJ8突然广为业界使用,一时之间蔚为风潮。
为什么6DJ8会如此受设计者欢迎呢?有人说因为它是射频所用高频管,高频特性佳,所以符合潮流需求。也有人说因为这个管子市场上库存很多,取得容易,所以一旦引发风潮,就一发不可遏止。但是,也有人说虽然6DJ8是用在电视上的管子,但是高频特性其实并不如老管子好。到底真相如何,有待以后厘清。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自从Audio Research在十余年前推出第一部以一支6DJ8制成的真空管/晶体混血前级SP-9,创下六万多台币的低价之后,6DJ8更成为耀眼明星,前级如果没有用上它,彷佛就感不上潮流。一时之间,苏联制,OTK1 6922、OTK2等高价管频频出现在广告上。
站在今天的位置上回顾过去,6DJ8带来了所谓的更透明声音。然而,这种透明到底是自然的阴柔透明、还是过度白热化的非自然透明?
林清荣:有一次我在唱片公司与人闲聊,他认为西门子或德律风根的小管子声音都比6DJ8还厚。不可否认的,6DJ8的声音表较清,反应比较快,相对之下,厚度就削弱了。音响就是这样,如果高、中频松软,低频速度就快不起来。要高频、中频速度快,声音就瘦了,这本来就很难二全。
刘仁阳:如果说6DJ8的声音走向是尖锐的,那也不完全对。最早Theta的前级低频很丰富,声音不会尖锐。OTK1或OTK2管子声音很饱满也不会尖锐。应该说不同厂牌的管子产生不同的声音。以前Audio Research在SP-10的时代还没用6DJ8,到了SP-11时代就改用6DJ8了。会什么会用这个管子呢?我想这与当时的喇叭有关。当时喇叭的声音倾向高频上不去、低频箱声太重太浑,所以用了6DJ8以后,配上当时的喇叭,对声音大有改善。
问题是后来喇叭的高频越做越多,低频越做越少,加上苏联管没有了,其它的6DJ8管子声音有倾向高频,整体听起来声音就不平衡了。我记得当时用在SP-11上的6DJ8管子也是有筛选过的,例如用在Phone放大的就是低噪音、低麦克风效应的管子,它表较贵,而用在高电平放大的的就比较便宜。像OTK1以前一支要一千多左右。
刘汉盛:不同厂牌、年份的真空管,其声音差距之大如果没有亲耳听过,很多人会不相信。最近我才在柯逸郎医师家听过60年代WE的300B管子,当时当场拔下拔入与Cetron以及大陆管子做比较,并没有预热。我所听到的是,60年代WE 300B的管子低频量感非常丰富,虽然低频无法量化,但是感觉上真正60年代的WE 300B低频至少也有其它的二、三倍多。假若用Cetron 300B觉得音响系统低频不足,用上60年代WE 300B时,保证低频量感还会有多。
黄鸿钧:说到这里,一定要提ARC SP-11。不管现在它怎么样,在当时它可能是台湾卖得最多、最成功的前级。在当时,它已经打破以前McIntosh或Conrad-Johnson那种老式的声音,改变了声音走向。虽然它的高频未必非常亮,但是它肯定已经改变了声音的走向。
在业界,如果有人做出某种声音很卖钱,其它的一定会跟,因为他们怕没跟上赚不到钱,或被排除在外。这样就形成一股潮流,大家往「清」的声音方向竞相走去,到最后声音越来越薄,越来越尖。或许这就是市场导向。
王克刚:以前我们用SP-11,还是以LP为参考音源,LP声音比较柔,所以还不会觉得高频太多。换成CD以后,就开始觉得高频太多了。
是否近年零件厂受计算机业影响,在成本降低的要求下,声音变瘦了?
综合意见:长久以来,电子零件业从来就很少特别为音响界制造零件,音响界所用的各种零件几乎都是依附在消费家电业底下,使用家电业的零件。近年计算机业一片大好,电子零件厂商更是以计算机界的需求为第一优先。
无论是消费性家电或计算机,对零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那就是降低成本。因为近年无论是家电或计算机,几乎每一季都在降价。为了将本求利,唯有降低各种零组件成本才能生存。对于旧机型反而比新机型来得耐用,大家也心有所感。DIY界(尤其是真空管)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老管子、老变压器、老零件的声音比新的还好。在科技进步、制程简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求下,音响器材所使用的零件是否让声音劣化了呢?
王克刚:我在半导体界做事,半导体业为了竞争,不断的在降低售价。在降低售价的要求下,可能就会牺牲了零件的品质。加上近年计算机要求耗电低,因此零件几乎都朝承受低电流的方向发展,而这与音响要求大电流的走向背道而驰,有可能因为这样,造成了声音的改变。
刘仁阳:mbl应该很严谨吧,我发现他家早期的6010前级声音与新的也不一样。老的比较温暖,新的解析力比较强。同样都是用上市多年的5534 IC,但是声音就是会有不同,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其它很多厂牌也都有这个现象
黄鸿钧:看看我们现在的雷射拾取系统,从CDM-1到CDM12,可以说一直在降低成本。它们并不是特别为音响而设计,而是为计算机业做的。成本越用越少,东西当然越来越差,声音会越来越好吗?
刘汉盛:如果说为了竞争,电子零件必须降价,这种说法我认为合理。不过,如果说零件耗电低、成本下降就一定会导致声音变不好听,恐怕还需要深入验证。例如,音响很重要的组件电解电容中,Rifa的电容就被公认为低频丰富饱满。或许举发烧零件为例比较不恰当,但是我认为适当搭配零件,应该也可以有厚而丰润的声音。

真空管机声音晶体化,改变声音的品味
综合意见:自从晶体机兴起后,高解析力、超大的输出功率、快速的反应以及结实的冲击性一直被拿来当作真空管机的负面教材。为了与晶体新贵竞争,越来越多的真空管厂商宣称牠们的产品具有与晶体机一样的特性,本来有相当差距的声音特质也越来越向晶体扩大机靠拢。
到底真空管去除传统所谓软、慢、柔的声音之后是福是祸呢?事实上,如果以原音乐器的声音特质来看,它们同时具有松软柔和(钢琴、人声、弦乐)以及快速反应(打击乐器)、饱满结实(铜管、木管)的特质。恰好,这些特质也就是晶体机与真空管机声音特质的综合体。
其实,若以高度传真的角度来看,无论哪种扩大机应该都要能完全再生这些原音乐器的特质。问题是,虽然每家厂商都宣称他们的扩大机传真、中性无音染,但是鲜有能够同时拥有既松软柔和又瞬时反应迅速且够冲击性者。也就因为如此,管机声音晶体机化一直存在于业界中。
管机除了声音特质晶体机化之外,输出功率也朝巨大的输出发展,Audio Research M-300每边三百瓦已经堪称一代名机,David Manley从一百瓦、二百瓦、三百瓦到五百瓦大功率输出,也打破了管机小功率的惯例。
管机晶体化、功率增大化是否也影响了整个音响界对声音的要求?
刘仁阳:以Audio Research为例我认为到LS-5前级与VT-150后级的时候,传统真空管味还很浓,在这之后,声音就比较倾向晶体味了。像我以前用的Counterpoint 5.1前级与SA-4后级就管味十足。而ARC M300我也用了很久,这部后级配以前的喇叭刚刚好,如果拿来配目前低频较少的喇叭(如Altec 9862或Tannoy西敏寺等类的喇叭),恐怕也会出现高频太多的问题。还有,你自己用的Manley扩大机也一样,它配十几年前的喇叭时,觉得高频与低频都刚刚好。如果配上现在的喇叭,就觉得低频量感不够了。
在以前,音响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浑。后来透明感、解析力等要求被凸显之后,味了追求这二样东西,无论是喇叭或扩大机都朝这二个方向前进。没想到扩大机与喇叭低频量越来越少,高频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变成今天大部份音响听起来都会尖锐的结果。我想我可能是台湾第一个提出高频太多这个问题的人。
林清荣:我以前用真空管前级,后级也是。现在前级换成晶体机。李富桂与王克勤以前用ARC SP-9真空管机,后来都换成Class'e晶体前级。刘仁阳以前的前、后级都是真空管机,现在全部换成晶体机。从我们的例子来看,管机与晶体机的界线的确越来越模糊,晶体机也可以做到管机的柔和松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晶体机不必换管子的优点也就成为我们考量的重点之一,像我以前常常换管子换到胃痛,一直在怀疑到底哪种管子才是最好的。
同样的,目前的管机在速度、解析力上也不输给晶体机,选扩大机变成在选你自己喜欢的味道,而不是在乎管机或晶体机的特色了。 

BBC 3/5a、ProAc Super Teblette小喇叭改变声音走向
综合意见:3/5a的进入音响市场可说是偶然,这与许多伟大的发明或创见出与偶然同出一辙。本来设计用在转播车内使用的小型鉴听喇叭,没想到竟然会在家庭小空间中那么适用。它专注于中频段而略微牺牲高低二端的设计、以及复杂的分频网络已经成为经典。可惜,15奥姆的复杂分频网络耗去太多功率,以及市场上对高频段过度追求让3/5A被归类于老派喇叭。于是,Super Tablette趁机兴起。它挟着效率更高,更容易驱动以及更多的高频段一举击败3/5a。Super Tablette的高解析力与庞大音场吸引无数音响迷,接着Linn Kan以及更多的后继者加入小喇叭的市场,颠覆了传统喇叭的尺寸。
与之同时,还有更昂贵的Wilson Audio WATT小喇叭,它虽然因为价昂而没有那么普遍,但是声音的表现也成为典范之一。到底这类高解析力小喇叭的兴起,代表着什么意义呢?是否因为这样,导致后日喇叭设计多趋向瘦高造型?瘦高造型的喇叭又将声音带领到什么方向呢?
林清荣:3/5a每隔一阵子杂志就炒一下,没炒时就沈寂下来,大家都认为最老的15奥姆老3/5a味道最好。而Super Tablette就好像针对3/5a效率低、不好推、高频延伸不够的缺点去设计的,因此这二种喇叭的走向完全不同,你喜欢哪种声音的典型可以自己选择。
比较有趣的是,无论是3/5a或Super Tablette现在都已经沈寂了。为什么?是因为经销商不好卖所以厂家才不做了吗?还是单纯的因为KEF不生产单体所以厂家都不生产?假若是因为销路不好(请注意,3/5a后来为了提高效率,都简化分音器,改成8奥姆的)而被市场淘汰,消费者的流行趋势就值得探讨了。
刘仁阳:不可否认,小喇叭有那样的高频,第一个冲出来的就是ProAc。我认为倒不一定受「小喇叭」的影响,像3/5a与KEF-101以及Celestion SL-5这三对喇叭的高频都很温暖,它们也都是小喇叭。我认为这应该是整体潮流的影响。其实不只喇叭,连扩大机、数字讯源也都是这样。这些走向加起来,情况就严重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个走向,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可能与设计者个人品味有关。
其实这种走向不是只有台湾才发现,Stereophile的Robert Harley大约在六年多前写GenesisⅡ.5时(当时他用的扩大机是ARC LS-5+VT-150),就曾说过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温暖这么耐听像音乐的声音了。连外国评论员都这么说,所以我认为这是全世界潮流所致,不是只有台湾才发生的。
江明宪:说到喇叭的精准走向,其实Westlake很早就已经是这样了,只不过它一直走专业路线,一般家庭里使用不多,所以大家才不知道。因此,若要论到喇叭走精确路线,Westlake可以算上一份。
郑泽孝:小喇叭会这样,其实与追求音场很有关系。味了有庞大的音场,音场里要有更多的细节,所以小喇叭追求更多的高频,以取得更多的细节。到最后,音场表现是不错,但是整个声音就不对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平衡的声音,让人能够听得舒服。

Infinity RS1-B开始改变大喇叭声音走向,到IRS Beta,四件式的造型与高频相当亮的声音竖立起模式
综合意见:在此之前,四件式喇叭在市场上几乎没有见过,EMIT、EMIM这类小面积分割平面振膜单体也很少被这样使用。在Arnie Nudell的带领下,低音柱分离的四件式喇叭开始让音响迷走入另一个世界。对Arnie而言,这种设计是他设计喇叭二十几年来从未改变的坚持,只不过因为拜RS-1B、IRS Beta成功之赐,使得大多数音响迷误以为这是最新的设计观念。
四件式喇叭的设计开阔了音响迷的视野,对声音的要求也彻底摆脱旧日大音箱才是大喇叭的观念。后来,Magnepan也推出六件式的Tympani Ⅳ,不让Arnie专美于前。不过,再怎么说,Arnie还是这方面的始祖,日后,他离开Infinity自创Genesis,打的还是低音柱分离的四件式喇叭旗号。
从早期的同轴、号角、大箱体喇叭演变到瘦高造型及四件式,这其中透露了多少不同世代音响迷的音响美学差异?
林清荣:四件式喇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同时取得中、高频的松软与低频的速度,因为中、高频的喇叭与扩大机都是分开的。一般喇叭用一部扩大机来推,很难达到松软又速度快这二种矛盾的特性。以前日本有位华裔王永常,就是利用二对Trial小喇叭修改,放在音乐厅中播放得到很大的回响,我想也是因为四件式分扩大机来推,摆位也更灵活有关。
黄鸿钧:我认为真正的改变应该从Beta算起,无论是采用的单体数量,塑造出来的音色,以及精准的定位等、动态以及低频的伺服,几乎都是从Beta才开始改变的。不过,它也有缺点,例如高频的音色与太强调的解析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Beta有其时代性的创新存在。
刘汉盛:四件式喇叭刚推出时,很多人都为它的高频过量在奋斗,往往必须大幅度的更改搭配器材或调声方式才能克服。以目前的经验来看,用MBL的扩大机来搭配声音就不会利,这是因为MBL扩大机的高频收敛得很好,大声听也不会飙出来之故。因此,无论是Infinity或Genesis(其实出自同娘胎),他们所用的高、中频单体可能都有高频过量的倾向。由于它们是明星,有可能因此而影响了喇叭设计时声音的走向。
此外,四件式喇叭所用的低音伺服方式,对于喇叭界倒是有正面的意义,它让大家对于低频控制力与下沈的能力更为重视,也让低频的质感越来越好。
对了,四件式喇叭售价的不断飙涨对业界起了负面影响,它扭曲了音响业者对喇叭的价值观,认为高价有理。

铝带喇叭与静电喇叭带来什么启示?
综合意见:全铝带喇叭最有名的就是Apogee。Ribbon(铝带)单体与静电单体一样,都是古老的喇叭材料。在Apogee之前,虽然老一辈音响迷知道曾有Decca铝带高音单体的存在,不过在市场上几乎毫无影响力。Apogee大胆的将铝带采用在全音域上,此举打破了铝带只能用在高音单体的惯例。Apogee松软柔美的声音特质曾经风靡一时,可惜平面振膜喇叭在承受强烈冲击力的能力还是不如锥盆,以至于近日以来,音响迷的注目焦点已经从Apogee身上移开。至于静电喇叭,它的瞬时反应与高频的特殊为许多人喜爱,不过,低频段的量感与承受大功率这方面还是受限。其实,包括Magnepan这类的平面振膜型喇叭在全世界音响界中皆非主流产品,在台湾经营更属不易。然而,它们的某些优点却不容抹煞。
刘仁阳:我认为全铝带这种喇叭的完成度不高。我听使用过的人说它很难推,动态也受限,而且好像使用越久越难推。这种喇叭对于目前喇叭的设计我认为没有多大的影响。
林清荣:我认为铝带喇叭会流行可能是因为「科技」的关系,因为这种喇叭的造型与发声方式与传统喇叭不同,因此予人很「科技」的感觉。许多人会认为这是新的科技而迷上它,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流行一阵子。
刘汉盛:静电喇叭与铝带、平面振膜喇叭的中、高频段有其迷人之处,使用过的人都知道,否则这么老的技术也不会一直活到现在。但是,买这类喇叭的人要先有心理准备,您必须放弃某些喇叭表现去获取您想要的。例如静电喇叭,如果您要享受它中、高皮的瞬时反应与清澈透明,就必须牺牲它的强烈冲击性与大音量,以及低频的量感。取舍之间,就靠自己的智慧。

Avalon精美外皮与多斜角设计
综合意见:在Avalon Ascent推出之前,几乎没有喇叭厂采用那么高级的木皮来装饰喇叭,也没有喇叭厂设计出多角切面的造型来造喇叭箱,更没有喇叭厂以多层夹板高压成型、号工费时的方式来制造喇叭箱。对了,也没有喇叭厂商将分音器设计成那么巨大、并且分离在外(Swans早期产品曾有分音器在外者,不过体积不大)。
以这几个特点,Avalon喇叭一炮而红,并且成为高价(当时的六十几万已经是天价了)喇叭的始祖之一。从那时起,「小」而「重」且「外观漂亮」的条件成为喇叭卖高价的正当理由。Ascent不仅带领喇叭价格往上飙,也引领全世界各地喇叭厂竞相生产多面斜角造型喇叭。
刘仁阳: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它的关系,喇叭价格整个飙涨起来。我记得最早Ascent刚推出时,美国定价好像八千多美元。可是等到TAS的总编HP把它评得很好之后,定价马上飙到一万八千多美金。外表、单体看起来却都一样,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成本变动并不清楚,台湾好像只有进到一、二对便宜的Ascent,后来都进到贵的。当时像Infinity IRS Beta这么大的四件式喇叭也才三十几万台币而已。
林清荣:在Finish方面,用这么高级的木皮制造喇叭,应该就是从Avalon开始,他们让喇叭变成高级家具般,从那时开始,喇叭也越来越贵了。

英国音响工业衰微
综合意见:在过去三十年来,英国音响工业在全世界中价位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英国的喇叭在台湾也有着广大的市场占有率。随着英国经济的长期低迷,加上美国音响业大幅攻城略地,许多英国老厂在近十年来纷纷不支倒地。知名度不高者倒下后就此消失,具有高知名度者则纷纷让售。借着近十年亚洲经济狂飙之势,许多老厂的幕后老板都变成亚洲人。
原本,英国老厂有他们对声音的特殊品味,老人交出经营权之后,新人加入使得声音走向陆续改变。新的英国声音几乎代表着传统英国喇叭风味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产业界所推测的「世界声」(多数人会喜欢的声音)。于是,原本各自具有强烈个性的英国喇叭面貌逐渐模糊,甚至在造型上也越走越近。去年,Quad厂的易手更让人感受到英国音响工业如果没有振弊起衰,前景恐怕更不乐观。
林清荣:我去英国几次,在大街上很少看到音响店,可见他们的音响热度没有我们高。他们听音乐者多,玩音响者小众,音响大概外销的比较多,像台湾就进口很多英国音响。他们的式微我想与市场转变有关,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就不太清楚,不过一定与销路降低有绝对的关系。为什么销路会降低,这就要更深入去探讨了。
刘仁阳:我还记得以前如果要听古典音乐,大家都会想到英国喇叭。大部份英国喇叭一放小提琴,声音就是柔柔顺顺得很好听。现在却都改变了,英国喇叭听起来与美国喇叭声音是一样的。英国喇叭高频变多大概也是最近七、八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就说出这个现象。像B&W的801系列也是越改高频越多。KEF被香港人买走之后,我发现高频也越来越多,这与以前KEF声音比较暗的特色完全不同。Rogers后来也被香港人买走。以前英国喇叭有其声音的特色,现在都已经「世界大同」了,声音听起来都差不多。
江明宪:其实不只是音响,连艺术领域也是一样。以前,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像卡拉扬、福特万格勒、杰利毕达克等,他们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现在每位艺术家的风格越来越接近了,许多指挥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可能是现在交流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快所致。
黄鸿钧:交流快是一回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艺术家没那么认真。许多艺术家忙着上媒体、讲究包装、全世界飞来飞去作秀,那有时间下功夫去苦练?听别人的演奏或唱片练一练比较快。以前的艺术家出趟远门不容易,多数都躲在家里苦练,当然能够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CD兴起,可能改变了对声音的口味
综合意见:1979年,Decca首次发表数字录音,1983年,CD已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其被消费者接受的速度远快于业界原先的估计。尤其在亚洲,LP彷佛一夕之间在唱片行消失了。回首这十几年CD的进展,可以肯定的是,CD在弦乐方面的表现远落于传统LP之后,而在独特的声音魅力方面也不如LP。然而,CD的大动态范围、更低沈的低频延伸也不是LP能够比得上的。
在LP时代,人们对声音的品味与要求在CD时代可说已经某种程度上被颠覆了。音响迷不断习惯于CD的声音,也就不自觉的慢慢改变了对声音的要求与看法。CD在高频段表现的弱点是否影响了音响器材的走向?这也是值得探讨的。
刘仁阳:CD时代来临后,我们发现高频比较硬,没有LP时代那么柔。按理说扩大机与喇叭应该要让CD的声音更柔才对,但却反其道而行。所以我认为CD时代来临之后,并没有对声音走向产生什么影响。
刘汉盛:我觉得CD兴起之后,以往在LP唱片上很难追求的大动态以及庞大的低频变得容易上手,因此使得录音工业与器材厂商都不约而同的往这二种表现上下功夫。许多的录音刻意表现大动态以及低频效果,而喇叭与扩大机的承受功率与输出功率也越来越大。对于欣赏音乐的品味,这种结果适好是坏见仁见智,不过对于音响器材,能够承受更大的功率并不是坏事。尤其是进入AV世界的今天,喇叭承受功率的需求越来越大,CD对这方面的需求等于是替AV做了先期准备。
倒是CD的高频表现更粗更硬,而音响器材好像并未在这方面为CD做到补偿的工作,以至于我们在今天要频频呼吁音响迷:「声音会刺耳就是错的」。在LP时代,很少听人讲LP声音会刺耳,反而是低频会浑浊以及钢琴会破声(唱针没调好)是大家头痛的问题。也就是因为CD能够把钢琴表现得比LP好,所以许多LP时代视听钢琴为畏途的人在CD时代反而喜欢听钢琴了。

日本市场对Hi-End音响声音走向有影响力吗?  
综合意见: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最大Hi-End音响消费国,日本人也是全世界最挑剔的消费者之一。从日本人所设计出来的音响声音走向(清、细、精致),可以清楚的看出与欧美声音走向不同之处。到底是日本人天性就喜欢这样的声音呢?还是日本音响工程师们做不出欧美音响的声音?
假若日本音响迷天性就喜欢日本器材的声音特质,欧美Hi-End厂商会不会为了市场而迎合日本人对声音的口味?换句话说,日本音响迷对音响效果的认知是否影响了近十几年来的欧美高级音响声音走向?
江明宪:我去日本留学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无论是学医或音响都是。我记得以前在论坛写文章,曾经说过不懂日本人在小房间里摆个大喇叭箱子,不知道在听些什么。等我到了日本,第一次听音响就是在这样的小空间中。可是他给我很大的震撼,那么小的空间那么大的喇叭竟然也有音场、定位等,那种声音让我觉得非常汗颜。
在日本看不到TAS或Stereophile,不过我看到有音响店拿Stereophile送给客人。事实上日本人是不吃美国那一套的,他们听音响比较不讲究个别的定位、层次、音场等,反而很注重整体的和谐性。不过很奇怪的他们却脱离不了McIntosh与JBL、Tannoy情结。很多人不知道,有些Hi-End厂商财务有问题之后,都被日本人幕后买下来,不过日本人不站在幕前而已。
在日本东京,听现场音乐会的机会多得惊人,在整个东京都会圈每天十几场音乐会,喜欢音乐的人会去听现场,所以他们听音响的习惯可能与我们不同。而且,他们在听音乐方面的造诣让我很害怕。我曾经去一家二手唱片行买唱片,遇上一个三十几岁的先生,他说在高中教书,也在杂志上写唱片评论。他告诉我只写布鲁克纳,唱片约六千多张,全套的布鲁克纳「只有」三十二套,我吓了一跳。后来我才明白日本唱片评论员有的只写他专精的作曲家而已,这样他就形成权威。
李富桂:几年前我与王克勤、林清荣去东京听阿巴多与柏林爱乐。有一天我与王克勤顺便去参加Lyra的唱头发表会。到二点半,他们把全套系统设定好,跟我们抱歉说要请我们离开,因为等会Stereo Sound会有二位评论员要来听Clavis唱头,他要早点在巷口接他们。当时我就不客气的问,听说以前请他们来要送红包。他回答说没有,现在都改掉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们来听唱头你要这么紧张?他回答在日本你一定要相信专家,专家地位崇高,就像圣人一样。结果,下一期杂志刊出来,Clavis唱头第一名。我并不是说这其中有什么问题,而是印证刚才江明宪所讲,在日本专家的地位是很崇高的,不管软件或硬件都一样。
黄鸿钧:我记得以前Counterpoint的声音很饱满,后来就越来越瘦。这是不是与他们最大的市场在日本,为了迎合日本人喜欢「清」的声音,而把声音越调越瘦呢?
刘仁阳:JBL的声音也是这样。是不是日本人在小房间用大喇叭,低频太多,所以必须减少低频的量。而日本的市场又那么大,所以厂商为了迎合日本市场,声音才越做越「清」。

亚洲新兴音响迷兴起
综合意见:除了日本、台湾、香港与星加坡之外,近十年来韩国、泰国与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大陆的音响市场大幅兴起。整个亚洲市场对欧美Hi-End音响产品的庞大需求,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音响厂商会不会因为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普遍缺乏对音乐或音响的正确认知,而随便制造出不够严谨的产品?反正,假若厂家随便生产的产品在新兴市场上都能卖得出去,他们还会下功夫去设计制造吗?没有挑剔的消费者就没有严谨的产品,亚洲新兴市场是否也造就了许多泡沫音响厂商?
江明宪:我自己曾代理过音响器材,也认识了一些美国厂商。平心而论,我觉得有些厂商蛮恶质的。例如我曾经去过一家很贵的数字讯源制造商那里,他就住在康乃狄克州一个高级别墅区里。我去他那里参观,才发现原来他的产品都在自家车库里生产的。他告诉我他能够住豪宅都是这几年靠亚洲市场赚来的。当时我就想我们亚洲人真是呆子,我们真要为这几年音响的情况负点责任。
刘汉盛:从许多厂牌的销售第一名都是亚洲国家囊括这个事实来看,亚洲绝对在欧美Hi-End音响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应该对欧美有影响力。可惜,亚洲的代理商除了日本之外,更换太快了。大家习惯于捧着大把的钞票与更多的订单数量抢代理,弄得欧美厂商作收渔翁之利。真的能够与生产厂商平起平坐谈事情的代理商很少。所以,在器材的品质与声音的走向方面,我认为欧美厂商很少会理亚洲人的需求(可能会考虑一下日本的市场)。我从来没有听过哪家厂商层告诉我,因为亚洲人的要求而更改线路设计者。不过,在外型或加工层次上,欧美厂商倒是相当在意亚洲人的观点,尤其是日本人。
事实上,日本人是绝对崇拜权威的民族,他们的音响迷也不例外。你看Stereo Sound那些被塑造出来的评论员,他们所使用的喇叭大多数还是欧美传统名牌名厂。其它器材虽然碍于要扶持「国内厂商」而有使用,不过欧美器材也占很多。或许,欧美厂商会为了日本市场而去生产某种型号(如Tannoy与JBL的喇叭),但是我怀疑会迎合日本人去做出日本声音。如果真的如此,那种器材日本人大概也不会买了,他们干脆买日本自己的产品就好了。
依我的看法,亚洲这次金融危机对于欧美的Hi-End厂商绝对有极大的杀伤力。但是如果说亚洲音响迷可以影响欧美厂商的线路设计与声音,我认为这只是自抬身价而已。

聆听空间越来越小,对音响的追求方向也起了变化
综合意见:从前空间大,喇叭大,大块山水那种活生生的临场感为人喜爱。现代人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小之后,许多人碍于小空间驻波严重,无法开大音量,也无法使用大体机喇叭,因此,小喇叭成为小空间的新宠,小音量也成了莫可奈何的妥协。是不是因为无法追求磅礡的气势,使得许多人改走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解剖般精细表现。
林清荣:我去过许多国外音乐厅,每个厅的声音特色都不一样。同样的,每个音响迷家里的聆听空间大小不同、装潢不同,声音也就会有不同。在小空间中,由于开大声会浑,音压太大也会受不了,所以一定不会开太大声,欣赏的角度也会不同。像我自己搬过三个聆听空间,目前的空间算是大的,听起来就会要求庞大的音场,也很在意能够有比较像现场音乐厅的那种听感。
刘汉盛: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在很多大小不同的聆听室里听过音响。就我的经验而言,在五坪左右的小空间内想要求得庞大的音场与磅礡的气势并不容易,而且声音的压力太大了,无法久听。所以这类的空间可能就会倾向于精致细致的要求。而我自己拥有的聆听空间一直都是大的,最小的也有八、九坪,所以我一直都喜欢磅礡的气势。我可以牺牲一些精细的要求,而宁可多些像音乐厅那种庞大的气势。
空间越小,要求越精细,对于调声秘技的需求也就越高,施用调声秘技所得到的快感也就越大。空间越大,由于注重的是气势与包围感,对于调声秘技的细微改变就不会太在意,反而会更注重高、中、低频段的平衡性与控制力。

发烧片改变了许多音响迷听音响的习惯
综合意见:发烧片应该定义在录音自然、像好的音乐厅所听到者,而不是光强调某种乐器表现的录音。自从「音响论坛」创刊之后,掀起发烧片热潮。有很长一段时间,唱片公司专注进口发烧片,音响迷们也非发烧片不买。当音响迷们架子上摆满发烧片之后,他们听音乐的习惯会作何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到他们对声音的追求吗?
刘仁阳:应该不会影响听音响的习惯。一般人听音效比较特殊的发烧片,并不会整天听,而是偶而拿出来听,大部份时候应该还是听一般的音乐。再说,发烧片只不过是录音效果比较好、动态比较大而已,它与一般音乐一样,声音不会瘦不会尖,听起来会更舒服。所以发烧片的畅销应该不会影响声音朝负面的方向走。
林清荣:发烧片其实在追求更好的动态更自然的声音,选音响与发烧片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关系。不过,我们听音响也就是要享受音乐的飨宴。像我认为最好的音乐飨宴就是在听过一场像马勒交响曲那种气势棒礡的现场音乐之后,再到爵士Pub听爵士乐,喝点小酒,这种音乐的感受非常好。听录音很好的发烧片对我而言也是一种音乐的飨宴,不过我不会因为发烧片而影响到我对音响声音的感觉。

TAS、Stereophile与论坛的榜单对声音的走向产生影响
综合意见:在Stereophile被Larry Archibald买下改版之前,TAS无论在音响思潮或榜单上的影响力无疑是世界第一。相较于TAS以其总编HP个人意志力所拟具的榜单,改版后的Stereophile器材榜单以其纷杂多样、兼容并蓄的特色渐渐的与TAS榜单分庭抗礼。这二份英文音响杂志的榜单是否对欧美Hi-End器材的声音走向产生影响?至于「音响论坛」的榜单,由于老外不识中文,因此对音响厂商的影响应该微乎其微。日本Stereo Sound的榜单则因为音响品味与文化的差异,对于欧美与台湾的影响并不大。
林清荣:榜单的最大功能就是增加我们的见识,一般人不可能听过那么多器材,看榜单可以给我们很好的信息,在想买音响时也会列入参考。不过常常会遇见自己听到的声音与榜单上所形容的的声音不同,我想这与空间、搭配有很大的关系。也因此,榜单仅能供作参考。至于榜单上所列的器材对声音的趋向有什么影响?我看不出来。
刘仁阳:大部份消费者对榜单都只是做参考而已,除非初哥才会完全照着买。我想这二本杂志的人也应该知道声音走向偏尖,不过他们并没有提出来。

对透明感、解析力的认知产生误解。而致使声音变瘦了,高频量感变多了?
综合意见:透明感是什么?解析力该怎么表现才是正确的?对于这二个名词,音响迷可以各自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无论透明感是一尘不染的玻璃或深山里的视野;无论解析力是可以数发丝或像电视画面无噪声,它们都必须具备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阴柔与不强调」。可惜,目前许多音响迷所得到的透明感与解析力就像舞台上打了几千瓦的聚光灯,透明感与解析力毫无疑问非常过瘾,看得很清楚。但是却也因为太强调而变成不自然,甚至眼睛看久了会累。
是否因为误解了透明感与解析力,使得许多人刻意让声音变瘦、高频变多以取得他们心目中的超高解析力与透明感?
刘仁阳:事实上,杂志在倡导的事情经常会被误解。例如HP倡导自然无遮的透明感,结果被厂商误解为强调的透明感,使得现在音响的声音都变得比较利。
郑泽孝:透明度以前只在较少数Hi-End的音响迷口中传递。自从大家提倡透明度以后,什么录音都追求透明度,连国语唱片也一样。透明度乱搞误解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一大堆「疵疵疵」高频声音传到耳朵,那怎么能听。
李富桂:TAS总编HP在讲透明度时,曾经说过所谓透明度就是一个窗户,把它打开看到外面去,这中间没有窗帘、没有其它的东西,就这么简单而已。现在许多人解释透明度都把它想得太多,解释得太多了。

300B管机兴起
综合意见:300B管机的兴起是个音响界的异数,如果没有日本人重提300B,如果没有日本DIY对300B热忱不减,如果没有日本人收购了那么多老WE 300B管子,我想300B早就被美国人忘掉了,更不会有近年重开WE 300B生产线的动作。
诡异的是,300B管子的时代喇叭效率动辄超过100dB,所以无论是五瓦或八瓦输出的300B管机都有喇叭可以匹配。而现代的喇叭效率多落在90dB以下,而且阻抗曲线相当扭曲(难推)。以这样的喇叭条件,根本很难找得出几对喇叭来匹配300B管机。以至于,市面上出现300B管机很多,但却找不到喇叭来匹配的怪现象。
既然音响迷明知很难匹配喇叭,为何又投入300B管机的热潮中呢?这其中透露了什么讯息?难道他们甘于只为了音质而牺牲其它的一切吗?
刘仁阳:现在300B的管子已经没有以前300B管子那种厚而松的声音,加上很少喇叭能够匹配,所以我认为追求300B管机变得没什么意义。至于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现在的300B管机?这是不是代表着会听的人越来越少?
刘汉盛:对于只能拥有小空间的人,300B传说中的绝佳音质就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他们无法得到庞大的音场,无法大声听气势磅礡的音乐,就只好转而追求音质。就这样的需求而言,五瓦、八瓦的300B管机配上适当的小喇叭,在适当的音量控制下,仍然可以满足某些需求。假若您喜欢气势磅礡的音乐,300B无论如何都不适用,除非喇叭效率高过100dB。
我认为300B管机的再度复兴,代表着音响迷复古的思潮,以及对好音质的向往。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拥有大空间大器材大音量来听音乐。

器材越来越贵
综合意见:近年,器材每推出新型号,价格就往上翻。十几年下来,音响几乎已经从年轻人可以负担得起的程度变成天价。到底每次的换型号是否代表着更好的声音?改善在那里?改善的程度有多少?如果每次都有改善,照说现在的音响声音应该迷死人才对,怎么声音越听越瘦、越听越尖。当然,并不适说所有的器材都这样,但是多数的器材是这样。音响的牛肉在那里?
刘仁阳:以前买器材很轻松,现在连我都觉得贵。像我以前用的Counterpoint 5.1前级,一部才五万多,加后级SA-4十几万,Sota唱盘六万多,用光悦唱头,连Altec 9862那么大的喇叭全套加起来才四十八万。现在四十八万能买什么?
黄鸿钧:前几天我去问,一个光悦唱头二手的要日币十二万,他儿子做的新的唱头要十八万日币。我还记得我刚退伍时,想买一套十几二十万的音响还勉强买得起。现在,买一套音响可能上百万,你要他们去用花旗卡借钱来买吗?不可能的。音响的价格飙得太离谱了。像线材,一条七、八万,如果不能试听,买回不不适合,要卖又不值钱,不知道要怎么办?
现在的音响器材凭良心讲不是没有进步,不过与其它产品比起来,涨价以后多出来的牛肉实在太少了。像我以前在刘仁阳家里听9862,虽然有许多表现不够好,但是光听那张Califonia Project唱片,那种冲击性与动态连现在的Genesis GⅤ都不是对手。
王克刚:很怀念以前十几、二十万就可以买到一套音响,现在根本不可能。是不是我们都老了,老人比较怀旧。像买车,买计算机,花多少钱就有什么配备规格,它的等级分得很清楚。而音响等级很难分,但花的钱却很多。
江明宪:这么说好了,十几年前花五十万买到的车,一定没有现在花五十万所买的车配备好。计算机也是一样。而十几年前花五十万买的音响,现在一百万恐怕还买不到。
王克勤:听各位讲得那么多,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现在的音响器材大部份做得没以前好,如果有比较好的,就卖得非常贵。

近年来,音响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综合意见:有人说,近年来音响器材的声音越来越尖锐;有人说近年来的音响器材贵得离谱;有人说老古董机的声音根本不输给今日的新机器。甚至老的Philips弧形摇臂式雷射拾取系统的声音、品质好过新的直臂系统。
到底音响是真的正在进行反进化的程序吗?还是因为受了一些无法抗拒的大环境潮流而不得不然。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林清荣:我自己喇叭从KEF 105换到Infinity RS-1B、到Genesis Ⅱ.5,到现在的GⅡ,我认为音响应该是越来越进步。以我自己为例,每次我要换器材时,都是觉得想要买进的器材比原来的器材还好声,我才会去换它。所以近几年我觉得我的声音越换越好,也越能享受到音乐的感动。我想,没有人会把原来自认为比较好声的器材去换新的比较衰声的器材。以这个观点来看,我认为器材应该是越来越进步。我现在每天都想早一点回去开音响听音乐。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新的器材声音越来越差呢?我想这应该只是指某个重要的表现比较差,而其它各项的表现都有进步才是。例如有些器材可能没以前温暖或厚声,但是在解析力、控制力、速度反应上可能都比以前好。
我再举个例。二十年前,我在四海唱片听到王维宁他们放Jackson Brown,那种鼓那种贝司声音让我感动极了,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不过,如果现在让我再听到同样的声音,可能我就会嫌东嫌西了。这是因为以前很少有机会听到好音响,所以听了特别感动。现在好音响经常接触,这种美好的旧日经验未必还能经得起考验。
刘仁阳:如果以音乐的表现来说,应该是退步的。如果就喇叭来论,在材料上、单体上是有进步。而在扩大机方面,我认为进步并不大。像我会换扩大机的原因还是在于要与喇叭搭配。现在的喇叭越来越难推,用以前的扩大机无法推得好,所以我才会要换扩大机。如果认真论音质方面的改进,我认为扩大机的进步并不大。就数字讯源来说,它的「头」已经被Philips、Sony这些大厂所掌控,你能期待它们的声音会有多好。还有,林清荣说他的器材越来越好听,不过,它所用的器材现在都已经停产了,这是不是说以前的器材声音比较好呢?
黄鸿钧:写评论的人每写一件新器材,就说它的音场更大、声音更好。这么多年下来,如果每次真的都有这种进步,现在我家的音场应该有篮球场那么大了,声音也已经好得不得了了。事实呢?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声音并没有变得那么好。许多地方可以说还在退步。
就我的看法,大概只有喇叭的材料、单体以及低音伺服的方式有进步而已,其余几乎都没有进步。
刘汉盛:最近十年,由于Hi-End市场急遽的扩张,新兴市场对器材的需求大,使得许多人投身音响制造。由于景气好,随便做就随便赚钱,难免会有许多滥竽充数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国外会不会有许多这类的设计者出现,以至于劣币驱逐良币。这些不够扎实的设计者对音乐的品味值得怀疑,他们可能也没有很多机会去听现场音乐会,所以做不出好声音来。否则,怎么连小提琴、钢琴的声音都无法真实的表现出来。
李富桂:每个人观念都不太一样,我的印象与看法与前面几位刚好相反。我每次去人家那里听音响,听到好器材好声音都感动得要下跪。我去人家家里都尽量听他们的好处,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还记得上扬林老板二十几年前告诉我,说听LP唱片不要老是只听到杂音,要听音乐才对。如果你有能力花很多钱去买一套音响,就应该想办法去欣赏它的好处,而不要只听到坏的,我认为这很重要。 

未来的音响会走什么路?
综合意见:从最近计算机、DVD与AV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纯音响很可能会走多声道以及影音结合的路线。从音响的历史演近来看,过去先有单声道、再有立体声道。二十一世纪时,再演进到多声道是很合理的。当然,届时还是会有许多人固守立体声的领土,就像目前还是有人只听LP一般。
纯音响的多声道并不代表着AV多声道。无论是Dolby Digital的12:1压缩,或DTS的3:1压缩,AV多声道的规格是经过压缩的,那是去除原来讯号的有害压缩。这种经过有害压缩的声音可能无法为音响迷接受。目前Meridian倡导他们的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MLP)多声道系统,由于是没有损失的压缩方式,因此有可能会成为纯音响多声道明日之星。
江明宪: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来到现在,人类对于音响的概念其实都没有变,都是局限在我们已经知道的领域里。纯音响走到今天,已经没什么好变化了,所以只有朝高价位方向走去。目前大家都在等DVD,看能不能搭上什么便车,或者朝许多影音数字方向去走。像我自己在家里就自己用DV拍下孩子的活动,从他剖腹出生开始。然后在计算机上配上音乐或各种多声道特效,只要有计算机有软件,几乎每个人都能够这样玩。未来,数字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好玩,这也会影响纯音响的走向,音响一定会与影响结合在一起。
卢承周:我发现最近去音响店的年轻学生很少,这与以前我们当学生时,就是先想要有一套音响的观念差别很大。年轻人现在有太多的娱乐,像计算机、网络以及AV等等,这可能是以后纯音响要走的路。
黄鸿钧:以前我在SONY唱片,所以对唱片走向很清楚,而软件的走向可能也会影响硬件走向。最近古典唱片市场苦哈哈,但是最近铁达尼号唱片原声带却大卖,这给唱片公司很大的启示,可能会导致唱片公司的古典部门倾向类似电影原声带的产品。如果软件这样,硬件的欣赏角度也就会变,很可能以后会没有现在我们在听的二声道音场,而变成多声道音场。也就是说,未来即使纯音响也可能会走向多声道时代。
李富桂:其实,有些人喜欢去风景现场画画,有些人就是喜欢用相机拍下来,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就我而言,如果还有人在做唱头,我听LP唱片就没问题,不必管别人怎么变。此外,新的24bit/96KHz可能也值得期待。我看TAS或Stereophile,他们拿24bit/96KHz的录音与CD相比,都说比CD还好。所以,未来的DVD Audio也是可以期待的。
王克勤:目前虽然大公司都还没宣布要制作DVD Audio,可能他们有很多自己的考量。不过,等到CD越卖越少时,他们自然就会推出DVD Audio了。如果CD还很好卖,他们当然没有必要推出DVD Audio。
刘汉盛:可能有些人对于纯音响着未来很悲观,认为会被AV取代。其实不然,因为即使是DVD Audio,它里面也会含有二声道与多声道记录方式。喜欢听二声道的人可以继续听他的二声道,喜欢玩多声道的人也可以有新的尝试。而AV在开始可能会很兴旺,但是没有人能够每天花二个钟头看一部影片,他看影片听音效的热潮会退。届时,喜欢听音乐的人还是会回归到音乐上,因为听音乐没有负担,不会累。所以,AV在未来会兴盛,但是纯音响并不会消失,因为很多人必须以音乐来抚慰心灵。

[ 本帖最后由 b_baby 于 2006-5-23 22:22 编辑 ]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6-5-24 09:01
好长的文章!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