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re MX-R功率放大器
不少在今年1月CES听过MX-R monoblock驱动一对JBL Project K2 S9800旗舰扬声器的业内人士及音响评论人,均异口同声称赞从未听过这款JBL旗舰喇叭可以出如此爽快清劲,唔恶兼觊声oCharles Hansen说在Ayre厂的试音室内,也是采用这款他个人认为十分好声的JBL S9800作为监听喇叭。
在未谈到结构与设计前,Charles先让我坐在皇帝位,以全套Ayre SA-CD/CD机、K-1Xe前级+MX-R monoblock+一台新Ayre电源处理器,驱动一对Wilson Audio System 7,听了多张他自己烧录的CD-日,包括人声(Marvin Gaye)、管弦乐(卡门组曲)、中乐(阳春白雪)、爵士乐(Chesky Records录音)……;全新只唱了个多小时的一对MX-R,给予我的首个印象是全频段反应速度极快,音场有绝佳透明度,各音像够立体,聚焦Sharp,乐器与乐器之间的距离感清晰,即使是录音室制作的多声轨混音的旧录音(Marvin Gaye),我仍能清楚听出不同乐器与人声之间清晰的分隔性,全无混作一团之感,这种旧流行曲录音(Partymusic)往往如此。声音活泼生动、动态反差强,高音尤其清晰细致结实,全无半点磨圆挫滑或浪漫柔化的修饰感,也没有加糖加奶或暴跳如雷,坦率直接,『质地』随不同录音而改变。
听过声,我要求Charles拆开机盖,向我详细讲解MX-R的结构与设计特色。
原来整个机身是由一件重75磅的航天级实心铝合金砖挖空及刨出一排排提高散热效率之坑糟制成,Char,es说整个工序要用一整天时间,制作成本极高。这个机械强度坚固无比的机体能有效隔离任何外界的电气干扰入侵机内之放大电路。
把一台MX-R反转,拆开机身底板後,可见前方两只巨大方型EI电源牛埋藏在挖出的空间内,四边几乎紧贴著铝箱,输入的电源线也是埋藏在紧贴框边的浅窄坑糟内,由背板左角的IEC电源输入插座开始延伸至面板左边後方的EI牛输入端。
Charles放弃了九年前面世之V1功放所使用的环牛、choke电源滤波(扼流圈)和MOSFET功率管,改用在五年前研制V5功放时因要节省成本而无意中发现较环牛更好声的EI牛及bi-polar功率管,Charles於2001年10月来港介绍V5的时候亲口对我说,V5的音质较2000年初推出的V1X更好声!致於自93年CES登场的处女作V3功放已采用的无负回轮放大,证明可经历十三年的时间考验,是好声不可欠的重要元素,MX-R当然仍沿用。此外,另一个沿用十年的全平轮式放大(由输入至输出)设计,便是MX-R看似是一台立体声功放的原因。由电源牛开始,正、负相放大器完全对称式结构,由输入至输出整个放大线路确保正、负相100%对称,达成最完美无瑕的平衡式放大工作。那8只小小的滤波电容原来是特制的音响用极品,每只容量高达12000uF,确保有充裕的最高速充、放电效能,皆因MX-R是一款可轻易驱动任何难服侍扬声器之大电流功放。
V1立体声功放输出200W(8Ω)X2,MX-R单声道功放可连续输出300W(8Ω)/600W(4Ω)mono;V1每声道的正、负相各用8对英国Semelab出品的军用级高速MOSFET功率管(於十年前,其放大速度较当年最红的日立MOSFET管更快、高频更开扬),MX-R的正、负相各用了四对全新发明的ThermaITrak双极式功率管。这种新功率管在05年9月推出,是美国规模宏大之半导体厂On Semiconductor出品。据Charles所讲,这种新bi-polar功率管每枚均内置bias二极管,能即时准确测出功率管的bias,与传统式bi-polar管比较,Thermal Trak bi-polar管设有五只脚,多出的两只脚是用作输出管内bSas的数据。Charles说长期以来,所有浮动式bias的功放均会依靠安装在散热器上的温度感应器所测出的温度从而调节放大器的bias,可是bi-polar输出管发出的高温不可能『即时』传送至散热器,这个时间差,直接延迟放大器调节bias的时间,当遇到音乐中有大量高音压低频输出时,因温度威应出现的时间延迟令放大器未能作出即时反应调节bias,便是导至声音混乱及失真的原因。MX-R采用的Thermal Trak bi-polar管,能确保输出级实时处於最适当的工作bias,不管输出音量是大是小,均能确保重播出最真实的音质。
除此之外,Charles为了令MX-R发出Ayre有史以来的最佳音质,在零件的挑选上亦不惜工本,精挑细选最好声的元件:音响级的电阻、特别订制的polystyrene电容,还有直接影响音质的线路板。
![]()
![]()
![]()
![]()
成立于1993年的Ayre,跟一些1980年代Hi-End音响高峰期或是更早的品牌相比,是个相当年轻的后辈。但是,Ayre的老板兼设计师Charles Hanson可不是个业界新人,他可是美国著名喇叭厂Avalon的主要创始人之一,Avalon Ascent就是由他设计出来的。当Charles Hanson离开Avalon之后,所设立的Ayre马上就能以创业作V-3后级一举成名,凭借的正是Charles Hanson超凡的设计功力与对音乐回放的品味。
V-3后级以无负回授设计,采用四个Choke扼流圈做滤波处理,具有相当强烈的管机味道与极强的空气感,所谓音乐性的表现更是迷人,也难怪推出后立即受到各界音响迷与音响专业杂志的好评。在那之后,Ayre这些年来陆续推出DVD/CD播放器、前级、后级、综合扩大机以及一些线材配件等等,这部单声道设计的MX-R就是他们的最新力作。
图说:MX-R的机箱基本上就是两块实心大铝块,使用CNC计算机控制车床车制出顶部漂亮的散热片,以及底部容纳内部组件的空间。
首先要说的是,千万别被MX-R的外观给骗了!以体积来看,单声道机箱宽28公分、深48公分、高9.5公分的MX-R并不算大,但它的重量却重达23公斤,而且推力达到8奥姆负载时每声道300瓦(4奥姆负载时倍增到600瓦),真正是气势惊人的超大功率后级。为什么MX-R会这么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机箱是由一整块铝块使用CNC车床车出来的!没错,MX-R整个机箱就是使用那么大的铝块,从底面车出容纳电源变压器、电路板与配线所需的最少空间,然后在顶部中后端车出栅栏般的大面积散热片。如此「一体成型」的机箱,除了重量高人一等之外,机箱的共振也远低于一般的机箱,对于最终的声音表现当然有正面的影响。
图说:这是MX-R机箱的仰视图,也就是说,你现在看到的是它的底部,不仅前方挖出刚好容纳两个EI电源变压器的空间,连电源插座与电源线的路径也都挖出独立空间,完全隔绝对放大电路的干扰可能性。此图也可看到每声道十六颗功率晶体就直接锁在机箱上,透过机箱箱体与上面镂刻的散热片散热。
或许MX-R的外观和体型让人联想到近几年大行其道的D类PWM扩大机,不过MX-R不折不扣是传统的高偏压AB类设计,过热保护是设定在摄氏70度,使用时的温度也是热呼呼地无法让手掌长时间放在上面。这些热量是每声道多达16颗的功率晶体所散发出来的,从8奥姆负载时每声道300瓦、4奥姆负载时倍增到600瓦的性能,可以想见这些功率晶体输出功率之强劲。
不过,多对功率晶体并联输出是大功率后级很普遍的作法,在线路设计上Ayre最独特的是他们所坚持的零负回授全平衡架构。Ayre说平衡电路的好处主要在于改善PSRR电源供应排斥率,减低电源供应不完美的负面影响。至于坚持零负回授,则是为了免除相位失真等状况,Ayre借着线路设计与最佳零件的选用,让线路达到最佳的线性表现。
两声道分离式的设计,先天上已经降低了左右声道的干扰,而MX-R真材实料的重量级机箱,除了提供更稳固的基础与更安静的背景之外,甚至包括电源线在内都挖出专属的「通道」,排除电源线电磁波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更别提每声道两颗大型EI变压器也拥有独立的「隔间」了。
当然,这样执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一对MX-R的售价高达一万五千美元,不仅是Ayre目前最高价的产品,而且还高出其他产品的售价甚多,但以其超级纯粹的音质呈现、超级丰富的声音细节、超级写实的质感、超级透明的澄澈干净以及优异的平衡性,Ayre表明这样不计成本的机箱确实有加分的作用,那是「接近极致」与「达到极致」的分野。
本文主要图片与参考数据来自原厂网站
更详尽的内容请参考Ayre官方网站http://www.ayre.com/(英文资料)
news05.jpg (64.19 KB, 下载次数: 192)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