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轻——闲话斯特劳斯和圆舞曲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27
标题: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轻——闲话斯特劳斯和圆舞曲
我必须向读者们坦白:在我十数年的爱乐生涯中,从未有购买、收藏过任何斯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唱片。所以,撰写本文的资格是值得怀疑的。当然,这样说并非指我从未听过他们的作品,相反,爱乐之初,常常在耳边响起的,正是这类音乐。不买此类唱片,是因为早年听得太多之故。圆舞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本就通俗、本就实用、本就不为表现高深的思想内涵。它确实优美、潇洒、雅致、高贵,它既属于皇家又属于平民,既属于过去又属于今天。君不见今天的媒体、广告、公共场所,到处都充斥着这类音乐,这份名单还可以开下去,维瓦尔第、莫扎特……这样说没有丝毫的贬义,让优美、通俗的古典音乐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什么不好?当然,我也并不因此就认为许多人从此就会爱上古典音乐(尽管圆舞曲类的确是古典音乐的最佳入门),是否爱上古典音乐,全在个人机缘,例如你是否在古典音乐中获得共鸣,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满足,与你听什么入门没有深层的联系。而让人人都去听古典音乐,既不现实,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俗语说得好:一样米养百样人。文化也应多元、多层次,认为听古典音乐才叫高雅,是幼稚;认为多数人都去听古典音乐便是代表社会进步,那是犯傻。及至把听古典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导向,则有文化强权之嫌了。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最近网络上的一场论争,音协成员发起签名,要清算处于民间状态的网络歌曲,认为内中多有不够健康高雅者云云。姑且不论此观点出发点如何,如此做法,实在欠妥。对于艺术这些生态,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自然会被淘汰,用不着着急,更不必也不应用“棍子”打人。不然,只会引来反弹,果然,反弹大得惊人。所以,任何过分的人为,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后果。但愿,这些都不是题外话。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28
确实,我并不怎么喜欢听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音乐不好,也并不表明我不可以谈论它们。我不收藏斯特劳斯圆舞曲的口昌片的原因,上文已述,其一是早年听得多,其二到处都有得听。听,有时是为了怀旧,那泛舟多瑙河上的游人,那金碧辉煌的宫廷殿堂中翩翩起舞的贵族男女……这些画面总随着乐音在我脑中浮现,而乐
音,很可能是来自公共场所那并不”Hi Fi”的音响,记得当年高考,考场挂在墙头、树梢的高音喇叭所播出的,正是斯特劳斯的圆舞曲。想起来又温暖,又有些好笑。当然,把圆舞曲音乐放到那样的场合播,没有什么不对的,旋律优美,又使人心情轻松。不过,也许把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放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去,大家在感官享受得到满足后会多一份理性的理解。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29
圆舞曲(Waltz)又译华而兹,起源于兰德勒舞曲。1770—7780年,华尔兹开始出现,很快风靡欧洲,尤其在维也纳。当狂欢节来临,人们近乎疯狂地跳舞,欢乐的气氛充满大街小巷……几乎所有作曲家都写过舞曲来取悦听众,海顿、莫扎特不必说了,舒伯特也写过不少华尔兹,韦伯的钢琴独奏《邀舞》确立了音乐会华尔兹,肖邦写下了完美的华尔兹。当然,名单还包括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理查·斯特劳斯、拉威尔、德彪西甚至现代的贝尔格……
华尔兹出现后,便有人批评其不够严肃,第一个为主辩护的就是老约翰·斯特劳斯。而当时,维也纳有钢琴的人家谱架几乎至少有一部斯特劳斯家族的华尔兹曲谱。比老子更有名气的小斯特劳斯写下了超过200首,首首皆受大众的喜爱,在宫廷、在舞台、在大街、在公园、在剧场,到处都能听到华尔兹,都能听到“斯特劳斯万岁”的声音。
但华尔兹并不仅仅是娱乐,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给众多优秀的音乐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法国音乐家柏辽兹7845年访问维也纳,对华尔兹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即便当时极为保守的乐评家乔利,也承认斯特劳斯的音乐作品具有一定价值,认为华尔兹拥有“让所有音乐家探索的真理”。乔利以前从未听过既富有变化又如此细腻的管弦乐演奏,从未听过任何一种音乐“无声以及喘息的空隙如同调味剂,都会赋予乐章以活力,而不会造成断裂,这种手法可以为交响乐作曲提供借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30
乔利指的是老约翰·斯特劳斯,1804年,他出生于维也纳,从小学习小提琴,15岁便成为职业提琴手。十九世纪的二十年代,斯特劳斯开始作曲,三十年代,他开始带领自己的乐团巡演,征服了所到之处的观众,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他的音乐。施特劳斯子女众多,却不希望子女们再从事音乐,长子小约翰天赋过人,只得瞒着父亲,偷偷去上音乐课。随着父亲搞婚外恋,离开了家庭。小约翰·斯特劳斯的音乐学习变得顺利了,19岁的儿了决定要与老子一比高低,整个维也纳都变得亢奋了。父亲去世后,儿子接手了乐团,一个比老施特劳斯更辉煌的时代来临了,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带队巡演第二次征服了欧洲。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系列的杰作问世: 《加速度圆舞曲》、《无穷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维也纳世家》、《皇帝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当然,还有著名的《蓝色多瑙河》……这些作品有着华丽的引子和尾声,令人振奋的旋律,精致的配器,优美而细腻的节奏,尤为经典。
施特劳斯家族对音乐的贡献是伟大的,他们的音乐带给听众一个童话般的王国,一个拥有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性和高贵优雅、美丽善良的女性的世界。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多情而魅力四射的维也纳,一个美轮美奂的舞蹈和浪漫的礼赞。朋友们,暂且放下心灵的重负,好好听一听吧!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6
标题:
从唱片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看斯特劳斯
假如把1939年12月31日的“首届斯特劳斯音乐会”算作第一个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话,那么这种奥地利音乐文化的特殊景观,积淀着一种独特的新年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会已经延续了近70年。这个传统从维也纳蔓延到了欧洲,又从欧洲传播到了美洲和亚洲。以至于我们中国的音乐爱好者也通过卫星电视把这种文化自觉不自觉地融合到自己的新年文化活动中。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只要不中断,实况录音唱片的出版发行恐怕也会一年年继续下去,从DECCA公司发行的1979年波斯科夫斯基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双CD到2007年DG公司发行的梅塔版,期间我们看到一长串执棒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大师名字:马泽尔、卡拉扬、小克莱伯、穆蒂、阿巴多、小泽征尔、杨松斯等。对不少乐迷来说,看完直播便开始热切地期待录音问世,而当日后通过唱片重温,则又往往变得理性、冷静、客观,会习惯性地将过往的聆听经验拿出来做各种各样的比较。听完这些熟悉的大师,熟悉的曲子,往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6
1979年的新年音乐会在我的心目中具有一种分水岭式的意义,这一年音乐会的指挥是自?949年以来一直担任维也纳爱乐首席的波斯科夫斯基。自1955年被选择接替去世的克劳斯至今20多年来,波斯科夫斯基一直受到了听众和评论界的普遍欢迎。年复一年,波斯科夫斯基和维也纳爱乐形成了一种完美而特别的风格,这就是“维也纳人风格”。1979年是波斯科夫斯基最后一次执棒新年音乐会,因健康原因被迫向人们致最后一次“新年,陕乐”的问候。其选择的作品除了必演的《蓝色多瑙河》外,都很短小,而且均属轻松诙谐之类。与后来众多指挥大师的诠释风格明显不同,波斯科夫斯基的指挥更闲适、自然,发自内心,更富于即兴色彩。这张唱片如同一座界碑,告诉有新年音乐会情结的人们,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不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是不掺任何杂质。尽管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这套CD在我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仍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7
卡拉扬指挥的1987年新年音乐会至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卡拉扬唯一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他的“天鹅之歌”之一,虽已过去了整整20年,但它的精彩以及留给我们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奥地利指挥家瓦尔特·韦勒曾深情地评价:“当卡拉扬在7987年那场音乐会上指挥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天籁之音》时,它确实就是天籁之音。”照另一位奥地利指挥家弗朗茨·韦尔泽·莫斯特的看法,卡拉扬所表现出的维也纳舞曲音乐中那种内在的“金色的忧郁”是高于任何人的。这是卡拉扬一次刻骨铭心的演绎,从音乐会一开始的《吉普赛男爵》序曲我们就感到了一种绚烂过后趋于平淡的从容,《蝙蝠》序曲似乎也少了许多昔日的霸气,奏出了非常深刻的感触。这场新年音乐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芭桃演唱的《春之声》圆舞曲了,她的花腔轻松跳跃,状态惊人,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如同天籁。而卡拉扬棒下的“春天”,除了欢乐之外,更奏出了英雄迟暮的惆怅, 《蓝色多瑙河》最初的弱奏,弦乐的轻柔,圆号金灿灿的音色都令人拍案叫绝。相比于和柏林爱乐极端交口向化的数码录音,这次维也纳现场的演绎,更多深情的私人感触,在卡拉扬手下,维也纳爱乐更好的表现出了那种特有的维也纳的甜美气质,令人难忘。这张CD的录音素质之高也是公认的,无论音乐厅的残响,乐队音色,现场的宁静度都无可挑剔。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8
1989和199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于卡洛斯·克莱伯的执棒而注定成为经典。克莱伯对斯特劳斯音乐气氛和节奏的把握有其精辟和独到的地方。他的指挥具有一种令人亢奋的精神感召力,且异常紧凑。在慢速的时候经常略作小憩,留有以待,随即全速前进,一往无前,效果热烈,现场气氛极佳。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更多的显示了小克莱伯柔媚、优雅的一面,从第一首《加速圆舞曲》便展示了小克莱伯的温文尔雅和谨慎细腻,其妙趣横生的强弱对比在第二首《农民》波尔卡中更是显露无疑,令人拍案叫绝的渐强和抢拍在音乐会一开始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这张唱片的弦乐部分尤其出色,可以说小克莱伯把维也纳爱乐的弦乐发挥到了一种新境界,尤其是你可以从《蝙蝠》序曲那著名的渐强和渐快的连接部分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清晰的层次感。这首序曲处理的也不像他在歌剧版本中的那么暴力和强横。199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追求的则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整场音乐会小克莱伯展现了自己极强的乐感。音乐会为了纪念维也纳爱乐成立150周年而以奥托的《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序曲开场,小克莱伯处理的灵气四溢,尤其开场的那段黑夜字谧的景象恐怕找不到演绎得更形象的版本了。《一千零一夜圆舞曲》也是如此,改编后的大提琴和小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缥缈的神秘国度。《饶舌波尔卡》小克莱伯一反通常的做法,用小提琴盖过巴松管声来展现轻佻的滑稽场面。整场音乐会小克莱伯采用了很多断奏,这点很符合他的风格。听这张唱片的时候我经常会闭上眼睛,但脑海中小克莱伯那仪态万千的指挥手势中流露出的优雅气质有如神助地百分之百积淀在音乐中,指挥的强烈个,陆和超人控制力,贯穿了整场音乐会。无论你听过多少次《蓝色多瑙河》,也许这一次才会发现原来多瑙河是如此的迷人。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8
说起新年音乐会,我们不能不提起洛林·马泽尔这个名字。这位被誉为“神童”的天才是波斯科夫斯基后染指新年音乐会最多的指挥家。1980年,波斯科夫斯基由于健康原因被迫退休,马泽尔被选为乐团的音乐总监长大6年之久,直到1986年他任满之后,乐团才决定每年更换音乐总监,这期间他曾连续7年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卸任后又数度客串,到了2005年已经是他第们次执棒。这次新年音乐会很特别,这是改革后的新年音乐会25周年纪念,也是马泽尔自己的75岁生日,这位大师带给我们的,除了亦曾相识的熟悉形象外,只要细心聆赏整张CD,依然会得到一些耐人寻味的新感受。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8
年过古稀的马泽尔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着自己的风格,对于一些细小的环节,他比以前处理的精致细腻,整台音乐会处处彰显柔美与轻快,与此同时又不乏优雅风度、华贵气息的自然流露。开场的《蓝色进行曲》热烈欢快的旋律和节奏顷刻便将听众带入新年的节日气氛中,随后的《上流人物波尔卡》则强化了这种气氛,而《兴趣盎然的圆舞曲》实在是名副其实。马泽尔在很多熟悉的曲目上为了区别于其他指挥的演绎,在细节上下了功夫,比如竖琴的应用。约瑟夫的《新女性玛祖卡波尔卡》速度徐缓,显得更为稳健;《一千零一夜圆舞曲》在1992年被克莱伯改编指挥之后,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曲子,但这次马泽尔用的总谱,可能是更加接近于约翰·施特劳斯本人的原作,速度和框架上和波斯科夫斯基以前演奏过的基本一致,更为严谨。下半场《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多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这次马泽尔同样给予了这首曲子新的活力,从开头的节奏音符,一直到最后高潮处的长号处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马泽尔在我们熟悉的《农民波尔卡》、《游览列车快速波尔卡》、《打猎波尔卡》中,将圆舞曲轻快的曲调与波尔卡以及小号的效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带给我们一种新鲜的听感。尽管因为意外的海啸灾难,气氛不得不有所克制,快乐难以被全情释放,且音乐会中出现了小号吹错音的“事故”,但瑕不掩瑜,对一位75岁的老人我们还能再苛求什么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9
自克莱伯1992年在布满鲜花的金色大厅奇迹般的演出后,接下来的15年,新年音乐会已经愈来愈像每年一度的集体电视秀了。我每每以激情遭遇平庸,用期待交换失望。曲目重复雷同,指挥乏善可陈,新年音乐会似已走入死胡同。一方面,斯特劳斯家族华丽空洞的乐曲实在经不起一年又一年的聆听;另一方面,指挥就是那几个熟面孔,轮番登场,很容易让听众审美疲劳。所以2006年当我们迎来杨松斯这位“新人”的时候,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也许杨松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忧的是,登上已是穷途末路的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搞不好就是艺术形象的一次自我毁灭。但毫无疑问,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成功的。杨松斯给我们带来不少新的礼物,新的魅力。他的表现相当抢眼,热情奔放,而又充满机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自创办以来曲目最多、时间最长的这场音乐会,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特地安排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拉开了当年全世界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活动的序幕,这不能不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其他指挥相比,杨松斯也许少了一点温文尔雅,但多了一些热情洋溢。他对乐团的掌控十分到位;对乐曲的风格与内容把握准确。《春之声圆舞曲》与卡拉扬的贵气不同,主要着眼于再现出春的勃勃生机,让严冬中的观众与听众,顿生如沐春风之感。《外交家波尔卡》,轻捷舒展, 明,陕华丽,充满机警与诙谐;《艺术家四对舞》集众多大师的音乐主题于一体,杨松斯奏出了该曲跳跃般的热烈快捷;《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欢快无比,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音乐家们抑制不住的热情和喜悦;《强盗》加洛普最后的两声枪声异常醒脑提神;《蓝色多瑙河》听起来则流畅华丽,中段大提琴的拨弦,清晰可辨,较之前几年的同一曲目更富表现力。最后《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演奏,扬颂斯虽然有所克制,但仍然把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就整体印象与综合水准而言,杨松斯虽然没能化腐朽为神奇,但依然属于近十年来最杰出的一届。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2 13:59
新世纪早巳来临,但每一个新年的夜晚,斯特劳斯仍然拥有最多的听众。我们也会经常拿出这些音乐会的CD倾听。本文发稿之际,2008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经落幕,不管如何,我们依然喜爱《蓝色多瑙河》,谁还会去追究多瑙河是不是蓝色的呢?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