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的考验都通过了,接下来我要听爵士乐,当我听到Jacques Loussier Trio那张『The Best Of Play Bach』时,不禁大感惊讶。为什么?难道我听到不好的声音表现吗?恰好相反,我听到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那是很快的Bass、套鼓、钢琴暂态反应;那是很正确真实的乐器演奏质感;那是很凝聚又有弹性又饱满的Bass与脚踩大鼓噗噗声;那是非常清楚又真实的敲钹声。上述那些乐器的形体都不庞大,但比例很正确,而且每种乐器的内聚力都很强,尤其是Bass。整体而言,那是乾净俐落又饱满有劲的演奏,高、中、低频段量感平衡得非常好,量感足,定位又清晰,丝毫不会乱套。从这张爵士乐的表现中,我可以确定S6 v.2是一对非常精确、非常传真,非常平衡的喇叭。一部每声道50瓦的真空管机就可以让它表现得那么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4-13 12:29 以二张临界点CD做最後测试
S6 v.2唱起爵士乐让我出乎意料之外的满意,那么流行音乐呢?我想了一阵子,在唱片架上翻出二张录音处於临界点的好录音,一张是Nat King Cole的『When I Fall in Love』(TopMusic TMCD1037),另一张是Lori Lieberman的『Home Of Whispers』(Pope Music PM 1005-2)。为什么我说这二张CD是『临界点』的好录音呢:)所谓临界点就是处於软、硬、明晰、刺耳之间的点,刚好则好听,超过则难听,总之就是太多太少都不行。我的经验是:如果能够将这类录音在临界点的CD表现得迷人,音响器材就没问题了。
我先听Nat King Cole那张,这张CD中的歌曲大部分录於、950年代,属於『硬』的临界点录音。如果您听伴奏乐团的声音尖锐生硬单薄,那就是喇叭已经越过临界点。如果听到他的嗓音粗犷到刺耳,那也已经越了界。S6v.2有越界吗?没有,我听到了活生生的Nat King Cole嗓音,那是扎实又带有磁性的嗓音,形体不会太大,但却具有凝聚的美。而伴奏乐器虽然明显可以听出是『老声』,但乐器的质感与乐音的美感还是能够表现出来。能再生出像这样的声音表现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