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谈音响线材——不会起死回生,但绝对可锦上添花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1
标题: 谈音响线材——不会起死回生,但绝对可锦上添花
线材仍是最弱的一环

     从1988年到2008年,以往主笔抱怨的『这么高的代价』大概已经是这次试听线材平均价格的低标。而且,各家厂商最顶级的线材还几乎都不在我们这次的试听之列。当年的主笔就算再英明神武,大概也无法预料到二十年後顶级Hi End音响线材的价格会是如此局面。虽然线材价格已经如此高昂,但是我们真的已经到达音响线材的涅盘了吗?Roksan的总设计师Touraj M告诉我:其实,当代音响系统中,各项产品的发展几乎都已经到顶,只有线材,还是他心目中的【Weakest Link】,最弱的一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线材价格已经如此高涨,我们还是很难找出一个真正具有【绝对之声】的解决方案,仍然在摸索、追求那在云雾之间,凡人尚未得见的高峰。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1
系统的平衡性最重要

     线材到底重不重要?这大概是音响界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仅次於类比数位、真空管与晶体之争)。我听过许多用尽名线却表现尚可的系统,也听过仅用随机附赠红黑线就让我感动到眼眶含泪的系统。如果你把红黑线跟百万线材同样拿去测试,你应该可以发现在20Hz-20kHz之间,大家都是绝对平坦,没有任何看得出来的差异。这样说来,线材并不重要罗?但是我也听过Audioquest总裁Bill Low的线材示范,仅使用价值大概数千元的床头音响,每高一级的喇叭线换上之後,都能够听出明显的声音差异。在这回集体试听三十几款线材後,我也可以高声大喊:『真的,有差!』但是,音响系统是一个整体,而某个环节的『有差』并不足以让声音高下立判、生死定夺。最重要的,还是音响系统本身是否调整平衡。我不认为线材有『起死回生』之能,但绝对赞成它们有『锦上添花』之妙。

     那么,线材的设计到底应该注重什么部份?每家厂商都有其理论基础。有人从导体材质着手、有人在绞绕方式大做文章、有人强调屏蔽的重要、有人则认为端子才是关键。如同YBA的Yves Bernard Andre所说:只有每个细节都注意到,才能成就真正的Hi End。观察极高价的线材,可以发现它们都有著优秀的导体、有理论的绞绕方式、良好的屏蔽与精美的端子、高超的焊工。选择线材时,只要注意这几点,大概也不容易买到离谱的产品。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2
介绍而非车拼

    至於线材的比重应该如何分配?根据木内和夫先生的说法,越後端的线材效用越大,因此预算有限者应该先投资喇叭线,再从前後级之间、讯源与前级之间的线依序换下去。我想应该还是有人想要问:线材预算该占整套系统的多少比例?这真是大哉问,我个人的看法是丰俭由人,依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听力、调整能力购买即可。

    本次线材试听的重点并不是在分线材高下,而是希望藉由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这些线材厂商的制线理念与声音走向。三十五套线材聆听下来,我发现由於音响系统这几年来的不断进步,不只进口知名品牌线材越来越进步,就连许多台湾自行设计生产的线材,也都有让人惊喜的表现。以往音响迷对品牌或是进口货的迷信,现在也许该要调整一下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4
标题: Shunyata Research Anaconda Helix Alpha AAH-0574
这条线一换上去,第一印象是平顺毫无刺激感,但是仔细聆听,我发现弦乐演奏者的身体动作、翻谱动作等细节都轻松的浮现,不必费力也可以感受到细节与空气感自然的呈现,像极了现场聆听音乐的舒适写意。接下来我感受到的是超卓的透明感与分离度,音像轻松的漂浮在空气中,大兵的故事中,女声口白很自然的穿透乐团,浮凸的程度像是有实体在眼前出现。与其他高价电源线相比,本线的音像轮廓较为轻松,没有刀切般的清晰痕迹,但是这样反而更接近现场的呈现方式,而且,这种音像听起来更庞大、更舒服。三角铁的像真清晰程度,本线与Harmonix可并列电源线中的第一名,而本线在小提琴的轻松柔美更是让人心折。张杏月的音像庞大、歌声饱满宽松,是这次试听的线材中重播此片最动人者。

在Anaconda Helix Alpha AAH-0574粗壮到不行的线身中,可是包含了获得专利权的独家HELIX几何结构,几乎没有任何振动干扰的问题存在,一流的传输性能来自Shunyata Research独家的SR-ZP导体,另外还有同样获得专利权的独家Fesi-1000 noise-reduction降噪技术,是音质听来极为纯净的重要关键技术。定价:68,000元。

11.gif (125.23 KB, 下载次数: 193)

11.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5
标题: Siltech SPX-30 Classic MK2
Siltech的入门级电源线,使用独家的X-Balanced Macro Technology结构,可以将电磁泄漏降到最低。不但线材自己不会受到磁场影响,也不会替环境中带来电磁波的污染,原厂号称用上这条电源线後,可以马上感受到更低的背景噪音。使用独家银与金混合材质导体,与Marinco电源插头。定价:38,500元。

     一接上这条线,音场立刻变得透明而清澈,转变相当的巨大。另外,管弦乐团拉弦的力道变得分明起来,是一种全频段讯息的增加。弦乐乐句的转折更为清晰、分离度大幅度的提高。背景变得非常安静,在这样安静的背景之下,各种音乐的细节都会轻易浮现出来,如乐团中的演奏者的呼吸声,用上这条线之後明显的更为明晰。大兵的故事音像纵深夸张前倾,宽度也增加了,左侧的鼓声好像橡皮棒猛捶一般的充满弹性之美,音场深处的细节清晰可闻。Roksan测试片的打击乐器清晰、低频重锺,能量源源不绝,配上庞大的三度空间表现能力,这真是一条会让人听了上瘾的好线!张杏月歌声的唇齿音稍重,但是整体的透明度杰出无比,让我惊讶一台综合扩大机换了电源线之後居然能有这种表现能力。

22.gif (142.06 KB, 下载次数: 178)

22.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6
标题: TcM十周年
纯银线制作的电源线?!没错,这条为了TcM十周年纪念版的电源线,完全使用纯银材质制作,不仅是用料豪华程度难得一见,更是对於原厂材料应用的一大考验,您几乎可以在TcM这条10th电源线身上,找到所有纯银材料的最佳处理工序,当然也可以听到纯银线材制作成电源线的一切好声,制作难度和声音表现肯定都是目前TcM绝无仅有的限量等级。定价:98,000元。

      与小邓以往的设计不大相同,这条线乍听之下并不会特别强调中频的厚实能量感,反而在中高频有明确的空气感。弓弦交错的摩擦质感非常真实,而弦乐的层次解析也是一等一的好。越听下去,这条线的性能就越得我心:又有细节、音像又大、前後左右的分离度都非常好,人声几乎是在眼前可以轻触得到般的真实。在《BirdOn A Wire》中,大鼓的形体是这次试听的电源线中最夸张者,不但有弹性又有力道。在听Roksan示范片时,那阵阵大鼓声快速袭来,感觉中低频能量感充沛无比。对了,这就是标准的TcM声音特性!听了这条线的低频表现方式之後,再听其他线材居然会有点索然无味。在能量感方面,这也是一条用了会『感觉比较大声』的电源线,如果系统较清瘦,那这样的线有可能是最佳搭配。

33.gif (97.02 KB, 下载次数: 196)

33.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6
标题: Audioquest Mont Blanc
内部正向导体朝一个方向缠绕,负向导体另外一个方向缠绕,正负向导体之间的角度永远维持恒定。导体使用高纯度完美表面铜(PSC+),所有的导体都是单芯,可降低导体之间的互相干扰。外部当然使用了它们最著名的DBS电池偏压系统,可制造静电场,降低储存於绝缘体间的能量。定价:87,000元。

      换上此线让喇叭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声音变得圆润而饱满,尤其是在中低频的冲击力道上,立刻增添好几分。此线的中低频不但饱满而且还有很充足的弹性,低频颗粒滚滚而来,十分动人,能量感更是全频段的源源不绝。有了这样饱满的中低频能量感,再生弦乐居然也毫无窒塞不顺畅,而是让音乐很自然的流泻在空气之中,营造出强烈的空气感,连音乐厅空间的回响都正确的表达了出来。音像十分庞大,但是并不会降低乐器的分离度,反而因为整体空间感都变大了,让乐器前後左右的距离仍然十分清晰。细节当然是不必说的好,就算是音场极左极右的细微动作也能正确的呈现出来,而音场极侧方的大鼓仍然维持极佳形体与弹性,让人赞叹。这大概是少见的全方位表现者,展现了Audioquest在制线方面的坚强实力。

44.gif (118.77 KB, 下载次数: 183)

44.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7
标题: Kimber Kable Select KS1011
本线的屏蔽采用了独家高压/低温V-Teflon技术。导线结构是KimberKable独家矩形绞绕技术,导体则采用了高纯度、分子排列最佳化单蕊纯铜。此外,KSl011还采用了WBT全新研发的nextgen RCA端子,大幅降低了讯号线端子对声音讯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定价:21,000元(1m)。

如果说有哪对讯号线可以把录音中的细节挖掘殆尽,我会投此线一票。用它听任何唱片,都会听到用其他线材时没有注意过的细微片段,而且这些细节是很轻易的就呈现在聆听者面前,而不是很勉强的挤压出来。像是歌手歌唱时围绕在周围的残响,此线硬是比其他线材更多了几分,甚是难得。空间感当然没问题,也是毫无边际的那一型。细节多、透明度高声音是否会生硬?不,这对线材的音像虽然略有点纤细,但是声音却十分软质,弦乐的滑顺度与光泽感都十分出色。对了,这对线材的高频延伸似乎毫无止境,很容易展现音乐飘逸华丽的一面。

55.gif (141.64 KB, 下载次数: 214)

55.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8
标题: Transparent Cable MusicLink
所有Transparent的线材都采用同样的概念:以独特的『黑盒子』将线材受到外界的超高频干扰与极低频振动干扰全部滤除,以换得最纯净的音响传输。越高级的线材上滤波线路越复杂,盒子当然要越大。定价:62,500元(一米一对)

     这对讯号线似乎有『开疆辟土』的特异功能,一换上之後,张杏月现场演唱的音场上下左右顿时豁然开朗,好像空间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录音师营造出来的自然音乐空间感。歌声的控制力非常好,就算高音部份也有很好的收敛感,不会飘出任何不悦的声音。在中低频的劲道惊人,弹性饱满;而高频以上的空间感也十分杰出。虽然没有强调高频换来的强烈透明感,但是不管播放什么录音,声音的真实感都很高,而乐手的呼吸声音似乎就在眼前。弦乐滑顺程度惊人,而且这种滑顺中还能听得出来运弓摩擦的质感,有著就像在现场聆听般的真实感。

66.gif (92 KB, 下载次数: 204)

66.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0:59
标题: Kharma KIC-SR-1b Supreme Reference
Supreme Reference是Kharma的中坚系列产品,介於Grand Reference与Reference系列之间。此线以高纯度的银金导体为中心,结构则是类似星形方式缠绕。使用空气绝缘,外面的包覆则有特别的抗振功能,将机械失真降至最低。定价:141000元

      堂堂皇皇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好像没有任何阻碍,将讯号中该有的能量感忠实的传递了出来,在各个频段都有极强的能量感,但是整体的呈现又十分轻松。空间的表现是极度宽大、巨大的,而且在音场舞台深处的节像与细节仍然非常出众。低频的延伸、弹性与大鼓该有的形体感一样不缺,而且鼓声带出极佳的空间感,毫无保留。透明感并不集中在中高频,而是整个频段都有很透明平衡的表现。张杏月的演唱收放自如,尤其在弱音的变化上表现极佳。弦乐的擦弦质感非常明确,细节表现也很出色。这是怎么听都挑不出什么弱点,表现全方位的优质讯号线。

77.gif (104.46 KB, 下载次数: 189)

77.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8-5 11:00
标题: Van den Hul D-102MKIII Hybrid
D—102第一代在1982年推出,经过了二十四代的小改款仍然受到市场的欢迎。内部导体为镀高纯度银的高级配对结晶无氧铜,总共使用40芯绞绕,最大的改变则是采用线,陆结构碳(LSC)技术,可以把包围导体的电磁场能量带回到线中,以降低讯号的损失。端子为Neutrik产品。定价:10000元(一米一对)

     换上这对线材之後,第一个变化是细节变得丰富起来,弦乐的质感也变得更为清晰,而且滑顺感、精致感与活生感都增加了几分。当弦乐小声拉奏时仍然有很好的张力,拨弦时的弹性也很动人。三角铁的敲击晶莹剔透又饱满,带出非常好的空间感。张杏月的歌声形体感更为真实,浮凸在一片伴奏乐器声之中,而且弱音的表现很确实,唇齿音确实,但却不会带来任何不悦。大鼓潜沈的力道与弹性稍微保守了一点,但是轻重分明,加上整个空间的透明感增加,定音鼓的打击也非常立体。珍妮佛华恩斯的歌声立体感非常强烈,乐器的分离度也很高,是很平衡的一对讯号线。

88.gif (133.85 KB, 下载次数: 142)

88.gif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