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投影機測報:SONY VPL-VW80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7 15:20
标题: 投影機測報:SONY VPL-VW80
VPL-VW80在上市之前就已經受到不少玩家關注,許多人在網路上發表意見,有些人認為VW80的價格不太合理,他們覺得一部「VW60的改良版」沒有理由賣得那麼貴,不過我的看法卻不是如此。比對資料與試機過後,我可以肯定VW80和VW60根本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投影機,說VW80是「高壓水銀燈泡版」的VW200還比較恰當一點。 以下我將本機與VW200的主要異同之處列出:

●相同點:
1.均為Full HD解析度(1920×1080)
2.擁有Motionflow倍速顯示:對應60Hz訊源可採取120Hz顯示,1080/24p輸入時可採用96Hz顯示(插入漸變畫面、非重複顯示)
3.均有Film Projection「黑插入」與「逆Gamma補正」

●相異點:
1.燈泡的差異:VW80是高壓水銀燈、VW200用純氙氣燈
2.VW80用1.6倍變焦ARC-F鏡頭(水平Lens Shift範圍較大)、VW200用1.8倍變焦Carl Zeiss鏡頭
3.VW80用新款SXRD Panel,像素間隙比較小(0.25μm)、速度更快(2.0ms)
4.VW80的動態對比度較高(60,000:1)
5.VW80的Gamma檔位有7檔,VW200則是4檔
6.VW80有MPEG雜訊抑制功能(可調整)、VW200沒有
7.VW80的工作噪音比VW200低2分貝

081221.jpg (76.31 KB, 下载次数: 572)

081221.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7 15:21
玩家都知道,Carl Zeiss比較好(也貴不少),所以VW80賣便宜一點是應該的,不過用高壓水銀燈代換氙氣燈,色彩表現會變差嗎?我還是讓真相來說話。

VW80「Color Space:Wide」

VW200「Color Space:Wide」

有沒有搞錯啊?用高壓水銀燈的(VW80)色域比用氙氣燈的(VW200)還大!兩機先後都是用「同一套」Datacolor ColorFacts Professional 7.0測試,黑色三角形為HDTV色域,白色三角形則為受測機的色域。比對以上兩圖,VW80之所以色域較廣,關鍵因素在於G的座標位置,由於G的範圍更廣,因此G與R的連線更往外擴展,讓黃色系的表現更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7 15:22
再送兩張圖給各位:

VW80「Color Space:Normal」


VW200「Color Space:Normal」

這兩部投影機「 Color Space」這項設定就可以讓色域差別這麼大,如果用家拿到SONY Full HD投影機,沒有進選單把它改成「Wide」的話,在出廠設定狀態下,色域就像這樣子,也不能說不好,「Color Space:Normal」其實還比較接近HDTV「標準」,但是現在玩家們要的是更接近自然界色彩的「廣色域」,「標準」已經餵不飽玩家的胃口啦!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7 15:23
色溫校正
對於玩家而言,光用預設檔的色溫當然不夠,本機還有4個自訂檔,在未經調整的狀況下,Custom 1~ Custom 4的色溫依序是9741K、8360K、6728K與8460K。倘若以6500K為目標,從Custom 3下手比較快,我的自訂色溫就是在進入Custom 3之後作調整,Gain R/G/B數值依序是-2/0/-8,Bias R/G/B數值依序是1/0/0,以下兩圖是調整前與調整後的RGB Chart,30 IRE(含)以下因儀測誤差較大請忽略。

新機開機時的影像模式為Cinema(色溫Low檔)


進入Custom 3調整後的狀況

RCP調整

我的調整如下:
●Cyan:Position、Range、Color均不變,Hue:-1
●Magenta:Position、Range、Color均不變,Hue:-5
其餘4色(RGBY)不調整。

我的其他調整值

Contrast:90
Brightness:50
Color:54
Hue:51
Sharpness:10
Black Level Adj:High
Lamp Control:High
Advance Iris:Auto2或手動60
Gamma:Gamma 3
Film Projection:Off
Motion Enhancer:High


整體調整前(Cinema)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7 15:24

本次測試我搭配120吋Kikuchi WA蓆白幕(增益0.85)使用,完全沒有經過調整的狀態下,本機預設影像模式Dynamic、Standard與Cinema於80 IRE測得的色溫分別為9761K、8395K與6753K。


整體調整後

整體調整後(驚艷福爾摩沙)

整體調整後(驚艷福爾摩沙)
以上是我為VW80所做的調整。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銀幕的大小、增益、色彩與階調特性也不一樣,如果搭配的是其他銀幕,調整到標準色溫的Gain R/G/B、Bias R/G/B數值也會不一樣,降低燈泡輸出時,色溫也會改變。因此本篇所述之調整數值僅供參考,我的調整值不見得適合您,玩家們當然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另作設定。若要改變本機畫面的「個性」,從Gamma下手最快,陰影、顏色吃得重的人,Gamma可設在Gamma 6(重口味)或Gamma 4(超重口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2
标题: 承继顶级旗舰的性能抑或超越?
VPL-VW80是Sony第二部具備120Hz Motionflow兩倍速畫面顯示機能的投影機,承繼了VPL-VW200最核心的重要機能,話題性十足。而且從各項客觀的數據規格作比較,VPL-VW80不僅不比VPL-VW200遜色,有些項目甚至還大幅超越,再加上極高的價格優勢,讓VPL-VW80成為今年投影機市場上最受矚目的新星。

VPL-VW80雖然沒有VPL-VW200色彩超棒但價格超貴的氙氣燈泡(更換燈泡約需三萬元),用的是一般單槍投影機較普遍使用的高壓水銀燈,也不像VPL-VW200大手筆地用了Carl Zeiss Vario-Tessar德國蔡司高級投射鏡頭。不過,相較於VPL-VW200的顯像核心於去年四月發表,VPL-VW80所搭載者是Sony最新一代的SXRD反射式液晶板,同樣是0.61吋1,920×1,080解析度,但畫素之間的間隙由以往的0.35μm縮小到0.25μm,反應速度也由2.5ms提昇為2ms。這意味著VPL-VW80畫面的「格子壁」更薄、開口率更高、顯示板本身的殘影也更低。Sony原廠還未公布新SXRD顯示板的原生對比度是否比上一代VPL-VW200所使用者的5000:1更高,但藉由「Advanced IRIS 2」變動光圈機構的輔助能讓VPL-VW80的動態對比度,由VPL-VW200的35,000:1「暴增」到60,000:1,推測新一代SXRD顯示板原生對比度再向上攀升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若有後續的確認消息將在本文下方的討論串公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2
讓我們先來對VPL-VW80與VPL-VW200的重要影像表現相關性能作個比較表:
機型VPL-VW80VPL-VW200
SXRD畫素間隙0.25μm
0.35μm
SXRD反應速度2ms
2.5ms
動態對比度60,000:1
35,000:1
投射鏡頭1.6倍ARC-F變焦鏡頭1.8倍Carl Zeiss
Vario-Tessar變焦鏡頭

光源200瓦高壓水銀燈泡400瓦氙氣燈泡
光輸出強度兩者相同,800 ANSI流明
Panel Alignment三板精確匯聚兩者相同,三片SXRD可整片平移或區域對準,調整精度0.1個像素
兩倍速顯示技術兩者相同,120Hz Motionflow(60Hz訊源,當對應影片1080/24p輸入時為96Hz顯示),Film Projection功能都有「黑插入」與「逆Gamma補正」
影像處理器BRAVIA Engine 2BRAVIA Engine Pro
MPEG雜訊抑制有(可精細調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2
上表清楚地顯示,VPL-VW200雖有光源及投射鏡頭的畫質優勢,但搭載最新一代SXRD顯示板的VPL-VW80卻在核心元件性能上大幅提昇。VPL-VW200最核心的120Hz Motionflow兩倍速顯示與Panel Alignment三板精確匯聚兩項技術,都已經原原本本地移植到VPL-VW80身上。至於數位影像處理器,VPL-VW200所配備的是「前一代」頂級的BRAVIA Engine Pro,VPL-VW80則是與「新一代」頂級BRAVIA Engine 2 Pro同步推出的BRAVIA Engine 2。BRAVIA Engine 2 Pro是搭載於最新X4500旗艦系列(日本本地則為XR1系列)液晶電視上的最新技術,VPL-VW80的BRAVIA Engine 2性能肯定不及BRAVIA Engine 2 Pro,但與前一代的BRAVIA Engine Pro相比則未必遜色。如此一來,VPL-VW200「真正」勝過VPL-VW80的就只有氙氣燈泡光源與蔡司投射鏡頭兩項囉?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3
沒錯!別說二哥不可能撂倒老大,在長江後浪不斷推前浪的家庭劇院業界,這可是屢見不鮮。VPL-VW80是承繼頂級旗艦性能的超值製品,此點是無庸置疑的。但是,VPL-VW80的影像表現能進一步超越VPL-VW200嗎?在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之前,讓我們先將VPL-VW80的重要數據規格作個列表。
Sony VPL-VW80 SXRD投影機重要特色與規格
  • Sony最新開發0.61吋SXRD顯示板,畫素之間的間隙由上一代的0.35μm縮小到0.25μm,反應速度也由2.5ms提昇為2ms。
  • 搭載120Hz倍速顯示Motionflow技術,動作畫面清晰流暢。
  • 搭載「Advanced IRIS 2」變動光圈機構,提供60,000:1動態對比度。
  • 畫面解析度:1920×1080
  • 光輸出強度:800 ANSI流明
  • 使用光源:200瓦超高壓水銀燈泡
  • 數位影像處理核心:Sony BRAVIA Engine 2
  • 對應影片格式之24p True Cinema技術
  • 對應x.v.Color廣色域技術
  • 對應HDMI 1.3 Deep ColorRCP(Real Color Processing)逼真色彩處理技術,能獨立調整各原色之色彩與色調。
  • 鏡頭平移功能:垂直方向±65%畫面高度,水平方向±25畫面寬度
  • Panel Alignment三板精確匯聚調整功能,可精確將三原色面板上各像素準確地疊合在一起。
  • Anamorphic Zoom 模式:搭配外加的Anamorphic鏡頭,能提供Full HD解析度的2.35:1超寬銀幕比例畫面。
  • 全自動隱藏式電動鏡頭防塵蓋。
  • 極低風扇噪音:20dB
  • 輸入端子:HDMI端子×2、複合視訊×1、S-Video×1、色差×1、輸入A(D-sub 15針)×1
  • 其他端子:觸發端子×2〈電源及Anamorphic Zoom〉、RS-232C x 1
  • 耗電量:最大 300瓦,標準模式8瓦,待機模式〈低〉0.5瓦
  • 尺寸(寬×高×深,mm):470×179.2×482.4
  • 重量:12公斤

20081208200624.jpg (132.35 KB, 下载次数: 550)

20081208200624.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5
VPL-VW80的電源線插座、輸出入端子與操作按鍵安排在平擺時機身右側的底部,底座的寬度要比機身本體小了不少,無論將VPL-VW80平擺或到掉在 天花板下,對一般的電源線與訊號線材有屏蔽的效果,幾乎看不到線材的端子,對於美觀程度有所助益。影像輸入端子部分,VPL-VW80配備兩組HDMI、一組可切換包括電腦VGA等多種訊源的INPUT A、一組S-Video、一組複合影像以及一組色差影像。至於簡易的操作按鍵,包括電動鏡頭操控、主選單、輸入訊源、電源開關與方向鍵及決定鍵,都隱藏在一個小蓋板內,需要使用時再打開。對了,VPL-VW80還備有兩個觸發端子(TRIGGER1和TRIGGER2),當投射影像切換到Anamorphic Zoom模式,能自動透過TRIGGER2傳送12V信號給具備電動馬達的Anamorphic變形鏡頭(例如Marantz的LN-11S1A),自動將變形鏡頭移到VPL-VW80的投射鏡頭前面,享受2.35:1超寬比例的Full HD高解析度畫面。

20081208200656.jpg (170.25 KB, 下载次数: 616)

20081208200656.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5
眾所周知,Sony在視訊器材方面的技術實力超級堅強,是少數橫跨專業廣播與家用器材的廠家之一,從專業攝影機、剪接設備、專業影像監視器到家用的攝影機、影像訊源與顯示設備,都擁有獨霸一方的專業優勢技術。以家用顯示設備的範疇而言,過去映像管電視時代的Trinitron特麗霓虹技術延續了40年的輝煌歷史,Sony踏入液晶電視領域的腳步雖然較晚,但也迅速以BRAVIA技術攻城掠地。那麼,大畫面投影機呢?Sony很早就推出三槍投影機,連核心元件投影映像管都是自製的,其三槍投影機影像之精確真實感在業界難逢敵手。至於單槍投影機相關產品,目前「純」家用投影機16:9寬銀幕比例者早已成為主流,但早在1994年其他廠家都還使用4:3液晶板(當年還沒有DLP投影機,只有透射式液晶機種)時,Sony就創新推出了配備自行開發16:9液晶板的LPH-520J,隔年推出改良型LPH-520J2。到了1997年又推出第三代的 VPL-VW400QJ,當時還仍然是市面上唯一的寬銀幕比例單槍投影機。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5
前述三款Sony投影機所使用的都是1068×480解析度的液晶板,至於最近這兩年才被Full HD機種逐漸取代的720p級投影機,Sony是何時推出的呢?那是比別家廠商更早、於2000年就推出上市的VPL-VW10HT,它的液晶板是 1366×768規格,解析度比現在的720p投影機還要高,更配備了DRC-MF四倍密數位影像處理技術,影像表現創下了家用投影機的新標準。接著,Sony又推出了VPL-VW11HT與VPL-VW12HT等兩款後續機型。然而,基於透射式液晶投影機顯示板的「開口率」有其天限,顯示板尺寸的縮小和解析度的提高也不容易,Sony於是投入自家反射式液晶板SXRD的研究,並在2004年推出第一部SXRD投影機Qualia 004與70吋背投影電視Qualia 006(都是全世界最早的Full HD機種),緊接著又在2005年推出VPL-VW100投影機,接著是2006年的VPL-VW50、2007年的VPL-VW60與VPL- VW200(業界第一部120Hz倍速顯示機種),再來就是今年推出的VPL-VW40與新一代的VPL-VW80及VPL-HW10。下表是Sony各世代SXRD顯示板的重要規格比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5
Sony SXRD顯示板進化表
年份2003年(2月19日發表)2005年(9月6日發表)2007年(4月5日發表)2008年(尚未正式發表)
尺寸0.78吋0.61吋0.61吋0.61吋
點距9μm7μm7μm7μm
原生對比度3000:15000:15000:1?
畫素間隙0.35μm0.35μm0.35μm0.25μm
反應速度(應答時間)5ms2.5ms2.5ms2ms
代表機種Qualia 004VPL-VW100VPL-VW200VPL-VW80

如果單純從型號的演進推斷,許多人會認為VPL-VW80應該是去年VPL-VW60後續,但緊接著的質疑就是VPL-VW80的價格怎麼會高了那麼多?其實,如果從性能比較的角度切入,與其說VPL-VW80是VPL-VW60後繼機種,將它視為VPL- VW200的「高壓水銀燈泡版本」或許還更貼切一些。Sony將旗艦機種的120Hz Motionflow機能「下放」給中階的VPL-VW80,平價入門機的角色則由VPL-HW10來扮演,產品線的分佈由先前的高低兩段進一步劃分為 高、中、低三段。由於這是《影音部落》第一次評介SXRD投影機,接著就詳細地為各位解說VPL-VW80的設計特徵,除了讓大家理解SXRD的結構特色外,也進一步知曉VPL-VW80相對於前代機種的進化之處。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6
先來看看「透射式液晶投影機」和「反射式液晶投影機」架構的差異。由於液晶板本身不會發光,必須透過外來的光源讓每個「點」顯現不同的明暗階調,「透射式液晶投影機」的光源就安排在液晶板後方,其發射的光線直接穿透液晶板並經過投射鏡頭的放大成像在銀幕上(如上方左圖所示)。至於「反射式液晶投影機」則是讓光源投射的光線透過光學稜鏡轉向照射到液晶板上面,光線反射後再經由投射鏡頭投射到銀幕上成像。

20081208211247.jpg (60.26 KB, 下载次数: 412)

20081208211247.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7
Sony原廠關於「透射式液晶」和「反射式液晶」影像差異的解說示意圖。由於「透射式液晶」必須讓光線穿透,每個液晶格子的控制元件只能藏身在黑色的「格子壁」裡面, 「格子壁」厚度的縮小有其限制,因此整個畫面被網狀分割的視覺感受就會較為明顯,整塊液晶板的「開口率」也會受限,影響到光源的利用率、畫面整體的亮度與對比度。反觀「反射式液晶」,由於不需要讓光線穿透液晶板,所以每個液晶格子的控制元件就可以安排在其背面,如此一來「格子壁」的厚度就可以大幅縮小。值得注意的是,Sony已經全力耕耘反射式液晶投影機市場,因此左側的透射式液晶板是以720級1280×720解析度作解說,但實際上其他透射式液晶板生產廠家也早已開發出Full HD 1920×1080解析度的透射式液晶板了。

20081208211324.jpg (95.95 KB, 下载次数: 428)

20081208211324.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8
Sony原廠的SXRD反射式液晶技術說明圖,透過SXRD顯示板橫剖面的概略圖,可以清楚地發現反射式液晶相對於透射式液晶的優勢。VPL-VW80所使用的是Sony最新開發版本的SXRD顯示板,相對於VPL-VW200所使用者,像素間隔(也就是「格子壁」)由原本的0.35μm進一步縮減到 0.25μm,反應速度應答時間則由2.5msec降低到2.0msec。換句話說,以SXRD顯示板的規格作比較,VPL-VW80的畫面應該會比VPL-VW200具有更低的柵格感,動態影像的殘影也會更低。

20081208211407.jpg (94.71 KB, 下载次数: 398)

20081208211407.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39
左 圖:VPL-VW80的「格子壁」究竟有多薄?左圖是投射到100吋的大畫面後,在銀幕前方實際拍攝的特寫畫面,即使在這麼近的距離觀察,「格子壁」也薄到幾乎看不見的程度。VPL-VW200所使用的前一代SXRD顯示板開口率是92%,新一代SXRD的相關規格Sony仍未公布,不過既然液晶顯示板的尺寸相同、點距也相同,而像素間隔縮小了,新一代SXRD顯示板的開口率高於92%是肯定的,原生對比度應該也有所提高。
右圖:VPL-VW80所使用新一代SXRD顯示板的實體照片,由於三板式投影機液晶顯示板僅控制畫素的明暗灰階變化,因此需要有三片液晶顯示板分別對應RGB(紅綠藍)色光三原色,來組合成千變萬化的豐富色彩。

20081208211520.jpg (50.41 KB, 下载次数: 416)

20081208211520.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0
透過「Advanced IRIS 2」變動光圈機構的輔助,再加上SXRD內針對漏光現象的「特殊過濾器和光學補償板」,讓VPL-VW80的動態對比度由VPL-VW200的 35,000:1「暴增」到60,000:1。上圖即為「Advanced IRIS 2」變動光圈全開(左方)與關閉一部份的對照圖片,「Advanced IRIS 2」反應速度的調整有「建議」、「外」及「慢」三段,也可以切換到手動,此時有101段不同大小的固定光圈可供設定。

20081208211552.jpg (47.02 KB, 下载次数: 445)

20081208211552.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1
上一代SXRD顯示板的原生對比度是5000:1,Sony尚未公布VPL-VW80所使用新SXRD顯示板的原生對比度數值是多少。不過,在 Sony原廠最新的SXRD投影機目錄裡倒是放了這麼一張比較圖,清楚地說明新一代SXRD顯示板確實有更高的原生對比度,暗部更加沈著、細小的亮點也更加明亮。

前文提到數位影像處理器部分,VPL-VW200所配備的是「前一代」頂級的BRAVIA Engine Pro,VPL-VW80則是與「新一代」頂級BRAVIA Engine 2 Pro同步推出的BRAVIA Engine 2。Sony強調BRAVIA Engine 2(右側)的色彩層次及畫面遠近立體感要強過上一代的BRAVIA Engine,但是否能勝過VPL-VW200的BRAVIA Engine Pro呢?Sony沒有給答案,這就得靠我們自己去比較畫面表現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1
左圖:Sony為VPL-VW80設計了新的散熱架構,內部設有四個超靜音風扇(圖片裡黃綠色的元件),分別由機體左後方與前面板下方吸入冷空氣,再由前 面板左右兩側出風散熱。VPL-VW80剛開機時才聽得到風扇啟動噪音,暖機正常運作下必須要耳朵貼近散熱口才略微聽得到風扇的聲音,噪音值僅有 20dB,低於VPL-VW200的22dB,絕對是當前最安靜無聲的投影機之一。

右圖:VPL-VW80的投射鏡頭配備電動隱藏式防塵蓋,分為兩片在前面板內向左右開啟,VPL-VW80時會自動打開,關機時則會自動合起。既可免去忘記鏡頭蓋放在哪裡的尷尬狀況,也可以避免手動拿取或蓋上鏡頭蓋時不慎動到已對準投射焦距。

20081208211737.jpg (62.94 KB, 下载次数: 400)

20081208211737.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3
左圖:VPL-VW80的光源使用高壓水銀燈泡,是與配備氙氣燈泡的VPL-VW200最大的差異之處。這會讓VPL-VW80的影像表現和VPL-VW200有很大的落差嗎?繼續看下去便可分曉。

右圖:VPL-VW80所使用的1.6倍ARC-F電動變焦鏡頭,可以讓畫面進行垂直方向±65%畫面高度、水平方向±25%畫面寬度的平移。雖然沒有VPL-VW200的蔡司鏡頭高貴,但Sony強調所有的透鏡都施以抗反射多層表面鍍膜處理,能有效地提高鏡頭的解析度。

20081208211827.jpg (53.92 KB, 下载次数: 366)

20081208211827.jpg

20081208211851.jpg (59.23 KB, 下载次数: 362)

20081208211851.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3
2007年年底推出的VPL-VW200,是全世界第一部具備倍速顯示性能的投影機,在這一年間其他廠家陸續跟進120Hz倍速驅動的腳步,Sony也將其命名為Motionflow技術的120Hz倍速顯示「下放」給VPL-VW80,同時這正是此機如此受到業界與消費者矚目的最重要原因。因為,VPL-VW80所配備的Motionflow技術是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移植自VPL-VW200,功能及性能,一點都沒有因為價位低了許多而縮水。

簡單地說,Sony的120Hz Motionflow技術包括「Motion Enhancer」和「Film Projection」兩個部分。「Motion Enhancer」是藉由投影機影像晶片的強大運算能力,在原本輸入影像訊號的原始畫面之間,再插入投影機運算所得的畫面,請注意新加入的畫面是介於前後兩個原始畫面之間的影像,這「無中生有」的畫面讓影像的移動更為流暢。對於原本60Hz的影像信號是插入一個新的運算畫面,對於BD影片常用的1080/24p影像訊號,則是變為更驚人的96Hz呈現,也就是在兩個原始畫面之間,會新插入三個跟原始畫面完全不同的運算畫面,使得動作的流暢度提昇非常非常多。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3
那麼,「Film Projection」又是什麼呢?這是用來打斷殘影的「黑插入」手法,也就是在原本的兩個畫面之間插入一個黑畫面,打斷人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讓畫面的殘影感降低。「Film Projection」可以和「Motion Enhancer」搭配使用,以BD影片的1080/24p影像輸入而言,當「Motion Enhancer」開啟、「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1的時候,原本兩個原始畫面之間所插入的三個運算畫面,就變成只插入中間的運算畫面,前後兩個運算畫面則由全黑的畫面取代,這種模式下打斷殘影的效果最好,但畫面的亮度會大幅降低。因此,Sony還提供了「Film Projection Mode 2」和「Film Projection Mode 3」兩種模式,藉由將前一個畫面調亮、後一個畫面調暗的「逆Gamma補正」技術,讓整合的畫面亮度不會降低太多,但仍擁有部分「黑插入」打斷殘影的效果。關於VPL-VW200及VPL-VW80所使用的120Hz Motionflow技術,《PRIME AV新視聽》雜誌技術主編陸怡昶兄在該刊154期作了非常詳盡的解說,目前已經公布在《普洛影音網》上頭,請點選這裡免費加入會員,進入154期即可查閱,在此不再贅述。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4
Sony原廠目錄上頭對Motioflow處理效果的示意解說圖,左邊是一般投影機的動畫畫面,快速移動的物件影像會顯得模糊,右圖則是 Motionflow處理後的效果,動態影像會變得清晰許多。請注意右圖下方的小圖,Motionflow是在前後兩張原始畫面之間,加入運算後的畫面, 此運算所得的畫面跟前後兩格的原始畫面都不相同,投影機會「畫」出移動物件(在此例中就是黃色的車子)在兩者之間的影像。當然,如果前後兩格畫面之間變動的不只是主體,連背景也有移動的話,投影機Motionflow運算電路是整個畫面一起處理的。

20081208215708.jpg (75.53 KB, 下载次数: 345)

20081208215708.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6
Motionflow的處理效果,使用解析度測試影片來觀察更為清楚(上面三個測試畫面都會由靜止變成由左至右快速水平移動,都是《Hi-Definition Reference Disc》BD的 測試畫面)深淺不同紅色系的微小差異呈現,以及不同水果的質感與表面光澤變化、整體的立體感與重量感。)。「Motion Enhancer」開啟在High、「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1時,是動態解析度最高的狀態,VPL-VW80的畫面垂直解析度約在950線左右,非常驚人!「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3的時候,動態解析度會受到影響,但垂直解析度仍有約800線以上的實力,超出一般非倍速顯示投影機非常非常多。

Motionflow只能用在觀看測試圖形嗎?當然不是!實際在觀賞影片時使用,效果更是驚人,上面三張圖片是電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播放時拍 攝的照片,無論是左圖長矛刺向波斯王的快速移動、中圖快慢交錯的精彩打鬥或是右圖整個畫面由右至左的慢速水平移動,Motionflow都明確帶來了全然不同、更具臨場感的觀影體驗,不僅移動的物件看得清晰,整個畫面的遠近立體感與魄力也更為鮮明。Motionflow處理後影片效果看習慣之後,任何人都 很難再「忍受」一般投影機的「跳動畫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6
要看清楚左圖快速橫向行進車輛的車牌,對Motionflow處理只是簡單的小菜。真正嚴苛的考驗,像是中圖海浪拍打岩壁的複雜水波起伏,還有右圖《007:皇家夜總會》片頭那細密幾何線條的旋轉交織,VPL-VW80也能輕鬆過關,帶來清晰鮮明的動態影像。


Motionflow處理的效果只能不斷地切換憑印象比較和未處理模式的差異嗎?其實Sony暗藏了一個「密技」,請您在VPL-VW80的遙控器上連續 按下「Enter」、「上」、「下」、「Enter」按鍵,將會發現出現一個展示模式的選單,選擇上面的「Model Name Display」,在播放影片時就會在左上角出現「SONY VPL-VW80」的型號名稱,如果選擇第二項「Motionflow」會出現什麼現象呢?請看下圖。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7
VPL-VW80的畫面會被分割為左右兩塊,左半部是一般未處理的畫面,右半部則會依據「Film Projection」和「Motion Enhancer」的狀態顯示,用家可以即時按遙控器上的兩個按鍵,以動態的方式比較各模式和左半部未處理畫面的差異,如此一來Motionflow的處 理效果就很容易感覺得到了。左上、右上、左下及右下分別是Film Projection Mode 1、Mode 2、Mode 3與Off的效果,可以清楚發現Film Projection Mode 1確實會讓畫面的亮度降低許多,Mode 2則次之,Mode 3再次之。對了,總不能一直這樣看影片吧?要怎麼將這展示模式關閉呢?還是一樣依序按「Enter」、「上」、「下」、「Enter」按鍵,出現選單後再 選擇OFF就可以關閉回到正常畫面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48
早期液晶投影機是單板式的,每個像素都是由相鄰的RGB三原色的三個點組成的,觀賞者在遠離銀幕的遠距離觀看時,眼睛就會把相鄰的三個點「匯合」成一點。不過,單板式液晶投影機有解析度與畫面細膩度的問題,再加上相關技術成熟與成本的下降,目前無論透射或反射式液晶投影機,幾乎都已全面採用三板式的架構,RGB三原色各由一塊顯示板負責,畫面投射時將三塊顯示板的影像重疊在銀幕上顯示。理想狀況當然是三塊顯示板能確實地在銀幕上疊得很精準,才不會有像素或線條顏色不對與畫面不清晰的情形發生。問題是投影機投射到銀幕上的影像,相對於顯示板自身的尺寸,放大倍數可是數以萬計(以VPL-VW80顯示板對角線0.61吋而言,投射到100吋銀幕上放大倍率就大約是26,874倍),要將三片SXRD投射出來的影像完全對準,那是超級精細的作業。

另一個困難點在於投影機有範圍很廣的投射尺寸設定,就算在內部的光路結構上確實將三片顯示板位置都校正準確了,經過透射鏡頭組的那麼多片鏡片,在不同投射尺寸(也就是變換不同焦距)投射鏡頭組都難免有誤差,如果出廠校正以100吋畫面為準,當用戶投射80吋或120吋時未必就能得到同樣精準的畫面。此時,如果廠商能提供用家手動微調三片顯示板相對位置的功能,應該是解決此一問題的良方。Sony早在VPL-VW60推出時就加上了顯示板的微調功能,連最新的平價機種VPL-HW10也有;不過,它們都僅有整片顯示板平移的調整功能,VPL-VW80則和VPL-VW200同樣多具備了「區域校準」的選項,在實用性上來得更高一些。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三片顯示板在畫面中央區域應該都是對準的,反倒是邊緣及角落因為鏡頭像差等狀況會有些微的偏差,如果只能整片顯示板平移微調,依然很難讓三片顯示板完全校準。

VPL-VW80和VPL-VW200的Panel Alignment三板精確匯聚調整功能,可將整個畫面均勻劃分為144個調整中心,針對各個區域作微調,而且調整的精度是「0.1個像素」!如此一來,絕對可以將三片顯示板在銀幕上的成像,完完全全地精準疊合在一起,呈現最精準細膩的畫面。我知道有些單板式DLP投影機的玩家無法接受液晶投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認為無論透射式或反射式液晶,三片顯示板在銀幕上都無法精確對準。在看到VPL-VW80如同過去三槍投影機那樣,可以讓三片顯示板做到精確匯聚的「神奇功能」後,應該立刻就會閉嘴、無話可說了吧。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VPL-VW80的三板精確匯聚調整。

這就是VPL-VW80的Panel Alignment選單,原廠的中文翻譯為「面板調整」,但個人認為它具有區域精準調校的功能,稱為「三板精確匯聚」應更名符其實。

20081208223856.jpg (56.08 KB, 下载次数: 412)

20081208223856.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0
左圖:Panel Alignment的第一個選項是Adjust Item調整項目,選擇採用整片顯示板平移的Shift或區域微調的Zone。
中圖:Adjust Color調整色彩是以G綠色板為基準,所以能調校的就只有R(紅)與B(藍)兩片顯示板。
右圖:Pattern Color圖案色彩指的是調整畫面底圖方格的色彩,選擇「R/G」所顯示的就是黃色方格,選擇「R/G/B」格子線條就會變成白色。一般而言,白色線條比較不容易看出紅色或藍色是否有偏移(尤其是藍色),我會建議調整時使用R/G,調好之後再切換到R/G/B作確認。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1
左圖:這是整片顯示板平移調整時出現的底圖圖案,整個畫面劃分為水平與垂直各十個方格,調整時觀察的重點是仔細看每一線條,是否有水平或垂直滲出的色彩。假如有的話,先以畫面正中央為目標調整精準,接著再切換到區域微調選項,作進一步的調整。
右圖:這是顯示板區域微調時出現的底圖圖案,整個畫面劃分為水平方向15格、垂直方向8格。每條垂直線與水平線相交叉之處,就是一個區域調整的基準點,包括銀幕的邊緣在內,所以整個畫面可以劃分為多達144個區塊,以每0.1個像素的階度精密匯聚,絕對可將三片顯示板投射的影像在銀幕上精準地疊合。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1
左圖:調整紅色,Pattern Color選擇「R/G」黃色時所顯示的畫面,圖示的狀況顯示紅色板略向右側及上方偏移,要按方向鍵「左」及「下」將紅色板移到正確位置(讓黃色線條沒有紅色滲出)。
中圖:同樣調整紅色,Pattern Color選擇「R/G/B」白色時所顯示的畫面,相對於黃色的線條顏色,比較不容易分辨是否調準。
右圖:調整藍色,Pattern Color選擇「R/G/B」白色時所顯示的畫面,此畫面其實有藍色微微地滲出,但是比中圖的紅色更不容易看清楚。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2
那麼要怎麼作區域微調呢?左上圖是個比較誇張的情況,紅色在這個區域顯然有蠻大的偏移,用方向鍵將加粗的小方框移到這個位置,表示要針對這個中心點作區域微調(右上圖)。按下Enter鍵,粗線條的方塊會放大成細線條的大方框,此時就可以按方向鍵,以每階0.1個像素的精度來微調(左下圖)。調整好之後, 就沒有紅色線滲出的狀況了(右下圖),再按一下Enter鍵這細線條的大方框就會變回粗線條的小方框,可以用方向鍵移往其他位置繼續執行微調作業。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3
Sony VPL-VW80的「逼真色彩處理」

VPL-VW80有一個稱為「逼真色彩處理」(Real Color Processing,RCP)的色彩調整功能,這並非VPL-VW80所獨有,而是Sony為旗下SXRD投影機所開發的通用調整選項。什麼叫做「逼真色彩處理」?VPL-VW80可提供三組用戶設定,讓用家去儲存三組不同的色彩偏好設定。講究精準的玩家可以配合自己訊源及銀幕等周邊器材的特性,將色彩調得更精準,或者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一般的用戶也能拿來強調自己喜愛的色澤。RCP就像是一個萬能的調色盤,可以針對RGBCYM六色微調色彩濃度或色相,調整出千變萬化的色彩表現。以下,就透過圖解,讓各位瞭解RCP的調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3
這是《汽車總動員》的一幕景象,有相當豐富的色彩階調,讓我們以這張圖片為例,看看RCP如何調整畫面上不同區域的色彩。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4
左圖是紅色(R)、右圖是黃色(Y)的調整畫面,當選擇到要調整的色彩時,整個畫面就會將該色的區域顯示出來,沒有該色彩的區域則以灰階顯示。如果要彰顯強調「閃電麥坤」紅色的車身或上頭黃色的圖案,就可以分別在這兩個畫面作調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09:55
同樣地,你也可以強調或淡化綠色(G)的草地,或者畫面上青色(Cyan,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色彩)的區域。當然,想單獨調整藍色(B)或洋紅(Magenta,介於紅色和藍色之間的色彩),也可以輕易辦到。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4
Sony VPL-VW80的調整選單

接著在看VPL-VW80的影像表現之前,讓我們先來瞧瞧它的調整選單設計。基本上,多年來Sony投影機的的調整選單都維持一致的風格,VPL- VW80的選單和過去幾部SXRD投影機甚至更早的VPL-VW10HT都很近似,採用圖示加文字的多層式選單,各種功能分門別類地放在不同的子目錄裡, 基本操控只需用到方向鍵和決定鍵,操作十分順手。在需要觀看整個畫面的切換設定項目,像是影像模式或Gamma預設,會以小視窗的方式呈現在畫面左下角, 不會遮檔太多的畫面。此外,幾乎所有的影像調整或切換,在遙控器上都設有專屬快速按鍵,並不需要非得進入主選單中才能操作,此時相關的操控切換甚至只會在 畫面左下角出現一行說明文字,即使一邊切換設定也不會影響到影片的觀賞,整體設計可說非常人性化。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5
VPL-VW80的主選單是半透明式的,底下的影像可以些微地穿透顯現,不過無法調整選單的透明度。所以Sony提供了將主選單放置在正中央以及左下角兩個選擇,覺得放正中央時會擋住畫面,就可以將主選單擺到左下角的位置。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6
最常用的「圖像設定」選單擺在最上面,所有畫質相關的調整都在這裡,最底下的「專業設定」(Expert Setting)進入後還有更多的調整項目。事實上,「圖像設定」裡頭的絕大多數選項,在遙控器上都有快速按鍵,方便在觀看影片期間隨時微調,不需要進入主選單設定。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6
MPEG NR雜訊抑制功能是VPL-VW80新增加的,連當前的旗艦VPL-VW200也沒有,能針對「蚊狀雜訊」與「方塊雜訊」作抑噪的處理,兩者都有「關」及低中高各四種選項,可以自由組合運用。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8
左圖:前面的選單文字都是英文,難道VPL-VW80沒有中文選單嗎?當然有,不僅有繁體字、還有簡體字,事實上VPL-VW80另外還有十四種文字選單可切換。
右圖:VPL-VW80單獨為HDMI設置了一個選單目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9
VPL- VW80提供了Dynamic、Standard和Cinema三組預設影像模式,另外還有三組用戶預設模式可供用家隨意設定,講究的玩家能依不同的影片 內容(如夜景較多的科幻動作片、一般影片或演唱會等)分別設置不同的最佳設定。基本上,VPL-VW80所預設的Dynamic、 Standard和Cinema三組模式,色溫是由高到低排列的,Dynamic約在9750K、Standard約為8500K、Cinema則約為 6750K上下。請注意上面所拍攝的照片雖僅經過裁切處理,但和親眼所見仍有相當程度誤差,僅提供參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09
相對於VPL-VW200僅提供4檔Gamma曲線切換,VPL-VW80給用家更多的7檔選擇(6個不同的Gamma預設,再加上一個Gamma關閉), 如果這些預設曲線都不合您意,Sony還附贈了一張「ImageDirector3」專用調整軟體光碟,可以使用電腦連接VPL-VW80作更個人化的調 整。在其預設的六組Gamma曲線裡,Gamma 4的色彩是最厚重的(其次是Gamma 6),不過設定在這兩段的話,畫面暗部的細節與階調會受到一些減損(尤其是Gamma 4),還是得依影片內容性質作選擇囉。對了,上面四張圖片顯現出來的差異有限(尤其是暗部的部分),但實際親眼所見要明顯得多。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10
Sony VPL-VW80的影像表現

測試VPL-VW80時,主要所搭配的BD播放機訊源有Pioneer BDP-LX71BDP-51FD兩部,HDMI線使用TTL最高等級的C213B48-NI-PRO HDMI線(該線通過HDMI 1.3b CAT1 & CAT2認證,訊號傳輸速度最高達20.4Gbps,支援解析度最高達Full HD四倍的3840×2160p),投射銀幕是Kikuchi 100吋 16:9下拉式銀幕SBSR100HDG。

從規格上作比較,VPL-VW80最引人注目之處是高達60,000:1的動態對比度性能(VPL-VW200是35,000:1),將燈泡模式設定在 High、「Advanced IRIS 2」變動光圈機構設定在Auto 1的「推薦」模式,這是VPL-VW80自動偵測影片場景變換光圈以得到最大對比度的狀態。播放《瓦力》一開頭的太空場景時,純黑的背景以及分佈各處以不 同亮度閃耀的星球光芒,確實讓人感到十分驚豔,馬上讓我回想起在CEATEC 2008會場所見到Victor‧JVC的DLA-HD750展示之 高空拍攝紐約夜景片段,該機50,000:1的動態對比度雖不及VPL-VW80,但拜D-ILA顯示板原生對比度高達30,000:1的驚人數字,影片 範圍之外的上下黑邊確實可達到幾近全黑的程度,相較之下VPL-VW80的星空雖能充分展現黝黑背景與點點星光之間的反差,但畫面區域外的上下黑邊仍帶有 一些微弱的亮度。Sony仍未公布VPL-VW80新SXRD顯示板的原生對比度數值,但由兩者投射影像的比較,顯然Victor‧JVC在「純黑」探底 方面的實力還是更高一籌,這也將是Sony未來必須更努力的方向。不過,純粹以畫面區域的明暗對比表現而言,VPL-VW80並不遜於 Victor‧JVC DLA-HD750,也超越VPL-VW200的表現。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10
色彩表現是另一個觀察重點。透過本文先前段落的全面比較,各位應該理解VPL-VW80相對於VPL-VW200的最大劣勢,就在於投射燈泡沒有使用後者的氙氣燈泡一項。在實際測試之前,原本擔心色彩的呈現會和VPL-VW200有一段落差,結果卻是令人感到驚喜的。手邊雖然沒有VPL-VW200可供直接對照,但是以過去觀看VPL-VW200所使用一些影片片段比較,可以確認VPL-VW80的色彩重現絕對有不遜於VPL-VW200的實力。本期《新視聽》雜誌技術主編陸怡昶也對VPL-VW80作了測試,還使用了與年初測試VPL-VW200「同一套」測試設備量測,結果赫然發現VPL-VW80的色域範圍竟比VPL-VW200更為寬廣!這表示VPL-VW80的色彩表現不僅不遜於VPL-VW200,甚至還更為寬廣豐富。不相信嗎?有圖有真相,請點這裡參閱。整體而言,跟Sony過去性能優異的投影機或專業監視器一樣,VPL-VW80的色彩與影像都是以「準確重現」為最高宗旨,並不會藉濃郁增豔的手法來吸引觀眾的目光,而是以豐富連貫的色彩階調來刻畫物件的形體,這部投影機畫面整體的遠近立體感與分辨訊源及影片微小差異的能力超強,再加上120Hz Motionflow所賦予的超高「動態解析度」,即使不是Sony新一代的旗艦,絕對是當前家用投影機最頂尖的製品之一。我個人已經斥資購入一部VPL-VW80,作為現階段家用投影機性能表現的參考標準,之後將會以用家的身份,陸續對此機作更進一步的長期測試報導,敬請期待。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11
關於Sony的旗艦投影機,我相信既然「畢生功力」都已經傳給了VPL-VW80,VPL-VW200的後繼機種絕對已經蓄勢待發了,Sony四倍速畫面顯示的最高階液晶電視已經上市了,接著也會運用在新旗艦投影機上嗎?相當值得密切關注。接著,就讓我們透過一些實際拍攝的圖片與觀察重點提示,來看看VPL-VW80的影像表現吧!(請特別注意,由於照片拍攝與親眼所見仍有相當程度的差距,圖片僅為說明影像表現而放置,請勿直接作為VPL-VW80畫質判斷的依據。事實上,親眼所見的畫質要高過這些照片所呈現的畫面。)

《瓦力》在垃圾場工作的場景,相近色調的描繪、受光部與其他部分的明暗對比,以及地球污濁空氣越遠越模糊的穿透感。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11
明暗的對比以及圓弧狀太空船機身上頭光線的連續明暗變化。

考驗重點同樣是明暗的對比、牆壁及天花板暗部的圖案細節,以及由遠至近的立體透視感。

(以下幾張攝自《Hi-Definition Reference Disc》的播放畫面)深淺不同紅色系的微小差異呈現,以及不同水果的質感與表面光澤變化、整體的立體感與重量感。

不同色彩毛線球的色彩重現,以及每個毛線球不同部位光照所造成的色彩深淺變化。

花朵同一色彩的連續明暗層次,還有上頭晶瑩透明的水珠。

竹子遠近的透視感、由明到暗的連續灰階變化,以及竹葉細密交織的細節線條刻畫。

這個畫面的主要燈光來自後方及左後方(請看杯子的影子),表現的重點在於不同物件不同材質的質感,以及物件背光面的階調層次與細節表現。

高級食材的質感、細節刻畫以及連續的色調變化。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9 10:15
各個樂器表面的反光、光澤與質感呈現,薩克斯風所倚靠皮箱的明暗層次(還有上頭圓釘的光亮感)。

各個物件的質感、麥穗尖端細微鬚鬚線條的細密刻畫、雞蛋的灰階層次與立體感。

吐司麵包表面烘烤的紋路以及內部多孔表面的明暗階調。

(以下兩張為《決戰時刻》BD)梅爾吉伯遜臉部的皺紋、鬍渣與毛細孔刻畫,以及臉部明暗與色彩的層次。

曠野遠近的透視感、遠處相連「小人」各自形體的刻畫,以及荒草與遠處樹木的色調連續變化。

(以下兩張為《007:皇家夜總會》BD)片頭的黑白影片段落,請注意由明到暗具備純正的灰階、不帶一絲色彩。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場景,左側的建築物延伸線條顯示細密的線條刻畫能力,廣場上遠近的人群傳達優異的透視感。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16 13:11
标题: 【海角七號】電影DVD預購至12月15日截止,BD版本將收錄LPCM5.1與Dolby TrueHD 5.1音效
全台灣還沒看過國片【海角七號】的人,應該是寥寥可數吧?持續刷新台灣影史紀錄的【海角七號】,在掀起一波波熱潮之後,DVD以及Blu-ray藍光影片都即將發行。得利影視表示將發行的【海角七號】影音商品共有4種版本:包括出租版DVD、精裝雙碟版DVD(建議售價550元)、限量導演版DVD(建議售價698元)與BD藍光版(建議售價998元),可以滿足所有海角迷的需求。得利影視將在12月13日發行出租版,12月19日發行零售版,BD藍光版隨後推出(確定發行日期將於得利影視網站www.deltamac.com.tw公佈)。

【海角七號】DVD自11月14日開放預購以來,截至11月30日止,預購數字已經突破23,000套,其中限量導演版的數量更是精裝雙碟版的三倍,勇破台灣有史以來錄影帶/DVD的預購紀錄。而之前的預購紀錄保持者是1995年的【獅子王】錄影帶,預購數字是12,000套。預購除了可享有折扣優惠之外,消費者還可再獲得一本「海角七號原著改編小說精讀本」,另外還有諸多劇照配上劇中的精采對白,都是市面上買不到的贈品,【海角七號】DVD預購活動預計12月15日截止,海角迷們千萬不能錯過。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2-16 13:11
零售版的【海角七號】DVD,音效具有杜比環繞5.1與DTS雙軌,而雙碟超過100分鐘的各式特別收錄內容,還包括首度公開長達十幾分鐘的「刪除片段」、以及所有最忠實海角迷絕不可錯過的「製作大爆料:導演隨片講評」,導演魏德聖和名攝影師秦鼎昌一起帶著觀眾導覽130分鐘拍攝過程,告訴大家很多拍片的過程秘辛,包括:誰是導演心中最棒最有機會拿下金馬獎的演員?哪幾場戲是導演最痛苦最難拍的?每個角色到底是如何物色找來的?鏡頭中哪些不是安排好的真正意外?「日光夜景」是什麼東西?各搞笑橋段是怎麼想出來的?還有魏導不時冒出的冷笑話……絕對值得海角迷一看再看!當然諸多海角迷沒看過或是只看過部分片段的幕後花絮、演員專訪、賽德克巴萊完整版等超值內容也一併完整的收納在DVD中。
【海角七號】DVD的包裝和贈品也很精彩,在【雙碟精裝版】還推出【限量導演版】,以最高檔的立體手揉紙燙字加上精細麻繩綑綁作為仿包裹式包裝,內裝也採用深色仿木紋盒設計!而內附的贈品包括:復刻七封日文情書、空白信封信紙(魏導希望大家能寫信給思念的人)、特別紀念款郵票、真正拿放映過的35mm電影底片製成的收藏卡、全台找不到地址的海角七號金屬門牌、意境優美的釜山影展紀念款海報等!

不只DVD的發行,【海角七號】更是台灣第一部從頭到尾都在本地精心嚴格自製生產的Blu-ray藍光影片!除了容量高達50G、影像1080p的最高畫質,音效也採用發燒友最在意的無壓縮LPCM 5.1規格、杜比5.1True-HD的次世代最高音效等級,品質媲美好萊塢的進口藍光片。

此外,因為海角的狂潮延燒到南台灣,讓人也開始關心那個偏遠的角落,如同電影中馬如龍飾演的鄉代表所說:「年輕的都跑去外地工作」,確實在恆春一帶有很多孤苦無依的獨居老人正等待外界關懷,所以得利影視和果子電影特地與恆春基督教醫院舉辦慈善捐款活動,每位海角迷購買一片DVD,就捐贈5元給恆春基督教醫院的【獨居老人溫飽勸募計畫】,讓這些貧困的弱勢族群也能感受來自海角七號的溫暖和彩虹曙光!


【海角七號】DVD及BD規格一覽表

產品名稱出租版精裝雙碟版限量導演版藍光片
屬性單支授權直銷直銷直銷
碟數1221
價格 550698998
包裝一般類似<赤壁>雙碟版,內改為置放黑色雙碟DVD膠盒仿木紋硬紙盒+粗紋包裝紙+細麻繩,內置黑色雙碟DVD膠盒藍光膠盒+上下開紙盒
Disc1本片135min135min135min135min
容量規格D9D9D950G
特別收錄製作大爆料:導演隨片講評製作大爆料:導演隨片講評製作大爆料:導演隨片講評+幕後花絮+刪剪片段+劇照集錦+高砂丸的誕生+完整版預告+工作照集錦+賽德克巴萊(5min)+演職員專訪
音效規格杜比5.1杜比5.1+DTS杜比5.1+DTSLPCM 5.1+Dolby True HD 5.1
字幕中文/英文中文/英文中文/英文中文/英文
Disc2本片XD5D9X
特別收錄幕後花絮+刪剪片段+高砂丸的誕生+劇照集錦+真情布落格專訪(Good TV 提供)+名人推薦幕後花絮+刪剪片段+劇照集錦+完整版預告+工作照集錦+賽德克巴萊+演職員專訪+高砂丸的誕生+真情部落格專訪(Good TV 提供)+名人推薦
音效規格杜比2.0杜比2.0
區碼
字幕
贈品復刻七封日文情書&空白信封信紙+一份寄不出去的郵票+電影底片收藏卡復刻七封日文情書&空白信封信紙+一份寄不出去的郵票+電影底片收藏卡+海角七號金屬門牌+釜山影展紀念款海報
預購禮海角七號原著改編小說精讀本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