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莱恩LAMM M2.2推B&W800D欢迎试听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6 11:17
标题: 莱恩LAMM M2.2推B&W800D欢迎试听
莱恩的L2参考前级+M2.2单声道后级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听与煲练,声音的表现我们是深感满意的,由于莱恩的声音没有强烈的个性,驱动力、控制力也很强,与各品牌的音箱配合也显得比较默契,应该说是比较百搭的。这次就搭配了B&W800D这对经典之作。开声一段时间之后,B&W800D的宽松大气、温厚饱满毫无保留的得以充分发挥,钻石高音的高贵感与光泽度均有良好的展现,在莱恩的掌控下,也多了一些柔美、圆润的韵味,中频段的表现尤其显得丰润自然,无论是大动态时能量的激发还是微动态的起伏,都是显得那么的从容流畅,游刃有余,好像还饱有充裕的余力。低频段则呈现出大口径单元的先天优势,深沉的下潜,遒劲饱满的重量感均很充分,收放之间还带有松弹的Q度感,不会过于强调那种拳拳到肉般的冲击力,但这种无刺激性的低频按摩感真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体验与享受。

威虹小张

22.gif (340.55 KB, 下载次数: 439)

22.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6 11:20
小曹
B&W 800D在LAMM L2参考前级与M2.2后级的推动下,开声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声音很丰润、饱满,同时也很透明、纯净。降央卓玛的歌听过很多次,这次在这套系统上听又是另外一种感受,降央卓玛的歌声除了以往的厚润外,又多了一份感性,《请喝一杯下马酒》不仅带来了草原的宽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人发自内心的好客。随着聆听的继续,我们发现降央卓玛的演唱表情丰富,柔和而亲切,而口型的变化有着可视般的感觉。听的越久,越会发现比以往多出了很多的细节,伴奏乐器中的笛子形体再现准确,不仅有着圆柱形状态,并且能够感受到内中的气流流动感。
降央卓玛的歌声很好听,但是这张唱片对系统的要求比较高,播放的不好,中低频部分的能量会偏多,对系统的清晰度和层次感有所影响,继而对人声的口型清晰度产生影响,聆听LAMM这套系统,降央卓玛的口型变化清晰,低频的层次感与线条感也有良好的再现。

44.gif (248.55 KB, 下载次数: 426)

44.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6 11:20
  莱恩M2.2是一台胆石混合甲乙类的放大器,有220W的输出功率,甚至于可以推最低阻抗1欧姆的音箱,表现出卓越的推动能力,我们因为莱恩刚到不久,试推B&W也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工作,还在不断总结经验当中。据我们的了解B&W的内部连线都是使用的VDH,而VDH较高端的线材都是铜包银的,具有很强的银的特征,在实际搭配中应该说选择用银线是合理的,实际搭配中,我们选用银彩的信号线,喇叭线采用双线分音,用的也是银彩,功放的电源线是铜质的NBS的。至于选用哪款银彩和NBS的线材,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综合考虑

33.gif (311.24 KB, 下载次数: 441)

33.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6 11:21
小曹
这套组合不仅是重现人声很好,就是重现大型的交响乐也是非常的出彩。听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乐队规模庞大,呈扇形分布于音箱后方的空间,

11.gif (273.25 KB, 下载次数: 488)

11.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6 17:09
今天来了一位北京烧友,听了这个搭配,他说与他咋天晚上在北京听的瑞士乐团的演出现场很像。
这也是他听到的B&W的最好的搭配,因为低音推出来又控制住了。弹性与Q感一流。
而表现古典音乐的现场气芬又正是B&W长项。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7 10:53
LAMM过去给我们的印象是它的表现非常接近于音乐会现场,音质与音色都有很高的像真度,LAMM来到威虹之后,通过几次搭配,不仅音质和音色的表现,让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出色的是低频段控制力,既有速度感密度感又有重量感和弹跳性,在我们所听过的同价以及更高价位的产品中,有这样表现可以说是十分鲜见的,这样说吧,LAMM L2前级加M2.2的表现大大的超过我们的期望值,即使价格再超越一倍,我们这样的低频表现力也不一定会胜出。
这些年来,发烧界对于LAMM而言,一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评说,就是“声音不错,价格不贵”,现在看来此言不虚,实际上LAMM的老板在外观工艺所花的成本是极为克制的,投资应该说全在“肚子”里了,所以声音的表现才能如此实在。
LAMM的产品前后20多年,但是从历史来追溯到话,LAMM在前苏联主持了一个研究人类听觉的实验室,作为附属测量设备,他设计开发了这一系列的功放,这些功放正是这样产品的前身,本身就有很高的精密度与完整性,所以投产之后的产品很少改动,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选用具有更高电气性能的元器件,而让产品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这个意义来说,也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成本。
LL1参考等后续产品的开发也是在LAMM传统理论和线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所以LAMM的产品虽外观简洁朴实,但性能卓越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8 10:48
今天听了一张“一听难忘”出品的超级三重奏,乐器不多,钢琴、低音贝司与爵士鼓交织成一幅优美而生动的音乐画面,钢琴的颗粒饱满而扎实,质感晶莹又圆润,低音贝司的拨奏柔韧松弹,散发出十足的牛筋味,爵士鼓的敲击深沉而稳健,力度的细微变化都有清晰分明的交代。特别是听第三首的小组曲,刚开始的架子鼓声左右开弓,迅猛快速,力道遒劲有力,鼓点虽丰富繁多,但鼓点的定位鲜明而具体,没有丝毫的杂乱感,在架子鼓演奏的过程中,左后方传来的脚鼓声,厚重而雄壮,既有深潜而下的砸地感,同时充满着弹性与Q感。一曲听完,我完全沉浸于乐曲之中,也不由的感到B&W800D的低频一向是丰满的,但完全可以表现的快速具弹跳性,当然这种表现是与LAMM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威虹小张
作者: kick1    时间: 2015-3-28 20:47
本帖最后由 kick1 于 2015-3-28 20:53 编辑

麻烦介绍下搭配的其它设备、线材、垫材,谢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9 12:16
莱恩M2.2是一台胆石混合甲乙类的放大器,有220W的输出功率,甚至于可以推最低阻抗1欧姆的音箱,表现出卓越的推动能力,我们因为莱恩刚到不久,试推B&W也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工作,还在不断总结经验当中。据我们的了解B&W的内部连线都是使用的VDH,而VDH较高端的线材都是铜包银的,具有很强的银的特征,在实际搭配中应该说选择用银线是合理的,实际搭配中,我们选用银彩的信号线,喇叭线采用双线分音,用的也是银彩,功放的电源线是铜质的NBS的。至于选用哪款银彩和NBS的线材,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综合考虑。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29 15:13
另外B&W800D的脚钉我们采用的是FE专门为B&W800D设计的大钉。
作者: kick1    时间: 2015-3-30 00:12
喇叭箱内接线用什么品牌,搭配喇叭线最好也用这个品牌?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0 11:21
一般来说音箱内部线的连接线,厂方都是做过认真选择的,是符合厂方的设计要求和目标的,用什么样的材质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的,当然一套音响系统是由方方面面搭配组成的,线材在其中起到部分调整作用,最终的选择是需要根据系统的综合表现来决定的,既要兼顾音色的平衡,还要兼顾速度,力度和动态。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0 11:56
莱恩2.2的功放煲了4,5天也换了胆管,他的“能力”也已经逐渐的体现出来,不但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中高频的能量也显得越来越充沛,所以两天来我们在摆位方面都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两箱之间的间距也逐渐拉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展的更开。当然这种摆位的精细微调,不但展现出宽大声场,还表现出充足的空间感与空气感,这种空气的“味道”与音乐泛音的融合极为贴近音乐会现场的氛围。
   调声过程中我们首选是古典音乐,一曲谢林拉的贝多芬D大调小协,具有非常高的现场像真度,音色温暖柔和全频一气呵成,小提琴力度,厚度与细节可以说历历在目,从揉弦到弓的起落的力度变化,以及腔体的共鸣声都有非常自然而完美的再现,相对于其他系统的表现,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惊讶,不但如同坐在现场的最佳位置在看演出,还会让你敏锐察觉你听到了更多的细节。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0 12:07
声场的再现是立体的,如果仅有宽度和深度,不能说声场是丰满自然的,因为这样的声场有可能是扁平的,莱恩M2.2推出的800D声场的表现出来有充分的宽度和深度之外,还有从前到后的层次与定位的明晰交代,可以说这是真正的3D立体声音场。
坦率的说B&W800D并不好“弄”,主要在于功放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不但要求有功率,还要有很大的电流,同时还要求有速度和力度,更重要的是音色表现与800D有所吻合,哈哈这些要求罗列出来之后,无形中你就会感到搭配的压力,所以总是要不停的去找和试,作为店家我们经销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铭器,这为我们选配不同的功放提供了方便。
   莱恩的到来我们当然要试一试,与800D是否契合,而这一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值;二者的搭配非常的协调无论是音色的平衡,细节的展现,还是低频的力度与速度,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前面说到搭配有所困难,通常大家会觉得低音的速度和力度会有所不足,而导致低频松散无力。而800D在莱恩M2.2的推动下不但具有充沛的能量,速度,力度和弹跳感均有上佳的表现,三盲鼠的爵士三重奏低音贝斯与鼓,绝不会含糊不清的搅和在一起,弹拨的手势与鼓的力度都有清晰的交代,能量再大也不会影响声场的稳定与中高频定位的清晰,细小的打击乐所产生的泛音,在空中震荡飘散,与既富有动感也有力度的低频形成有趣味的对比,在不自觉中你已经融入到音乐之中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0 12:31
一套系统其实中频的表现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说B&W的中频好,我想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要中频既有厚度又有质感,还要富有感性色彩并不那么容易。那么莱恩M2.2推B&W800D的组合,再现的人声形体感密实,似乎手可触及之感,人声的表现松弛,厚润,从容而又没有压力。演唱中的感情色彩能够得到自然的流露,似乎可以看到人物的表情,这些象征性的细节,实际上是由很多的中频细节的充分的刻画才可以“带”出来的,也就是说从腹腔,胸腔,口腔,喉头、面部等不同部位,所牵引的不同的肌肉群的气息变化的发声,都有清楚地呈现,才会有人物的感情和表情的充分描绘。
  前面说到人声表现松弛,实际上这是好的歌唱家才应有的表现,如果说声音发紧,发干、有压迫感,其实就如同歌手在演唱中喉头发紧,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发声,所以好的中频应该是自然的,松弛的,宽厚的又具有温度感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0 12:54
说到人声应该有温度感实际上这是应有的质感表现,世间万物的发声都是由的他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人声实际上正是由我们具有水分的肌肉群以及声带,气息的运用发声共同形成的,而我们身体的血液与水分所组成的肌理则具有37度的温度,所以系统表现出的人声就应该有这样的肌理,有了这样的肌理人声才有温度,听起来才温暖亲切。
  通常表现不佳的系统,人声没有恰当的温度感,就会显得冷冰冰的,也就失去了表现力和亲切感。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3-31 17:31
小曹
今天听了安塞美指挥的《一千零一夜》,开篇绵密的弦乐成片的出现,质感细腻而又富于活力,音乐的起伏变化细微细节丰富,充满灵性与贵气。宁静的背景衬托出深远的音场,叙述的小提琴有种从远处飘然而来的感觉,既神秘深幽又有一种富灵性的高贵感,引人入胜。
这张唱片的起始并不好重现,重播的的不好,开始的弱音弦乐则有消失之感,渐强的弦乐组规模也会缩小,音色偏干涩、当然也就不会自然流畅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1 12:18
听过古典音乐的唱片,我们也想听一听流行音乐的表现,最近降央卓玛的唱片还是比较流行的,这种宽厚的女中音本身是稀世珍宝,大家很喜欢听,通过LAMM与800D的演绎,我们除了能够真切的感受到降央卓玛的歌声的醇厚与饱满之外,更加更能体会是她演唱的感情的淳朴,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这个系统的搭配所具有的明察秋毫的超一流的监  听水准,相对于我们昨天听的那张DECCA录音的安塞美指挥的一千零一夜而言,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音乐空间,DECCA的录音更加的宽阔深远,空气感更加的充分,所有音乐的再现非常的鲜活灵动,降央卓玛录音的空间相对接近于录音棚,所以用到相对这个词,是因为录音棚的这种大小的还原也不很明确,但乐器的音色还原显得比较鲜,通常表现上更具有沧桑感的马头琴,也显得较为“年轻”一些,动态对比鲜明,力道十足,但无论从配器还是还原的角度来讲,录音还是相对显得简单了一些,降央卓玛的演唱中在偏中高频的部分,录音话筒中的轻微负荷过载都有准确的交代。
监 听音箱可以准确的还原好的录音现场,同时也可以通过它尽精微的表达能力再现唱片录音的优劣,当然国内的唱片录音与制作水平也是在日益提高的,在现有的系统中,降央卓玛演唱中的每一个字都交代的非常清晰完整和连贯,如果在一般的系统中。她的发声特别是偏中低频段,会有膨胀肥厚的感觉,清晰度和流畅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1 12:22
这张唱片第一首嗓音显得粗壮肥厚一些,从第二首录音开始,音质显得更加的纯净、透明一些,说明在录音过程当中,录音师也是在不断的做出调整和努力。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1 14:56
听柏林之声第九首的一个男声演唱,开头的铜锣敲击声从音场中间的深远处传来,由远而近,力道由弱渐强,给人以一种立体而阔达的空间感,随着乐曲的推进,先后加入了其它几种乐器,鼓声沉重而有力,动态对比幅度大,没有丝毫的压缩感,萨克斯的吹奏不但具有金属所特有的那种华丽金皇的光泽感,而且这种光泽度同时不失厚度与饱满的形体感。这几种乐器的定位清晰稳定,彼此之间的距离、层次感都有清楚的交代。整体对唱片的还原也充分的体现出LAMM加B&W 800D完全反应出柏林之声的录音是具备超一流的水准与演绎。

威虹小张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1 17:29
我也听了柏林之声的第九首《Hugh Masekela Stimela》,与刚刚听完的降央卓玛相互映照的话虽然都是流行但是有很大的不同,降央卓玛可以说没有什么空间的展现和交代,而这首小型的爵士乐却给了我们一个充满空气的巨大的舞台,并且给了我们一个如在眼前的真实的幻像,微微闭上眼睛我们所听到的表演中每一件乐器,人物说唱中的每一声,你都可以感觉到他是透过空气或者说在整个空气的微微的震颤中传递过来的,人物的口型不很大,但是嘴唇的闭合,口腔中呼出的空气仿佛透过了十多米的舞台深度,清晰又透度。伴奏的乐器并不算很多,但敲击中的那些小玩意儿与爵士鼓之间有着绝妙的配合,上下呼应仿佛整个房间的空气都沉静在弥漫着的音乐中,细碎的敲击声在空中慢慢的散发,层次与微妙的强弱变化有着极为精妙的呈现,爵士鼓的强弱渐变连贯但绝不雷同,一声声充满着具有生命力的跃动感,而更让我惊讶的在于舞台宽度的表现,前面说到它的深度好像有十多米远,但是宽度则比深度更宽,让你感觉到至少早扩大三分之二,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音场的表现方面宽度要大大的难于深度。
    在这种惊讶的驱使下不得不睁开眼睛看一看眼前800D音箱的位置,两侧的发声位置似乎距离音箱有两到三米远,并且位于音箱前方一米左右的位置,这样整个的声场就显得既宽大又有纵深感,非常立体。
    这首爵士乐的表演是一个只有数人的即兴演出,当然不可能像大型乐队那样,演奏乐器一直排到舞台的两端,所以在这个位置并没有乐器的实际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让我们充分的感觉到空间的“实在”,是通过录音中所拾录的墙壁反射声〔环境反射声〕带给我们的,他虽然不很响,但清晰、真切、丰富,还有这种微微的震颤感,他与现场演出者之间以及现场观众的窃窃私语的发声点之间所形成的几何关系,构成了这样一个有机的立体的舞台幻象,这个宽阔舞台的空间呈现实际上全是由弱信号组成的,也是由微动态构成的,这些微动态构成的画面让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什么叫分析力。无论什么样的系统其实仅仅还原乐器本身的音质音色是不够的,他应该能够展现演出中环境的反射声以及在空间所散发的泛音,有这样的微弱信号的丰富,才能真正的还原音乐气氛,再现音乐的现场。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降央卓玛的录音,虽然录音的电频比较高,听起来很响,但却没有空气感,这样听起来就干一些,音乐的表现当然不够丰富。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5-4-1 19:55
哈哈,不知不觉一听两个半小时,不累不吵,浓烈的现场感深深的吸引着我!厉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1 20:51
能吸引大侠不易。
作者: kick1    时间: 2015-4-2 00:33
本帖最后由 kick1 于 2015-4-2 00:39 编辑

那LAMM L2+LAMM M1.2推MAGICO V3,推荐什么CD音源?
最近不知道该搞什么音源,主要是不知道该分配多少资金给音源,预算多了口袋遭不住,而且不知道多了是不是浪费。CD机:前后级:音箱,价格比例该多少为宜?
目前暂用COPLAND CDA825,线材垫材用以前系统的,准备换,但想先配音源后配线。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2 10:34
我们用莱恩已经先后搭配了几对音箱,都有相当好的现场感,清晰度与温暖感以及乐感都有良好的兼备,感觉是越接近**风格的音箱,二者的搭配更融洽,一般来说CD机的百搭性比较强,不会太挑剔功放与音箱的搭配的,在声源,功放与音箱三大件当中,并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比,选配的目的总体来说是要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即是声音的平衡,也是资金投入上的平衡,你现在的配置方案我们觉得选用登峰的540声源来搭配还是较为合适的,会比原来的柯普兰有明显的提升。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5-4-2 12:39
交响乐的再现,更胜一筹!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2 14:29
今天听“一听难忘”出品的弥赛亚,一开始展现的弦乐群,鲜活而生动的成片展现于音场的上方,结像浮凸有致,弦乐的质感丝丝入扣,绵密婉转并散发出晶莹绚丽的光泽,接下来的男声演唱,嗓音高亢挺拔,同时具备应有的厚度,随着音调的起伏变化,可充分感受到演唱者气息的瞬时调整的技巧展现,以及嗓音的细微力度变化均有清晰的呈现。接下来加入的女声与男声融合为场面壮阔的合唱场景,歌声肃穆纯美,虽听不懂具体的歌词大意,也被这片深具魅力的歌声所感染,不禁联想到这歌颂的是对造物主的伟大神圣的礼赞,也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衷心向往。

威虹小张
作者: kick1    时间: 2015-4-4 01:00
非常感谢!
soulution 540和541,价格差别不多,这二者外形上看不出区别,内里区别在哪里?还是只是出厂前后时间上不一样。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4 10:06
登峰541CD机采用了最新的零失真相位技术,使得541的声音表现更上一层楼。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5-4-4 15:38
目前,登峰,天琴,CH雄霸Hifi,特别CD机,所向披靡!
作者: kick1    时间: 2015-4-4 19:32
价格也是所向披靡,非我等普罗大众能承受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5-4-8 10:24
与音箱比,拥有摆放音箱的房子更重要。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bbs.whaudi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