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586|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之声RG14 今天到威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9 15:4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到了一台德国之声 RG14 合并功放,与ATC SCM40限量版搭配听一听.......

1.gif (179.91 KB, 下载次数: 189)

1.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5:50:38 | 只看该作者
ATC SCM 40限量版也是昨天刚到的,这是一对需要长久煲炼的音箱,由于其闭箱的设计,所以搭配方面也是对功放的一种考验,作为对这款功放的一种测试,对于它的驱动能力表现,我们多少还是感到有一些惊喜中的意外。

088.gif (266.18 KB, 下载次数: 169)

088.gif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5:57:3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推动力让人赞赏之外,推动ATC在音色上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极富胆味,甜美、润泽、流畅,全频段几乎没有任何直角的音乐线条,当然也绝不会有毛刺质感,从听感上来判断,应该说失真率是非常低的,这也是好听的重要因素之一。

2.gif (227.59 KB, 下载次数: 189)

2.gif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5:59:47 | 只看该作者
ATC的音箱也是以**作为标准的,还原忠实,准确,音箱的个性也可以在此得到准确的反应

3.gif (287.25 KB, 下载次数: 181)

3.gif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06:54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之声声音让人有惊喜之处,我们庆幸又能够为发烧友搭配完美的音乐系统提供了一种便利,但稍感遗憾的是在外形的设计上,似乎不够精美,缺少了一些视觉的满足感,不过想一想,作为一家德国的小型工厂,以全手工制作,再让其外形美轮美奂,大概也就不是现有的价格了,算了,也不对其外形作太多苛求了。
在其他经销商处,其搭配丹拿的机会较多,ATC则鲜见,从丹拿到ATC 这两种风格不同的音箱中都能够取得不错的音乐效果,从这点上来看德国之声是应该有比较广阔的搭配范围的。找机会我们再换其他的箱听一听,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

077.gif (204.55 KB, 下载次数: 190)

077.gif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08:56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参数

产品参数
•输出功率:2×120W/8Ω
•     2×200W/4Ω
•频率响应:1Hz-350,000Hz
•阻尼系数:>300
•回转率:60V/μS
•变压器:430VA MU合金变压器
•唱放电路:MM/MC唱放
•尺寸:450×100×380mm
•重量:24kg(带遥控)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09: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在音乐中寻找你的特质,Symphonic Line德国之声RG14 Edition合并机

现在的社会追求精品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方式生活,选择品牌也不只为讲究面子,而是体现对硬件的一种要求。作为音响器材,亦是这样的,大多数发烧友只要条件许可,特别是那些中产阶级,他们的眼光都会瞄准主流的品牌和型号。既要能够面子上过得去,更要获得享受的舒适性和高品质,这样的里外配合正适合发烧和宜家的标准。现在我介绍的德国之声正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一个知名品牌,虽然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但价格不菲,特别是厂方坚持纯手工制作是目前仅有的几家之一。这次我们调入的RG14 Edition合并机已进入市场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中坚的产品,很受大家的关注,也是本文推荐的原因。

1.jpg (28.92 KB, 下载次数: 171)

1.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10:02 | 只看该作者
精良而实用
  德系音响器材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并拥有不少的爱好者,但德国人的作风向来都很专注和务实,请不要在他们的品牌中寻找太多的与众不同,Symphonic Line正是如此,其外形紧凑而大气,但实际上箱体外壳的尺寸在同级别的放大器中并不算突出。耀眼的镀铬功能旋钮与黑色的面板,释放出冷调子显得时尚而得体。宽平的前脸庄重,平直四方轮廓线条硬朗,有着德国品牌最为熟悉的元素,稳重大方做工精细。在RG14 Edition的身上,制作工艺和功能的设定完全能够体现出这些特点。我用手沿着四角和机箱的板面触摸了一遍,感觉金属的拉丝磨纱处理十分细腻,边角位置也没有瑕疵。进入操作界面,在功能上,前面板增设了电源开关、信号源选择、**选择和音量调节等四个圆形操作旋钮,左下方是耳机输出插座和右上方的遥控信号感应窗,RG14 Edition的设置很实用,背部设有丰富的RCA非平衡类比信号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拥有4组高电压输入,但没有平衡输出,据了解,厂方认为在这个价格的器材特别设计出独立式平衡线路,必然分流部分制作成本,很不实用,如果把单端线路做好,效果一样会很出色。另外,对于喜欢用LP的玩家而言,内置有MM/MC唱头放大电路、同时还可以作为前级输出、录音**输出和耳机放大输出端口,既能比较系统地支持数码/模拟讯源的需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在自己的放大部分另外增加更大功率的后级,没问题!在RG14 Edition的身上,考虑到的实用性真的很广泛,这对于发烧友来说已经足够。而功能上带来的操作也很方便,音量调节、讯源切换、录音切换和电源开关均采用旋钮切换的方式来操作,用户在使用时,那种统一协调的步骤,不容易搞混。进入内部,左边区域是圆柱形不锈钢的遮罩盒,内里是多绕组环形变压器,右侧偏中区域集合了整流、滤波和稳压等电路的双单声道结构后级放大电路板,后方区域集合了MM动磁唱头放大、前级放大和耳机放大等电路的长条形电路板。所输入的类比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被送到微电机驱动的电位器进行增益调整以控制音量。后级放大电路板采用对称的双单声道设计,8Ω时输出功率达到120W,比原来的RG14提升了20W。

2.jpg (55.35 KB, 下载次数: 186)

2.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10:17 | 只看该作者

一条溪流,流淌千里

  我先搭配的是美国天将MODEL 7T落地音箱,RG14 Edition推得有模有样,音量旋钮稍微调动,音量就蛮大的。听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的简单配器带来温柔婉约的韵味,略带刚强的音乐轮廓清晰入微。换上爵士乐,音乐气氛生气盎然,色彩丰富,铜管吹奏的饱和度很有规模。听2个多小时后换上PMC OB1落地音箱,我发现这120W的功率还真够用,音量大约开在9点钟方向,就能达到轻松聆听的音压,RG14 Edition的声音魅力在于声音的亲和力,各种乐器仿佛与听者更为直接,像爵士乐中的小喇叭与萨克斯风的形体比例很真实,好像演奏的舞台就在面前一样,音场虽然并不是特别开阔,但爵士摇摆的韵味却很地道。RG14 Edition表现的中高频带有适度的亮泽而延伸没有刺激感,略带昏黄的气息,低频量感带有一股气势。

 

3.jpg (96.92 KB, 下载次数: 181)

3.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10:22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欣赏RG14 Edition的密度,特别是中频段的部分,中性而带润泽的音质,特别是弦乐,木味浓厚。另一点就是透明度,特别是在空间感的部分,会觉得空气的干净程度增加了,而且前后层次明确、结像清晰。高低音域衔接和平衡带来更为真实的高保真效果令我意犹未尽,而结像力与空间感也很明确,没有任何能让人意识到的不足,特别是整体的音乐感非常鲜活。我听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钢琴的重量感与密度颇佳。低频的瞬态反应如电光火石一般的快速,加上PMC OB1i音箱带有韧性的弹跳力和丰厚的低频量感,加上收放自如的驱动力,我听到的电贝斯快速拨奏有条不紊,韧性十足。即使以大音量聆听,也不觉得有紧绷的感觉。低音大提琴的拨奏,牛筋味弹性十足。虽然我觉得RG14 Edition对于低频量感略有增加,但是形体收束保持良好,音乐在稳重中带有一丝优雅的味道。

4.jpg (54.82 KB, 下载次数: 199)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26 12:38 , Processed in 1.1244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