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这些哗众取宠的设计,真正离子高音的雏型大概是法国物理学家Siegfried Klein于1951年在巴黎推出的产品,命名为“Ionophone”,一种没有机械部件的扬声器。他在1954年把一系列专利搭配起来,发现透过小型的石英管搭配标准指数号角,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弧,设计出实用的离子高音。位于石英管中的铂丝充当阴极,并且在铂丝和围绕它的圆柱形屏蔽之间建立了10-12000伏/ 400 kHz的电场。该场产生离子(带电粒子)并因此产生热量,绝缘的真空外壳包围着石英管,可以防止传导性的热损失和电荷损失。通过在音频上调制400 kHz磁场,就产生了声音……以及紫外线和热量。Siegfried Klein后来将其技术许可给了美国的DuKane和英国的Fane公司,DuKane公司制造了一个名为Ionovac的高音单元,1960年又授权给Electro Voice制造了EV-T3500离子高音。它与Fane公司的IonFane(在早期的B&W音箱中使用过)外观几乎没有差别,基本上都是用6DQ6电子管放大并配合号角提高声压。但由于中心电极的材料寿命太短,初次点火(起弧)不良,也很难在市场生存。1960年代同时出现了一些相当先进的扬声器技术,例如来自英国的Kelly丝带高音,由Irving M. Fried以IMF品牌销售,还有Janszen的静电单元等,所以离子高音并未取得市场优势。但是离子高音自然而生动的空气感,丰富的音乐细节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多家公司开始或尝试制造完全没有质量的离子高音。基于DuKane公司失败的经验,后来出现使用氦气的系统,虽然效果不错,但必须经常填充氦气也限制了销售和发烧友使用的意愿。
▲美国Vaughn公司推出的音箱,采用改良自DuKane的Ionovac离子高音
1977年,Otto Braun在德国萨尔布吕肯成立了Corona Acoustic GmbH公司,开始制造离子高音。他设计的Corona离子高音是通过电晕高压放电,电弧直接改变空气压力而发声,具有当今最佳的动态和效率。总共有314(324)型,灵敏度93dB;414/434(424/444)型,灵敏度94dB;514型,灵敏度96dB等三个型号。Corona离子高音有几项特色: ●具有较大的电弧/火焰尺寸和喇叭设计,可实现较低的频率 ●通过在输入级中不使用有源设备来实现更高的频率 ●喇叭较短,因此失真较低,扩散性较广 ●调制器具有更大的电压摆幅,因此最大声压更高 ●使用最简单的一阶分频器,可提供更快的瞬态响应 ●电气隔离,可确保防触电安全
2001年Lansche的首对音箱No.3在法兰克福High End音响展中展出,当然搭配了Corona离子高音,中音是Accuton的陶瓷单元,这很有可能是最早使用陶瓷单元的音箱之一。不过冠廷Lansche后来发现陶瓷单元有一些缺点,并且有其他更好的单元能与离子高音搭配,因此Lansche现在的音箱多改用莎草纸涂层的中低音。莎草纸(Papyrus)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材料,很长的纤维,因此柔软轻薄有韧性,埃及的莎草纸甚至可千年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