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国,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因为法兰克福是世界通往德国的重要空中门户:这里的莱茵—美茵国际机场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凡到德国观光的游客中十有八九要到法兰克福转机或停留。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总部在此落户,也使这座城市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博览会城和文化之都。法兰克福同时也是德国了解世界的窗口,它就像一只巨大的万花筒:开放性、包容性使各国文化在此汇集、碰撞并交织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特征。
1869年,当时的市长冯·施瓦茨恩斯坦(Daniel Heinrich MUmm von Schwarzenstein)提出了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倡议:法兰克福应该拥有一座和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相适应的歌剧院。一方面,当时法兰克福唯一一座简陋的剧场喜剧院(Comoedienhaus)已经无法适应演出场次和观众数与日俱增的趋势;另一方面.1866年被普鲁士占领以后,法兰克福当局和市民力图通过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剧院来巩固城市的声望和地位。于是,由柏林建筑师理查·路卡(RichardLucae)设计的歌剧院于1872年破土动工。八年以后,这项耗资巨大工程进入了辉煌的尾声。法兰克福市民为自己的崭新歌剧院自豪不已,连威廉一世皇帝都专程从柏林赶来参加歌剧院落成庆典并在这里感叹道:“在柏林,我不可能给自己建造一座如此金碧辉煌的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