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5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盘百大榜单(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3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特劳斯家族音乐会Ⅰ-Ⅲ
克雷门斯.克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51年-1953年
编号:London KICC 2506-8(福茂)
录音地点:维也纳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这又是个日本人钟情的录音。史特劳斯家族作品录音版本不多,曲目倒是很丰富,如果你喜爱高贵的质感,卡拉扬版绝对无可取代,如果你想要亲切一点的,克雷门斯.克劳斯的诠释则非常符合你的要求,目前已很少有乐界人士记得这套唱片,但是日本人再次拿出压箱宝,为的当然是让乐友们知道,日本人的品味就是独特。

理查德 史特劳斯:管弦乐作品集(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唐璜》、(3)《英雄的生涯》、(4)《唐吉轲德》、(5)《狄尔的恶作剧》、(6)《变形》、(7)《死与变容》、(8)《阿尔卑斯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80年9月-1986年6月
编号:DG 439 016-2(1、2);439 039-2(3、7);439 027-2(4、5);410 892-2(6);439 017-2(8)(宝丽金)
录音地点:柏林
录音师:Hermanns
制作人:Glotz

比起70年代自己的录音,83年的这套CD其实更成熟更圆融了!就以管弦乐团来说吧!在数字技术协助下,比上旧录音要好听许多,或许你会认为福特万格勒、莱纳等指挥的诠释也不错,但是相对于「另一种史特劳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作法,卡拉扬的诠释机智多了!94年的名曲300中,这套CD更是大举进攻占下三、四席,这个名盘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有真正的敌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18:49 | 只看该作者
史特拉汶斯基:芭蕾《春之祭》、《彼德洛希卡》
布列兹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录音:1991年3月
编号:DG 435 769-2(宝丽金)
注:J300 94首选
录音地点:克里夫兰
录音师:Burk
制作人:K-A Naegler

相对于留声机百大中作曲家自己的录音,布列兹这个版本可是一点都不输作曲者本人。很难得的DG保留了这个充满大动态能量录音的每一部份,因此你更能感受到布列兹要表达的内容,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表现其实已经不错,但是如果能换成芝加哥交响,可能就又会变成另一个天空。如果史特拉汶斯基代表的是传统,那布列兹绝对可称为新世代里程碑。

荀伯格:《贝利亚与梅利桑》、《管弦乐变奏曲》、《升华之夜》;贝尔格:《三首管弦乐曲》、《抒情组曲的三乐章》; 魏本:《管弦乐的巴沙卡利亚》、《六首管弦乐》、《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72年12月-1974年12月
编号:DG 427 424-2(宝丽金)
录音地点:柏林
录音师:Hermanns
制作人:Weber

卡拉扬指挥现代音乐?还进驻究极100?是的,本来笔者也不相信,但在强迫接受这套3CD的「特训」后,自己却被卡拉扬美学的光芒所感召,「华丽」真的是这套CD的特色,卡拉扬几乎不碰现代音乐,既然要留下录音就要做最好的,所以在两年时间录音中,终于完成这个难得的现代乐录音。如果你无法接受「难听」的现代音乐,建议你由这套CD开始,相信你可以受到感召!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巴克豪斯/钢琴,汉斯.施密特-依塞斯特指挥维也纳爱乐
录音:1958-59年
编号:Decca 433 891-2(福茂)
录音地点:维也纳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比起肯普夫那套戴花又百大的贝多芬,巴克豪斯这个录音真的比较像贝多芬,虽然录制这套全集时已经是生涯晚年,巴克豪斯却弹得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甚至于你可以说巴克豪斯一弹起贝多芬就什么问题都没了!汉斯.施密特-依塞斯特的维也纳爱乐具高水平伴奏,加上Decca成功的立体声录音,让这个版本打遍天下无敌手。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克赖斯勒/小提琴,Blech指挥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贝多芬)、Goossens指挥皇家亚柏特大厅管弦乐团(布鲁赫)
录音:1926年12月14-16日(贝多芬);1924年12月29、30日-1925年1月2日(布鲁赫)
编号:EMI TOCE 8824(科艺百代)
录音地点:柏林(贝多芬);伦敦(布鲁赫)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现在目录上已经找不到这张唱片了,日本人倒是对这个版本爱戴有加,但是破旧的录音实在让人怀疑买下之后,到底会拿出来听多少次。其实依其录音年代,可能会有HMV或Dutton的唱片发行,不然Pearl应该也会有吧!不喜欢大厂出品的人,倒是可以朝这个方向寻找,Shwann最新目录中,并没有加载这两首曲目里的任何一首,看来除了日本版之外,想听的朋友是别无选择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19:51 | 只看该作者
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巴克豪斯/钢琴,贝姆指挥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67年4月
编号:Decca 448 600-2(福茂)
录音地点:维也纳
录音师:Mailes
制作人:Minshull
巴克豪斯在本曲的弹奏已经有老化趋势,所以有点慢(与他的历史录音相比更是如此),贝姆的诠释本来就中规中矩,两者「情投意合」的表现,让这厚重的曲目更加停止不进。不过也并非完全如此,圆融成熟的风格让你忘了速度的问题,巴克豪斯其实也弹出布拉姆斯「人生晚秋的寂聊」,贝姆与维也纳爱乐的独特音响效果更增其一份风味。

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罗斯托波维契/大提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68年9月
编号:DG 447 413-2(宝丽金)
录音地点:柏林
录音师:Hermanns
制作人:Weber
本来以为日本人会选塞尔和传尼叶的版本(唱片艺术三次首选),没想到最后上榜的却是这一张「表现不佳的优等生」的版本(本身杰出但有人看不惯!)结果日本人还是让他们上究极100榜。去除特殊情结来看这张唱片,「不灭名盘」真是当之无愧,现代管弦乐团的机能性被卡拉扬发挥到极致,而罗斯托波维契雄大无比的演出,更是本世纪无仅有的表现。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0:20 | 只看该作者
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戴流士:《大提琴协奏曲》
杜普蕾/大提琴,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乐团(艾尔加);沙坚特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戴流士)
录音:1965年8月19日(艾尔加);1965年1月12、14日(戴流士)
编号:EMI TOCE 3098(科艺百代)
录音地点:伦敦
录音师:K-Anderson
制作人:Parker
应该如何赞美这个版本呢?有很多唱片是某一地区人士所特别喜爱的,但是本录音却被唱片圈公认为「最佳量身订作版」,没有人可以取代他优秀的地位。什么叫标准演出?这名词不能乱用,但是本版却实实在在的标准。另外一首戴流士的《大提琴协奏曲》效果与艾尔加的一样杰出。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日本人推崇这张两首合并发售的HS2088系列。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忧伤小夜曲》、《弦乐小夜曲》、《圆舞曲》
海飞兹/小提琴,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孟许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室内乐团
录音:1957年4月19日-1970年7月10日
编号:RCA 09026-61743-2(博德曼)
录音地点:芝加哥、波士顿
录音师:Layton
制作人:Pfeiffer
请先看一下曲目,这张CD可必须是高价版大头照那张才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以本版而言已经是毫无疑问的表现。什么叫激情、什么叫能量,这里应有尽有,只怕你吸收不了。门德尔颂的《小提琴协奏曲》属于飞快版,但是在风格上却浑然天成,在优秀演奏、优秀录音、优秀制作的三项优秀下,你没有理由拒绝收藏这张唱片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0:50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
内田光子/钢琴,泰特指挥英国室内管弦乐团
录音:1985年10月-1991年9月
编号:Philips 438 207-2(宝丽金)
录音地点:伦敦、史奈蒲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这是日本人唯一列入究极100的专辑。内田光子这套录音的水准以及整体考量而言,不灭名盘的票选并非是爱国票,或许多数人会先选择普莱亚的带花版,但是在录音以及诠释上,其实内田光子版较具收藏价值。如果你还在动摇,建议你先听第20-27号,相信你会接受内田光子的诠释风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套27首录音的一贯性极佳,不会有太强烈的起伏变化。

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三号钢琴协奏曲》
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史托考夫斯基、奥曼第指挥费城管弦乐团
录音:1929年4月10、13日-1940年2月24日
编号:RCA 03026-61658-2(博德曼)
录音地点:费城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Pfeiffer
自己弹自己的作品获得推荐,这是不灭名盘800中少有的情形,以现代的演奏方式而言,拉赫曼尼诺夫的诠释风格实在很怪。技巧上没人赢的过他,而多听几次之后,你或许也会开始认同「只有作曲者自己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许多我们认为怪的地方其实也是因为我们不够认识作曲家。或许录音也该负点责任吧?那么破烂的传声筒如何正确传达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1:18 | 只看该作者
拉威尔:《钢琴协奏曲》、普罗高菲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拉威尔:《加斯巴之夜》
阿格丽希/钢琴,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管弦乐团
录音:1967年5月-1974年11月
编号:DG 447 438-2(宝丽金)
注:J300 83年首选
录音地点:柏林
录音师:Wildhagen
制作人:Brock
没有确实的数据可以说明录音那时他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不过由这份演出中我们可以相信两人那时都处于最佳状态,默契更是录音史上最佳的。除此之外,足以登上最高峰的阿格丽希更以技巧压倒所有演奏同曲目的钢琴家,从头到尾火花乱射,让你无法负荷,慢板时却又是那么柔情似水,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演出呢?对了!就像第三首曲子的原名《加斯巴之夜》那样的可怕。

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五首前奏曲
李希特/钢琴,卡拉扬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录音:1962年9月-1959年4月
编号:DG 419 068-2(宝丽金)
录音地点:维也纳;华沙
录音师:Hermanns
制作人:Schiller
先记得一件事:日本人选的是画廊系列那张!有很多人以为这里的乐团是维也纳爱乐,也有很多人说卡拉扬和李希特合作的各唱各的,更有人说听这个演出是要看这两个人如何玩弄对方。不论你想的是那一点,其实都错了!李希特的诠释较刚硬,就如在演奏贝多芬或普罗高菲夫一样,卡拉扬也从未希望这个曲子被演奏得奔放自如,相反的,两人构筑出的是无坚不摧的重装武器。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1:42 | 只看该作者
巴哈:《音乐的奉献》
李希特/大键琴,尼可莱/长笛
录音:1963年1月17-21日
编号:Archiv POCA 3006(宝丽金)
录音地点:慕尼黑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有时候真是发觉现在是个「伟大」消失的年代,除了大师亡故的差不多之外,名盘消失也是让人难过的事。这张唱片至今尚未发行国际版CD,原因当然是不清楚,但是日本人对于李希特的巴哈艺术情有独钟,因此早早发行CD版。不过光是单一地区偏爱没有用,演奏也要有水准才行。毫无疑问的,李希特与一群古乐高手,成就出一张伟大的唱片,从唱片中那般严肃的气氛,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

巴尔托克:弦乐四重奏全集
阿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团
录音:1983年12月-1986年6月
编号:EMI CDS 7477208(科艺百代)
录音地点:Seon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阿班贝尔格的现代音乐拥有一定的水准,但是在欧美(尤其是英国)他们的唱片倒是卖的比现场音乐会差。然而日本人对于阿班贝尔格却是一见钟情,多年以来一直对他们的录音及现场有着强烈的喜爱,尤其是这个巴尔托克室内乐,已经被许多日本资深乐评认为是极品,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版本,可能你是趋向于欧美型式的听众。没关系,阿班贝尔格有演奏出感觉就够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2:16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
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团
录音:1958年11月-1961年11月
编号:SONY,MPK 45551、SBK46545、SBK47665、MR2K62870、MP2K5231、MH2K62873(新力哥伦比亚代理)
录音地点:纽约
录音师:Buckley
制作人:不详
在究极100中,贝多芬所有的套装作品都被列入其中,而且有很多的推荐是很出乎意料之外的。例如这个弦乐四重奏全集,他们放弃在名曲名盘300得奖连连的阿班贝尔格四重奏版,而选取布达佩斯四重奏团版,原因出于他们较偏向传统的演奏方式,而这也是评论者们较喜爱的版本,尤其对于这种记录贝多芬心理的作品,似乎更能获得好评。

贝多芬:《第七号钢琴三重奏「大公」》;舒伯特:《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柯尔托/钢琴,提博/小提琴,卡萨尔斯/大提琴
录音:1928年11月18、19日;1926年7月5、6日
编号:EMI TOCE 8822(科艺百代)
录音地点:伦敦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战前最优秀的三重奏团留下的珍贵记录,只可惜年代久远,听来实在是「聆听不如怀念」,难得的是70年前的录音地点是在录音室,因此多少保留了一点修饰的美感,这比起之后一些海盗录音的现场,实在好很多。在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找寻这种古早录音,只可惜真正可相信的来源实在有限,因此像这种由大公司出版的就更珍贵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22:43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欧依斯特拉夫/小提琴,欧柏林/钢琴
录音:1962年
编号:Philips 412 570-2(宝丽金)
录音地点:巴黎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好一个奏鸣曲全集!如果要求演奏、录音水准均高,帕尔曼/阿胥肯纳吉版是绝对的首选;如果喜爱怪异体质,有点脱线但又富新世代思考及传承,那么克莱曼/阿格丽希版又是上上之选。那么这个「双O」版呢?一言以蔽之:绝对的贝多芬。欧依斯特拉夫的拉奏有点柔,但是对于这个曲目而言非常适中,而且具有传统演奏的水准,相信入选究极100并不会有附议。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罗斯托波维奇/大提琴,李希特/钢琴
录音:1961年7月;1962年6月4-8日;1963年3月25日、26日
编号:Philips 442 565-2(宝丽金)
录音地点:伦敦、奥地利
录音师:不详
制作人:不详
又一个绝世之作。在本世纪结束前,已经找不到有那一个版可以和本盘相提并论。论技巧,「双R」是最好的;论诠释,也无人能匹敌;在录音方面也比上一张好很多(伴奏部份终于清楚了),这是日本人特别推崇的版本,虽然最新名曲名盘300本版被挤下来,不过并不影响他的权威感。(真巧!小提琴奏鸣曲是「双O」Oistrakh & Obolin,大提琴奏鸣曲是「双R」Rostroporich & Richt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5-24 02:58 , Processed in 1.1308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