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出手果真不同凡响-Bladelius Thor综合扩大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8 10:4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hor有种独特的气质,当它在播放音乐时,彷佛四周都突然安静下来,聆听者的心情也变得平静。它的分辨率很高,音色属于温暖的类型,速度快,却仍是韵味十足。充沛的低频能量和超低频段延伸,使它显得异常地沈稳,实在不像是综合扩大机的表现。

名厂的资深大牌设计师不仅拥有技术能力,长期以来累积的丰富经验,也让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见解,知道该如何以电路达到高性能与优异音质的目的。近几年来,有不少著名设计师离开大厂,自己开业实现理想,他们做出的新制品,往往更能符合设计师的理念,也众多的音响器材中显得更有个性。本篇为您介绍的Bladelius Thor综合扩大机就是出自名设计师Mike Bladelius之手,关于该厂与设计者的背景刘主编在本期有另文说明,在此我还是把重心放在Thor,让电路结构和声音表现说话。

1.jpg (32.46 KB, 下载次数: 139)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3:37 | 只看该作者
可完全保留原有的两声道系统,并与多声道系统相结合

    先从Thor的功能性开始说起。本机的背板上有有两组平衡(XLR)和单端(RCA)输入端子,它虽然是一部二声道综合扩大机但却具备了两种用途:除了一般的两声道音响使用之外,它本机还能结合多声道系统。在多声道状态下,数字信号都是以环绕译码前级或环绕扩大机的前级部分作所有声道的信号处理,此时若是以「一般的」综合扩大机作搭配,左右声道信号的流程为:讯源→环绕译码前级→综合扩大机的前级电路→综合扩大机的后级电路→左右声道喇叭。您发现问题了吗?在以上的流程中左右声道的信号经过了两个前级,难免会对音质纯度造成负面影响。而Thor则利用机内的信号切换电路,把环绕译码前级左右声道的输出接到TAPE OUT端子,按下MODE/AUDIO键两秒钟以上,Thor就变成二声道后级了。此时左右声道的信号流程变为:讯源→环绕译码前级→综合扩大机的后级电路→左右声道喇叭。

    在本机与环绕系统并存的状态下,两声道听音乐时讯号未经过任何环绕音响器材,只纯粹以Thor作放大、推两支喇叭,与一般两声道系统完全相同。现在不论是多声道或传统两声道的许多玩家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多声道玩家希望能在两声道播放音乐时能得到更好的音质;传统两声道玩家也想尝试SACD与DVD-Audio这些高性能讯源在多声道播放下的临场感,但对环绕音响器材的音质存疑,深怕改用多声道器材后,两声道播放音乐的音质不尽理想。Mike Bladelius显然早已洞悉玩家们的需求,他虽然只帮Thor加上了一个简单的切换功能,却巧妙地让两方玩家的问题同时获得解决。
    以四组电路构成两声道全平衡放大

5.jpg (43.1 KB, 下载次数: 141)

5.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3:54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本机的内部电路。机内非常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除了面板的显示电路与控制电路外,只有装着一枚1800VA的环形变压器。请您先看一下机内图片作比照,本机的放大电路都只集中在后半部,您可不要以为是偷工减料喔!这样的设计是相当有道理的,很显然设计者希望在整个电路从讯源切换、高电平放大到功率放大电路的路径越短越好,尽可能靠近背板的输入、输出端子,这样可以降低噪声对音质造成的污染,还技巧性地用散热片把放大电路与电源变压器隔开。即使我不知道Bladelius是何方神圣,从机内各部电路配置的合理性,也能看出是经验老到的熟手所为。

    本机采取全平衡放大电路,内部放大电路分为四组,每声道各用两组,分别作正相与反相信号的放大。作成全平衡放大的目的一方面可降低噪讯,把背景杂音压低,使音乐中的微小细节可以完整呈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动态,表现出更好的速度感。在前级部分,本机是以Burr-Brown的音控芯片PGA2310为核心,每声道用一片(2 channel)满足平衡电路的需求。PGA2310虽与常见的Crystal CS3310接脚与控制电路皆可互换,但规格上PGA2310在谐波失真率、动态范围与声道分离度等三个项目的数据均优于CS3310。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4:19 | 只看该作者
使用大量MOSFET的功率放大电路

    从本机内部可看出设计者偏好采取精简的放大电路结构,前级与「后级的前半段」(输出级之前),都采用SMD方式制作,将小信号放大电路凝缩。在后级部分,输入级采JFET(2SK389)的单差动结构,输出级则一口气用上了16枚(每声道四对)配对的Toshiba Power MOSFET,以本机每声道150瓦的输出功率来看,照理说应该不需要使用那么多Power MOS,使用多对并联无非是为了降低输出阻抗,增强本机对应低阻抗喇叭的驾驭能力。在各级放大电路之间,本机均采取直接交连方式,因此低频向下延伸范围可至DC(0Hz)。

    既然输出级作得那么猛,电源电路也必须作相应的「火力支持」。本机的电源供应可粗分为前后两段,供输出级使用的滤波电路共有六枚10000μF/60V电解电容(BC的制品),在小信号放大部分则有四枚4700μF电容,并以LM317/LM337作双电源稳压。整体的滤波电容容量共计约80000μF,这对一部综合扩大机而言绝对称得上「豪华配备」。

    从头看到尾,我可以明确地理解设计者重视的三大主轴:那就是速度、纯净与强劲,从平衡式设计、精简电路、低负回授到组件的选用,整体都是朝着同样的目标作配套,环环相扣,完全没有任何矛盾之处(这是我评估设计者功力的重点)。放大电路的主动组件使用JFET、MOSFET,使谐波失真的成分以偶次谐波为主,避免奇次谐波成分带来的刺耳听感。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4:35 | 只看该作者
极佳的安定性、温润细致的音色

    在正式试听前的一个星期,我找来一些喇叭与Thor作搭配,其中表现比较出色的是PMC LB1 Signature,然而本机和这对喇叭在价格上并不相称,尽管能把喇叭发挥得不错,但我认为Thor的实力应该不止于此。几番尝试过后,最终在正式试听前我选定了Revel Performa F32喇叭作搭配,为了让系统可兼容SACD与DVD-A软件,讯源器材选用我很熟悉的Marantz DV9500,把模拟输出设定为两声道,并且把影像电路关闭,取得较为纯净的音质。

    在这样的搭配下,整个系统表现出极佳的安定性,即使在较大音量播放时,音像仍有着足够的重量感,结像明确而稳定(各个音像都不会左右摆荡或前冲),即使是管弦乐团的演奏,各部的所在位置与前后的层次依然有条不紊,丝毫不会混乱,这些特质实在不像是使用综合扩大机驱动喇叭的状况,就算是用前后级分离的组合,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机种也不多。Thor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是我在更换其它扩大机作比较时发现的),当它在播放音乐时,彷佛四周都突然安静下来,聆听者的心情也变得平静,除非是听摇滚乐、爵士乐现场录音或交响曲,除此之外,我几乎连一点想要把音量开大的念头都没有。在中低音量播放时,乐器的强弱音仍能显出明确的差异。

    Thor的声音分辨率高,但绝非清瘦的类型,它的高分辨率可以说是「隐性」的:不刻意强调高频,整体音色倾向于温润,它能够把中提琴与小提琴的音色分得很清楚(聆听者完全不用刻意去分辨),就算同样是小提琴,每把琴属于自身的独特音色个性也能充分而细腻地呈现。相较于专业鉴听器材的高分辨率,这套系统也有着同等的情报量,然而在声音个性上却没有「强迫性」(紧张感),一派轻松而自然地发出声响。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4:52 | 只看该作者
最佳推荐

    原本我在搭配Revel Performa F32之前,并没有想到Thor和它会那么合拍,只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F32的体型只能算中型落地喇叭,纸箱上的「Full-Range」字样我还只当作广告用词而已。当我接上Thor、播放圣桑Symphony No.3,管风琴的低频能量饱足、且平坦地延伸到极低频段,在管风琴低频长音持续下,Thor还是稳若泰山,管风琴让乐曲显得庄严,其它的乐器的细腻度与空间感,并未因低频的高输出而有任何减损,整体呈现庞大的气势。此时在试听室外的同事们都很清楚地听到:里面有人在听管风琴,而且能量还真强(这是事后他们告诉我的)!就是因为Thor的能力,才让我相信F32的「Full-Range」不是夸大、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通常我在试听器材时使用的软件大致是流行、爵士、古典音乐各占三分之一,此回试听Thor我却不自觉地提高了古典音乐的比重。本机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把古典音乐的复杂性和微妙变化极为完整地呈现,也让古典音乐同时保有生动与韵味,许多熟悉的软件在此次试听时却彷佛是「重新认识」一般。以Bladelius Thor出类拔萃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过我对晶体综合扩大机的既有印象,即使用前后级分离式组合,最多也只能在输出功率的账面上占点便宜,音质与控制力若要超越本机,恐怕得花高于Thor甚多的预算、还要凭点运气。以本机的表现与售价作评量,我认为已经超过「物有所值」的水平,理应得到本刊的最佳推荐。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5:53 | 只看该作者
全平衡综合扩大机(附遥控器),XLR平衡输入端子2组、RCA非平衡输入端子4组、Tape输入1组,前级输出、Tape Out(皆为非平衡)各1组,输出功率150瓦×2(8奥姆),失真率低于0.1%,频率响应DC~100kHz,输入阻抗50k奥姆,耗电量310瓦,尺寸430×125×435mm(宽×高×深),重量21公斤,配备WBT喇叭端子。

2.jpg (9.68 KB, 下载次数: 157)

2.jpg

3.jpg (9.27 KB, 下载次数: 154)

3.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0:47:07 | 只看该作者
听这张片子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试管风琴。用这次的系统试听时,从听感上我感受到:这片录音的年份比较新喔!我随即把自己买的几片Living Stereo SACD资料全部拿出来比对,原始录音年份从1954~1959都有,我试听的圣桑Symphony No.3恰好就是在1959年,果真比较新。连这点年份差别都能听出来,绝非我耳力过人,您的系统要是够好,也一样能够分辨。(BMG Classics 82876 61387 2,天碟总经销)

    焦点:即使是制作综合扩大机,Mike Bladelius仍丝毫没有妥协的想法,在Thor机内电路中处处透露着他对设计目标的贯彻:压低噪讯、纯净而直接地作放大,提高动态与对喇叭的掌控能力。

    搭配建议:如果聆听空间在七坪以下,本机的喇叭搭配在效率上比较没有限制;倘若聆听空间在十坪左右,我建议能选用效率在87dB/1W/1m以上者,最好是中频较为开放的类型。在电源方面,若能加装一部120V的电子式交流稳压器,还能让本机的动态与力度表现更上层楼。

4.jpg (26.26 KB, 下载次数: 147)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17 22:11 , Processed in 1.1488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