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654|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usical Fidelity M1 DAC 2010年最超值的两声道解码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16: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 ntony Michaelson,Musical Fidelity的老板,是一位头脑精明的生意人及音响设计师,旗下产品有非常宽阔的销售范围,由千多圆的V-DAC到旗舰Titan後级,价位可以差之千里,MF是少数肯生产平民化器材的英国厂家之一,不要看小这些器材,因为潜在市场是相当庞大,利润是可观的。V-DAC是最平价的24bit/192kHz升频解码器,以售价而言,市面上全无同类型的产品,我曾以光纤和USB线连接一部三百圆的DVD Player及Lap Top,加多一部V-CAN耳筒放大器,用B&O挂耳式Earphone去试听,音色表现好得很,值得向年青人大力推荐。之後,Cambridge Audio推出了一部DacMaqic,售价是三千余圆,用两颗英国Wolfson公司制造的24 bit/A Converter WM8740,能同时接驳PC及多部光碟播放器,讯源质素可以打高不只一班,PS3也可以成为优质CD/SACD播放器,DacMagic的音色全面胜过V-DAC,我用了一年有多,数码科技日新月异,产品一年比一年先进,Antonv Michaelson今年出招,亲身推销最新产品M1 DAC,一部售五千圆的24bit/192kHz升频解码器,新设计新元件,整体表现全面压下DacMagic,家中的DacMagic是退役的时候了。

original_196f37e8ab4aca0a4721f6bd7d0b8582.jpg (28.15 KB, 下载次数: 391)

original_196f37e8ab4aca0a4721f6bd7d0b858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04:27 | 只看该作者
M1 DAC是一部内置Power Supply兼且有扼流圈滤波的高阶解码器,设IEC电源线插座,脱离了过往使用外置电源变压器,今次终於可以玩电源线了,先胜DacMagic第一回合。背板设有SPDIF COAX、AES Balanced、Optical、USB(type B插头)四组数码输入,五千多圆的解码器,罕有地出现平衡式数码输入,和DacMagic相比,M1 DAC胜了第二回合。一对Line RCA及一对Line XLR输出,RCA输出为2.2V RMS,XLR的是4.4V 。 M1 DAC能阅读所有S/PDIF讯号(PCM讯号),包括32kHz、44.1kHz、48kHz、88kHz、96kHz及192kHz(不包括AC3、Dolby及DTS讯号)。四组数码输入,会首先经过BurrBrownSR043921晶片,把所有数码讯号升至192kHz,再交给BurrBrown DSDl796 DAC作模拟讯号转换,DSDl796是一颗新面世的晶片,比PCMl796更先进,主要是提升了分析力及动态对比,DSD、796本可以解读DSD数码讯号,不过M1 DAC并没有此设定,读不到SACD讯号了。在接驳USB的时候,电脑会先确认USB DAC的存在,才会送出音频讯号,经过M1 DAC内的Burr BrownPCM 2706解读,然後再作升频处理,USB输出的讯号,一般都是44.1kHz,阅读高清音乐档案,要提升频率输出,用家便要加音频界面变成AES Balanced或COAX。整个DAC线路设计,是名为(24 bit Delta·Sigma(bit stream)dual differential 8x over-sampling)的先进工作模式,资料搜集所得,原理涉及多种专门数学问题,一时间自己也未能透切明白,慨括而言,Delta·Sigma模式可以得出更阔的频宽及更高的解像度,现为MF数码器材的御用运作系统·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05:02 | 只看该作者
在家中试听M1 DAC,先用Alchemist Product 8 CD播放器作转盘,Product 8拥有AES Balanced数码输出,立即用Analysis Plus Digital Oval XLR连接,扩音器用Marantz PM—15S1合并机,扬声器是Sonus Faber Grand Piano Concerto,讯号线用Furutech  u·p RCA,喇叭线用Furutech u-T1(紫龙王)行高音,in-akustik LS-502行低音,转盘电源线用Nanotech#302,M1 DAC用AET HCR AC/SPEVO,PM-15S1用Isoclean Focus,一向自己的客厅对低频极为敏感,只要任何器材的低频控制力不足,便会一屋隆隆响,心口翳闷,耳朶受不了,自己花了不少心思去改善,因此,只要稍微有不足,脑中警报器便会即时响起,听《Best Audiophile Voices VI》  ,Track 2 [Spanish Harlem]伴奏的Double Bass最【应棍】,听了一分钟,没有隆响,可以放下心头大石,略把音压加大,Double Bass也没有移前过一步,细心去听,琴弦的粗幼适中,强力十足,相当有层次感,不带含糊粘著闷响,M1 DAC重播Double Bass的质感,已远超由Product 8直接输出,Rebecca Pidgeon的歌声带有丝丝甜意,来得自然而不做作,轻轻的淡妆,令人听得舒服,看一看M1 DAC的输入讯号指示灯,Product 8的AES Balanced输出是96kHz,虽然停产多年的产品,但当年设计师留了这一手,只要CD转盘正常操作,就有无限Upgrade的可能性,由DacMagic到M1 DAC,Product 8已有超越40%的提升,十年老饼CD机得以继续生存下去,今次有赖Musical Fidelity了。

musical-fidelity-m1-dac_d_700_1009_ef6.jpg (21.36 KB, 下载次数: 338)

musical-fidelity-m1-dac_d_700_1009_ef6.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09:52 | 只看该作者
Panasonic BD30 Blu-ray播放器,曾经是本刊2008年的Best Buy,尽质颜色自然,尤其是人类皮肤颜色,至今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BD30播CD,以自身的RCA Stereo输出,音色薄削,确是不易入耳,看Blu-ray时也有相同的弱点,家中不容许我增设Multi-Channel设备,唯一靠的是PM-15S1的Tone Control,用一条旧Acrotech(现在是Acrolink)7NRCA同轴线连接M1 DAC的COAX输入,播Blu·ray和DVD时,阅读出来的是48kHz,重播CDl3寺是44.1kHz,经过了升频处理,Blu·ray和DVD的Stereo音效显得更有质量,枪炮之声有迫力,电影感浓厚起来,有M1 DAC的撑腰,BD30的Stereo音效提升,终於可以追得上其昼质的优势,重播CD,乾巴巴的音色得到滋润,有如久旱逢甘露,质感倍数提升,听《Liverpool Stories》,李安琪的声线不会再恶死能登,伴奏钢琴开始有Grand Piano Feel,PM-15S1的Tone Control也可调回Flat,音色上的跳级,甚致超过了用DacMagic之时,看来我真的要打消平价出售BD30的念头。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10:04 | 只看该作者
卖BD30是因为买了Cambridge Audio BD650通吃Blu-ray播放器,现时BD650是放在【杂物房】中使用,在旁的还有一部ACL高清机顶盒,先试用光纤连接机顶盒及M1 DAC,机顶盒要设定在PCM数码输出,用Denon PMA-1055日合并机推一对KRIX Brix书架仔作Near Field试听,看无线的高清新闻节目,现场背景的场面,经过Up-sampling(机顶盒输出是48kHz),大幅度强化了现场感,主播的声线更是突出,与ACL的RCA输出相比,是四班马的距离。用Acrotech 7N接BD650,播Blu·ray及DVD时的输出是48kHz,播CD时回落到44.1kHz,播SACD时则是无法阅读,播DVD-Audio碟,歌曲音源是96kHz便M1 DAC便阅读到96kHz,192kHz便是192kHz,BD650的音效表现是五千圆级Blu·ray机最佳的一部,接上M1 DAC,BD650也有近20%的改善,最明显的就是深度扩展,Near Field试听极为明确·说到Near Field听歌,我自问是第一代Desktop Music玩家,用VAIOVGN-TT47GGBlu·ray DiscLap Top作Source,经MF V-CAN Headphone放大器Line直出Audio Space Mini1997合并式胆机,推一对Klipsch Quintet卫星式喇叭仔,音效见得下人,现在加上M1 DAC,即时立竿见影,音效作了三级跳,用Foobar 2000作Play back软件,音色的清纯度最为吸引,VGN-TT47GG有Firewire输出,没法子,未来必定要加个Weiss INT202界面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10:18 | 只看该作者
最後出场的,便是我的初代80G加SACD Playback版Playstation 3,以一条英国True Colours lndustries Coral光纤作连接,PS3的数码输出要重新设定,路径是Sound Setting--*Audio Output Setting-,Optical Digital-->剔格仔选Linear PCM 2 Ch.88.2kHz及176.4kHz-*Save,使PS3成为音乐图书馆,路径是Music Setting—)AAC--剔格仔选320kbps--Save,还有在选AAC下面的Output Frequency选44.1/88.2/176.4kHz,只要完成上述的设定,神奇的事情便出现了,以PS3重播CD时,M1 DAC的192kHz输入指示灯竟然亮起了,证明PS3正在输出最高规格的数码讯号,也是DacMagic无法阅读的讯号,论音效表现,几乎和用Product 8作转盘时没有两样,把CD rip进PS3为AAC档案,重播时M1 DAC的指示灯也是在192kHz,我开心得从梳化上弹起来呢!另外还要提一点,PS3阅读SACD的CD层也是192kHz,读SACD一层,PS3便会自动把DSD讯号转成Analogue,再以PCM 44.1kHz再次输出,M1 DAC也是读得到的。用PS3玩Game及看Blu-ray,数码输出当然是重回48kHz。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10:29 | 只看该作者
M1 DAC的售价平民化,得出来的音效改善绝不平民化,带有MF招牌纯A类和暖音色,为冷冰冰的电脑声音添上热闹的音乐色彩,我的Desk Top及LapTbop没有音频界面,用的只是一条廿蚊鸡USB线,16bit/44.1kHz的音色也可以即时人性化起来,用於平民版Blu-ray播放器中,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试V-DAC的情境相似,M1 DAC对PS3的音效提升令我印象最深刻,一部游戏机再不是游戏机那么简单,而是进化成为一部出色的CD转盘,PS3+M1 DAC用光纤连接,在家中使用,心理上就好像多了一套绝对平民版的TSDl+DAC2,PS3可以rip CD,成为Hard Disk音乐图书馆,配合M1 DAC,不用音频界面也可以阅读176.4kHz的频率输出,是为一个重大发现,付出五千圆的代价,享受真正Multi-Media的乐趣,想起也觉得开心,又是一句,我要把M1 DAC据为已有,不会归还代理。
8#
发表于 2010-11-21 21:22:08 | 只看该作者
请PM价格。谢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09:53:40 | 只看该作者
收信
10#
发表于 2010-11-22 14:26:35 | 只看该作者
PM下价格,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24 03:56 , Processed in 1.1263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