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5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节,细节,天堂就在细节中 Marten Bir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2 16:2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中熟悉的环境聆听Marten的新喇叭Bird,听过之後,更让我坚信音响之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钻石高音单体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家,陶瓷单体也不是第一次听过,但Bird仍然提供我另一个全新的感受。到底这次全新的感受从何而来?单纯来自Bird本身吗?我认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全新感受来自它,其余一半来自周边搭配。如果以前听过的钻石高音喇叭,陶瓷喇叭也用这次的相关器材做搭配,我是否也会有同样的全新感受呢?我这样自问。我想可能也会有另一种感受,但绝对不会是跟Bird全然一样。毕竟,每对喇叭都有它自己的面貌,一眼就可以认出听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7:06 | 只看该作者

对陶瓷单体有新体验

再者,听过Marten Bird之後,我彷佛上了一课新的陶瓷单体课程。以往,我对陶瓷单体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并非全然胜出。现在,经过Bird的洗礼,我认为以前对陶瓷单体的观念是被某些设计不良的喇叭所误导。或者说,是被搭配不良的扩大机所误导。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陶瓷单体本性非常敏锐,也因此非常敏感,只要箱体与分音器稍有设计不良,或者扩大机不够好,可能就会让正面的表现转为负面。反过来说,假若喇叭设计得当,使用的也是不怕『放大镜』的优质扩大机,陶瓷单体的高传真与快速反应特性会让人著迷,难怪Marten要坚持使用陶瓷单体。
  陶瓷单体对於Marten的喇叭的确很重要,连公司的Logo都用上它。眼尖的读者一定发现新推出的Marten喇叭正面底下有一个小白圆圈的标志,那就是Marten的新标志,也表陶瓷单体。其实Marten的陶瓷单体是向德国Accuton购买的,并非自己生产,如今却当成自家面标图案,不知道是谁的点子。对了,以前Marten的公司名为Marten Design,现在则去DeSign存Marten。差一个字有那么重要吗?

20100201_9fd4bdf856bcbc35125fzHEFYF9Fb1IK.gif (187.82 KB, 下载次数: 127)

20100201_9fd4bdf856bcbc35125fzHEFYF9Fb1IK.gif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7:23 | 只看该作者

音响知识 陶瓷单体

看起来有如蛋壳的陶瓷单体一直是高价高品质的代名词,它是德国Backers & Muller的工程师BernardThiel研发出来的。他利用电子化学制程生成陶瓷薄膜,成功制造出前所未有的喇叭单体。Thiel制造出陶瓷单体之後,初期大部分供应B&M使用,二者维持良好合作关系。到了1992年,B&M退出Thiel的业务,Adrian Bankewitz加入,挹注财务,公司改名Thiel & Partner至今。陶瓷振膜有什么好处?它的Stiffness/Weight Ratio仅次於钻石,具有重量轻、刚性够、内阻高的特,陆,盆分裂点很高,不会影响听觉,同时拥有非常好的暂态反应特性,无论是用在高音单体、中音单体或低音单体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振膜,目前仅限於用在高价喇叭身上。陶瓷单体会不会因为振膜坚硬而发出生硬的声音呢?根本不会!如果您这么想,是否所有塑料振膜都会发出塑胶的声音呢}是否所有纸纤振膜都会发出纸的声音昵?反而,陶瓷单体能够发出非常透明、乾净、甜美、精确、快速反应、中性的声音。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7:4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这一个字,公司的法律登记可能合要花钱重改,是否Marten公司内部经过改组了?

让人耳目一新
    目前,Marten的喇叭共分为三大系列,顶级者称为Cortrane系列,再来是Heritag系列,往下则是DesiQn系列。Coltrane系列的老大哥就是四件式的Co,trane Supreme,而Heritage系列的老大哥则是Bird。由於他家嘛叭习惯以爵乐大师为名,所以此『鸟i当然不是真鸟,而是爵乐大师Charlie Parker。不过,您可不要误以为以爵乐大师为名,这对喇叭就只能听爵士乐。事实上它听什么音乐都在行,只要给它优质讯源与扩大机,它的表现将会让您耳目一新。
    聆听Bird的场地是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Bird放在这个空间中显得【相当小】,但是它所发出的声音能量却【非常大】,这出乎我贡科之外。聆听时,搭配的讯源是B,adeI山s的Gond山SACD/CD唱盘,扩大概则是乱写过的ASRLuna8 Exc山sive。以下,就让我们展开一场Bird的全新之旅吧!

20100201_6698af0e00c02c222c54AI6lqAw0nTxp.gif (184.04 KB, 下载次数: 95)

20100201_6698af0e00c02c222c54AI6lqAw0nTxp.gif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8:09 | 只看该作者

如大喇叭般的庞大音像

前面说过,日旧让我有全新的感受,这种全新的感受其实来自一些新发现。例如当我用它听追非常熟悉的JacquesLoussier Trio The Best Of Play Bach之後,心中既惊讶又充满疑惑,当下停下机器,自顾的思考起来。我在思考什么?我思考的是:为何这套音响系统能够表现出我从未听过的『The Best of Play Bach』呢?这套系统的喇叭体积并不大,
但是却能够发出如大喇叭的庞大音像。这套系统的扩大机ASR Luna8 Exclusive我才听过不久,它肯定很棒,可是上次我听它时,这张『The Best of PlayBach』并没有这么惊人的不同表现啊!难道是这次我用了Bladelius的GondulSACD/CD唱盘所致?难道是这次我用了ART Super II喇叭线、Audioplan平衡线所致?如前所述,这些搭配的器材都有关系。在此,我要强调『如大喇叭般的庞大音像』。的确,Bird的形体并不大,但是假若府上能够将音量开大聆听,它所发出的音乐规模感将会让您吃惊。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8:2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後面的现场气氛

再来,听『BluePort Jazz Sampler』时,我又惊讶的发现了新世界。我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乐器演奏後面的世界。这话怎讲?当乐团在演奏时,我们很容易被音乐吸引,不会去注意到音乐的後面还有什么声音或气氛。其实,音乐後面远有很多细微的声音:这些细微声音就好像电影音效的细微环绕音效—般,是营造现场感的重要因素。我的经验是:器材越好,音乐後面的现场气氛越能浮现,让人无法忽略。反之,如果器材不好,音乐後面那些细微的声盲并不明显,现场的活生气氛将无法正确显现出来。
    这次,我发现音乐後面的现场气氛竟然是我所没有经验过的明显与活生。从第一首开始,每一首演奏我都能够清楚的听到音乐背後的新世界,这绝对是让音乐生动活泼的要素之一,难怪这套系统听起音乐来会特别好听,关键就在於现场演奏的气氛比别的系统强太多了。
    当我听第一首时,钢琴的规模感有如大Bird二倍的喇叭所发出者,那是很庞大,很宽松,『占地宽广』的钢琴声音。而听第三首时,钢弦吉他演奏时的琴弦软Q弹奏质感美得无以复加。而第四首的萨克斯风与其他铜管所显现的庞大音像真实感以及鲜明的破金之声、温暖的黄金光泽相互交融,让我茫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彩铜管录音。那已经不是用气柱声、空气摩擦管壁声等形容词可以完全形容的,我所听到的是高过这些形容词数倍的精彩萨克斯风。

20100201_9d232822e9bb219b48cel65jrKFDZqQv.gif (178.93 KB, 下载次数: 103)

20100201_9d232822e9bb219b48cel65jrKFDZqQv.gif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28:42 | 只看该作者

钢弦的软Q让人著谜

接着,听Naim唱片那张『af Q inConcertj时,我再度惊讶的发现一个新世界,因为我听到的钢弦吉他声跟以前所听到者竟然有那么大的差别。差别在哪里?在钢弦吉他的弹奏质感、甜味、弹性、钢弦的柔性,以及钢弦快速的弹跳感觉。Bird可说将优质铜弦吉他的软Q弹性充分表露无遗。许多人都弹过钢弦吉他,也体会过一般的钢弦吉他不仅钢弦生硬难弹,让手指发痛,而且声音共鸣差,听起来呆呆木木的。而一把优质钢弦吉他就不是这样,它的琴弦硬中带软,用手指推揉起来会有QQ的感觉。而右手惮起来同样很有弹性。这些优质铜弦吉他的特点Bird都完全表现出来了。
    除了钢弦吉他的美感让我惊讶之外,Bird低频的向下延伸、控制力、弹性以及量感也让我惊讶不巳。或许有人会怀疑?钢弦吉他能够发出什么低频?既然低频有限,还谈什么向下延伸、控制力等?假若您这么认为,那就错了,当演奏者一边弹一边拍打吉他时,一样会发出相当足的低频量感以及一定的低沈程度,此时我们听到的是很有弹性、而且量感控制得很好的短促噗噗低频。假若您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低频,肯定是有问题的。
    再来,当整个四重奏团一齐演奏时,该有的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鼓的低频尽出,此时我听到的是收束非常快、控制力非常好、弹,陆非常足的低频表现(例如第四首)。这种,陕速反应的低频表现与吉他的电光石火演奏相互呼应,让人著迷。我是说真的,这样的低频表现会让人著迷。可以这么说:听过这张【afQ inConcert】之後,您对於Bird的速度感、暂态反应、弹拨质感、低频表现已经了然於胸。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34:16 | 只看该作者

大得扎实,大得真实

Bird无论再生什么乐器或人声,您都会觉得它的形体此一般来大,尤其是钢琴。如果只是形体大,那也没什么了不起,Bird不仅让乐器或人声的形体大,而且还大得扎实,大得真实,不是虚胖或模糊的大。为什么Bird的乐器形体与人声会又大又扎实呢?因为细节。Bird能够发出超多的细节,这些细节将乐器或人声的【骨干】团团围住,形成有血有肉的庞大扎实形体。
    或许我这么说您会比较清楚:一般喇叭所再生的乐器或人声形体仅是骨架而已,因为只是单薄的骨架,所以听起来无法吸引人,而且也不像个【人】。稍微好一些的喇叭所再生的乐器与人声形体除了骨架之外,还附上了一些肉,那些肉就是细节。不过,那些肉还不够多,所以骨架还是不够吸引人,也还不成人形。而Bird呢?Bird是在骨架之上长了丰腴的肉,成为真正有血有肉、吸引入的丰腴人形。
    我这样说您能够了解Bird与一般喇叭的不同处了吧?当我听钱舟所演奏的那张德弗札克小提琴小品集(马可勃罗唱片)时,第一首钢琴才弹出没几声,我就已经感受到钢琴形体的不凡了。一直听下去,钢琴的琴键越来越庞大,琴键按下去之後所扬起的细节越来越丰富,钢琴的木头味越来越浓厚,钢琴的规模感越来越大,此刻我才了解,这才是真正迷人的细节表现啊!
    Bird这种杰出的细节表现不仅表现在钢琴上而已,听小提琴时,演奏者左手揉弦时产生的细微琴音波动非常清楚,这种细微的琴音波动表现无疑的也是细节超多的具体显现。例如听上述钱舟那张小提琴曲就是如此。另外,我听巴伦波因指挥巴黎管弦乐团、帕尔曼主奏小提琴的拉威尔【西班牙交响曲】时,也可感受到小提琴超多细节的表现。此处的
琴音线条虽然细,但是琴腔共鸣的声音却非常丰富,而且木头味十足。从头听到尾,小提琴的各种细微声音表现让帕雨曼这把小提琴真正的美声彰显出来。假若您听帕尔曼的小提琴演奏,觉得那把琴的声音不怎么样,这就代表府上音响系统尚未登堂入室。

20100201_38b17a0af198d2299133t7U2yRxsIdMi.gif (220.16 KB, 下载次数: 104)

20100201_38b17a0af198d2299133t7U2yRxsIdMi.gif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34:32 | 只看该作者

鲜甜无比的小提琴声

接连几个新发现之後,我想对Bird来个考验,考考小提琴与钢琴的表现。考小提琴与钢琴,有一张CD是我经常拿来使用的,那就是Cisco那张【StradivariusThe Sunrise】。到底这张CD的小提琴钢琴有什么了不起呢?第一、小提琴演奏力度强,音域高。第二、钢琴的弦振细节丰富,规模感大。咦?听起来应该很容易表现不是吗?错了!如果您的音响系统不够平衡,高频段会飙出来,您所听到的小提琴可能就会是紧绷锐利、让您紧张的衰声。假若您的音响系统够好,就可以听到Stradivarius名琴的甜美宽宏好声。
    Bird让我听到什么声音呢?我听到鲜甜无比的小提琴声,所谓【鲜甜】就是鲜明又甜美。而鲜明中还包括光泽与小提琴线条的清晰以及演奏时出现的各种清楚小杂音。甜美则有如龙眼蜂虿,除了自然的香甜之外,还带有特殊的风珠。老实说,在Bird之前,我没有在这张CD中听过这么多的小提琴演奏细微杂音。
    同样的,在Bird之前,印象中我也没有听过那么多的钢琴丰富【气氛】。我用【气氛】的意思是那些微弱的钢琴细节不是用听的,而是用感觉的,就好像围绕在钢琴周围的【气氛】一般。由於拥有【气氛】使得钢琴的演奏变得很生动,很真实,一点郡不死板,当然其他乐器亦然。您知道吗,有些音响器材由於缺乏良好的细节表现,声音听起来就只有一条单独的声音线条,那种感觉就好像画中的物体没有阴影、没有深浅,看起来不仅单调,也不真实。而Bird不然,它的钢琴听起来就好像色彩、明暗层次非常丰富的画作,让人听了兴味盎然。综合这张CD中小提琴与钢琴的表现,再度验证丫由丰富细节所形成的真实感。
    看到此处,或许读者要问:Bird听这张CD时,小提琴会不会飘出来呢?其实我已经间接回答这个问题了,它的小提琴很鲜明,但不会飙出来让人感受到刺耳,您所听到的是明亮甜美、充满力量的名琴本色。假若用Bird听这张CD会让小提琴刺耳,Bird就不是一对优质喇叭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37:55 | 只看该作者

—切都是Real Time的快速反应

看到这里,我还没有具体提到音乐的活生感,在此又是另外一个新世界。在听Hugh Masekela[Hope]时,我充分感受到Marten喇叭的厉害。厉害在哪里呢?厉害在能够将音乐的活生感表现得淋属尽致,但是又不会让人心烦。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得意思是:Bird的暂态反应非常快,快到任何一处小地方郡接近乐器演奏时该有的快。此时音乐听起来就像现场听爵士乐演奏般,没有软化、没有时间延迟,一切都是Real Time的反应。现场Real Time的速度反应会让人听了心烦吗?除非演奏真的糟透了,否则绝对不会让人觉得心烦,您反而会觉得浑身充满热劲。只要是暂态反应快却又伴随著吵杂,那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Bird绝对不会这样,它的暂态反应快得让音乐的活生感有如现场,让人忍不住要随著音乐的节奏而晃动身体。假若您听【Hope】时还能如老僧入定、若无其事,您的音响系统肯定缺乏音乐活生感。
    Bird不仅是音乐活生感第一流,连乐器的音质、音色、演奏质感也是第一流的。我无法在【Hope】中单独举一首曲子为例,因为整张CD中任何一个音乐小节都可以作为示范。您听那无所不在的铜管音质音色是那么的美,吹奏时的气柱声、黄金光泽、破金的感觉、温暖的金属声等等不胜枚举,那都是第一流的真实声音与美妙声音。
    不光只是乐器音质音色美,演奏质感真实,片中演唱者的嗓音也是真实无比。我听过有些系统将片中人声唱得很厚,也听过唱得太薄者,这些都已经超过真实的临界点了。Bird对於人声的表现刚好就处在临界点上,具有刚刚好的厚薄,拥有非常真实的嗓音质感,而且充分感受到【肉做的嗓音】的美感。总说一句,无论是人声或乐器,Bird都表现出其高无比的传真度,非常直接,好像没有经过麦克风一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16 12:47 , Processed in 1.1126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