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716|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到了一对极品级音箱---Estelon XA 爱诗特侬XA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11:5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音响论坛275期的文章供参考
音乐的感动,无价!EStelon XC
喇叭
二音路三单体低音反射式喇叭,推出时间:2011年5月。使用一只AccutOn 1.2寸陶瓷振膜高音单体,两只Accuton 7寸陶瓷振膜中音单体。频率响应:45Hz\
28kHz,灵敏度:91dB(2.83V),平均阻抗:4欧姆(最低3.5欧姆@60Hz),承受功率:1502瓦,外观尺寸(WHD):332X1260x394mm,重量70公斤。
参考器材
讯源:Orpheus Privilege SACD唱盘Rega lsis CD唱盘Cambridge Dac Magic数类转换器扩大机:Ayre,AX-7综扩Musical Fidelity M3i综扩Hyaudi0 300B综扩Rega OSiriS综Orpheus Privilege前後级
文 陶忠豪
       对大多数台湾音响迷而言,爱沙尼亚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个面向波罗地海的欧洲小国,面积此台湾大一些,但是人口却只有一百三十多万,1991年才脱离苏联宣布独立,直到近年Estelon在Hi End音响界迅速窜起,许多音响迷才注意到这个东欧小国。
隐居东欧的高手
      但或许你有所不知,爱沙尼亚其实早巳不是我们想像中的落後保守的东欧共产铁幕国家。近年它的经济发展在欧盟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甚至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
家,资讯科技业尤其发达,甚至被视为是美国矽谷的延伸。今年五月才被微软以85亿美元天价买下的Skype网路通讯软体,就是由三个爱沙尼亚人所开发,目前Skype的研发总部也依然位於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事实上,Skype爱沙尼亚总部的总经理,就是Estelon的幕後投资者之一。简而言之,这个东欧小国现在已经是电子新贵与全球资金聚集的焦点。知道了这个背景之後,相信你就能了解,为何爱沙尼亚会与象徵奢华精品的Hi End顶级音响产业产生关连。
      虽然如此,Estelon的技术基础其实早在爱沙尼亚经济起飞之前就已打下。Estelon的设计者AlfredVassilkov投入喇叭研发超过25年,堪称欧洲音响界的大师级人物,只是以往一直位居幕後,帮无数知名Hi End品牌开发喇叭,尤其擅长设计分音线路。直到几年前他在材料科学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技术,才终於决定在2006年创立自己的喇叭品牌Estelon,将自己多年研究喇叭的丰富经验化为实际产品。

4M1H9115.gif (164.58 KB, 下载次数: 202)

4M1H9115.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4:39 | 只看该作者
突破性的箱体技术
      到底Alfred所谓突破性的技术是什么呢?原来他发现了一种含有大理石粉末成分的特殊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既坚硬又具有绝佳阻尼特性,是打造喇叭箱体的完美材料。
不过,这种材料只是打造Estelon喇叭的最基础,接下来的设计才是Alfred的真功夫。他花费五年时间研究,用这种特殊材料铸造出一种完全圆滑流线、没有任何平行面的独 家E—Ion喇叭箱体。Estelon第一款喇叭XA宛如花瓶般的优雅造型,果然吸引无数发烧友的目光,在HiEnd音响界一炮而红。当然,这种箱体绝不只是好看的花瓶,而是完全依据物理声学所精心设计的产物。它的箱体曲线随著单体大小而变化,在高音单体处最细窄,低音单体处最宽深,这种设计不但能让声波均匀扩散,而且具备完美相位特性,同时还能提供低音单体充足的箱内容积,以营造充足的低频量感与延伸。内部结构方面,Alfred不但在箱内设置多层阻尼物质,还在箱体共振累积的节点位置装设补强支架,以彻底打散箱体震动,将箱体的音染问题降到最低。没有任何平行面的造型则解决了箱内驻波问题。总而言之,Estelon的E—Ion喇叭箱体不但是材料科学与声学结构的结晶,也是充满流动感的优雅艺术雕塑,堪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合体。

4M1H9112.gif (151.17 KB, 下载次数: 198)

4M1H9112.gif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5:13 | 只看该作者
陶瓷单体的真正实力
      除了特殊箱体之外,Accuton陶瓷振膜单体的运用也是Estelon的最大特点。我知道对许多音响迷而言,这项特点或许并不稀奇,因为近年越来越多高价喇叭都开始采用这
种德国制昂贵单体,Estelon并非唯一一家。不过只要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市面上采 用Accuton单体的喇叭虽多, 但是连低音单体都使用这种单体的喇叭却非常罕见。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出在这种单体虽然速度快、音染低、细节多,但是同时却又极度敏感,不但很容易反应出分音器设计上的任何缺陷,若是分音器设计不当,还很容易发出过於冷淡消瘦的声音。不过别忘了,Alfred是分音线路的设计高手,根据我的实际听感,不论Estelon的XA或XC喇叭都没有上述问题,显示他的确成功驾驭了Accuton单体。到底Estelon分音线路有何秘诀?与大多数使用Accuton陶瓷振膜单体的喇叭相同,Alfred采用了二阶分音架构,不过他所强调的『极简】设计才是关键。对Accuton单体而言,要做到分音器极简设计并不容易,一方面分频斜率必须拿捏得当,才能巧妙避开单体的共振频段;另一方面,修正分频斜率的结果,却往往把线路越修正越复杂,元件越用越多,导致失真提升,音染加重,对极度敏感的Accuton单体来说,这些问题都会无所遁形的反应在声音表现上。所以只有像Alfred此等高手,才有办法把持住极简线路原则,并且完美整合Accutoh的高、中、低音单体,提炼出Accuton单体的真正潜力。

4M1H9110.gif (134.88 KB, 下载次数: 166)

4M1H9110.gif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极简设计思维
     接下来把焦点锁定本次评论的XC喇叭。与Estelon另一款采用三路分音的XA喇叭不同,XC是两音路架构,价格虽然大约只有XA的一半,却也高达118万元,称得上是最昂贵
的书架喇叭之一。老实说,称XC为『书架喇叭】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因为XC的箱体虽然没有下半截,但是脚架与喇叭却无法拆开,从喇叭出厂时,箱体就与脚架牢牢锁在一起,喇叭端子也设在脚架底板。为什么Alfred不乾脆把XC做成落地式喇叭呢?仔细比较过XA与XC两款喇叭之後,我才发现XC或许并不只是XA的缩小版,而是一款拥有独立设计理念的喇叭。在单体配置上,XC将高音单体置於两只中低音单体之间,构成MTM单体排列方式,这种设计不但接近真实乐器的点音源发声状态,而且可以限制垂直扩散角度,减少天花板与地板的反射音干扰,设计概念与XA喇叭将低音单体尽量靠近地面,利用地面反射提升低频量感的作法不同。另一方面,两音路、书架型的设定可以让喇叭的设计更单纯,也更接近Alfred的极简设计思维。总而言之,XA与XC的差异或许并不在於体积大小或价位高低。设计一款更精确、更符合极简概念的喇叭,才是Alfred打造XC的本意。

4M1H9104.gif (190.72 KB, 下载次数: 177)

4M1H9104.gif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7:09 | 只看该作者
别忘了run-in
      虽然如此,但老实说,当XC进驻本刊试听室之後,几乎所有编辑都把焦点放在放在它的低频表现上,等著看它施展以小博大的神奇魔法。在试听过程中,我也的确花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努力试探XC的低频。测试地点除了本刊约八坪的试听室之外,也到极品音响更大的聆听室中听过,以确认XC是否能在太空间中撑起场面。为了充分释放XC的实力,我至特地将评论延後一个月刊出,以便让这对喇叭充分run—in。因为根据经验,Accuton单体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run—in,原厂也在说明书中明载,这款喇叭必须在工作300—400小时之後,才会进入稳定成熟阶段。实际run—in之後,低频量感与延伸的确显著进步,这是XC用家在喇叭刚买回家时必须特别注意的,千万别因为喇叭刚开声时低频欠缺,就轻易否定了这款喇叭。

4M1H9100.gif (196.84 KB, 下载次数: 181)

4M1H9100.gif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7:40 | 只看该作者
暂态速度才是关键
      到底XC的低频实力如何?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它的低频绝对超越一般书架喇叭,不但可以完整呈现摇滚乐脚踩大鼓的形体感与低频量感,钢琴低音触键也很明确,甚至重播大编制交响乐也不会有头重脚轻、少了低频下半载的感觉。由此可见,XC的低频已经足够应付大多数的音乐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XC已经超越我们对於书架喇叭的期望。但是,XC的低频延伸能与这个价位带的落地喇叭抗衡吗?试听『天使与魔鬼,原声带时,我发现在重播极低频时,XC不但没有试图『挤出』低频最下段的延伸,反而还衰减得别快,似乎Alfred根本就无意让XC与大喇叭竞争,在低频竞赛上强出头,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只要深入思考,我们就会了解,Alfred不奢求XC低频表现的作法,才是最聪明合理的决定。因为评断一对喇叭的标准,并非只有极端的频宽延伸而已,喇叭的暂态速度以及微动态的表现,才是入耳最为敏感的声响要素,而这些规格数据所难以呈现的特性,才是一对喇叭能否重现真实乐器质感,刻画音乐微妙表情的真正关键。
      再回头看XC喇叭,如果Alfred企图在有限喇叭体积与单体尺寸中压榨出更多的低频,唯一作法恐怕只有加大单体活塞运动冲程,但是如此一来,单体工作不但可能超过最佳线性范围,造成失真显著提升,而且瞬间反应速度势必变慢,结果不但破坏低频质感,连整体重播表现也被拖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Alfred以退为进,不刻意强求极端的低频延伸,但是却得到了更为贵的灵敏反应速度,与更真实、更精确的声音质感。

4M1H9095.gif (111.81 KB, 下载次数: 181)

4M1H9095.gif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8:48 | 只看该作者
顶级低频控制力与解析力
     难道聆听XC的重点不应该放在低频吗?当然不是如此。我在试听过程中花费许多时间试探XC低频的结果,其实依然大有收获,因为在XC的重播中,我听到了许多大喇叭所无法带给我们的优点。聆听丹麦Tango Orkestret‘Tangode Copenhague】专辑第八轨ELMarinero(Stunt Records,STUCD06122),以往我曾经在许多系统听过这首曲子,但低音提琴的拉奏总是过於膨胀肥大,能量也强到有些失控,原本我一直以为是录音本身的电平调得太大,而且过於突显低频部分。直到这次用XC重播,我才发现原来录音并没有错,因为我终於听到了控制良好、饱满而充满弹性的低频质感,不只低音提琴如此,这首曲子中的每样乐器也都表现得非常均衡。我必须老实说,这次是我第一次完整听完此曲,并且真正感受到了其中的音乐性,这是XC第一个令我感到惊奇的地方。
       再听前Guns N’  Roses吉他手Slash同名新专辑,这张专辑中充满了极度爆裂喧哗的高能量重摇滚乐曲。XC喇叭不但毫不保留的呈现出密度极高、能量强悍的电吉他演奏,
击鼓也扎实饱满、冲击力强劲,低频毫不拖泥带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此曲的低频能量已经强到密不透风,但是我依然可以听到鼓棒敲在紧绷鼓皮上的清晰声响与瞬间爆发力,连电贝斯的拨奏颗粒都清晰可闻,不至於被其他乐器庞大的能量所掩没。这显示XC不但低频解析力优异,而且暂态反应超快,否则决不可能表现出如此清晰真实的鼓皮紧绷质感,以及击鼓瞬间爆发的能量。

4M1H9092.gif (179.23 KB, 下载次数: 179)

4M1H9092.gif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59:19 | 只看该作者
无比开阔的音场
      既然要测试低频,最後当然要挑战『天使与魔鬼】原声带,结果呢?XC的确没办法再生最低的极低频那一段,不过除了这个唯一限制之外,XC的表现简直堪称神迹。首先,即使在极大音量、极大动态下,XC的表现依然轻松稳健,不但声音质感未见劣化,各种音效复杂交叠的层次感也毫不混乱。『天使与魔鬼】原声带听过这么多次,没想到XC这款书架喇叭竟然让我听到了最清晰的低频线条,许多第一流的落地喇叭都不一定能有此等表现。其次,XC重建宽阔音场的能力也极为惊人,而且空间越大、左右喇叭间距越远,音场越是庞大,声音密度却不会因此而被稀释。所以在使用上,请大家千万别因为XC体积小而把它放到小空间中使用。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八到十坪是最适合聆听XC的空大小。摆位时左、右喇叭可以尽量拉开,以发挥XC的音场表现力。

4M1H9091.gif (162.7 KB, 下载次数: 182)

4M1H9091.gif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00:14 | 只看该作者
细节多到吓人
      好吧,低频的测试到此为止,接下来我想用剩下的篇幅,谈谈XC其他无可取代的特质。首先,XC的细节多到吓人,我听到了钢琴触键微弱的敲击声、小提琴擦弦的真实质感人声演唱时细腻的技巧转折,许多我以往不曾在录音中注意到的细微情报,XC都让我清楚听到了。我认为这是XC充分发挥Accuton单体优势的成果。其次,XC的反应速度虽快,但是听来却一点也不急躁,反而散发著从容、沈静的气质。听钢琴演奏就知道,XC强调的并不只是触键速度够不够快,而是每个触键细微的强弱变化,以及触键瞬间快速的能量释放,这才是音乐内在的情感与张力之所在。要做到这点,除了重播速度要够快、音质还要够通透、重播背景还要够安静才行。除此之外,我还发现XC所呈现的声音是连续性的圆滑线条,这种感受就像是听黑胶唱盘,我听的是自然圆滑的类比声,而不是生涩平面的数位声,每一个音符的转折、每一次能量的起伏都是流畅的弧线,这样的声音即使长时间聆听,也不会感到疲累。

4M1H9088.gif (173.83 KB, 下载次数: 188)

4M1H9088.gif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00:43 | 只看该作者
强大的音乐感染力
      最後,我要特别强调XC的弦乐表现,因为聆听莫札特的嬉游曲D大调K136时(DG 423 300-2),XC让我听到了最鲜明活生、朝气蓬勃的重播。弦乐线条凝聚,音色甜美而充满水分,散发著无比高贵的光泽感。我彷佛看到演奏者在宽阔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脸上洋溢著满足的笑容,无比热切的想要告诉大家,这样的音乐有多美好!你一定认为我写得太夸张了,但是请别怀疑,因为听到这样的乐声,我相信任何人的脸上都会洋溢著相同满足的笑容,内心也同样会感到热血沸腾。XC的声音,就是有这么强的感染力。
感动,无价!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XC这款昂贵而定位特殊的喇叭呢?它的重播气势超越大多数小喇叭,低频解析力强过大多数大喇叭,它的细节无比丰富、音质流畅自然,重播室内乐鲜明生动,重播交响乐时沈稳开阔,甚至播放摇滚乐也激昂奔放,没有任何妥协。以价位而论,这款不大的喇叭的确很贵,但是它所能带给我们的音乐感动,却是无价的。

4M1H9086.gif (169.59 KB, 下载次数: 185)

4M1H9086.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5-25 12:54 , Processed in 1.1263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