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1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来终生满足感与幸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7 13:4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arten Design Coltrane Momento落地式喇叭
三音路被动辐射落地式喇叭。推出时间:2009年十月。采用26mm钻石高音一支、7寸陶瓷中音一支、9寸陶瓷低音四支、背後还有9寸铝振膜被动式低音四支。频宽20Hz-55kHz+/-2dB,平均阻抗6欧姆(最低4.3欧姆),灵敏度91dB(1m/2.83v),分频点400Hz/2.9kHz(二阶分音),体积、1,660x390x600mm,重量135公斤。
文●刘汉盛

01.gif (183.44 KB, 下载次数: 226)

01.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3:44:47 | 只看该作者
我第一次看到Marten Design Coltrane Momento{以下简称Momento}是在2010年1月的美国CES。第一次认真听它是在2011年高雄创世纪音响,当时是为了写Marten Coltrane 2而去的,顺便也听了Momento。我第二次认真听Momento就是在台湾代理商上瑞音响的聆听室内,二次认真听Momento的空间大小不同,器材搭配也不同,但Momento给我的震撼却是相同的。这让我对Marten Design的喇叭设计者Leif Olofsson更添增了几分敬意。

02.gif (261.78 KB, 下载次数: 178)

02.gif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3:45:48 | 只看该作者

蚊型HiEnd公司

我与Leif Olofsson{Marten是他的Middle Name,他取Marten为公司名,而非一般的Last Name Olofsson}说熟也可以,因为每次音响展都会遇见他;说不熟也是真的,每次见面仅是聊几句而已,从来没有深入与他访谈。为何不找时间与他深入访谈呢?总是觉得似乎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要谈些什么?其实,我知道的都是些一般人也知道的Marten Design,我不知道的,好像也从来没有在杂志或网路上读过。只是一般般的知道他从12岁开始就对喇叭很有兴趣,1998年创立Marten Design,公司主要成员就是自家人,他负责设计制造,哥哥负责业务,弟弟负责网路文宣,老爸也掺一脚(不过今年已经退休),另外还雇用了几个人,总之公司规模小,但效率高。
    由於喇叭型号都是以爵乐大师为名,所以许多人误以为Leif Olofsson只听爵士乐。我记得他跟我说过,他是喜欢爵士乐没错,也常在Gothenburg(瑞典第二大城,Volvo汽车就在这里生产)的爵士乐俱乐部聆乐,但其实他什么音乐都听。之所以会用爵乐大师的名字为型号,只是因为他觉得这些大师的名字此起无聊冷冰的数字更容易让人亲近而已。
    Momento是Coltrane系列的最後一件产品,根据Marten的说法,到此Coltrane成员算是到齐了,以後不会再有新型号。屈指算算,Coltrane系列 包括Soprano、Coltrane、Coltrane 2、Momento与四件式的Supreme。从二件式到四件式喇叭,大大小小该有的都有了。依照Leif的说法,他家的喇叭都很优,特性都一样,如果您的聆听空间很小,那就选体积小的喇叭:如果空间很大,四件式的Supreme当然是首选。从我听过的几对Marten喇叭来看,Leif的说法还真中肯,您只要依照空间大小、预算多寡去选择就可以,每一对喇叭保证都物有所值,没有滥芋充数的产品。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3:49:33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就坚持陶瓷单体

我不知道Leif Olofsson设计喇叭的知识从哪里学得?也从来没有读过他曾在哪个喇叭厂工作过的资料,似乎这个人突然就从喇叭界冒出来,一夕成名。他的起点此别人高,一出手就使用顶级的德国Accuton陶瓷单体,後来又采用Accuton的钻石高音,接著又采用Jantzen钻石高音单体,但现在又全部改回用Accuton钻石高音单体。喇叭箱体开始时用木制,後来马上进化为碳纤维与木材的混合。喇叭线端子用的是顶级WBT制品,内部配线用的是昂贵的Jorma线材,脚垫更用了Black Diamond。总之,他的Coltrane系列喇叭简直就是穿金戴银,[无所不用其极]。
   Momento的箱体正面、背面、顶上、底部都采用30mm原木条与30mm层积木一条条拼成,十分费工。为何要这样做呢?当然是为了降低振动,避免变形。至於左右二侧则采用20mm碳纤维与Kevlar以三明治式结构制成,采用碳纤维材质的理由也是为了降低振动。上次我说过,Marten采用碳纤维做出一体成形的箱体,应该感谢他那经营卫浴设备的朋友,如果不是那位朋友拿个碳纤维做成的洗脸盆给Leif看,肯定不会有今天的Coltrane系列碳纤维箱体。除了那位朋友之外,也该感谢Gothenburg刚好靠海,有造船游艇工业,才能做出那么大的一体成形碳纤维喇叭箱体或侧板。不过,可不要以为碳纤维箱体或侧板容易做,由於体积相当大,所以失败率很高,这也是箱体成本昂贵的原因之一。写到这里,突然想到高雄不是也有世界闻名的游艇造船工业吗?征宇科技的喇叭不也可以来个碳纤维一体成形?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3:55:05 | 只看该作者

每支喇叭十个单体

Momento正面共有六个单体,包括上下共四个Accuton 9寸陶瓷低音单体,中间一个Accuton钻石高音,以及一个Accuton 7寸陶瓷中音单体。除此之外,背面还有四个Accuton 9寸被动辐射器(PassiveRadiator,只有铝振膜,没有音圈、磁铁总成)。这四个铝振膜被动辐射器(假喇叭)有何用途呢?其实被动辐射器的功能是用来取代低音反射孔,让小箱体容积也能达到更好的低频表现。换句话说,被动辐射器与低音反射孔同样是用来Tuning箱体,但被动辐射器没有低音反射孔气流产生的问题,也不会有管子的振动问
题,因此效果比低音反射孔更好。不过,被动辐射器的成本高过低音反射孔、设计难度更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Momento的内部配线采用JormaPrime顶级线材,分音器采二阶分音(分频点设在400Hz与2,900Hz处),用的是Jensen电容与电感。喇叭线接端当然是WBT,而且是Bi—Wire设计。在喇叭线接端下方,还有一个低频量感调整钮,可以在50Hz—120Hz之间调整0/-1dB/-2dB。由於二侧采用碳纤维,所以Momento的箱体重量比起同体积者还要轻,【只有】135公斤。同样的,底部有一个不锈钢打造的稳固脚座支撑整个喇叭,还附有BlackDiamond垫材。
    这次器材外烩的地点在台湾代理商上瑞的试听室,老实说这个小空间委屈了Momento,高雄创世纪那个大空间对Momento来说才是如鱼得水。不过,为了Momento要再跑一趟高雄也有点累,何况上次我去创世纪音响时也顺便听了Momento,至今仍然印象深刻,正好拿来跟上瑞这个空间比比看。此次聆听,数位讯源选用MSB Diamond DAC 4+Data CD4+电源,後级则是MSB Platinum Mono 202(每声道200瓦),没有前级,由数位讯源直入後级。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3:58:39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调整中低频、低频段量感

来到一个新的空间,按照惯例,我先听上瑞平常聆听的几张CD,让自己的耳朵熟悉新环境。接着拿出自己熟悉的CD,稍微测试一下Momento在这个空间中的大概表现,此时我大概就已经有个底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调整喇叭位置与器材搭配,最後我选择的喇叭摆放位置与原本摆放稍有不同。小空间中使用巨大的喇叭,第一个要克服的就是中低频与低频段的峰值。所谓【克服】并不是【消除峰值】,那是不可能的任务。克服的真义在於利用喇叭摆位与改变聆听位置(上瑞聆听室无法改变聆听位置),将峰值的危害降到比较低的程度,使得低频段的细节不致於完全被掩盖,又能达到饱满、快速、有弹性的要求。我的喇叭摆位就是朝这个目标去做的,幸好Momento底下衬著Black Diamond,移动容易,加上本身可以衰减最多2dB(50Hz-120Hz),所以我很快就将Momento调整到我认为可以写评论的地步。其实,从Momento可以让50Hz-120Hz处衰减1dB或2dB的设计来看,Leif对空间是内行的,因为一般空间中危害最烈的中低、低频峰值大约就在这个频域范围内,实际调整时证明这个中低频、低频段衰减装置是有效的。

03.gif (99.37 KB, 下载次数: 206)

03.gif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4:00:06 | 只看该作者

高频甜美量足但却不刺耳

我第一个要说的是Momento的杰出高频段表现,那是一种很甜、很有光泽、很扎实、很有劲、穿透力强、清晰无比的高频段。请不要误会这样的高频段会让人掩耳,我的座位距离Momento很近,音量也开得很大声,但高频段却一点都不刺耳。为什么能够不刺耳呢?因为有丰足的的中频段与饱满的低频段垫底,使得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取得平衡,如此一来听觉就不会感受到刺耳了。像Momento这种高频段最怕的就是中频段凹陷,低频段又不够饱满,此时只有高频段【一支独秀】,在这种失衡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刺耳呢?
   Momento的高频段特质听BIS那张【llya Gringolts Paganini】时可以尽显,小提琴声音线条的实体感很好,有如凝气成链。而且弓与弦轻轻摩擦所产生的细节简直就像用放大镜看冬瓜纤毛,清楚极了。至於琴声尾音在空间中所留下的【尾巴】更是具体的描绘出一个鲜活的空间感。
    接着我听取访内晶子的【Crystal】,同样是小提琴曲,但无论是录音空间感、小提琴本身的音质、音色都与BIS那张迥然不同,这显示了Momento精准的一面。一对够精确辨识乐器音质、音色以及其他差异的喇叭,必然是频域宽广完整、没有癖性的喇叭,换句话说自身音染很低,所以才能让不同的录音尽显细节的差异。当然,在这张CD中,Momento的音质表现非常美,这已不必强调,这么昂贵的喇叭,用了那么顶尖的单体与配件,如果音质听起来不美,那岂不是笑话一桩吗?
    虽然上述这二张CD可以将Momento的高频段特色、音质之美以及精确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不过更精采的表现是在听Philips那套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时。这套弦乐奏鸣曲如果遇上不够优的器材,会有几处难关,一是涩,二是尖,三是定位不清楚。假若您听到的是涩尖定位不清楚的声音,没什么美感,那就是不对的表现。此处用Momento听到的是滑溜又有毛毛的擦弦质感、甜美得流蜜又有黄金般光泽、定位解析精准无比、听了让人感动万分的声音。前面三项或许有许多顶级喇叭也都能表现出来,但第四项【听了让人感动万分】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那必须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声音,才能让人从心底感动起来。而非常美好的声音宛如非常好吃的料理,是在各方面都达到最精妙的平衡之後才会产生的。Momento在唱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时正是如此,那几把弦乐器的精妙平衡产生了绝佳的美好音响效果,让人听了不仅舒服,还油然生出对音乐的感动。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4:04:17 | 只看该作者

四支9寸单体负责400Hz以下频域

Momento的中频段表现如何呢?在举软体为例之前,我要先说它的分频方式。Momento的分频点设在2,900Hz与400Hz处,高端2,900Hz是很寻常的作法,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倒是低端设在400Hz,这就与一般喇叭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按照一般的作法,Momento采用四支9寸低音单体,应该会再设一个200Hz以下的分频点,让二个9寸低音单体专门负责200Hz以下频域,这样可以减轻9寸低音单体在200Hz-400Hz之间的负担。不过,Momento却将400Hz以下的频域通通归给那四支9寸低音单体,这意谓著这个9寸陶瓷低音单体的高、低二端性能非常好,否则无法做如此分频设计。
   让四支9寸低音单体同时负责400Hz以下的频域有什么好处呢?中频段的低端会特别饱满,让男声、低沈的女声、人声的磁性、大提琴、Bass等较低音域的人声乐器特别稳固、扎实。换句话说,Momento的这种单体安排与分频设计可以让管弦乐听起来庞大饱满,人声中气十足,还有很好的实体感。此外,用了四支9寸低音单体,还可以让振膜不需要大幅前後运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量感。一方面降低单体的失真,另一方面还能保有单体快速反应的特质。其实,这种设计的好处人尽皆知,问题是要有足够好的低音单体来支持这种设计理念,Momento是不计成本的喇叭,当然毫不犹豫的[撩下去]。
   所以,当我听Anne Bisson [Blue Mind],那庞大又饱胀的音像就显得理所当然了,富磁性还带著沧桑感的嗓音刷新了以往的听觉经验。而那几样简单的伴奏乐器样样突出,其距离、间隔的清晰伴随著录音室混音的空间感,显得既浮凸又平衡,这种鲜明无比又不抢耳的表现显然是一绝。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4:08:19 | 只看该作者

细节都翻出来了

当我听阿淘的[离开台湾八百米]时,无论是伴奏的吉他或阿淘的嗓音都显得特别鲜明,但是因为美质的关系,所以并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反而想听得更多。这就好像尝到美味的料理,食欲大开一般。或许您会以为此处的钢弦吉他听起来刚硬?错了!很有弹性,包括阿淘的嗓音也是带著温柔味道的。
   当Momento播放蔡琴那张【机遇】时,简直就像翻搅一锅海鲜浓汤,原本只看到乳白浓稠,搅动之後丰富的的食材配料都浮现出来。我的意思是,Momento把这张录音中的所有声音细节都翻出来了,无论是录音器材的杂音、炮制出来的音效、乐器演奏的细节等等都尽显无遗。而蔡琴的嗓音细节也同样清楚鲜明无比。此时的Momento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细节哪里是『放大镜』所能看到者,简直就是【显微镜】级。
    再来我听Stockfisch Records那张【Closer tO the Music】。来到第七首No Sanctuary Here,我惊讶於Momento竟然能够把人声中频段与低频段解析得那么清楚。这首曲子很多人都听过,但我相信他们听到的多是庞大含混的人声与低频,而非如Momento这般所有声音都解析得清清楚楚的状态。这么说好了,一般喇叭听到的是一根粗钢索,只看到那是一根,而且是粗的。而Momento让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根、粗的】钢索,而是几百根细钢索扭成的粗钢索,这【一根】与【几百根】之间所代表的解析力与真实感差距是天差地别的。
    听过许多让过瘾的软体之後,我要来点安静的,选的是内田光子与Jeffrey Tate合作的那张莫札特[第22号钢琴协奏曲]。Momento将莫札特所写的管弦乐配器表现得既和谐又美,尤其是木管合奏的音色真是有如天籁,又有如蜂蜜,带给人深度的祥和甜蜜感。当钢琴开始出现时,我听到的是一颗颗[宝石般]浑圆晶莹实体又温润的琴音,那是有形体的、有重量的钢琴音粒,不是[珍珠]那种只有形体而重量极轻的音粒。Leif一直坚持Accuton的陶瓷单体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有某些喇叭同样采用Accuton陶瓷单体,却未听到有这么美的钢琴,可见最好的单体还是需要高明的设计师,否则声音恐怕流於刚硬。
    小提琴、人声、钢琴、管弦乐都听过,接下来我要试铜管表现,用的是Telarc唱片那张【Braggin,inBrass】(80249,上扬)。一开始的火热演奏已经点明Momento的暂态反应速度有如电光石火,没有迟滞,没有尾巴,一切都是乾乾净净清清爽爽,没有模糊,没有含混,无论是各类铜管、爵士套鼓都火热而不噪耳,明晰又不带侵略性。来到第十五首Black & Blue,低音号的气声、演奏质感、高度解析能力以及音色的正确性更是很少听闻,连那细微的斑鸠琴演奏都好像已经在空气中凝聚成形,真是厉害!我算是真正服了Accuton陶瓷单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4:11:45 | 只看该作者

打击乐的表现可说顶天了

陶瓷单体既脆又硬,虽然暂态反应很快,但能否承受大能量的催逼?其实这个答案上次已经在高雄创世纪音响得到验证,我曾用RR唱片那张柯普兰音乐的【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测试过,当时听到的是惊天动地的宽广动态范围,以及宽深无比的音场表现。这次我还是要用这首曲子来测试Momento,我想听听在近距离之下,Momento的表现如何?果然如我所料,音场表现缩水了,但大鼓、管乐的威猛程度却有过之无不及。在那么近的距离下,狂飚般的气流中,我仍然听不出有任何失真的声音,可见Momento承受大功率的能力真的不俗。
    接下来,我继续用Klavier唱片那张【La Bambad】打击乐来测试Momento。我只听第十轨,就已经完全折服。小至三角铁、大到脚踩大鼓,没有一种乐器声音不是凝聚成
形的。更难得的是,这些乐器都是带有软质弹性的,而非刚硬如石。最迷人的是鼓声,它们既带来庞大能量所引起的震撼,还同时提供丰软高弹性的低频按摩效果,让人听了一直酥到骨子里。至於所有打击乐器所营造出来的定位感、层次感、解析力,我已经不想再说明了,其表现应该说是顶天了。
    除了上述软体之外,我还听了Telarc那张[Super Bass 2],Ray Charles的[GeniUS  LovesCompany],以及马勒的[第三号交响曲](布列兹指挥维也纳爱乐)等,限於篇幅,我无法在一一列举Momento的杰出表现。但我可以说,用Momento听这些软体总是带给我新鲜感,我没有预期能够在这么小的空间中听到那么杰出的大喇叭表现。可见,如果调校得当,庞大的Momento依然可以在小空间中勉力而为。反之,如果大空间没有适当的吸音扩散处理,恐怕会让Momento高、中、低频段失衡,此时您听到的恐怕就不是上述的美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12-23 04:21 , Processed in 1.2147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