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1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处处透露大将之风的中型合并放大器——MBL 700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1 10: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asic系列 贵族血统

     只有二十多年历史(创於1979年)的MBL凭它的葫芦喇叭,已经在发烧友心中建立起崇高的地位,而它的其他产品包括CD机和放大器亦有强烈的签名式个性而受重视。旗下产品有Reference、Noble和Basic三个系列,最高的两个系列我都有幸试听过,实在令人由衷赞叹;至於最普及的Basic系列,到了今天才有机会遇上,就是这部7006合并放大器。它的外形是黑色亚加力面板,中间是显示窗,透著蓝光;显示窗两旁各有5个金色按钮,下方则有(+,-)按键式音量控制,秉承著mbl的招牌冷艳外观。机背有一组平衡,5组RCA输入,一组前置输出,左右各有一对喇叭插座,机身两旁是散热器,全是最基本的合并放大器格局。只是三言两语,便交代了整部机的外型,相当简单。

1.jpg (22.98 KB, 下载次数: 210)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46:12 | 只看该作者
检视过7006的外观後,转而留意正播放的音乐。这部机不是全新开箱,应该起码经过一段时间run-in。一听之下,声音相当开扬通透,毫无局促之感,先给了我一个好印象。7006虽然只是mbl的Basic系列,但始终是系出名门,外型、结构虽简单,却绝不简陋。所以,我心急再看它的内脏,於是暂时关掉它,打开机顶看过究竟。

     首先吸引视线的,是一只426VA的环牛,以每边120瓦(8Ω)输出,相当足料。此外,显示、前置、後级线路板各自独立,後级亦有自己的整流部份,输入端以继电器接驳,机内一方面零件密布,另一方面各部份有适当的分隔,防止互相干扰,制作绝不马虎,比起某些轻飘飘、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合并机,7006虽号称Basic,却一点不“BaSiC”!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50:27 | 只看该作者
60年代民歌 人声结他皆妙

     听过7006播管风琴,它虽然没有令人全身震动的重低音,但那壮阔的气氛却补充了欠缺重Bass的气势。况且这张CD不是我熟悉的,是音乐本身没有重低音(因为那是较早期的风琴音乐),还是器材的原因,我仍未弄清楚,但能给我这样的第一印象,已经令我十分满意。我不急於要『考验』7006的能耐,毕竟它只是一部体型不算大的放大器。我改放一张很久没有听的Peter,Paul and Mary。PPM是我辈年青时的偶像,这张CD也是80年代能买得到的第一张日本版PPM精选CD,早期的数码声仍重,效果只算差强人意o7006播来,竟是相当舒服,三位歌手位置壁垒分明,两支结他勾弦、扫chord,都无限清晰。若当年有这样的效果,不用我在Cassette机旁竖起耳朵听上半天,才『捉』到他们怎样弹<Puff!The Magic Dragon>!Double BasS轻轻的,若有若无,非常的60年代民歌感!<Blowing in the Wind>那种怀旧气氛,把时光带回60年代的越战时期,不少美国人一听便不禁眼湿湿。披头铁石心肠,虽未至下泪,亦为之感动不已。7006把初出道的PPM那种纯朴味道再翻出来,顿时使我重新评价这张CD。不知不觉从头至尾听完它以後,我认为7006播这类人声加上简单伴奏,实在是它的强项,可以发挥这放大器细致的优点,同时也有淡化早期数码味的特性。

     马上放一张现代最新技术制作的王菲LPCD,人声的魅力再次证实我早前的印象。一首<约定>,把王菲已经很准确的广东咬字中的一些小瑕疵显露出来了,但这并无损歌曲的动听,反而使人更怀念这位己在退隐状态的一代歌后,和她那不可替代的音乐感。我很少听(甚至怕听)广东流行歌,但亦喜欢王菲,而用7006听她,动听程度比起任何高级机种亦不遑多让。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50:51 | 只看该作者
音色偏柔 结像不弱

     同样,用7006听色士风和小提琴,一样能令人陶醉万分,这应该归功於它那柔和的个性。不过虽然它柔和,但并没有把结像模糊化。例如Hilary Hahn拉布拉姆斯,那支小提琴的位置是相当sharp的,音色也丰厚一如我试过的Reference系列,只是在最微细的细节上尚未比得上,当然也欠缺旗舰级的贵气。但贵气这东西,无可否认是要用更多金钱才能堆砌出来的。至於7006的音场,在管风琴独奏己显露了一点端倪,它的高度和深度都是相当不俗的。播一张圣桑管风琴协奏曲,管弦乐团的深度亦与之前互相呼应,而阔度则没有深度那样出色,但亦使人满意。我相信再移动喇叭的摆位可以在深和阔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这张CD很多时是整个乐团加上管风琴,到最後还有钢琴加入;这样复杂的声响,对放大器是极大的考验。我不敢说7006能做到最好,但各种乐器在这样大音压下仍能有条不紊地重现,足以证明它的功力并不简单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52:16 | 只看该作者
低频、大鼓 起乎身价

    使我意外的反而是低频。之前的管风琴独奏,低频不明显果然是出自音乐本身。那个时期的管风琴大概未发展到後来的完善,但到了圣桑时代,已经可以尽情发挥这乐器的堂皇本性了。所以在这CD里,应该可以出到非常壮丽的低音。7006不负所托,虽未致排山倒海,但亦足以令人动容。尤其是在慢乐章里,低频音量不大,但渗透力强,从四方八面包围著皇帝位,表现绝对超乎它的体积。

    虽说我对这部中型放大器不敢苛求,但最後仍心思思要考一考它对猝发大声压的反应力。我放一张郭雅志吹琐呐的『江河水』CD的第一首(出嫁),这首乐曲开首的几下大鼓,绝对是敛大器的考验。虽然我有充足准备,约2秒时第一声大鼓仍把我吓了一跳,怎么这个『小朋友』竟可发出有如『大只佬』之力?这一声沉静下来,再过约10秒,第二下
鼓声又到。这次有足心理准备,听得更清楚。唔,它不错是力量不小,产生足够的音压以显示它的充足储备,但在表现鼓皮的松紧度,仍未及再高级放大器的传神;鼓眼的位置很准确,但爆炸力仍未达最高水平。不过,任何人听过它的表现,一定承认它已经达到这一级放大器的极限。除非你常听更高级的器材,而且是同场比拼,否则,7006在这方面的表现,你一定不会觉得有甚么不足。

2.jpg (31.15 KB, 下载次数: 225)

2.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52:49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至此,我对7006实在有点惊讶。正如上文所说,对一部中型合并机,我其实不敢苛求。如果它能有合理的分析力,令人感动的音色,我已经收货有余了(7006完全做到),但7006的表现却是不少更大型的合并机望尘莫及的。我一向认为大厂的基本型号通常都是性价比最高的,7006亦不例外。它的声音丰厚动人,细致的人声和弦乐固然吸引,动态之强亦超乎身价。虽然未达mbl高型号的超水准,但各方面的表现,都反映著mbl赖以成名的独特韵味,处处显现大将之风。能以较相宜的价格,一尝这难得的韵味,实在十分划算。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0:53:57 | 只看该作者
MBL 7006合并放大器规格:
前置部份:
频率范围:DC-400kHz
输出阻抗:100
噪音失真:<0.001%
输入灵敏度:315mV
输入阻抗:High level 50 kΩ,bypass 10 kΩ,CD 10 kΩ;

功放部份:
输出功率:120W(8Ω) 185W(4Ω)
输出电压:最大35V
输出电流:最大20 A
分隔度:90dB
讯噪比:115dB
频率响应  :DC-135kHz/-3 dB
总谐波失真:<0.006%
阻尼系数:300(4Ω)
重量:15kg
尺寸:(W×H×D)450×100×410m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5 12:05 , Processed in 1.1982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