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bs“零”型音响实验室专业监听导线组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1 10: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触NBS线已经有十年光景,亦相信很多资深发烧友对于NBS线的顶班音响质素有相当认识。从它面世第一日开始,NBS最慑人心魄的乃其极品贵售价,纵然当年香港股市楼市两旺,港人跋扈到“鱼翅捞饭”;豪气干云的时候,说到NBS仍不得不从心底涌起一份价格上的‘尊崇’感来。

    时至今日,NBS虽贵却已非唯巨独尊,论贵价起码有机个名牌分分钟与它相若,音质方面则各有所恃,但从包装与外形美观观处着眼;我恐怕NBS样子很可能包尾,因为它的外相从来保持不变,除所用的讯号插曾更改过之外,又或者愈来愈粗重的身躯等,其他表现上的特徵始终十年如一日,一于我行我素,假如导线的‘衣着’也有‘时装’之分,NBS毫无疑问追不上其他日夜求变的‘靓仔’线。

    NBS线外型不变也许日渐令人产生忽略,但内涵方面却是从不松懈于改进的。近四年来我发觉NBS非常密切注意其导线的发展,例如Tara Labs的线从速度与解像度不住地有突破,NBS亦从这方面急起直追,所以今日的NBS线样子虽不变,但能力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19:08 | 只看该作者
丑小鸭变天鹅之“传说”

    由来树大招风,NBS这条传奇色采丰富的导线当然也不例外,有些人对它那莫奈之何贵价而心生不忿,曾闻得台湾有人割开NBS线,透露了内中所用有外乎系普通的工业纯铜Solid Core线,因而指出此线贵得无理。类似‘新闻’多得很,也针对过其他线厂。这种新闻肯定对很多人引起某程度的激动,然而对于笔者来说,因为经常与很多Hi-End工程设计者接触的关系,领悟到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世上从没有一样东西是伟致的,全都是从努力与智慧得来,如果工业线是NBS靓声之源,大家不妨试吓掂唔掂?还有;何以NBS用这种线能够愈搅愈好声,就像今期介绍的NBS“零”?你能吗?

    稍作个比例,一碟乾炒牛河,一碗云吞面,都是稀疏平常到不得了的日常小事,有高下之分吗?全港到处不下数千间大小食肆有这两样的东西供应,但为何食乾炒牛河一定要去某几间才正,而云吞面,则又细碗又贵的麦丕记始终为十手所指去处?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19:33 | 只看该作者
‘零’就是止境

    NBS“零”,意表着无需再努力寻找,这就是“止境之意。NBS“零“秉承家族传统,又粗又重,便今次NBS声明一定要用全套,即是从电源线、数码线、音频线及喇叭线等清一色全餐。如果这一套可以吃得的全餐,你不难想像到碗碗碟碟,茶壶酒杯以至餐巾等都mark了NBS个招牌,其隆重处可想而知,到食饱结帐时;其‘和味’处当然非常刺激。

    虽然全套NBS“零”线价格总和好惊人,尚幸今次NBS皇恩大赤,保持定价与先前的NBS Staement保持不变以免将人进一步哧到鸡飞狗走。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19:53 | 只看该作者
重过大功率扩音机

    当我收到NBS一大盒“零”线套餐时,随手竟搬它不动,原来重量超过八十磅有多!于是只有逐角移它入大门。从来我对NBS线都是爱恨交加“爱者,间令人充满自豪感,恨者,正是它那又粗又硬的线身,最具挑战性的莫如接驳讯号线了,如果是RCA单端式的,分分钟有可能撬松你套机的插座,而且经常将体重较轻的CD机,前级等前置器材拖动或者使它们不能固定安置。

    今次试NBS“零”我决定用First Sound 的极品无源前级,因为我的EAD9000MK III解码具有充份4V输出功率。而无论有源前级多好,论透明幼细总不比无源,现时我这无源前级又再‘摩’过,将所有选择制by passed 了,更加晴空万里,透明无敌,比用EAD 9000 MK III直驱更靓多了!

    由于无源前级有没有增益,所用导线不宜太长,无奈今次NBS竟寄来一对八尽长的给我驳 CD解码与前级,之对于无源前级来说可谓增加无谓传输损耗,再者;粗到像NBS“零”这样子的线,有人会认为对音频有‘吸食’之嫌(虽然本人从来不相信,我只信机种要好,输出就必定够‘定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20:56 | 只看该作者
煲线与Set Up

    NBS线素来耐煲,“零”更是比以前的带要顽固,前后花足两个半星期起码。对于“零”的使用,喇叭线方面NBS今次也跟Tara Labs一样行使正负各一线方法,而NBS的负线设计得很幼,看来跟NBS平价‘蜻蜓’一个样子,但正线就粗大威猛,好似一条钢索般重硬。照NBS指示,正负两条要彼此分开大约两寸,而且要用木料承起它离地一至两英寸,切莫让它接触地毯甘话。至于木料,我认为白橡木或柚木可以,而松木亦OK,但坚硬的檀木就要避免,因为会使它的音质偏硬。

    实试时;由于讯号线太长(八尺;又长又重),只好且一张椅子承住捆起的线;以免将无源前级拖下来。试音证实NBS“零”绝对不可以跟其他任何线一起混合使用,即使是一条电源线或数码线都不可,否则会音色失准,

得不到设计者所下的一番苦心。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22:01 | 只看该作者
试音

    果然正如NBS所说,长长的讯号线对“零”的传输能力丝毫无损,即使用在Passive前级亦然,音乐中各种劲力表现下下撞到跟前,强力的bass,丰润的中频,整齐有致粒粒晶莹亮丽的高频等,无人敢说这一切乃挥洒自一部无源前级!

    论低音能量与聚焦力,‘炎黄第一鼓’第一首能像照妖镜般有效,轰、轰、轰三下子马上定夺雌雄。前有李三脚,今有炎黄三棍,三棍一落,NBS-O轻易过关!说过奇;以前的NBS Statement也照样Passed这三棍,比较起来NBS-O的鼓力会略为劲多一两滴,但NBS Statement似乎对于鼓的馀震表达得微加松容及下沉多几个Hz,但关于低频的强劲表达力,我只可以说两者各有好处。

    另一种低音系听低音提琴,NBS-O的提琴密度感较好,琴身动态活现力特强,但比起业NBS Statement的琴身共鸣量会表达得较通些少,又是另一个各有各好的局面。低音的说法大概到止此为止,其馀类率让我从高音开始评述吧。

    对于高音质素,透明度,控制力,纯净度,伸展力及线条各方面,NBS-O无疑是大赢家,使NBS Statement也要落后几条街,不可以与“零”相提并论!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22:11 | 只看该作者
“零”出高音以纯净、圆滑、宁静无尘及高解释力见长,Statement于纯净与无尘两方面明显落后于“零”。高解释力方面则“零”会展现得较为突出与富有玲珑感,这也是Statement较弱的地方。如果说高音是一个系统的先锋,低音为基石,“零”绝对是胜利者无疑。

    至今为止,高频分析力与质素称得上画时代的线种,心目中Tara Labs 的The One系统系固中极品,在手中刚开始实试的Transparent Audio 的Music Link Ultra系列亦有类似超卓高音质素。如果将“零”与The One在高频方面作个比较,个人认为这又是另一个各有千秋的局面。原则是两种高频都高度传真及达到至高音乐展现力。而严格上讲此两者的高音风格上是迦异的。

    站在绝对传真立场上,高音的形态与风格理应一致才对,否则就不能被指为符合传真的原则,对吗?可惜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正如CD光碟的“零”与“壹”不能代表绝对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乐团在不同地点演奏就足以搞出不同音效出来,但最重要原则是这适当中种种所谓厚的,薄的,润的,结实的,具体的……等等情形,一定不能超过真正原音尺度之外,而NBS-O与The One的高频表达力正是这么一码子事。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0:22:31 | 只看该作者
The One的整个高频有一种飘逸惊艳感,而零的高频着重血肉,两者都极之好,口味仍是决定因素。NBS-O的高音全域结实;高密度感及十分之明洁,总括来讲我认为此乃“零”的最高成就。它也同时承继着Statement的爽口感,这里指的是弦乐群奏时的景像,如查以食物来形容,真可喻之丰富多汁兼且爽口,这种丝丝入扣又甜美爽脆的弦乐表现,能令每一支弦都显得更为具体,更实在,有种展阔及活生的姿彩,是个很实在的体验。不过话时话,“零”的高频端跟The One比会倾向点暗的格调,然而在现实中,临场的Live Show 听落也是偏暗居多,可能这正是NBS设计者致力模仿的目标吧。论到配机与口味,喜欢那种音色的主权仍然操纵在消费者阁下的手上。


    对于中频我要分开‘正中’与及‘中下’两截来分解,零的正中频跟着身Statement其实甚为相似,只是稍为纯净丁点及略增一两分动能,一动一静起落之间来得稍为向前(到面前)而已,说它与Statement大同小异也无不可,都是十分之动听;易于入耳的富音乐味效果,听人声口形展动如历眼前。

    ‘中下’一截原则是保持着上述分别而延续下去,这一区于明净感与透明程度方面;我认为完全没有比Statement更好,只维持在原有水准之内,也许设计者认为这一个区域已经完美了。但发烧友是贪得无厌的动物,如果高频与中频可以更透明,有理无理亦希望个个区域都一样有此改进才是,即使笔者亦有同样的心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0 19:59 , Processed in 1.1323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