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0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服了!真正的好扩大器 CH Precision A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6 14: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H Precision A1是截至目前為止,我聽過最好的後級之一。雖然它每聲道才100瓦,但它所表現出來的驅動力、動能、暫態反應遠比一般200瓦、300瓦的擴大機還好,而它驚人的解析力更是無與倫比,那是一種非常自然、絲毫不強調但又清楚萬分的解析力。還有,它的樂器形體飽滿凝聚異常,簡直就像著飽漲的水球,充滿彈性。尤其,它的低頻段表現更是讓人無法不豎起耳朵,聽過才知道什麼是真正好的低頻。當然,它的音質更美到無以復加。像這樣的擴大機真是罕見啊!

01a.jpg (43.22 KB, 下载次数: 132)

01a.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4:21 | 只看该作者

與眾不同的後級

Al的箱體跟他家數位訊源相似,中央一個OLED顯示幕,左邊一道弧線,右邊則是五個小按鈕,由上而下分別負責Standby(長按)、靜音(短按)  :上箭頭:OK:下箭頭:Cancel。這幾個鈕就可以讓您進入選單內,以上箭頭或下箭頭來改變數值,達到您想要的增益、負回授或四種不同擴大機的使用方式,而這些調整動作都靠機內的DSP來完成,目前市面上有這種設計的後級我還沒看過,絕與眾不同,
  Al的設定選單包括Audio Setting、Display Setting、Shortcuts、FactorySetting、Installed Options、Network等六大項,其中跟直接使用最有關係的就是Audo Setting,內中又分為Global Feedback、aock Source、Input、Amplifier Mode、Gain等五項,一般狀態下不必更動,原廠已設定好。唯有您想改變擴大機使用模式或調整增益、負回授時才需要進入調整‘
    在箱體左右二側上方各有一條縫隙開口,那是用來降溫的,而在頂蓋上有四個圓圈,跟他家數位訊源一樣,是用來跟他家其他器材疊放時用的避震系統,使用時要轉開圓蓋,另外安放避震支柱,讓疊放的器材腳座直通,沒有跟機體接觸‘A1的OLED面板可以顯示一些基本資料,如立體或單聲道、Balanced XLR或RCA輸入、增益、負回授量,輸出功率瓦數、以及溫度等等,這也是一般後級所沒有的做法,很新穎,而且超越時代。
    來到背板,二組與眾不同的喇叭線接端分置左右。再來由左開始有一個Ethernet與USB端子,Ethemet端子是連接控制板用的,而USB端子則與電腦連接,升級軟體。再往右是電源開關,接著三個端子都是接地端(數位線路與類比線路接地)。接著是二塊插板,那是左右聲道的插板,插板上各有—個RCA輸入端、—個BNC輸入端,以及XLR輸入、輸出端各一。奇怪,後級為何要有輸出端子呢?那是用來跟另外一部A1連接用的,可做多聲道使用。

1dd.jpg (41.97 KB, 下载次数: 102)

1dd.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4:38 | 只看该作者

原來散熱片藏在裡面

打開A1顶蓋,才發現原來它是有散熱片的,左右散熱片就跟一般後級一樣,不同的是Al把散熱片以密封箱體封住了,如此一來反而形成以整個箱體散熱的情況。如果仔細看散熱片,就會發現每個散熱片底下都有二個小散熱風扇,這是萬一機內溫度過高時強制敔動散熱用的,不過實際聆聽時我從來沒聽過風扇聲音,只是整個機殼都是溫溫熱熱的。在此稍做補充,A1內部正常工作狀態下,偏壓是調在傾向A類放大的,如果DSP測得功率輸出晶體溫度太高,殷動風扇之後仍然無法降溫,就會強制把偏壓轉為B類放大。假若偏壓已經調整成B類放大而溫度仍然無法下降,就表示內部可能出了問題,此時就會自動轉成待機狀態。降溫之後再度開機,如果仍然遭遇前述相同狀況,那就要送修。這種機內保護機制也是跟一般單純的自動關機不同,
  定眼望去,一個很大的1,200VA環形變壓器穩坐中央位置,這樣的配置是最理想的,不容易引起箱體振動。再來箱體四個角落就是他家特殊的筒狀避震連接座、,當您想把他家器材上下疊放時,這個設計可以完全隔離上下機器的振動,
  在機箱的前方,二個Mundorf大型濾波電容矗立著,二個大型濾波電容以無氧化銅片連接,中間還夾著一個小變壓器,負責待機電源。整流線路、輸入級與驅動級安排在後方,功率級線路板分立左右二邊,與散熱片直接鎖住。而在機身的最後方則是插卡設計的空間,方便用家不同的應用。

01f.jpg (41.64 KB, 下载次数: 117)

01f.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四種不同的運用

A1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那就是功率輸出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就是一般立體聲後級的輸出,每聲道輸出100瓦(8歐姆負載)。第二種是把立體聲橋接,買二部當作單聲道後級(不過2014年CES他家已經推出M1單聲道後級,每聲道200瓦),此時因為橋接,每聲道輸出高達350瓦(8歐姆負載)。第三種與第四種則是雙擴大機療法的設定,也就是Bi Amping,左右聲道可以設定分別驅動喇叭的中高音與低音,而且又分為Passive被動與Active主動二種。為了讓雙擴大機療法更有“療效”,中高音與低音這二路可以分別設定負回授量。例如中高音可以把負回授量設定為零,取其沒有相位失真,而低音可以設定適當的負回授量,增加擴大機的驅動力與控制力。這樣的設計我是第一次看到,可見設計者真的內行。可以分別調整負回授與增益
  由於可以設定不同的擴大機用法,所以A1背板上也有插槽設計,可以更換不同的類比輸入模組。類比輸入端的線路採用純A類、零負回授分砌式設計,噪音極低,暫態反應,而輸出級設計與眾不同,它在輸出級的前端先有一個A類放大的驅動級,後面再接上AB類放大的隨耦級。負回授設計更是特殊,可以設定使用局部負回授,或整體負回授,或二者混合,這種可以調整負回授的做法是為了要讓搭配的喇叭都能得到最佳效果。一般而言,想要讓高頻段擁有極佳的暫態反應與更多細節時,整體負回授的量要少,而如果想要讓低頻控制力更好,則增加整體負回授的量。還有,A1每聲道的增益都可獨立調整,範圍24dB,每一級0.5dB,方便與前級的搭配。
  A1擴大機內設有複雜的監控線路,維持溫度、峰值輸出在最佳狀態,並監管整個線路是否穩定工作。零件則採用最高等級,例如電容器用的是前述Mundorf的四極電容,喇叭線接端用的是Argento,內部配線也是Argento。Argento是丹麥一家高級線材附件製造廠商,創立於1991年,很少看到其他擴大機使用這家高級產品,看來CHPrecision是【無所不用其極】,把最好的都用上了,

01b.jpg (59.56 KB, 下载次数: 114)

01b.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5:40 | 只看该作者

搭配自家訊源綜效加倍

聆聽A1的場地在我家開放式大聆聽空間,此間代理商為了搭配A1,特別把他家Dl、C1數位訊源送來,還有叮ransparent的Reference系列數位線、訊號線、喇叭線與電源線。天啊!光是D1、Cl就要多少錢了?還有那整套Transparent線材更是售價不斐。不過我也要老實說,Transparent線材做得真的好,如果您喜歡的是緊實密度高、高頻段抓得住、低頻段彈性佳、音質又好的線材,Transparent的確是必須考慮的首選之一,
  聆聽過程中,我先用SpectralDMC30SS前級搭配A1,數位訊源使用我的Sony XA9000ES當作轉盤,接WeissDAC202,喇叭用過AERMomentum' Audioplan Konzert 3,以及Pioneer S-Iex,最後才是用整套D1+CI搭配A1。由於CI內建前級與音量控制,可以直通A1,這樣又省下一部前級。而喇叭最後決定使用AERMomentum,取其音樂規模感最龐大,低頻段彈性最佳。
  本來我是想試試看搭配其他廠牌時,A1的表現如何?至少會有不同的長處短處吧?我心裡這樣想著。可是,當我比較過後,根本就是全盤放棄搭配其他廠牌的做法,因為整套CHPrecision的聲音表現太驚人了,根本沒有讓其他數位訊源或前級有任何贏的機會。我可以這麼比喻:搭配其他前級或訊源來寫A1,假若此時的表現是100分,那麼搭配整套D1+C1以及A1之後,整套的表現至少也有150分,我的意思是:搭配其他前級或訊源時,A1就是原本100分的。但是加上自家的D1+C1之後,A1的好會起加乘作用,變成150分的好。既然如此,當然就以全套CH Precision的搭配為定稿了。

01c.jpg (113.63 KB, 下载次数: 105)

01c.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6:21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怎麼會那麼甜呢?

全套的CH Precision發功之後,效果實在太驚人了,拿Tacet那張【WhatAbout This,Mr.Paganini?】只聽了第一首,就讓人不知道要怎麼形容耳裡聽到的聲音。怎麼小提琴會是那麼甜呢?這種超順暢超美麗的琴音好像沾著濃濃的蜂蜜,泛著金黃的光澤,每首小提琴獨奏都那麼的美,就算演奏的是相同的片段,聽起來也是興味盎然,一點都不覺得單調。您知道嗎,想要知道一套音響器材有沒有達到【好】的最低門檻很簡單,沒有什麽大學問,就是用自己身體的感受來評估。如果聽起來會讓您覺得渾身舒服,那就是【好】,不過【好】是有等級區分的,好之上還會有,更【好】、【更更好】等等,這都可以從身體舒暢程度來感知。 A1聽小提琴就讓人渾身舒暢,那絕對不是,好而已,而是【非常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6:45 | 只看该作者
聽過【What About This- Mr.Paganini?】之後,接著聽DG黃金錄音精華CD1與CD2,從第一首Lakatos的辛德勁名單聽起,那小提琴的音質就很美。第二首吉他的音質美不說,音樂中充滿了活生生的彈性‘第三首大提琴【如歌的行板】大提琴的音質一樣是那麼的美,而且聲線緊密,密度很高。第四首一開始的小提琴音質還是那麼美,次女高音的嗓音也是那麼美,而管弦樂的總奏是那麼的飽滿而且有彈性。一路聽下去,每首曲子都美極了,這可證明A1再生樂器與人聲的音質都非常美,而且真實。來到拉摩管弦樂曲,您知道嗎,那管弦樂不僅絲絲縷縷般清晰,而且又飽滿又凝聚又有彈性,還泛出香香的古樂特有氣息,真是美不勝收。
  下一首李斯特的鋼琴曲,每一個音符彈下去都激起無邊的泛音。此外,低音弦的弦振充滿彈性,高音鍵則是晶瑩無比,中音鍵則紮實又圓潤,而且音粒浮凸有立體感,這種鋼琴音響效果真是美極了。第八首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那小提琴竟然帶著黏滯感,聽了讓人渾身有說不出的舒暢,好像吃了美味料理,讓人控制不住想多吃幾口。
  總說一句,這整套CH Precision組成之後,音質之美無以復加,甜味與光澤灌入腦中讓人中毒,而且音樂中一直隱含著寬鬆又緊密的感覺。請注意,寬鬆並非鬆垮垮肥大的同義字,凝聚裡也會有寬鬆,而密度高重量戚重的地方聽起來也會有寬鬆的感覺,寬鬆是音樂中很自然,沒有壓縮,沒有緊繃,沒有肥腫,一切聽起來都還有餘裕所營造出來的舒服聽感。到底這是A1的特性呢?還是D1與C1都有的特性?在此我要說三部器材都有這種寬鬆又緊密的特性,但當這三部一發功時,這種寬鬆又緊密的感覺發揮到淋漓盡致,
8#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7:02 | 只看该作者

音乐规模感大气宽广

再來我要說A1的音樂規模感非常的大器,寬廣。聽毛阿敏【天之外】中的第一首呼喚就知道。當管弦樂總奏發出時,低頻段非常紮實,有重量感,而且量感充足,整個管弦樂的規模感龐大,而且穩如泰山,而那幾下定音鼓更是龐大凝聚清晰又有彈性,鼓形浮凸,定位清清楚楚的在音場後方,好像撐起整個音場的大柱般。接下來第二首也是一樣的大器磅磚,讓人動容。老實說,光是聽完呼喚與記号,很多人就應該會動心想買A1了,因為這種磅磚大器又清爽、富彈性、大鼓形體浮凸的管弦樂表現很少能夠在其他擴大機上聽到‘而此時毛阿敏的歌聲中頻段飽滿浮凸,位置不會退縮,站在喇叭第一線,這也清楚揭示A1的中頻段量感充沛。其實,我應該說A1無論是高頻段,或中頻段、低頻段量感都是充沛的,但並不是軟爛浮腫無法控制的充沛,而是充滿控制力的充沛,所以高頻段不會因為量感充沛而規出來,中頻段不會因為充沛而大到模糊,低頻段也不會因為充沛而失去形體輪廓與彈性。
9#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7:33 | 只看该作者

低頻解析力驚人

緊接著我要考驗A1的各頻段解析力,尤其是低頻解析力,我用的是【奔馳的美聲】第一首。光是這首就能夠窺知各頻段解析力的表現,因為裡面有複雜的各類管樂器,還有音場後方的大鼓,假若您聽這些管樂雜亂聒耳,旋律線條不清楚,樂器質感不真實,銅管的低頻與大鼓低頻含混不清,那就是典型解析力不佳的症狀。A1聽起來如何呢?那木管銅管的合奏特別美又特別真實,每支木管銅管的旋律都很清楚,中低頻又飽滿、規模感又龐大,而且帶著溫暖。這樣的表現代表A1的解析力非常好,而樂器的音色又很正確,所以才能產生會讓人興奮的木管銅管美感‘再來,那大鼓用力打時,鼓皮與鼓槌接觸砰的一聲質感非常真實,而且可以感受到鼓皮的彈性,而當大鼓輕輕敲時,那鬆軟低沈的震波有有如吐煙圈一般緩緩襲來,那種低頻效果令人舒服已極‘顯然,A1的低頻解析力非常優,才能讓此處的大鼓形體浮凸,質感真實,不會像一般後級,低頻量感不缺,但卻缺乏讓人聽了會感動的大鼓真實感與3D立體浮凸感‘
  另外一首可以驗證Al解析力的曲子是【奔馳的美聲】第十一首夢的华尔兹,這是豎琴為主的演奏。老實說,如果府上背景噪音太大,您可能會以為曲中只有豎琴跟長笛,沒有其他樂器。事實上爵士套鼓的鈸跟Bass一直都,默默跟著伴奏,但因為音量實在太小聲了,如果沒有安靜的環境,以及高超的解析力,您根本不會聽到它們的存在,而A1不僅能清楚表現出它們的存在,還可以聽出敲擊質感,以及跟豎琴低音弦不同質戚的Bass音粒,這也是Al解析力高超的明證。在此我忍不住要多嘴一下,錄音時把爵士套鼓跟Bass音量壓得幾乎聽不到,這樣的錄音方式到底有什麼特別意義呢?其實就算把套鼓跟Bass音量調大聲,也不會影響主奏的豎琴啊,因為豎琴已經夠大聲了。會不會是混音時的失誤呢?否則錄音師沒有理由要這樣做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8:08 | 只看该作者

暫態反應快但又不急促

再來我要說A1的暫態反應。聽,奔馳的美聲第四首巴哈,小提琴協奏曲時,弦樂群的快速律動感充分顯示A1暫態反應的優異,那種律動感其實是眾多演奏者細膩的演奏力度變化集合而成,如果暫態反應不佳,優的律動感就消失了,而聽第七首海頓的交響曲時,那第一聲管弦樂總奏突然發出來,好像突然出閘的快馬,那麼有勁,那麼快速,但聽起來卻又不急促,不急躁,不會讓人有突兀刺耳的聽感。整首曲子聽下來,樂團演奏時的力量完全透過Al表現出來,一點都沒有衰減,沒有鈍化,沒有軟化,這就是很好的暫態反應表現。
  Al聽鋼琴時特別爽甜,高音鍵晶瑩,中音鍵寬廣鏗鏘,低音鍵紮實清楚,整體聽來開朗又甜潤。這種鋼琴的特質其實就是A1整個高、中、低頻段的特質,只不過聽鋼琴時特別明顯。當我聽Delos那張貝多芬鋼琴鳴曲,熱情時,低音鍵的震撼力驚人,那不是渾濁鬆垮龐大的低音鍵,而是清晰紮實凝聚規模感龐大又具有往下衝擊的震撼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12-26 00:13 , Processed in 1.1589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