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12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的单元频响不是特别的漂亮,高音较为明亮,需要降低3倍的响度,但然改进后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这对音箱在摆位时不宜直对人的座位。高音内倾25度左右的角度,会给我们带来那种自然的平衡,以及高低音的出色延展。我不是一个只注重音效的发烧友,更喜欢音乐大厅的表现,但扬声器在优化设计之后,很明显“工作”更加的完美。似乎没有任何的约束,不但音乐效果完美,音响效果也有惊人的表现。音乐与音响有极高的统一性。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其触手可及的成像力和透明度,同时又具有宽阔的空间感和前后位置的微妙的变化感,音乐的表现犹如现场一样的具有可视性。
声音的平衡与高中低的融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即使初步聆听它的音乐表现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带给你美好的音乐享受。
中音的表现相当出色,音乐的还原流畅而平稳,细节丰富又具体,音质表现纯净,音乐的整体的还原让人充满信心。特别是它解决了箱体谐振以及能量的衰减,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音色非常的逼真,极为接近于真实的乐器。
整个箱体采用了弧形的侧面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驻波的产生。此外,大部分方形箱体的设计并不能很好解决不良震动对音质的影响,为了增加箱体惰性与抗震性,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阻尼的概念,努力消除了能量转移的现象,凡尔登通过6毫米厚的弹性clay-polymer粘合剂。VSA triple-wall层压板结合三种不同谐振的材料进行组合。外层是树脂与MDF保护层,中间是碎砾石的人造石板,内层是橡胶,再用矿物质和树脂粘结剂粘贴成一体。整个壁厚达到2.5英寸,这和凡尔登其它的高级音箱箱体的设计方式是相同的。
这种方法与英国人设计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著名的BBC-style薄壁speaker-cabinet设计。它的概念是:利用箱体内部谐振,听感上较有益的成份,来辅助发音,增加音乐的谐音成份,当然免不了会有一些声染色。试听后,Mk2声音是相当完整的,在我看来,消除谐振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消除的音染之后,提高了声音的素质,低音变得尤其的精准,速度和力度俱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