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8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井裡的蕭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6 17:2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刊自從舉辦不定期開放日活動之後,吸引了不少發燒友到訪,每次活動就如家訪,雖然聚會的時間只有個多小時,但面對面的交流我認為比起單靠文字揣摩來得更實際,這正是家訪的意義。

現在本刊每月迎接發燒友已是家常便飯,然而倒轉過來,我們家訪發燒友的機會卻不是經常發生,上月難得錢大姐、大草哥、鍾欲源和我能擠出時間同行去到深井探訪一位Cessaro的用家,主人翁Eddie不但把一對Cessaro Choopin  Signature調得頭頭是道,對於整套器材的搭配亦顯得是經過深思熟慮:顯然這份道行並非付錢藏能買得到,毫無疑問Eddie就是讖聽識玩的發燒友,此行是值得借镜學習。

1.jpg (1.06 MB, 下载次数: 292)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7:29:38 | 只看该作者
兩前兩後的组合

    不管是那類型嗜好,接觸久了就會產生儒執的想法,以往也曾遇到視音響玩意為技術競賽的發燒友,長期抱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心態……而接觸音響已有7年時間的Eddie絕非這類人,他仍然保持著理性,揀選器材會從實際環境作考慮,這便是心態決定境界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7:32:54 | 只看该作者
Eddie的家居佈局是先經過偏廳才到擺放器材的客廳,發燒窩的面積樓高8.5呎,寬10呎和深16呎,在前方喇叭位處設有兩道側牆,而喇叭的背牆暗藏了一個頗為大型的CD收納櫃,裡面儲存的CD專輯己被擷取成為數瑪音檔,很明顯Eddie是以數碼音樂作訊源,整個「藏音閣」建立在Wadax Hermes之內,通常Wadax的用家也會添置同廠前級,

而Eddie購入的是數年前推出的Pre l MK 2,但是訊源並非由Wadax前級直通到後級,而是經由另一部Cessaro Air One無源前級輸出到一對Rodert KodaK70單聲道後級,驅動Cessaro Chopin Signature號角喇叭。

2.jpg (366.35 KB, 下载次数: 277)

2.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7:38:22 | 只看该作者
在我接觸過的組合裡,這套說不上複雜,可是令我摸不著頭腦的是何解同時用兩部前級呢?WadaxPre l MK 2明明是可以切換為DAC模式,並能選擇2V或5V固定輸出,Eddie卻要在Pre l MK 2把音量調至-10.5dB,然後再由Air 1無源前級控制整體音量,這是否有故弄玄虛之嫌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7:42:36 | 只看该作者
起初我嘗試使用Pre l MK 2的DAC模式,但發覺選擇2V輸出後,對於無源設計的Air 1來說增益不夠高,聽起來像有神無氣,但5V輸出聲音又會過猛,失去了線性美感,最後我決定把Pre 1MK 2固定在合適的音量,在聆聽時再由Air 1控制總音量。

聽完Eddie的解說我亦直話直說:「何不乾脆使用單一部前級?」Eddie笑說是中了Chris兄(御品音響主事人)放下的毒!  「聽過無源前級便對那份幼細線性聲音著迷了,現在也很難捨棄它!正因是無源設計,所以Pre l MK 2負責把數碼音樂解碼成為模擬輸出。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43:52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角度

  無源前級確實有令人難以抗拒的聲音魅力,奈何搭配器材並不輕鬆,除了輸入訊源要有高增益之外,喇叭的靈敏度也不能低於90dB,Eddie選中的ChopinSignature具有97dB靈敏度,加上前級是同廠的製作,焉有不合拍之理?況且,Air One亦非一般無源設計,機內安裝了一個體積略大的純銀變壓器,整個衰減線路定為31段,變壓器並無增益作用,故此輸出阻抗是跟隨輸入而衰減,基於線路內元件較有源前級少,整體表現擁有極低地台噪聲及聲音幼細。

3.jpg (556.88 KB, 下载次数: 260)

3.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48:39 | 只看该作者
因應環境,Eddie駕馭Chopin Signature也花了點心思,雖然喇叭的體積並不巨大,身高只有1。3米,深780毫米,可是不代表是容易招呼,基於ChopinSignature配置的壓縮高音單元是採用鈹製成,而8吋紙盆低音單元配上鋁鎳鈷磁鐵,驅動方面是不會令擴音機推得辛苦,真正的難度是在擺位方面,現在的位置是Eddie反覆試了多次才找出來,

「在調試人聲焦點的時候我嘗試把喇叭稍為向內傾,同時把前方兩支腳釘輕微調高令喇叭小許昂後朝天,我感覺擺位後比起齊整放有更佳效果,但都未算是最佳位置,我仍然嘗試其他位置和方式…,」,這對Chopin Signature進駐Eddie的發燒窩已有9個月時間,看來他在喇叭擺位方面也摸索了一段時間,既然近著黃大仙,沒理由不求支好籤吧!說到喇叭擺位怎可能不向經驗豐富的大草哥請教呢?

經過草哥輕描淡寫的提示,Eddie順應調整了內傾角度,之後便獲得想要的效果,現在說起來我覺得ChopinSignature的能量感挺厲害,只要Toe in角度稍為多了一點,聚焦點就變得含糊,難怪當初Eddie要左試 右試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53:54 | 只看该作者
配出性格

     想當日我迎接Zu Audio Omen Def MK ll喇叭,在擺位時亦有把喇叭昂高,所以我能理解到Eddie為何想出這做法,如非親身體驗那裡能掌握到昂高角度帶來的聲音差別呢?由此可見器材的優劣表現豈只關乎製造質素,發燒友如何搭配運用也很重要,

這方面我相信Eddie是有一套心得,我看他把兩條Vertere HB電源線應用於Wadax Hermes及Cessaro Air 1  (只供電給顯示屏),而Robert Koda K70後級則選用Gobel Statement合金導體電源線及喇叭線,這已經是一種調聲手段,如果讀者有閱讀上期的「音響技術」,

從鄧肯兄的描述也能了解Vertere HB電源線的威力,況且,Eddie對器材照顧周到,差不多每部器材都使用SRA( Silent RunningAudio)隔震座承托,並連接於Tripoint Audio的Troy地盒,這代表了他對聲音的追求不單是乾淨無噪,而是要有清晰的層次表現,在當日播放過的歌曲之中也證明Eddie是達到目的了,

像播放大植英次指揮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骷髏之舞>,慣常聽到的動態此際一點也沒缺少,爽快的聲音節奏更有別於我印象中的號角喇叭,在高低起伏間逭套組合發揮出兩大特性,就是層次分明和厚度適中,播放這類大開大合的古典更有刺激聽感,而播放人聲卻又不會惡形惡相,

像播放張學友「我與你」專輯中的V不經不覺>,輕快的小提琴伴奏襯著學友成熟的唱腔,竟令我有愉快的感覺,雖然這張專輯並非靓聲名盤,可是整體聲音是很自然,若播放一般的流行曲都能播出悅耳效果,那意味著該套組合是有一定的水準,到轉播蔡琴的〈祝我幸福>時,琴姐的聲線厚潤之中也恰到好處,總的來說這套組合是動靜皆宜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4:09:52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读者朋友,当你阅读至此或会认为Hi  End器材和名贵线材是不会播出烂声,我只能说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要是不用心机去玩好每部器材,就算价钱再贵亦是徒然,同样的道理也能套落售价不高 ,甚至乎是DlY器材身上,

正如Eddie音响架便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他用实芯不锈钢制出的框架,配上大理石作垫板每层石块与框架之间加上了Oyaide,垫钉这反映出他对抑制谐振的认知,那管这个音响架的制作是困难或轻松也好,起码他是认真追求自己喜欢的声音,这才是正确的发烧态度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5-25 21:42 , Processed in 1.1617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