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4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材评论|奠定坚实的音乐基础 ATC C1Sub MK2 超低音音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8 10:3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新音响》   

       音响迷群体中始终有人顽固地认为:两声道音乐系统不要加超低音……在他们的概念里,超低音音箱仿佛成了AV家庭影院的专利。为什么不能加呢?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确实被家庭影院“超低音”轰怕了;另一个原因,或许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调整好超低音,那既然出不了好效果倒不如不用罢了。
       当然,我对这个观点持相反的意见,超低音当然能加,在大部分玩家的组合里还很有必要加。现实中,我自己家里就是玩2.2系统的,一对书架箱+一对超低音音箱。曾经多位初次到访的朋友,会满脸疑惑非常惊讶地赞叹:你的书架箱低音真棒啊!当得知我用了超低音后才回过神来:你的超低音衔接得很好呀,居然没有半点痕迹……其实,音乐播放系统加超低音的超级玩家比比皆是,比如前不久家访了广州美院李教授的工作室,那套玩得出神入化的阵列系统就用上了双12英寸+双15英寸+双18英寸的超低音,重播交响乐时如同现场的磅礴气势令人拜服。另一个例子是《新音响》顾问台北曹医师及总编赖先生家里,他们玩的是多声道音乐厅,而且前置主音箱都是素质高超的大型落地箱,然而多路超低音的配置和调整却是必需品,在观看高清音乐会视频的时候,可准确重现低音乐器的质感和能量,这样的效果是一对常规的落地箱或书架箱远远无法企及的。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734.png (309.87 KB, 下载次数: 285)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734.png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835.png (492.67 KB, 下载次数: 246)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835.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0:23:13 | 只看该作者
价格昨天已发,请看站内短信。
11#
发表于 2022-7-1 10:12:02 | 只看该作者
weihong 发表于 2022-6-30 10:57
如果是音箱加低音炮的话,搭配的功放最好有前级输出功能,音箱用功放直接推动,从前级接一条信号线给低音炮 ...

谢谢  atc c1 mk2低音炮请pm个价格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30 10:57:5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音箱加低音炮的话,搭配的功放最好有前级输出功能,音箱用功放直接推动,从前级接一条信号线给低音炮,这样音箱和低音炮的音量同时由前级控制,两者的声压比列同步一致性会更好。
9#
发表于 2022-6-30 01:13:20 | 只看该作者
请pm c1 mk2 低音炮价格并讲解下配合并功放,20psl该如何接线呢?
8#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0:52:57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其实,正是由于C1Sub MK2的加入,弥补了SCM20SL书架箱超低频的延伸,才让音乐的重播效果更完整。而且,书架箱和超低音音箱的组合不但能够满足较大的场地施展拳脚,同样适合在一般家居式环境中使用,尤其是想达到落地箱那宽松的低频却苦于预算和空间不足的玩家,不要犹豫了,为书架箱系统搭配一只优质超低音音箱吧,只要经过恰当的调整,必定能给你体会到什么叫:打开全频重播的新世界。
7#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0:51:28 | 只看该作者
       在融入C1Sub MK2之后,我可以感受到体型并不大的SCM20SL书架箱仿佛长成了巨人,若非亲耳聆听,压根不会相信面前形态浩大的交响乐是由这对书架箱重播出来的,弦乐声部横向连绵铺陈在音场的前方,并且向后延伸,木管和铜管的位置也清晰可见,敲击乐组更是坚定在音场的后方,ATC一贯出色的声音密度感,能够令敲击定音鼓的力度大小变化都呈现历历在目,而且鼓的结像形态始终稳定扎实。另一方面,很多音响系统或许分析力不够,或许声音密度感不足,常常会“忽略”了中提琴声部,而这套组合却能清晰准确地呈现了中提琴对于音乐结构完整性的重要性。就如同一张广色域的照片,如果缺少了中性灰,你觉得色彩过渡会自然吗?另一个容易忽略的是交响乐中的倍大提琴声部,音乐的很多乐句都需要低音声部来铺垫基础,烘托气氛,如果重播不出来,或者重播的比例不对的话,音乐也就会像少了基础,欠缺稳重。而这套系统,由于C1Sub MK2的加入,所呈现的倍大提琴不但能够清晰重现,低频的线条还来得清晰而有韵律感,这是一种像真度很高的低频,量感不过分、音质不浑浊,甚至能听到“牛筋”的韧性和木头琴腔的共鸣感。印象中,拥有这么高超的低频表现力的落地箱,都要价不菲,而这套ATC音箱组合仅由一对小巧的SCM20SL书架箱和一只C1Sub MK2超低音组成,就能达到媲美更高端落地箱的重播能力,此种玩法果然极具性价比。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0:50:55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输入连接与调整的功能都设计在箱体背面,提供左右声道高电平喇叭线输入,可让玩家在没有前级的时候,从主音箱或合并功放处取信号;也提供单个L+R低音信号输出,供串接更多的超低音音箱;同时还提供左右声道RCA输入,供连接前级使用。略为遗憾之处,作为厂方入门级的C1Sub MK2缺少了XLR平衡输入,这个接口要上一级的C4Sub才提供了。而调整方面的设计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超低音音箱和主音箱之间的衔接。C1Sub MK2不但提供常规的增益调整和低通频率设置,其优秀之处还在于相位是连续可调设计的,相比很多超低音只提供0/180度两档选择要好用得多了。因为绝大部分的音响迷是不太可能把超低音和主音箱摆放在同一平面上的,而随着距离不同,声波的相位都不会刚好是0/180度,可能是30度,也可能是60度,因此这种连续可调的设计才有可能把衔接状态调到最佳。
  另外,C1Sub MK2内置的功放为同级罕见的AB类线路,由分立MOSFET场效应管线路提供200W的大功率,驱动12英寸超低音单元不但兼顾了力度和量感,还确保音质保持ATC自家功放的相同水平。对于追求高音质重播的完美主义者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吸引人。你知道体型并不算十分庞大的C1Sub MK2有多重吗?53kg!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要知道,类似体型的超低音大概没有几只比C1Sub MK2更重的了,比如美国EARTHQUAKE大地震Minime-P12仅重18.2kg;英国REL G2重38.1kg,S/812重34kg;JL F112重52kg;B&W DB4S重26kg……这种情况和ATC的其它音箱有点类似,由于ATC一贯采用大型磁路系统的喇叭单元设计思路,因此总能看到ATC喇叭的磁铁路比同级产品更大的情况。而且C1Sub MK2的内置功放是传统的AB类设计、加上用大型环形变压器供电,因此整体重量令人惊讶。实际上,更重的重量对于超低音这种“强震源”当然有益无坏,我就见过某些“轻量级”超低音震得会“自动行走”的,那样的产品还指望能有好效果吗?
  假如脱离了主系统的搭配,我们完全无法单独试听一款超低音音箱,于是,系统中的其它器材我再简单作个介绍:主音箱是ATC自家的新一代SCM20SL书架箱、音源是加拿大Oracle甲骨文CD1500分体电源CD机、胆前级是捷克的KR P135、驱动SCM20SL的后级功放是ATC原厂的P2,一款AB类线路输出功率高达300W的晶体管后级。C1Sub MK2的摆位在两只书架箱中间,并且几乎没有前后距离差,因此从摆位基础上确保最小相位偏差。

微信截图_20210318104153.png (652.29 KB, 下载次数: 246)

微信截图_20210318104153.png
5#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0:49:14 | 只看该作者
       ATC C1Sub MK2超低音音箱研发的初衷,其实是为配合厂方早已名扬四方的家庭多声道系统C1C和C3C中置音箱,以及HTS系列挂墙卫星音箱等一系列实力非凡的佳作而打造的。当然了,用在两声道音乐系统中也没有丝毫的问题。ATC C1Sub MK2采用密闭式Active有源设计,直径12英寸(314mm)的喇叭单元安装在箱体底部朝地板发声,振膜以高压多层阻尼物料制造,能抑制低音单元所不能避免的分割振动,减低和声失真,扩阔低频频率响应范围,令低音播放表现大幅提升。箱体使用4只高高的支脚撑起,让低频的气流得以顺畅呼吸并且作全方位扩散。314mm的喇叭口径尺寸也和厂方SCM100/200两款大型落地箱的单元一致,大口径音圈采用扁线以手工绕制,其中有什么微妙的关系就不得而知了,下次采访ATC工厂负责人的时候我再核实。C1Sub MK2的前箱体壁板上方镶嵌了品牌铭牌,并且只有一颗LED显示工作状态。

微信截图_20210318104128.png (668.8 KB, 下载次数: 276)

微信截图_20210318104128.png
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0:48:06 | 只看该作者
       在聆听ATC“新作”SCM20SL书架箱的时候,代理商搭配了ATC自家的C1Sub MK2超低音音箱,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优质的超低音是那么的不可或缺。这套组合的整体声音完成度之高,甚至比一对体型大得多的SCM50落地箱都不遑多让,再查查规格表,强大如SCM150落地箱低频指标也只到25Hz(-6dB)。而且,玩优质书架箱和超低音的组合,由于结合了书架箱的灵动与超低音丰富的调校设置,还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不同大小的空间环境,即使小到15平方的书房,或者大如力高展厅这种60平方米以上的空间,这套小组合都能应付自如。如果换上一对体型庞大的SCM150落地箱,在小空间怎么可能玩得好呢?另一方面,玩SCM20SL书架箱的话,由于不需要考虑有源超低音的驱动问题,那么前端搭配的功放的选择余地也比大落地箱容易得多。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933.png (786.78 KB, 下载次数: 267)

微信截图_2021031810393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5 18:54 , Processed in 1.1402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