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2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久弥新的醇厚Densen B-200+前级/B-330+后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4 15: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丹麥在歐洲不算大國家,但音響產業卻是非常發達,丹麥人做音響有一項特色,就是「擇善固執」,而且固執到有些令人難以想像。譬如Densen,他們家的器材二十年前就長這個樣子,現在模樣也沒變多少,都是方方正正的金屬盒,邊邊角角還不多打磨,呈現銳利鮮明的個性。從箱子裡面拿出B-200+前級與B-330+後級,還真有種時空倒流的感受,好像Densen怎麼樣也維持相同的外觀,真的是「青春永駐」。

20120824_277c3c.jpg (14.15 KB, 下载次数: 182)

20120824_277c3c.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0:46:17 | 只看该作者
收信
13#
发表于 2012-9-11 08:11:01 | 只看该作者
求Densen B-200+前级  价格、

[ 本帖最后由 地地道道的 于 2012-9-13 08:16 编辑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5:34:28 | 只看该作者
收信
11#
发表于 2012-9-10 10: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weihong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sidneyshuai 于 2012-9-11 09:25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40:02 | 只看该作者

器材規格

B-200+前級 器材規格
輸入端子:4組RCA與2組錄音輸入
輸出端子:4組RCA
電源供應:2x20VA
電容:50,000μF
頻率響應:2~500kHz
總體諧波失真L低於0.05%
尺寸:440×310×64mm(寬×深×高)

Densen B-330+器材規格
型式:二聲道晶體後級擴大機
輸出功率:2×120瓦 / 8Ω,2×240瓦 / 4Ω
電源變壓器:750VA
濾波電容值:110,000μf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39:11 | 只看该作者

感受音樂的醇厚

B-200+前級/B-330+後級流著純正丹麥血統,他們外觀不花俏,造型方正,可是卻是歷久彌新,十年後再來看這套前後級,造型一樣不退流行。聲音表現呢?因為聲底厚實溫暖、因為音樂表現自然,您很容易在聽這套前後級時,不自覺融入音樂當中,忘了什麼叫做音響性,可是當您融入音樂時,那不就是買音響的最高享受了嗎?如果您想挑一部音響個性很強,一聽就很有特色的前後級,或許B-200+前級/B-330+後級的自然活生沒那麼地搶眼,但這套前後級舒服、輕鬆的音樂性,可以讓您感受音樂的醇厚,而不是靠麻辣來討您歡心。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37:58 | 只看该作者

厚聲又兼顧細節

用郎朗這首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聽器材,還有一項重點,那就是細節的表現。這首協奏曲以技巧困難聞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人高馬大,手指特長,自己又是鋼琴高手,所以寫出來的鋼琴曲特別難。奇怪,曲子難和聽細節有什麼關係?我每次聽這張唱片,我都覺得想提醒郎朗,下次錄音記得剪指甲,因為在快速飆奏的樂段,總是會聽到指甲敲打鋼琴鍵盤的聲響,伴隨著快速的音符一起浮現。您聽不見指甲碰觸琴鍵那些細微的演奏噪音嗎?B-200+前級/B-330+後級很輕鬆就可以聽見,而且聽起來很自然,不會影響音樂的進行,卻讓我們更貼近錄音現場。
雖然B-200+前級/B-330+後級的頻寬標示很誇張,前級拉到500kHz,可是別誤會那是高頻表現很好,而是顯示測試數據很強。實際上這套前後級聽起來很舒服、很自然、很輕鬆。譬如加拿大Viveza四重奏的「Tango, Tango」專輯,內中有很精彩的探戈音樂,錄音也很棒,但卻不容易表現,一開始的「Tango Tzigane」就很難,小提琴一開始就衝到很高的音域,然後慢慢落下,鋼琴猛烈地呼應,然後低音大提琴加入對抗,手風琴也呼應著節奏,其他三種樂器都在表現節奏,聲響又厚又沈,小提琴更要賣力拉奏,壓過節奏的氣勢,四種樂器交織起來,更顯得探戈音樂的激昂。用B-200+前級/B-330+後級來聽「Tango, Tzigane」,激昂的氣氛中帶著探戈的優雅氣氛,小提琴激昂地衝出氣勢,可是厚實的聲底讓鋼琴、低音大提琴的節奏顯得很穩,小提琴飛舞出曼妙的姿態,跟隨而來的手風琴溫潤地演奏和弦,聽起來豐滿而有共鳴,整體音像呈現出很漂亮的立體感與層次感。哦,忘了提打擊樂的部份,跟著節奏拍打的手鼓,聽起來音像清晰而快速。擴大機「快速」很重要嗎?聽這手鼓最清楚,如果擴大機控制力不好,手鼓聽起來沒有清脆感,那探戈節奏的輕快腳步就要顯得混亂,少了活生感,B-200+前級/B-330+後級在這部份表現得很自然,您不會特別感覺音響的速度感,但那音樂聽起來就是很自然,也帶有舒服的活生感。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36:40 | 只看该作者

優異的強弱層次

什麼樣的前後級可以真正吸引人?不在於高深的設計技巧,也不在昂貴複雜的零件,而是重現音樂的能力,B-200+前級/B-330+後級在這方面表現得確實很好。女高音聽過,我們換上強悍一點的音樂,還是拉赫曼尼諾夫,但編制變大了,聽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演奏者是郎朗,由葛濟夫指揮馬林斯基管弦樂團。這首曲子第一樂章一開始就是大考驗,鋼琴獨奏開始,那是浪漫樂派很喜歡寫的「鐘聲」音形,拉赫曼尼諾夫寫的不僅是鐘聲,還是由遠而近的鐘聲,所以開頭要輕,然後逐步漸強,好像遠方教堂敲著鐘,而我們是一步步靠近教堂,那遠方鐘聲越來越近、越來越強,越來越龐大,光這一段漸強的鋼琴聲,就足以考驗擴大機的層次感。怎麼說?即便是便宜的擴大機,一樣可以聽出漸強的效果,因為鋼琴家就是這麼演奏的,錄音也能把強弱帶出來,可是優秀的擴大機可以把層次感帶得更清晰。用B-200+前級/B-330+後級聽郎朗這段漸強,可以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強度,指尖從柔弱慵懶,慢慢地增強氣勢,緊跟著樂團齊奏帶入,波濤洶湧的音樂浮現,而鋼琴依然是猛力地彈奏節奏,好像樂團的浪潮拼命地想把鋼琴淹沒,而鋼琴卻以強力的節奏站穩腳步,抵抗樂團的洪流。B-200+前級/B-330+後級把這些樂團與鋼琴之間的層次表現得很好,樂團弦樂群如潮水般的氣勢,一片又一片襲來,可是鋼琴的腳步很穩,重量感很好,密度也很好。在表現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上,好像無負回授的擴大機特別強,Densen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20824_90c7.jpg (30.93 KB, 下载次数: 175)

20120824_90c7.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35:26 | 只看该作者

溫潤的厚聲底

關於B-200+前級/B-330+後級的設計內容,大致表過,接下來我們要實際聽聽這套前後級搭配的聲音表現了。試聽地點在U-Audio的試聽室,空間大約二十來坪,搭配的喇叭是Sonus Faber Amati Futura,訊源則是Audiomeca CD+DAC。
B-200+前級/B-330+後級的聲音表現沒有遠離我對Densen的印象,聲底厚,帶著適度的溫暖,同時保有豐富的細節,而且音樂性很好。這個「音樂性」很重要,雖然我總認為這個形容詞太過籠統,但是音響評論確實不容易變出新名詞。B-200+前級/B-330+後級的音樂性表現在流暢細膩的線條感,那音符的光澤彷彿細細打磨過,有溫潤,也有細部紋理,是非常容易親近的聲音,很輕鬆地讓我們聽見藏在音樂裡的細節。拿Renee Fleming「The Beautiful Vioce」為例,那首拉赫曼尼諾夫的「無言歌」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曲子,既然稱為「無言」,表示沒有歌詞,唱的人只能吟唱著旋律,沒有歌詞來支撐,可是如果您聽見那些音樂細節,一定覺得音樂很美。弦樂輕飄飄地引導,女高音馬上跟著唱出旋律,只有輕飄飄的弦樂和女高音,音樂聽起來一點重量也沒有,隨後低音大提琴撥奏,稍微加重了音樂的厚度,小提琴與女高音一起上下起伏,而低音則穩穩地拉奏如波浪一般的旋律。B-200+前級/B-330+後級把音樂的輕與重表現得很美,層次感很好,細節很多,聽起來一點壓力也沒有,偶而音樂掀起波濤,很快又平息,這套前後級把「無言歌」的「輕」自然而不做作地表現出來,也把拉赫曼尼諾夫音樂中帶有法國沙龍氣息的氣質呈現出來。

20120824_12b8.jpg (26.29 KB, 下载次数: 164)

20120824_12b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2 05:20 , Processed in 1.1299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