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2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频滚滚而来 试听Penaudio Sinfonia喇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6-1-18 13: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來自芬蘭的Penaudio終於推出首款旗艦大型喇叭Sinfonia,不過,有趣的是,身高將近180公分的Sinfonia仍然維持Penaudio一貫的窄面板設計,只有18公分寬,讓它看起來非常瘦高,有別於目前市場上任何其他產品。

showimage.jpg (236.7 KB, 下载次数: 412)

showimage.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1:41:0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也有很好的声音效果,慢慢宣传吧
12#
发表于 2016-2-5 11:22:24 | 只看该作者
好巨的音箱!看来Penaudio追求声音的极致,是把音箱当作乐器来做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0:10: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地区我们直接代理销售吧!
10#
发表于 2016-1-19 22:15:43 | 只看该作者
老周代理Penaudio?很不错的;听过asr推小箱子的不错;这款据说很难搞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4:08:07 | 只看该作者
器材規格

型式5單體3.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29 mm軟半球高音×1,160 mm鎂合金中音×2,260 mm紙盆低音×2
效率:87 dB
頻率響應:20 Hz – 25 kHz
阻抗:4 Ω
分頻點;80 Hz,200 Hz,4.5 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50瓦以上
尺寸:1,780×180×540mm(H×W×D)
重量:70公斤

penaudio_sinfonia_11280160979-1.jpg (40.93 KB, 下载次数: 381)

penaudio_sinfonia_11280160979-1.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4:07:25 | 只看该作者
輕鬆聽音樂的好選擇

接著想聽人聲,拿出張學友的「Private Corner」專輯。Sinfonia對於人聲有著非常好的3D成像能力,不僅厚度絕佳,形體感紮實,像是舞台上打了聚光燈的主角,雖然其他角色都在,但很難不注意到他。此處人聲的音像十分巨大,不過厚度恰到好處,聽陵戶智繪時的感受更是深刻,因為她的聲音原本就厚,如果系統的中頻也太厚,歌聲就顯得不夠靈動,如果系統不夠厚,又會聽到過多的陵戶智繪常有氣音或喉音,而變得有些做作。Sinfonia對於人聲的詮釋即為恰當,夠誠摯,夠溫暖,又能恰當表現出歌唱者的技巧,感染力豐富。
一個下午聽下來,我覺得Sinfonia似乎是另一種典型的產品。哪一種典型?就是可以極輕鬆地聽音樂的典型。說的明確一點,Sinfonia讓聽者不必用很大的音量,就可以清楚聽到全頻段的重播,毫無遺漏。當然,如果你本來就是低頻的愛好者,Sinfonia更適合不過,它絕對能提供滾滾而來、源源不絕的低頻。更棒的是,瘦高的Sinfonia不會佔去太多室內面積,讓你更容易擺放。

penaudio_sinfonia_10185032463-1.jpg (47.99 KB, 下载次数: 394)

penaudio_sinfonia_10185032463-1.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4:05:37 | 只看该作者
低頻極豐沛

「喝采」第5軌是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交響曲的《基輔大門》,規模感十分巨大,音像也大,把音場都給填滿了。當我大聲播放此曲時,我發現Sinfonia的低頻竟是如此豐足,簡直快要滿出房間,前一波低頻還沒消化,第二波又來了。要知道旭笙音響的二樓試聽室坪數不小,過去我在這裡也算聽過不少大型喇叭,但好像還沒遇過低頻像Sinfonia這麼多的。這顯示兩件事,一是Sinfonia即便在更大的空間也沒問題,它的豐滿低頻不易被空間稀釋,二是它的低頻不容易搞定,有心迎娶Sinfonia的發燒友恐怕得花些心力調整。
如何調整呢?可以調換左右聲道的位置。當天我聽到的Sinfonia是低音單體朝兩側,有兩邊側牆加持,低頻如大雨遇上滿潮,快宣洩不了了。後來李先生告訴我他調換了左右喇叭的位置,讓低音單體朝裡面,低頻仍然很豐富,但有減少了一些,或許用家也可以從這方面去調整。


penaudio_sinfonia_10185031445-1.jpg (53.74 KB, 下载次数: 373)

penaudio_sinfonia_10185031445-1.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3:21:47 | 只看该作者
如同音樂廳的自然感

所以我接著拿出慕特演奏「卡門幻想曲」CD,第1軌是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小提琴線條的厚度非常好,柔軟中帶有適度的彈性,不慍不火,雖然Sinfonia的速度非強項,光澤也未被強調,但這樣的小提琴音色聽起來非常順暢而自然,渾然不覺壓力或緊繃感。
然後換上「喝采」,這是北京達人藝典唱片公司所推出的錄音示範片。第1軌《鼓舞》正如其名,是一群鼓演出的鼓樂,第一聲大鼓就可以感受到Sinfonia的低頻確實夠沈,好像很容易就做到完整的延伸。從這個錄音也感受到Sinfonia可以重播出非常大的規模感,很高的喇叭就是有這先天上的優勢。厲害的是,Sinfonia的低頻不僅量足,延伸自然,更重要的是低頻的細節與層次感仍舊清晰,因此就算低頻排山倒海而來,也不至於混成一團,而是仍能聽到低頻的變化。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低頻再豐富也不成意義。
第3軌是蕭邦夜曲作品62號,當音樂流洩,我不禁喃喃自語「好聽,好聽...」。這裡的好聽除了琴音顆粒的音色極為迷人外,我就像是坐在小型演奏廳的前排座位,很靠近鋼琴,可以感受到龐大的規模感,也能聽到廳裡迴盪的共鳴餘韻,那種自然感,讓人忘卻顆粒是不是清晰,觸鍵力道強不強,音粒有無透亮。Sinfonia想傳達的是和諧,而不是高傳真。


sinfonia_5.jpg (31.76 KB, 下载次数: 370)

sinfonia_5.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3:21:12 | 只看该作者
讓音箱一起共鳴

以DECCA的孟德爾頌弦樂八重奏CD為例,很明顯地,Sami Penttilä把Sinfonia把高頻調得少了一點,讓它顯得有一點點暗,而把弦樂共鳴時好聽的鼻音更加凸顯出來。Sinfonia的豐潤鼻音帶有木頭的質地紋理,而不是把弦樂線條拋光打磨得油光水滑,空有滑順甜美卻缺乏縝密感。透過Sinfonia我還聽到非常棒的大提琴形體感與琴腔共鳴感,彷彿帶著濃郁芬芳的滋味,讓人回味在三。

我發現,如此豐富的弦樂共鳴感,有部分正是來自Sinfonia適當的音箱共振。目前喇叭音箱製作的方式一般可分成二種走向,一種是使用複合式材料,讓音箱完全不共振,只會聽到單體產生的聲波。另一種方式,也是多數廠家使用的方式,就是既然很難消弭音箱共振,不如就適當地運用音箱共振,讓中、低頻變得更豐富。Sinfonia也是屬於後者,而且似乎刻意讓音箱有更多一些的共振,讓音色變得更加甜美與溫暖,其原理和弦樂器的發聲如出一轍,難怪Sinfonia播出的弦樂,簡直可用無敵好聽來形容了。

sinfonia_1.jpg (46.25 KB, 下载次数: 382)

sinfonia_1.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3:19:57 | 只看该作者
豐厚 飽滿 溫潤

這次試聽Sinfonia的地點在台北旭笙音響。旭笙李老闆這裡高檔器材不少,為了伺候Penaudio旗艦,特別端出Boulder滿漢全席,包括Boulder 1021播放機、1010前級與1060立體聲後級,再搭配全套Power Source十五週年紀念線材,聲勢驚人。

一開聲,Sinfonia和我過去所聽過的Penaudio很不一樣。過去我曾聽過Rebel 2、Charisma與Cenya,聲音走向不脫明亮、快速、犀利、精確…等特質,個性非常鮮明,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刺激。但相反的,要形容Sinfonia幾乎用不到上述詞彙,而是換上一批新的描述,諸如豐厚、飽滿、溫潤、柔美…等,個性也是同樣鮮明。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可能性之一是過去聽的都是Penaudio的小喇叭,但這次是有兩顆10吋低音的全音域系統,所以多出完整低頻;可能性之二則是Penaudio設計者Sami Penttilä改弦更張,在新一代、新一系列的產品中賦予其新的生命,新的個性。我覺得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sinfonia_4.jpg (61.53 KB, 下载次数: 407)

sinfonia_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14 03:37 , Processed in 1.17042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