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802|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伦风格,表现非凡,试听ATC SCM 100SL AT 主动版音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6 16: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到ATC音箱,很多人会马上想到  一个词——“又爱又恨”,这个联想源自于非常经典的ATC书架箱SCM20,这是一对灵敏度只有83dB的两分频书架箱,使用著名的5875 1 505中低频单元,纸盆上涂着黝黑粘平乎的阻尼层,被烧友戏称”用脚揣才能动”。其独有的中音密度、强烈质感,让人迷恋,但很难有什么后级可以把它推活色生香,往往高频比较暗淡,播放  一些高频特佳的天碟录音时音色不够鲜艳,空气感也少了  一截。虽然推好了的SCM20有着  流的声音品质,独特的让人难忘的音色,但其推动难度却让人望而却步。比SCM20更”变态”的是小  一号的5CM 10,使用更小的5英寸低音单元,灵敏度是吓人的80dBi这应该是民用音箱里灵敏度最低的记录了吧?它有多难推不言而喻。不过,真正听过SCM 10的朋友都知道,这对小音箱的声音类似SCM 20,出色的中频表现轻易秒杀广受追捧的L53/5A,不论是中频的密度、质感、细节、韵味还是动态,SCM 10都远超L53/5A几条街,中低频表现也是完胜LS3/5A,只是比L53/5A还低的灵敏度让不少人却步。
    ATC成立于1974年,创立者Billy Woodman超初为专业领域定制喇叭单元,ATC随后成长为专业**音箱制造的领先厂商,要描述ATC在专业领域有多成功,不需多费笔墨,去官方网站浏览(http://www.atcloudspeakers.co.uk),进入单列的客户名单页面,如此多的客户让我看不过来,索尼、派拉蒙、平克—弗洛伊德、恩雅、滚石等大牌赫然在列。

20121015_6d689f8e1446c7e15cc3GW902fmHLIga.gif (253.8 KB, 下载次数: 423)

20121015_6d689f8e1446c7e15cc3GW902fmHLIga.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21:14 | 只看该作者
开头提到让人又爱又恨的SCM20和SCM10,书架箱尚且如此,有着314mmIl2英寸l大口径低频单元的落地箱会对功放如何的索求无度,让人难以想象,为了方便用户,及全面发挥ATC的优越性能也为用户尽量节省在购置放大器的费用,ATC特别向市场推出了ATC SCM-100系列的有源版本-ATC SCM lOOSL AT。它内置的放大器以350W的总功率来推动音箱,并通过内置电子分频作频率及功率分配,其中200W的功率用来推动低音单元,100W的功率用来推中音单元,50w的功率用来推高音单元,这样贴心的设计让人心服口服。也许有人质疑ATC内置功放的素质是否可以与那些天价功放相比,其实ATC很早就为录音室提供主动式版本,配合自家独有的电子分频,有着完善的相位修正,功率匹配等等,只是推出的家用版考虑用户自己搭配器材的习惯才推出了被动式的产品。有这样的背书,质疑大可以放在一边,对于喜欢挑战的烧友,ATC当然还是有被动式的版本提供。
    下面是厂家提供的资料,注意到频率响应分别给出了±2dB和±6dB下的参数,以及两声道的配对误差,很少有厂家有自信提供,ATC的专业风范,透过这样的小细节传递出来。
    SCM100 SL AT:
    3分频主动式
    高音单元:
    Seas Excel E006
    1英寸软球顶高音单元
    中音单元:
    ATC SM 75-150S
    3英寸涂胶软膜单元
    低音单元:
    ATC SB75-314 SL
    1 2英寸纸盆低音单元
    内置放大器:350 W功率(200W
    低频,100W中频,50W高频)
    频率响应:
    65Hz-17kHz(+2dB):
    32Hz-22kHz(+6dB);
    配对误差:±0与dB
   指向性:±80。(水平),±10。
   (垂直)
     最大声压:115dB
     分频点:380Hz,3.5kHz
     外形尺寸(HxWxD):
     1070mmx397mmx560mm
     重量:68kg

20101221_9bc0f4dd769503f3cddfW5Jz0imTLLEM.gif (166.97 KB, 下载次数: 394)

20101221_9bc0f4dd769503f3cddfW5Jz0imTLLEM.gif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20:24 | 只看该作者
1976年,著名的软球顶中音单元SM 75-150推出,后来又升级为SM 75-150So这是一个传奇的产品,曾有不少厂商仿效但鲜有成功者,直到今天,它还是ATC的看家宝。我们知道,中频是音响重放中最重要的频段,音乐信号中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中低频及中频区,中频也是人耳最熟悉、最敏感的区域,绝大多数的大型音箱都采用3分频的设计,给予中频独有的位置,常见的设计采用5英寸或6.5英寸左右的中低频锥盆单元,好处是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功率,分频点可以安排的比较低,中低频段的失真也小,而且方便与大尺寸的低频单元衔接,但是6 5英寸的单元重放中频的上段比较困难:首先较大尺寸的振膜会带来中高频段指向性变窄的问题,为兼顾中低频重放,锥盆的刚性必须高,也就意味着振动质量不可能做得很低,影响声音细节的重放;还有不少因素使得这样的设计很难兼顾中频重放的高低两头,与高频单元的分频点不得不设得较低,落入人耳非常敏感的区域,使分频器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当然这样的设计也可以做得非常好,但是代价是巨大的,笔者与《高保真音响》杂志潘主编的交流中对此深有体会。潘主编D1Y的大型3分频箱刚开始使用丹麦Audiotechnology (简称AT)的几款6.5英寸中低频单元与丹拿的T弱0D高音单元,虽然声音宽松温暖,但是细节、透明度始终未达顶级,特别是中频的信息量和质感,没有达到一流水平,经过无数的实验调整,最终使用了特别昂贵的意大利ATD的特制顶级7英寸AGT呻低音单元,配合德国Accuton的D25钻石高音单元,才得到既宽松温暖细致、又透明优雅高贵、信息量巨大又非常自然生动的满意声音,其付出的艰辛和代价是难以想象的,也说明这样的设计对单元紊质的依赖程度。毕竟,像ACCuton钻石和ATD这类价格超级昂贵的顶尖级别的单元,若非追求完美的设计是不会采用的。
    像ATC这样采用专门设计的中音单元的厂商相对较少.SM75-150S推出之初,就拥有高于那个时代其他产品的性能,有着更加均匀的指向性,更高的功率承受能力,更低的失真。经过不断改进,到今天依然是顶级的软膜中频单元,虽然只是3英寸的软球顶,却依然有着很高的灵敏度,极低的失真,最重要的是可工作于300Hz~4000Hz,覆盖了主要的中频段。较小尺寸的专用中频单元往往在高级中低音段表现不好,声音容易显得单薄,分频点也比较高,加重低频单元的负担,SM 75-150S却不同,它有着巨大的磁体,还采用了般只有中低频单元才用的长磁隙,短音圈设计,扁平导线绕制的音圈增强功率承受能力,浅波导器控制声波指向性等等,非常多的考究的细节造就了这只超级球顶单元(Superdome)。说句题外话,曾见过有烧友抱怨ATC箱子使用的高音单元不够高级,事实上这款ATC SCMIOOSL AT使用的高音单元来自于挪威Seas,是该厂的Excel E006,这款高音的表现是不错的,另  方面,由于有着优秀的中音单元,对与之匹配的高音单元的要求相对来说不那么苛刻。在ATCSCM100ASL中,直径为314mm (12英寸l的大口径低音单元。已经改款为SL版本,关于SL超级线性技术,ATC没有给予详细说明,但宣称能降低中低频段的3次谐波失真-15dB,是最近15年来电声单元设计方面的最重要的进展之  一。

33.jpg (52.28 KB, 下载次数: 282)

33.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21:34 | 只看该作者
试听在北京杰作音响的视听室进行,听音环境很好,视室面积比较大,声学处理很到位,搭配的器材是[mmlabs XD51SARD播放器,Audionote M8师e电子管前级,Consonance (欧博)Dlinear15电源处理器,整套器材价格不菲,其表现如何呢,
    首先,这套搭配值得玩味,加拿大Emmlabs公司同样是家在广播和录音界中声名显赫,致力于提供专业**器材,并得到发烧友认同的厂家,而前级Audionote M8 1ine却是一台使用电子管,纯银绕制的输出变压器,极尽奢华的元件制造,但偏向于追求味道质感等的发烧器材。其实我很认同这样的想法,音源、音箱坐镇系统的两头,追求尽量中性,无染,高信息量,通过前级及周边器材来追求个性化不失为简单,可控的方法,否则,系统中有过多的不同风格的器材,会让人无所适从。
    ATC的金字招牌,是绵密丰富的中频质感。试听人声片段,恩雅的专辑缓缓驶入碟仓,瑰丽神秘的乐声把人带入超现实的空灵美妙世界,纯美安静,合成器的背景和恩雅甜美,细腻的歌唱融合的天衣无缝,听瑞呜的唱片,女声高亢嘹亮却又丝丝入扣,爵士片段中男声,中气十足,生动且情感传递非常到位,我能感觉出那只著名的馒头中音的声音,用一只单元覆盖大部分人声频段造就了这种连贯的、一气呵成的特质,确实非常难得。对于人、声的表现这样全面地音箱我很少听到,这就是ATC的声音,它的中音很有密度,但不是前冲型的,比较柔和、内敛,但并不缺乏激情。

44.jpg (164.22 KB, 下载次数: 311)

44.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21:52 | 只看该作者
听大编制音乐,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被认为为音乐注入了非凡的精力与生命力,无论何时都充满了跃动的音符。SCM1005L AT的动态表现优异,充满激情的演绎没有丝毫折扣,乐队齐奏时依然丝毫不乱,各声部位置交代清楚,质感逼真、层次分明,在较大的声学环境优良的听音室中听  套顶级器材,对于发烧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事,SCM1005L AT此时表现出的宛如坐在音乐会现场的最佳座位观看欣赏的商场感让我很享受,但是大空间对音箱的考验是很严苛的。笔者不由得想起一个朋友在大空间搞听音活动,不知不觉中烧掉某项级高音的事情。可见ATC音箱能承受强大功率而失真极低的优良特性并非虚言,当然其内置功放及电子分频也具有极高素质。
    《Paganini for two≥中,有吉他如雨点般的拨弦,提琴时急时缓和时强时弱的演奏,当然还有松香味和泛音,以及它们在房间中的混响与残响,还有乐器的定位甚至演奏家的呼吸声……这些细节对器材的考验  点也不轻松,SCM1005L AT的表现非常好,但并不会过分强调,如果听惯了对细节动态极致追求的所谓现代声器材,或许你会觉得不太过瘾,但相对平淡,内敛的风格是否更适合常相伴随呢,这也许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播放金嗓子的SACD试音碟,音源信息量提升,声音品质的提高也很明显,第一段管风琴片段,那种真实的超低频下潜大多数录音中很少出现,此时的表现已经不是所谓的动裤脚,而是  种压迫感迎面逼来。一曲曲听下来,试音碟中各种类型音乐都有优异的表现,  个优秀的大型顶级音箱,必须是各种类型的音乐兼容,不偏不倚,像ATC这样的有深厚专业器材制造背景的厂商,必然会追求全面,忠实的重现,但试听过程中笔者并没有觉得声音过于直白,也许是前面提到的搭配的奥妙吧,笔者见过有评论,有人试过类似的搭配,跳过Audionote前级,用Emmlab音源直接连接SCM1005L AT I音源有平衡模拟输出及音量调节l,声音立刻变得偏向**直白风格。
    器材的目的足用来重放音乐,有不少发烧友玩来玩去往往迷失了这个基本点,SCM1005L AT有着全面的音乐表现,虽然价格依然较高,这样的大型音箱不一定适合很多烧友的室内环境,但是考虑到主动式音箱的便捷,省去了天价功放的投资,也省去了寻找搭配的来回折腾,真的值得高度关注。
6#
发表于 2012-12-18 13:01:21 | 只看该作者
听到过签名版的,一曲难忘。能PM普通AT版的实价吗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38:13 | 只看该作者
ATC的当家产品,表现当然不会差。
8#
发表于 2012-12-21 09:03:34 | 只看该作者
pm最低价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09:11:33 | 只看该作者
收信
10#
发表于 2012-12-21 14:25:10 | 只看该作者
atc搞影院也不差;就是成本太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29 07:57 , Processed in 1.1667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