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辉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 超时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9-7 17:38:45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周总,

卡玛KHARMA GR-1B电源线是什么风格,最适合插什么器材?
请PM卡玛KHARMA GR-1B电源线的价格。
谢谢。
12#
发表于 2013-9-7 17:48:50 | 只看该作者
风格基本走的是厚暖而又不失分析力的路线,搭配大多数声底偏单薄的箱,均有正面影响。
13#
发表于 2013-9-8 19:4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weihong 的帖子

谢谢周总。
目前系统如下:
转盘:新德克20周年-新时西电电源线
解码:中山永活旗舰胆解码-POWERSNAKE PYTHON VX
前级:AUDIO NOTE M6MKIII-新时西电电源线
后级:AUDIO NOTE QUEST SILVER单声道后级(VD NITE电源线两条)
喇叭:TAD2402(喇叭线:德国森特LS38)
目前系统解析力和背景宁静度不足,低频量偏多,不够凝聚,高频的细致透明度稍不足,结像不够清晰,声音少些高贵的气质。
这个系统,喇叭线升级THE ONE是否合适?另外转盘和前级电源线如果升级建议什么型号?转盘升级银彩G7 RUBY HILL II电源线是否合适,后级升级NBS BLACK LABEL II会有多大提升?
请周总针对以上的缺陷根据我的系统配制一个比较合理的线材组合。
谢谢!
14#
发表于 2013-9-9 09:15:02 | 只看该作者
您目前的升级方向是正确的,这套线材用上去之后,效果会有正面的提升。

信号线我们建议选择银质的,对声音的延展,以及低频的速度感与控制力都是有帮助的。

音色也会漂亮一些。
15#
发表于 2013-9-9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weihong 的帖子

目前的信号线是德国MUNDORF的金银丝合金线,透明度,两端延伸,速度动态表现都比较满意。
请周总PM以上电源线的价格。
另外有意升级CD机,针对以上问题,DCS PUCCINI+U CLOCK时钟适合吗?如果适合,也请PM价格。
谢谢。
16#
发表于 2013-9-9 10:12:21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已经选择了金银丝合金的信号线,那么在信号线的选择上,我们的看法也是基本一致的。
     对你的声源,我们并不是太了解,不知道现有的音乐中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否由他造成的,但既然要升级,对生音的综合表现也应该是有所提升的,DCS PUCCINI+U CLOCK时钟,这台机器的声音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的,声音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喜欢的人会觉得特别的华丽,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声音的装饰性太强,从真实还原角度来说,是有一些折扣的。
     胆机本身是有一些味道的,是否要进一步的美化,见仁见智。
17#
发表于 2013-9-9 10:41:26 | 只看该作者
总体对解码声音还是比较满意,因为我以前用过ARC CD3MKII,在解析力,动态,控制力等方面胜过CD3MKII.
倒是目前的新德克20周年转盘相对内敛,温润,解析力,高频延伸,透明度都比较欠缺,因此有升级CD机的想法。
除了PUCCINI, EMMLABS的XDS1,PLAYBACK的MPS5三者有没有比较过,分别是什么声音走向?
18#
发表于 2013-9-9 11:20:38 | 只看该作者
PUCCINI我们对她的声音已经有过简单的介绍,就不再重复了。
    EMMLABS的XDS1 是一款表现出色的声源,声音准确、细腻,密度高,音色纯净而中性,属于没有太多音色偏向,能够既敏锐又忠实的还原音乐本身。对于组建一套系统 完整的音响系统而言,如果需要在音色的取向上有所偏好的话,可以在功放以及线材方面做一些文章。XDS1使用的是ESOTEK的转盘,在现有能找到的转盘当中,读取精度是最高的,质量也是比较稳定的。
    PLAYBACK的MPS5实际上是EMM的副牌,在工艺水准上和产品的完成度上与EMM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早期的产品,返修率还是比较高的,经过这一两年的整合,产品的质量控制应有所提高。
19#
发表于 2013-9-9 12:17: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周总的详细解答。

如果转盘电源线用银彩RUBY HILL II, 解码使用POWERSNAKE PYTHON VX(带沙),前级使用音乐丝带VALHALLA电源线,后级两条VD NITE,喇叭线使用超时空THE ONE,这个组合的电源线是否合理?能否针对系统的缺陷有根本性的提升?
另外请PM音乐丝带VALHALLA电源线的价格。
谢谢。
20#
发表于 2013-9-9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套音响系统,线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搭配,必须对线的个性以及音色的走向有深入的了解。具体的选择,必须结合系统的整体表现,从较声以及协调的角度来考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线材在系统中的互补作用,能够巧妙的利用每条线的个性与特点,让音乐的表现在整体上平衡。
     现在线材的选择,从原有的系统表现来看,当然会有比较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否能够恰好回到平衡点则至关重要。
     从现有的线材选择来看,应该是比较清丽的,也有良好的分析力和线条感,但是否是你追求与喜欢的声音表现,自己的心中要有数。
     通常情况之下,我们并不建议一次将所有的线材都配齐,要留一到两条作为试听以后调整的余地。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16 21:25 , Processed in 1.0971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