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90|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片步行街(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5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唱片標題】Virtuoso Cello Showpieces


【唱片編號】Naxos 8.557613



【音樂類別】大提琴樂隊演出超技作品


【曲目內容】Buxton Orr《卡門幻想曲》、Danzi《莫扎特歌劇「唐爵凡尼」主題變奏曲、Castelnuovo-Tedesco《費加羅變奏曲》(選自羅西尼「西維爾理髮師」插曲,由大提琴大師皮亞堤高斯基改訂)、Cassado《寶亞狄悲歌》;都伏札克作品選:G小調迴旋曲,作品94、靜寂的森林,作品685G調小奏鳴曲,作品100Oscar Hartwieg改編)


【演出者】Maria Kliegel, 大提琴 / Nina Tichman, 鋼琴


【製作時期】200412月,德國


評介:這是名副其實的大提琴超技表演,難得的是所選的音樂又極富娛樂性,聽得過癮,亦有抒情感人的片段。
德國女大提琴家Kliegel在美國印地安拿大學隨大提琴大師Janos Starker學藝時,巳多次在比賽中奪標,1981年參加羅斯卓波維奇國際大提琴比賽獲首獎一舉成名,成為一位受歎迎的大提琴演奏家。她既掌握到超技本領,演繹亦具內涵和感染力,有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


CD的曲目讓她有機會盡顯所長,單欣賞頭三首改編自著名歌劇主題音樂的幻想曲和變奏曲,巳值回碟價!


伴奏者Nina Tichman是美籍新進的女鋼琴家,出身於茱莉亞音樂院,在歐洲各地留學亦取得好成績,先後在多個地位崇高的國際鋼琴大賽中獲首獎,包括義大利的布遜尼和Casagrande、德國的孟德爾遜獎,在美國本土亦多次獲獎。兩位女器樂高手合作,如魚得水,心領神匯互相襯托融為一體,發揮音樂的扣人心弦感染力!


錄音效果自然充滿音樂感,兩件樂器聲部均衡,反映錄音師有很高的音樂修養。


年近花甲的德国女大提琴家玛莉亚·克雷格尔(Maria KIiegel)在zaXOS录有各种唱片达70多款,她过去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善于演奏有深度有内涵的曲目。但听完这张专辑后,你还会发觉她还是个技术全面的演奏家。

顾名思义,「超技大提琴鉴赏」这张专辑选择的当然都是些技巧性很强的曲目,奥尔、卡萨多、丹兹等几位作曲家虽名不见经传,但他们改编自名作的《卡门幻想曲》、《莫扎特唐·乔凡尼主题变奏曲》、《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变奏曲》等采用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用大提琴这件乐器秦采将它与人声最接近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德沃夏克的(回旋曲》和(寂静的山林》是大提琴小品里的热门曲目,无须多说;根据G大调小提琴奏呜曲改编的大提琴奏鸣曲别具韵味。

1.jpg (29.73 KB, 下载次数: 227)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2:36:43 | 只看该作者
这张专辑叫《歌剧盛会》夸张了点,还是叫「多明哥独唱专辑」更贴切些。与今天年愈花甲、老态初显的演唱相比,多明哥盛年时的演唱更表现出辉焊的激情和金嗓子的魅力。本片是多明哥1980年签约DG不久后录制的一张歌剧咏叹调集,由意大利指挥大师朱里尼执棒洛杉矶爱乐乐团伴奏,9首釆自唐尼采蒂、威尔第、梅耶贝尔和比才等伟大作曲家的唱段充分体现出多明哥黄金时期的风采。在《圣洁的阿依达》中,他以头腔共鸣发出带金属味的高音刚劲通透,将角色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气概抒发得畅快淋漓;而在另一首《卡门》中的《花之歌》里,他又能以细腻处理将男主角唐·霍塞的侠骨柔情表现得入木三分。此外,《偷洒一滴泪》、(柴堆上熊熊烈火》也无不丝丝入扣,精彩万分。

2.jpg (4.68 KB, 下载次数: 168)

2.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2:44:0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张加入了现代气息的怀旧复古民谣,它体现了清新、质朴、简单、温暖、舒缓的本质,充满了山谷里的居民特有的悠扬恬静的的田园之美,散发着青草的芬芳,浸透着着自然的纯净。主唱歌手小娟的声音,干净飘逸空灵,有了一丝与世无争的淡然与细水长流的真情。是山谷河流花朵绿草间的天籁之声,纯净透彻;是冬日午后的暖阳,温暖舒服,是云雾中的百灵鸟,动听悦耳。她和山谷里的居民一直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走一条从心灵出发再回归到心灵的路程。本专辑是发烧真品,没有MIDI,采用真乐器伴奏,以顶尖的录音设备,最真实地还原了音效,音场的空间感、音质、定位、动态和质感均达到至高境界,通透度、结像力表现得无——可击,让你亲身体验到现场聆听的高级享受。

专辑曲目:
  01.细说往事
  02.GONE THE RAINBOW
  03.惦记这一些
  04.我俩永隔一江水
  05.我的家(原创)
  06.再爱我一次
  07.春夏秋冬
  08.FLOWER
  09.绿岛小夜曲(合唱 男声黎强)
  10.玻璃心
  11.blowing in the wind
  12.空白
  13.野百合也有春天
  14.梦田
  15.归来的燕子

3.jpg (68.07 KB, 下载次数: 172)

3.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2:49:41 | 只看该作者

二胡女演奏家黃江琴 嶄新手法演繹流行曲

【唱片標題】Magic Erhu


【唱片編號】雨林H-124


【音樂類別】二胡主奏中西樂器混合小樂隊(包括:結他、琶琶、笛、簫、弦樂四重奏、長笛、古箏、曼陀鈴)伴奏輕音樂


【曲目內容】庭院深深(劉家昌)、渡口(楊弦)、夢中人(Dolores)、被遺忘的時光(陳宏銘)、我有一段情(辛夷)、後一夜(陳志遠)、昨夜你對我笑一笑(周蘭萍)、青春河畔(林煌坤)、秋夢(船村)、跟我說愛我(蘇來)、煙雨斜陽(田寧)、你的眼神(蘇來)



【演出者】黃江琴, 二胡


【製作時期】200611月,廣州


評介:這是以流行曲為主體,改編成具品味的輕音樂方式用二胡主奏,中西樂小樂隊聯同演出抒情音樂,閒時欣賞,可收心曠神怡之效!


編曲者王華,出生於音樂世家,受過正統音樂教育在音樂院作曲系畢業,在電台任音樂節目監製,亦有創作流行曲,並建立自己的工作坊致力製作發燒碟,這就是近作其中之一,屬高格調的輕音樂製作,所用的錄音、混音器材均為時下的高級名牌出品,成績理想,效果悅耳。


獨奏者黃江琴在海南藝行學院二胡專科畢業後,參加樂隊即從事專業演奏工作,先後出訪英、法、新加坡及香港演出,是位才華出眾新一代能發揮二胡優美音色和感染力的演奏家。一些流行曲,經她處理演繹,品味得以提升,值得欣賞!

4.jpg (33.18 KB, 下载次数: 176)

4.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3:11:47 | 只看该作者

巴赫名鋼琴變奏曲 改編成弦樂三重奏

【唱片標題】<<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唱片編號】DGG 477 6378
【音樂類別】弦樂三重奏
【曲目內容】巴赫:高德堡變奏曲(Dmitry Sitkovetsky改編)
【演出者】Julian Rachlin , 小提琴 / Nobuko Imai , 中提琴 / Mischa Maisky , 大提琴
【製作時期】20062月,德累斯頓


評介:巴赫的高德堡級奏曲是鍵盤音樂的百科全書,不論學作曲、學彈琴,研究音樂的學者,和希望從欣賞音樂進一步充實自己精神修養的愛樂者,都值得深入去了解的一首名曲,不少鋼琴家因為演奏這曲有心得而晉身為大師級的音樂家,最為人所熟識的一位就是加拿大傳奇鋼琴家格連高特(Glenn Gould)。而這一弦樂三重奏改編譜,就是由俄羅斯著名小提琴家兼指揮家薛可維斯基為紀念作曲家誕生三百周年(1985)寫成,用來題獻給格連高特,具有雙重意義。



這首長達80分鐘的鋼琴變奏曲,聽原版本,對樂齡淺的人來說,不容易完全接受,因為內容太豐富多采,一時間很難消化!薛可維斯基把它拆敬開用三件弦樂器演出,聽來層次感就更為鮮明,欣賞起來又可增加趣味性,不知不覺地被帶進巴赫多姿多采的音樂美境中。


三位弦樂高手將樂曲分成三個主要聲部,我們欣賞時如能代入為其中一位樂手,保証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室樂三重奏可視為三個好朋友把酒談心,互相傾訴,可以閒話家常,而至國家大事,海闊天空,實為人生一快事。
巴赫的音樂是人生和世情的寫照,有說不盡的話題和真摯的情懷,有幸進入他的音樂世界,有取之不盡的健康精神食糧!

5.jpg (40.65 KB, 下载次数: 162)

5.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3:21:55 | 只看该作者
詹姆斯·高尔韦“我是一个柏林人”
演奏:詹姆斯·高尔韦及柏林乐乐团
DG 477 6077

     长笛常常破人们赋予某种神秘的色彩,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绘画作品中,尤其是以神话为主题作品,时常会有它的出现。神话中的吹笛人大都是多才多艺的神仙或者浪漫而美奸的人物,而你町曾想过现实中这样的人物又会是谁呢?詹姆斯·高尔韦,一十蜚声乐坛而义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当代最负盛名的长笛演奏家,这位驰骋乐坛半个世纪的长者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众所周知,高尔韦曾经是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长笛演奏家,在—卡拉杨的黄金时代,他曾为柏林爱乐立下汗马功劳,而当初他进入这个世界顶尖级的乐团却经历了一十曲折的过程。年轻的演奏家兴致勃勃地报到时,却遭遇了拒绝,理由是他迟到了,然而,高尔韦却不卑刁;亢的恳求到了一次演奏机会,他纯净,浪漫的音色以及卓越的记忆力打动了评审团。当评审团高兴地通知他:“你现任是柏林爱乐的首席长笛演奏家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演出?”高尔韦毅然拒绝厂,他说他不喜欢德国人粗鲁而官僚的态室,宁愿和他的皇家爱乐乐团演出。高傲的柏林爱乐少有被拒绝的经历,听到达句活一惊,但只能奸言恳求他留下来,高尔韦这才答应他们的请求。随店的一段时间里,高尔韦以他特有的爱尔兰入那种丰富多彩的情感给传统的德国式的音响带去了新鲜的空气,也伴随着柏林爱乐创立下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尽管经历过柏林冷战时期的混乱,他坦言自己在柏林没有遗憾.那里让他懂得了—个真正的交响乐团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并且认为每一个独奏家都应该有在一个专业团体演奏的经历,“而有什么比柏林爱乐更好的呢?”卡拉扬的艺术魅力也使高尔韦受益匪浅,尤其是“精彩的排练”。尽管卡拉扬有着说一不二的个性,却很乐意接受高尔韦的灵感:也对高尔韦的古怪脾气十分包容。他对高尔韦为乐队做出的贡献非常感激,认为他的演奏有着一种铜管乐器的气质.又并末脱离其长笛音色的本质,给与了乐团一种坚实的音色基础。
高尔书离汗柏林独闯天下时,卡拉扬既表示理解,又十分惋惜,甚至是生气。

     直到现在,高尔卞还常对别人说“我是一个柏林人”。在DG公司最近出版的返张名为“詹姆斯·高尔市和柏林爱乐——我是一个柏林人”的专辑中,记录下他与柏林爱乐在辉煌岁月中留下的经典录音,有人们耳热能详的《培尔·金特》中的日出、《阿莱城姑娘》组曲中的片断、巴赫佃小调弥撒》中的片断、莫扎特的((Posthron小夜曲》、《阿依达》的片断以及《莎乐美》中的《七层画纱舞》,此外,还有演奏的一些室内乐作品,在熟悉的旋律中,从不同的层面为我们展示了大师浪漫而多彩的艺术风格。

1.bmp (261.09 KB, 下载次数: 145)

1.bmp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27:57 | 只看该作者

帕瓦罗蒂精选集:最爱的意大利歌曲集

帕瓦罗蒂拥有圆润的嗓音,他演唱的意大利歌曲韵律华丽、漂亮,具有干净的穿透力,是爱乐者至尊的选择,专集收录21首帕瓦罗蒂演唱生涯中灌录过的著名意大利通俗歌曲。包括数张其个人最畅销专集之选曲,许多都是帕华洛帝个人的最爱。其中的「格兰狄娜」所描写的便是帕华洛帝的故乡蒙地那。其它还包括了最著名的《我的太阳》《飞翔》《妈妈》《重归苏莲托》等,都是爱乐者百听不厌的。这些曲子旋律甜美,富有乡士风味,帕瓦罗蒂的声音把它们的热情与绚丽诠释得恰到好处。

1.jpg (122.14 KB, 下载次数: 146)

1.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34:18 | 只看该作者
帕瓦罗蒂在古典音乐殿堂的崇高成就与地位已经无可置疑,素有「高音C之王」美誉的帕瓦罗蒂,世足赛上与多明戈、卡雷拉斯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合唱,更让全球乐迷至今依然津津乐道,回味不已。

帕瓦罗蒂将于2005年全球巡回演唱结束之后告别舞台,因此这套「歌王帕瓦罗蒂 豪华影音全纪录 4DVD-9+3CD」无疑是喜爱帕瓦罗蒂的乐迷,最不可错过的世纪献礼。

其中4DVD-9 收录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国际流行巨星们的七场慈善演唱会,再加上一场与女高音弗契丽连手演诠之实况录音,共八场演唱会气势之磅礡与慈善信念之感人,都是完美极致的演出之外,更加撼动人心的人性升华。从1992年开始,每一场「The Pavarotti & Friends」都创造了梦幻般的巨星卡司,不仅年年造成话题,其所产生的高票房与高口碑更直接嘉惠了在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儿童,这不仅是帕瓦罗蒂个人演唱生涯登峰造极之作,更是这十年流行歌坛的唯一脚注与记录!

其中的一场“为危地马拉和科索沃的儿童义演”,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帕瓦罗蒂创建的“战争儿童慈善基金会”,应帕瓦罗蒂之邀参加音乐会的歌星及组合共12个。与前几届的唱法相比,这次帕瓦罗蒂与更多的朋友进行了合作。在此次音乐会的阵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瑞克·马丁(Ricky Martin)和爱尔兰组合“男孩地带”(Boyzore)。玛丽亚·凯莉参加这场音乐会时正在筹备她的全新专辑。两个月后,8月16日她的最新单曲“伤心人”(Heartbreaker)就率先在网上推出了。在音乐会上,玛丽亚·凯莉演唱了“我的全部”(My All),并与帕瓦罗蒂合唱了名曲“英雄”(Hero)。为了将就帕瓦罗蒂“低不下来”的嗓音,玛丽亚·凯莉对这首乐曲的旋律与节奏作了很大的改动,但与帕瓦罗蒂合作的效果并不太好。帕瓦罗蒂与“各路大仙”不同音乐风格的合作,是生硬还是融合,恐怕也是见仁见智的。美国灵魂乐代表人物、著名歌星菜昂内尔·里奇(Lionel Richie)也引导帕瓦罗蒂玩了一把Soul,他们合唱了“爱的魔力”(The magic of Love)。而多次参加系列音乐会的拉丁歌后葛洛瑞亚·埃斯特芬(Gloria Estefan)再次到场,与帕瓦罗蒂合唱了“Fiorin Fiorello”。另外,有民谣倾向的美国著名歌星齐·库克(Joe Cocker)也参加了音乐会。帕瓦罗蒂的同乡们——意大利歌星一直是系列音乐会着力推介的,盲人歌星波切利(Boccelli)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祖切罗(Zucchero)就是此次音乐会上一位耀眼的意大利歌星,其实他也不是第一次成为帕瓦罗蒂的朋友了,他今年也推出了第一张英文专辑,开始真正向国际流行乐坛进军。音乐会上,他与B?B?King合作了“Hey,man”,相信他与布鲁斯大师的成功合作有助于坚定他的R&B(节奏与布鲁斯)的音乐风格。另外,Alex Britti、Gianni Morandi、Lanra Pausini、Renato Zero等几位我们不太熟悉的歌手也参加了音乐会。


CD部分收录帕瓦罗蒂最畅销的4张专辑,其中许多曲目都是帕瓦罗蒂个人的最爱。其中的「格兰狄娜」所描写的便是帕华洛帝的故乡蒙地那。其它还包括了最著名的《我的太阳》《飞翔》《妈妈》《重归苏莲托》等,都是爱乐者百听不厌的。

2.jpg (50.23 KB, 下载次数: 160)

2.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37:33 | 只看该作者

马勒:第5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带花)566962-2

★ 本碟Hi-End级的发烧音效,使它成为公认的交响曲唱片奇观!!
★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推荐名盘,留声机百大唱片、EMI百大唱片!!
★ 全球马勒迷们人手一张的超珍贵唱片!!

无论从诠释理念,张力还是录音来看,都是EMI产品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后浪漫派伟大作曲家马勒的交响曲作品有着硕大的乐队编制,宽广的音乐声场,绝美的弦乐效果......这一切都被他著名的《第5交响曲》囊括其中!!

这部交响曲是在马勒心中占绝对地位的交响乐遗产中第一部纯粹的器乐三部曲,马勒将《第五交响曲》描述成为“达到生活顶端时刻的男子”。音乐由悲到欢,由黑暗到光明,同贝多芬的《英雄》一样,这部三部曲同样宣扬了无畏的勇气。

指挥大师巴比罗利“觉醒”到要推广马勒的音乐已经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了,之所以他起步较晚是因为此前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马勒的音乐仿佛为其度身打造,直到英国乐评界元老卡达斯先生善意的提醒:“马勒的音乐是为你写的。”

自此巴比罗里开始了为期16年的对马勒作品的详细研究。《第五交响曲》1969年7月16-18日(他逝世前一年)录制于沃特福特市政厅。从这张唱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巴比罗里对音乐的洞察力以及他对乐曲结构一丝不苟的处理和微妙的措辞。他的演绎是自由的,似乎他已读透了马勒的心思进而营造出不同的心情以及乐曲中的生机与噩梦般幻想的强烈对比。
本张唱片发行至今已20余载,被一致公认为马勒交响曲的优秀唱片之一,“顽固”的占据着这个曲目的首选位置,无人能及!!作品的第四乐章--那个极著名的“小柔板”会令所有听者动容!!
曲目简介
目录
《升小调第5交响曲》
01 Ⅰ:Trauermarsch 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
02Ⅱ:Sturmisch bewegt
(Mit grobter vehemenz) 第二乐章:如暴风雨般激烈
03 Ⅲ:Scherzo (Kraftig,nicht zu schnell) 第三乐章:谐谑曲
04 Ⅳ:Adagietto(Stehr langsam) 第四乐章:小柔板
05 Ⅴ:Rondo-Finale(Allegro)第五乐章:最后的行板

3.jpg (8.64 KB, 下载次数: 180)

3.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43:59 | 只看该作者

水星公司发烧天碟-1812序曲

水星版1812序曲

●唱片名称:1812 OVERTURE
●唱片公司:MERCURY
●唱片编号:434 360-2
●录音时间:1955-1960
●发行时间:1995
●压片地点:德国
●唱片制式:ADD
●指挥:ANTAL DORATI
●演奏: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多拉蒂指挥明尼波利斯交响乐团

这张唱片其实不用多做介绍,大家都知道。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了真实的炮声和钟声,炮声使用1775年法国制造的大炮,钟声则用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钟声。并且在当时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录音,当然,这张是在1958录音,在这之前,也就是1954相同的指挥和乐团就已经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并使用了炮声是在西点军校录下拿破仑时期制造的古炮射击声,钟声则录自耶鲁大学校园内的大钟。1958年的录音由飞利浦唱片公司在1995年重新制作成CD发售,但封面仍然使用了水星的标记。

可以说,水星公司在当时使用的三支麦克风的录音机来进行录音,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多少年来,这张1812无不是试音首选碟,和这个曲目的第一版本。

假如,我们撇开真实的声音不谈。光就多拉蒂的指挥来说,也是极其成功的。在他指挥下的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声音饱满圆润,充满了激情和内涵,无愧1812第一版本的称号。

贝多芬的《惠灵顿的胜利》,是极少演出的曲目,但在多拉蒂与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奏下,极其火爆,出采,是对音响器材的绝对考验,也是对于激情的绝佳体验。

曲目:

01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
02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
03 Capriccio Italien Op.45
04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1
05 Part 2
06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 (2)

发烧友收藏架上不可或缺的极品,"真炮真钟"考验音响器材的试金石!

这张唱片荟萃了两部非常典型,且效果火爆的战争题材交响乐--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以及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战争交响曲)》。担任指挥的是著名匈牙利指挥大师多拉蒂,录音则是美国历史上十分有名气的MERCURY(水星)公司(已经被飞利浦收购)。可谓MERCURY的镇山之宝。黑胶时代,就卖出超过200万张。

这张唱片于1958年录制,开创性地利用录音技术,在乐队的演奏中加入了真正的炮声和教堂的钟声,其中炮声使用1775年法国制造的大炮,钟声则使用用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钟声,优秀的演绎加上高保真的录音效果,让这张唱片名垂青史。多拉蒂的指挥在这张唱片中也是功不可没的,正是他的指挥,让这样一支连柴可夫斯基本人都认为嘈杂的乐曲表现出了难得的平衡和流畅。另外值得一赞就是是唱片的混音师,他将炮声、教堂钟声等音效处理得很好,没有喧宾夺主,配合乐团演奏,浑然天成,给人水乳交融的感觉。

这张唱片由于录音出色,效果传神,而真实的炮声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单声道时的制作,就已成为发烧友和音响厂家采用为试音碟。无论是《1812序曲》还是《威灵顿的胜利》,都是诸多乐评人、唱片杂志首推的版本。唱片曾获得了企鹅三星带花的评价,在TAS发烧邦也是多年榜上有名。

4.jpg (73.24 KB, 下载次数: 180)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0 05:19 , Processed in 1.1715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