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54|回复: 8

世界十大歌剧院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3: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

俄罗斯的古典芭蕾,一向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莫斯科的大剧院和圣彼得堡的基洛夫歌舞剧院,是它的两个大本营。

大剧院的俄文名字,音译过来就是“布尔绍伊”,意思是壮观伟大。在俄国,叫这个名字的剧院不止一家,但只要是叫这个名字,那么在它所在的城市里,就一定是最大的一座剧院。

大剧院就在莫斯科的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建筑确实雄伟壮丽,占据了一整个街区。剧院能够容纳 2 000名观众,传音性能优良,通常以上演歌剧和舞剧为主,在剧目的选择上,相当注重传统,而且特别擅长那些场面壮观、演员众多的宏篇巨作。

大剧院的舞台,面积并不特别大,主台竟是26.5米,深23. 5米,后台宽26.5米,深10.5米,但其中表演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上演芭蕾舞剧的需要。
芭蕾舞剧的剧情,要靠舞蹈和音乐来展开,演员的活动范围最大,尤其是大型的群舞,演员要不断变幻组合成优美、整齐的图案,所以比起歌剧、话剧等等所有剧种,舞剧表演区的面积,居于首位。

一般的剧院,在习惯上都将主表演区设计成长方形,也有梯形的,那是倒八字前窄后宽的形状,普通是宽12米,进深12米左右,而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主表演区,可以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宽和深都足有20米。

观众大厅有一层池座、五层楼座,高21米,——莫斯科大剧院和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都是周边设多层柱廊式包厢的马蹄形观众大厅的典型例子。

大剧院有一支常驻的管弦乐队,技巧高超,名满全球,不只为剧院伴奏,也开音乐会和录唱片,而且乐队编制相当大。这是因为,替舞剧伴奏的乐队,和歌剧还不一样,舞剧一没道白,二不演唱,不怕乐器盖过人声,反而全靠有力的音乐烘托剧情,所以乐队编制就偏大。像莫斯科大剧院演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队的编制,就有近百人。

剧院的装备本就精良,在前苏联时代,又经过多次技术改进,设施更加齐全。像剧院的舞台机械装置里,就备有一个直径达15米的拼装式旋转舞台。这种拼装式转台的用处,是一旦剧情需要,就可以临时组装,覆到主台的台面之上,转台上同时能搭多部场景,一场演完,灯光转暗,转动舞台,不用开幕闭幕,更换布景道具,马上就进入下一幕戏。
技术改造之外,艺术装修也进行过许多次,因为莫斯科大剧院不仅是艺术圣地,原来前苏联党和苏维埃的重大会议,也常在这里召开。像第一部苏联宪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宣言,就都是在这座剧院里通过的。

大剧院的历史,在俄国剧院中是最悠久的之一,可以一直追溯到1776年,当时莫斯科省的检察长尤鲁索夫和一个英国的杂耍艺人梅多克斯合开了一家剧院,剧院建在兹纳明卡街上,由梅多克斯出任经理,名字就叫梅多克斯剧院。

4年之后,剧院搬至彼得罗夫大街,仍旧由迈克尔·梅多克斯与尤鲁索夫合资经营,只是名字改成了彼得罗夫剧院。这是俄国戏剧与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俄国早期的歌剧,大都是在此上演的,而莫斯科小剧院的前身莫斯科剧团,也常来这里演出话剧。

1805年,彼得罗夫剧院遭火焚毁,剧团改在新皇家剧院演出,规模反而更加壮大。这其中,有一个“教育之家”——就是孤儿院的芭蕾舞团,它始自1773年,从莫斯科的孤儿院中挑选学生,加以训练,原本就是为了向大剧院提供舞者。这些学生里面,有好些成了后来大剧院芭蕾舞团的台柱子。除此之外,**还出资32 000卢布,赎买了斯托雷平的一个农奴剧团。

1812年,拿破仑的大军兵临城下,莫斯科市坚壁清野,所有剧团也全部撤离。战争过后,剧团在一些贵族的府邸中演出,后来莫斯科皇家剧院的负责人科可什金等人,决定在红场附近,彼得罗夫剧院的旧址上,盖一座新的剧院,这就是1825年1月19日开幕的大彼得罗夫斯基剧院,也就是现在的大剧院。

大剧院的剧目,既有歌剧,也有舞剧,当时俄罗斯的艺术风格,深受法国影响,反映在戏剧制作上,像史诗的氛围,宏大的场面与布景,高雅的格调等等,都成为大剧院后来的传统。

虽然一整代俄国艺术家都从这里崛起,而且19世纪后半叶许多俄国重要作品都在这里首演,但沙皇**始终偏爱圣彼得堡的剧院,莫斯科所得的戏剧经费,往往只有圣彼得堡的一半。1853年剧院再度发生大火,只有剧院入口处的8道圆柱幸存下来,重建的工作,由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卡沃斯的儿子,建筑师阿尔贝托·卡沃斯完成。1856年新剧院开幕,首演剧目是贝里尼的《清教徒》。

大剧院芭蕾舞团的名望风光,曾一度为基洛夫剧院所掩,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它仍推出了一系列经典名剧的首演。像彼季帕和明库斯的《唐·吉河德》,还有1877年首演的《天鹅湖》,虽然它因为编配不佳,初演时是一次名声狼藉的惨败。十月革命以后,大剧院不断推出重要的新芭蕾剧目,有《红罂粟》、《灰姑娘》、《基日中尉》、《安娜·卡列尼娜》、《斯巴达克斯》、《伊凡雷帝》等等。但在重要程度上,仍无法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剧院相匹敌。

二战结束之后,剧院从古比雪夫迁回莫斯科,并且吸收了原来基洛夫剧院的两名台柱,著名的乌兰诺娃和拉夫罗夫斯基,这才使莫斯科成为俄国芭蕾的中心。

在前苏联时代,芭蕾人材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基洛夫剧院的明星们,纷纷逃往西方。像1993年死于爱滋病的努里耶夫,他前些年在西方世界红极一时,替芭蕾艺术吸引了一大批新的观众,就是随基洛夫剧团出国访问途中,在巴黎突然接到回国的命令,而索性叛逃的。其他像帕诺夫为移民以色列,费尽千辛万苦,搞得满城风雨,方始成功;还有玛卡罗娃的一去无踪,都是轰动一时的事件。

像这样顶尖舞星成群结队逃亡的事情,西方人在分析时,多半归咎于前苏联艺术政策僵化保守,政治空气压抑禁锢,这有一定道理;但就是经济收入上的差别,也很诱人了。以努里耶夫为例,他双亲都是乌拉尔山区的鞑靼农民,生活贫困,所以豪奢的西方式生活对他来说特别有诱惑力,他23岁只身叛逃,到前些年去世时,已经有能力在意大利购置私人的海岛了,这其间的差别,不言自明。

但是保守归保守,俄国的芭蕾水平,仍然世界独步,无人能及。在比较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两地时,一般公认基洛夫剧院风格矜持典雅,更西方化,而莫斯科大剧院则是热情洋溢、技巧出众,富于俄罗斯民族色彩。

莫斯科大剧院在前苏联时代,因为艺术成绩卓著,多次获得列宁勋章。近年来,剧院的指挥是亚历山大·拉查列夫。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有这么一种看法: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多高,看它的歌剧院就知道了。这种观点,不分国家、历史,不讲文化差异,实在失之武断。但若真把剧院当作城市文化风彩的一面橱窗,那再没什么能比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House)更好地展示纽约这座国际商业中心的气派了。现在这座大都会歌剧院建成于1965年,是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核心部分,它的建筑风格,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规模庞大,能容纳4 000多名观众,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剧院之一。

除了大都会歌剧院之外,纽约市还拥有世界顶尖水平的交响乐团和大名鼎鼎的百老汇歌舞剧院,这几处地方,历史都不算长,要和旧大陆那些久享盛名的艺术团体比起来,只好算是小兄弟。纽约爱乐乐团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1842年,而大都会歌剧院则是直到1883年才成立。

美国独立之初,文化娱乐事业,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那时,即便是上流社会的观众,除了一种叙事歌剧(以流行曲调填新词的杂烩)和偶而来访的意大利歌剧之外,别无可看。产自美国本土的作品,更加寥寥无几。在1781年,倒是上演过一出美国人创作的音乐喜剧,名为《密涅瓦神殿》,华盛顿亲自出席观看。但这多半不是为了剧作,而是为了作者。此人名叫弗朗西斯·霍普金斯,却不是个藉藉无名之辈,他出身律师,当过法官,还签署过《独立宣言》,据考证,美国的星条旗就是出自他的设计。可以想象,这出戏现在早已失传了。

到19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在美国独霸天下,几乎就成了歌剧的同义词。1854年,纽约市建成了一座音乐学会歌剧院,此后的几十年里,威尔第的大部分歌剧,都在这儿首次与美国观众见面。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想在这座剧院里享到包厢的特权,是太难了。有一批纽约的豪商巨贾,就因为无法坐到包厢,觉得很没面子,而愤愤不平。

愤愤不平的结果,是要另起炉灶,盖一座属于自己的大歌剧院。这些人都是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大款,为了要当一回歌剧院的主人,他们一下子认捐了一笔80万美金的巨款。于是就产生了一座大都会歌剧院。有趣的是,这些人在1892年剧院大火之后,曾一度收回过经营权,看他们的经营方法,就不难窥其心态于一斑:这个名为大都会歌剧院不动产公司的机构,把剧院租给每一个成功的制作人,却不收一文钱的租金,他们所要求的,只是使用包厢的特权。

剧院的选址,是在百老汇第39大街和第40大街之间。说来难以置信,建筑师J·C·凯第平生还从没盖过一座剧院,据说他以此为荣,夸口说他这辈子从未进过任何一家剧院。
到1883年10月22日,大都会歌剧院正式落成开幕,当时耗资173 200美元。剧院的外表,因为用朴实的黄砖,看起来单调乏味,但内里极其豪奢,单是一个华丽的马蹄形观众大厅,就耗去了大部分建筑资金。观众厅有4层,122个包厢,音效据说非常好,不过为了突出主楼层,而舍弃了两层楼座,大部分的观众,视线都很差。另外蹩脚的舞台装备,也拖了剧院的后腿。

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演剧目,是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浮士德》,之后便推出了一系列意大利作品。不过它在经济效益上出师不利,第一季就大大蚀了一笔。于是股东们收回经营权,委任指挥家列奥波德·达姆罗什为剧院的艺术指导。

达姆罗什是德国人,由医学博士改行干指挥,在当时的纽约音乐界,举足轻重。他使剧院改换门庭,大演德国剧目,还举行了瓦格纳《女武神》的美国首演。可是一个演出季还没结束,达姆罗什一病身亡,他的幼子沃尔特继任指导,这就正式开始了大都会歌剧院历史上的“德国时期”。此时不但瓦格纳后期的几部大作,从《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到《尼伯龙根指环》,全都得以上演,而且所有剧目,不论国别,一律用德语演出。

20世纪初,大都会歌剧院的经理是位奥地利人,名叫海因里希·康瑞德,他替剧院招揽来两位传奇性的大明星:意大利男高音卡鲁索和俄国男低音夏里亚宾。另外他还做了两件惊人之举出来。

头一件,他悍然侵犯德国人的知识产权,在瓦格纳的绝笔之作《帕西法尔》版权期满之前,抢先在大都会歌剧院将它搬上舞台,结果惹得盘据拜罗伊特的瓦格纳家族大为光火。此前这部名剧,在拜罗伊特以外的地方,还从未亮过相。第二件事,他企图力排众议,在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此剧是由爱尔兰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来,要知其时王尔德的大名,足以令一班自命高尚的绅士淑女们掩耳不迭,而被目为瓦格纳衣钵传人的施特劳斯,其音乐的激进与大胆,也很为时人诟病。总而言之,在纽约当时保守的舆论界看来,演出《莎乐美》,简直就是亵渎圣经,有伤风化,所以演出计划最终只得胎死腹中。

但康瑞德的魄力,还不止于此。大作曲家马勒,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经过10年励精图治,正将该剧院的水平,提升至历史性的巅峰,却为了人事上的波澜,而不安于位。大都会歌剧院于是抓住时机,将他聘来。1908年元旦,马勒正式在大都会登台演出。

康瑞德的继任者里,有一位加蒂一卡萨扎,他是米兰斯卡拉剧院的原总监。他从米兰请来另一位指挥界的巨人,这个人,不消说,就是托斯卡尼尼。为了使两位指挥大师配合演出,大都会剧院特别安排了一种双头制,托斯卡尼尼任首席指挥,马勒则是德国歌剧的首席指挥。这两人都以独断专行而知名,配合的效果,也不理想,但这一时期前后,大都会歌剧院名家荟萃,灿若星河,推出了100多部作品,演出几千场,几乎场场精彩,真正使得大都会歌剧院名扬全球。

此时的大都会歌剧院,早把它当初的对手——音乐学会歌剧院挤掉,自己取而代之,成了纽约市的头号歌剧院(音乐学会歌剧院后来改成剧院,再后来沦为电影院,最后在1925年拆掉了)。它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另一个新崛起的劲敌,德国移民奥斯卡·哈默斯坦创办的曼哈顿歌剧院。哈默斯坦是个商人,机敏精明,靠发明雪茄机起家,我们熟知的剧作家哈默斯坦二世(《音乐之声》、《俄克拉亥马》、《国王与我》的作者),就是他的孙子。

哈默斯坦招聘优秀演员,推出时新戏码,大都会不敢演的《莎乐美》,他也照演不误,一时间来势汹汹,大有将大都会歌剧院压倒之势。

只不过大都会不动产公司到底财大气粗,1910年,它出价120万美金,买断了哈默斯坦的股权,附带剥夺他10年之内在纽约上演歌剧的权利。哈默斯坦改往伦敦另谋发展,却不敌那里的皇家科文特花园剧院,铩羽而归,等他想返回纽约,重操旧业时,又被大都会歌剧院依照条约,明白禁止。此时的大都会歌剧院,真正成了纽约众多剧院中的霸主。
可惜好景不长。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大都会歌剧院历年攒下的上百万盈余,全都迅速耗尽。巨额的赤字,吓跑了成批的有钱股东,1932年,股份制的公司解散,代之以会员制的大都会歌剧协会。

山穷水尽的剧院,想尽法子要摆脱危机。而想来想去想出的办法,也不外是节用与开源两条。节用就要减薪,也减少演出的场次;开源更加简单,就是向公众募捐。这倒引出了一桩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现场直播演出实况。

先说公众对募捐的反应。反应相当热烈,一个筹金组织在1932年春就募到了15万美金,第二年,还有一个团体发起了一场“拯救大都会运动”。1935年,一位很有影响的贝尔蒙特夫人组织起一个“大都会歌剧院协会”,协会出版周刊,发行唱片,资助演出,会员最初有2 000人,后来发展到数万人参加。他们还组织剧院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演出,这一系列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演出季的周六下午进行现场转播。

历史上第一次转播活动,是在1931年岁末最后一天,当时剧院上演的是洪佩尔丁克的作品,转播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便保留下来,到现在,美国、加拿大,直到波多黎各,都可以收到这种周六下午的现场广播。后来在1977年3月15日,更进行了第一场电视转播,当时出演主角的,是帕瓦罗蒂和斯科托。

二战结束后,大都会歌剧院的情形,算是时逢太平盛世,经济状况非常稳定。这也因为有朱利亚德基金会和卡内基公司这样的靠山,常常慷慨解囊的缘故。50年代贝尔蒙特夫人还赞助成立了一个“大都会歌剧院国家评议会”,会员个个是百万富翁,他们每年随便拿出点钱来,就能凑一笔数额不小的捐款,剧院当然不用再为每场演出赚不赚钱这类事情操心了。

这个时候,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都争先恐后与大都会歌剧院签约。卡拉斯、苔芭尔迪、洛斯安洁丽斯、卡巴耶、施瓦茨科普夫、普赖斯、斯苔芳诺、比约林、莫纳科……一直到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所有这些显赫的名字,都曾印在大都会歌剧院的节目单上。1955年,伟大的黑人女歌唱家玛丽·安德森,在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中登台演出,她成为大都会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首席歌手。

曾经发起过爱丁堡音乐节的鲁道夫·宾爵士,从50年代起,在大都会当了20多年经理,原本30周的演出季,在他手里增加到45周。1966年,剧院喜庆乔迁,搬到了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新址。

这年4月16日,剧院用美国作曲家巴伯特为约写的歌剧《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作首演,正式开幕演出。新剧院的设计者是建筑师华莱士·哈里森,耗资4 570万美元。
这是座现代化的剧院,装备极为完善。观众大厅仍是传统的马蹄形,有座席3 788个,如若加上站席,和特别照顾残疾、病人的轮椅,总共能容下4 077人。建筑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庞大无比。观众厅体积很大,平均有24米高,周围五层楼座,分三面环绕,其中两侧的是浅楼座,二层是包厢。剧院的门厅也是高大宏伟,由这儿,观众可以从外面的广场直接进入剧院,另有一条路线,由专设的地下门厅走,观众可以从地下停车场,经过门厅,就有一应齐全的大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引他们直通各层楼座的休息室。

舞台不但面积大,而且满布着各种精巧复杂的机械装置。
主台上装着7块升降台,以15厘米为一级,能从台面上升或下降各3米,每块升降台都有18米长。有了这些升降台,上可搭出山陵台殿,下可表现湖海江河,舞台设计更加灵活方便。两边侧台上的车台;都可以分成小块单独运动,凡9米以下的布景,全能靠它迅速更换。后舞台上则有一个直径18米的转台,能开到主表演区上旋转。乐队所在的乐池,也分做前后两块,可以上下升降。剧院的主台宽30米,深24.6米,高33米。

大都会歌剧院的设备先进,还表现在它率先使用了一套机械化驱动机构,叫做“无平衡重式电动吊杆”。“吊杆”这种装备,悬在主台上方,演出时挂布景、吊大幕、打灯光全得靠它,是舞台上最重要、最有用的设备。大都会歌剧院的这套吊杆,电力驱动,性能极好,25米深的舞台上,密布着109道布景吊杆,外加8道灯光吊杆,这么复杂精致的机械,居然只消用一个人编程操作,一个人插接转换就能控制。哪怕是整整一场布景,只要按一下专设的开关,安装布置就一毫不差地完成了。可见规模庞大,功能巧妙的现代化机械设施,对于舞台表演艺术,能起到多么巨大的辅助作用。

主台上有一个圆天幕,从三面包围了表演区,这是德国式舞台的传统,天幕的面积,有2 639平方米。剧院后面有专设的车间,制作各式服装、布景、道具。大大小小的排练厅有20多间,其中3间大排练厅,还可以作合成舞台用。

这座剧院在建筑设计上,是现代化的外观,先进的科技,与传统的马蹄形观众大厅的完美结合。另外剧院的观众厅采用木质装璜,杰出的音效,比老剧院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都会歌剧院除了有周六下午的实况转播外,还常在纽约的公园举行夏季演出。著名的美国指挥家詹姆斯·莱文,从1975年起,一直任剧院的艺术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

科文特花园剧院(Covent Garden)是伦敦最负盛名的老牌剧院,也是全世界数得上的大歌剧院之一。之所以叫“花园”,因为在早先,它确是一家女修道院的花园。而且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伦敦最主要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一般来伦敦的游客,未必能有福气进剧院里听戏,但就这个市场,也很值得一看了。

像好多有名的歌剧院一样,这家剧院最初兴建时,并不是只演歌剧,有一段时期,甚至专演戏剧,只不过后来歌剧占了上风,挤掉了其它剧种而已。

1732年12月7日,第一座科文特花园剧院开幕时,首演的剧目,就是英国杰出的喜剧作家康格里夫的一部传世佳作《如此世道》,随后的一百年间,剧院数得上的重要歌剧演出,是《乞丐歌剧》和亨德尔几部世界首演的作品,此外仍以戏剧演出为主。

科文特花园剧院历史上几度遭大火焚毁。第一次,发生在1808年9月19日;第二年剧院重建,剧目上仍是戏剧与歌剧并行不悖,但歌剧已开始占了上风。在1826年,剧院特别向德国的韦伯约写了一部作品,这就是有名的《奥伯龙》,到1845年更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大歌剧,从《威廉·退尔》到《胡格诺派教徒》。

从1847年起,科文特花园剧院便正式改名为“皇家意大利歌剧院”。英国在历史上,不是个歌剧传统很深厚的国度,科文特花园剧院几百年来,没出过几位了不起的本土歌剧作者,但至此歌剧演出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1856年第二座剧院再次被火烧毁,两年后的5月15日,第三座剧院以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派教徒》拉开了首演的帷幕,从那以后直到现在,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过中断以外,每年都在特定的伦敦“演出季”时间里推出歌剧作品。

英国的歌剧传统虽不深厚,但戏剧却是它众所周知的强项,所以歌剧一旦流行开来,现成的剧院总有不少。作品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普赛尔去世以来,伦敦的歌剧舞台就成了意大利作品的天下。一直到19世纪末,在科文特花园剧院上演的歌剧,都是用意大利语来演出的。

1892年,科文特花园剧院得到了皇家歌剧院的荣誉称号,也是在这一年,马勒率领汉堡歌剧团来访,演出剧院历史上第一套全本的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到这时,剧院已改为用原作的语言来演出了。

这期间,剧院的事业日盛一日,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们,纷纷来此登台献艺,剧院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歌剧院之列。法国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称赞它代表了英国人最优秀的一方面,不但装修富丽堂皇,而且音效尽善尽美,在这里听音乐是极大的享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曾被用作舞厅,但在1946年,又重新开放,设有常驻的演出团体,而且享受**津贴。本世纪头几十年里,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为剧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剧院为一大批英国作曲家像布里顿、沃尔顿、蒂皮特和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等人的新作举行过世界首演。

这座剧院在1946年重新开放时,能容纳2 250名观众,后来不断加以修缮,从建筑的外观,到观众大厅的装潢,再到剧院的音响效果,无一不是更加完美。

实际上,科文特花园剧院自建成以来,就一直在不断扩充,1989年的一次重建,是连同科文特花园的市场都包括在内的,规模更大。这片区域经过重修后,原本就以花卉、水果和蔬菜的批发市场闻名的科文特花园,更焕然一新,建起了现代化的商场。剧院更增添了好些扩建的部分,难得的是,并没有破坏原建筑物的平衡与和谐,很好地保存了原有的风格。

扩建的工程,至今也还没结束,而且将延续到下个世纪。所需的费用,相当昂贵,**特别为此发行彩票来筹措资金。未来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克兰--敖德萨国立歌舞剧院

乌克兰境内的黑海名港敖德萨,有一座建于1809年的歌舞剧院。乌克兰的音乐人材,在从前的俄国和前苏联,历来占有一席之地。敖德萨的音乐学院,更培养出过奥依斯特拉赫这样的一代宗师。而这座剧院,论演出水平,与一般国际上的剧院,差可比拟,并不算突出,但是建筑宏伟华丽,设施完善齐全——据说修建这座剧院时,用的是和维也纳剧院同样的图纸,所以不失为乌克兰的一处名胜。尤其它由于历史上曾经两度遭火焚毁,二战时又受到德军飞机的轰炸,所以有一套相当严格的消防管理措施。

说到火灾,在欧洲几百年剧院建筑史上,这的确是一个令人伤心的话题。所有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早期剧院建筑,几个世纪下来,早已所剩无几。19世纪以来风行的大歌剧院,也往往难逃兵火之灾,有的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焚毁。这倒不是因为所有这些剧院都不注意消防安全,而是剧院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实在太容易引火上身了。

我们知道古希腊人崇尚自然,他们在庞大的露天剧场中表演戏剧,充足的阳光,就是天然的光源。而自从有了室内剧场之后,油灯和蜡烛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有一个时期,欧洲的剧院在整场演出的时间里,都用明晃晃的灯烛把舞台和观众厅照得通亮。而这灯火通明的舞台之上,充斥着的是彩绘的景片、服装和道具,还有纱、布的大幕,木头的地板,几乎无一不是易燃物。结果可想而知,仅仅在19世纪这一百年里,欧洲被火烧掉的剧院就有一千一百多座!

看到这儿,有的读者或许会想,这都是陈年旧帐,现代人文明程度远高于前代,煤气灯、蜡烛早被淘汰,消防手段更是先进,这种现象,当可杜绝了吧。其实不然。代烛炬而起的照明灯具,仍然温度很高;电线还会走火,加上有一等不讲公德的观众,在剧院中随意吸烟,种种原因,使剧院的火灾仍旧无法根绝,就在1996年,还烧了一座号称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的威尼斯凤凰剧院。

而剧院又是人群密集的所在,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财产损失不说,往往还酿成集体伤亡的惨剧,所以有鉴于此,国内外各家大型剧院,都各有一套严格的防火制度,配备先进的消防设备。在这方面,前苏联各地的大型剧院,措施得力,要求之严,是早已闻名于世的。

像敖德萨国立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就在舞台上安装了一部巨型的防火铁幕。铁幕用坚固的钢骨架、耐火的石棉等等材料制成,一旦火起,它能迅速落下,阻止火势向观众厅蔓延——剧院的火灾,十之八九是由舞台起火的。而且舞台上易燃物多,火势迅猛,若无防火幕阻隔,很快会将大厅中的氧气抽光,结果观众不等火势波及,便已窒息。
这道大铁幕的作用,还在于阻挡观众视线。即使火灾发生,幕落下后,观众看不见火情蔓延,心理上会稳定很多,如果再能指挥有方,秩序不乱,则不难全身而退。
不过这样大型的铁幕,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失之笨重,太占地方。敖德萨歌舞剧院的舞台,主台宽29米,深19米,后舞台宽17.5米,深12.5米,高11.6米,机械化程度很高。比如台上有多块升降台,每块都能上升4米,可以布置高大远景,下降2.2米,直至观众看不见演员。而防火铁幕的设置,必然使机械设备和表演区向后移,这势必影响到演出效果和音效。

另一个缺陷,大概是要求过高造成的。按从前苏联的剧院规范,防火幕得能耐住1000度的高温,每平方米40公斤的压力。这除非是用木材加柴油,再加鼓风机助燃,才能在舞台上达到的高温,可想而知,按这样的规格设计铁幕,不但笨重,而且不经济。前苏联剧院里的防火幕大的有五六十吨重,要是升降式的,整天吊在舞台上,本身对演员就是个威胁。不过,这种规范虽然过严,但和我国大剧院防火幕只有几厘米厚,小礼堂、俱乐部只有消防栓和灭火器的现状比较起来,真该好好借鉴一下。

敖德萨歌舞剧院历史上两次毁于大火,一次在1873年,一次在19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飞机在附近狂轰滥炸,剧院虽然没直接中弹,但是震动剧烈,大为倾斜。
战争胜利后,工程人员对剧院进行了出色的修复工作,他们先往剧院周围的地基里,灌注了多吨液体玻璃,再辅之以高难度的机械工程,没拆动剧院一砖一石,就让它恢复了原貌。

剧院的外表并不引人注目,灰色的建筑,外形古朴,没有一般大剧院前常见的喷泉、花坛,晚上也没有灯火辉煌的景观。但内部真是堂皇富丽,让人目不暇给。观众大厅有池座1500余个,另有包厢,音响效果很好,舞台上轻微的声响,从大厅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得到。灯光、布景、服装都十分讲究,演出风格上,注重体现作品的时代特色。

剧院的内部,从四周的墙壁到楼柱都饰有金碧辉煌的雕塑,其中有16座古希腊艺术之神的雕像,分别代表诗歌、舞蹈、悲剧、喜剧等等。大厅四壁绘着莎士比亚名著中的场景。剧院正面则有俄国诸位大剧作家、大音乐家的半身像,其中有格利鲍耶陀夫、普希金、格林卡、果戈理等人。

由于种种原因,该剧院目前经济状况欠佳,但仍坚持多种演出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根廷--科隆大剧院

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40多座剧院,其丰富多彩的歌剧演出,不但在南美大陆各城市中首屈一指,而且剧目广泛,质量上乘,即便是与欧洲、北美那些最负盛名的艺术都市相比,也毫不逊色。其中始建于1857年的科隆大剧院(Teatro Colón),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艺术水平,都居拉丁美洲各大剧院之冠。

不过,新大陆上兴建的剧院,和意、法、德、奥诸国的老牌剧院比起来,历史自然要晚上那么一二百年。实际上,在19世纪初的时候,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还只有一家小而简朴的科里西奥剧院而已。那时剧院无力上演整出的剧目,只是由来访的外国剧团,演一些意大利歌剧的片段。

这座最早的剧院,后来被阿根廷一个独裁军阀叫胡安·罗萨斯的,给强行解散。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艺术事业,仍旧日益繁荣,剧院越修越多,演员阵容越来越大,其中除了当时世界各地争相聘请的意大利艺术家之外,也不乏本地的演员。只是剧目还是清一色的意大利作品,偶而也有法国的。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领风骚,风靡一时。

经过几十年不断拓展,歌剧艺术逐渐吸引了一批批新的观众,高水平的演出,也总能叫座,于是旧有的剧院,开始不敷使用,人们需要一座容量更大、装备更完善的新剧院。
1857年4月,第一座科隆剧院以威尔第的《茶花女》拉开了首演的帷幕,剧院有2 500个座位,它的名字“科隆”,在西班牙文里,是哥伦布的意思。新建的剧院,立即成为阿根廷全国的歌剧中心,19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人费拉里是剧院的指挥,他大权独揽,很有影响,不但使剧院的剧目几乎与欧洲同步,更推出了一批世界首演的作品。

后来为了筹措经费,盖一座新的科隆大剧院,老剧院被作价95万比索,卖给了国家银行。老剧院在1887年卖出,而新剧院一修就是20年,到1908年5月25日,这座科隆大剧院才落成开幕,首演剧目仍是威尔第的作品,歌剧《阿依达》。

剧院在建筑风格上,是博采众家之长,有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建筑风格,也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雅大方的特点。观众大厅是传统的意大利马蹄形式样,有三层楼座,座位 2 487个,另外可以出售 1000张站票。舞台宽35.25米,进深34.5米,可以容纳600人同台演出,面积之大,在全世界的剧场里也是首屈一指的。

大厅的穹顶上绘有50余幅有关音乐、舞蹈的绘画,是出自阿根廷著名画家索尔迪之手,四周墙壁绘满了世界名剧的场景。剧院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施和自动灯光照明设备,音响效果非常优秀。另外还有豪华的休息厅,以及宴会厅、排练场、练功室、音乐厅等等,整个观众厅都用深黄色花纹的大理石装修而成,显得异常富贵豪华。

1857年建成的第一座剧院里,就设有专门招待女性观众的楼座,第二座科隆剧院也照例加以保留。据说从这种包厢里可以看到舞台和观众,而从外面是看不到里面情况的,剧院是为独身女性特设这种座位的。

科隆大剧院的附属机构很多,简直像一座小型的音乐城。有音乐学校、舞蹈学校、舞美设计学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声乐艺术博物馆、古乐器博物馆等等。剧院庞大的地下室中,有各种专门的服务性设施,像为戏剧、舞蹈演出而设的服装厂、制鞋厂等等,设备一应具全,整座剧院拥有的职工,在1400人左右。

科隆大剧院自首演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着它与意大利艺术家结下的不解之缘。继首演威尔第的《阿依达》之后,阿根廷**又特别委托意大利裔的指挥家帕尼扎,为剧院的第一个演出季,谱写了一部歌剧《曙光女神》。随后担任剧院经理的西亚齐又聘请托斯卡尼尼为剧院指挥,托斯卡尼尼为剧院带来了《阿兰娜与蓝胡子》等好几部作品在南美洲的首演。

科隆大剧院的下一任意大利经理沃尔特·莫齐,则不但延揽了许多意国歌手,对法、德两国的优秀艺术家,也优礼相聘。在1922年,他特别请到以诠释贝多芬知名的老一辈德国指挥大师魏恩加特纳,以及著名歌唱家勒曼,怀德本和希泼担纲演出瓦格纳的全套《尼伯龙根指环》与《帕西法尔》。此外许多著名的大师如克伦佩勒、昂塞尔美、弗里茨·布施、老克莱伯和阿尔培·沃尔夫等,都在科隆大剧院担任过重要的指挥职务。1931年,科隆大剧院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市立剧院。

到了独裁者庇隆统治时期,剧院的艺术水准有所下降,这主要是财政方面的困难造成的。但在1955年的革命之后,剧院先前的传统很快得到恢复。1958年是科隆大剧院落成50周年,为此举行的隆重庆典,包括由英国指挥大师比彻姆指挥的历代经典之作,从莫扎特的《魔笛》、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到威尔第的《奥赛罗》、比才的《卡门》,直到圣桑的《参孙与达利拉》,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文化盛事。

虽然1973年阿根廷**更迭,使科隆大剧院从人事管理到艺术倾向都有很大转变,但它的很多传统仍得以保留。剧院一直聘请当代最杰出的国外艺术家,上演的作品,无论是法国、德国或是意大利的,一律用原文演出。观众来此观剧,着装也需特别讲究,礼服是不可少的。另外科隆大剧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旧式的国际演出季传统,每年从5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捷克--布拉格民族剧院

捷克古称波西米亚,自古以来,音乐传统深厚,音乐人材辈出。波西米亚音乐家,享誉全欧洲,几乎就是优秀音乐家的代名词。到了16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曾一度设在布拉格,此地的音乐活动,更是盛极一时。

1723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六世,在布拉格行加冕礼, 4 000名显贵云集于此,观摩庆典,皇帝特别为此修了一座环形剧院,效仿古罗马剧院的式样,庞大宏伟,奢华绚丽,能同时容纳1000名演员。后来诺斯蒂克伯爵的民族剧院等等场所,陆续修建完工,布拉格的歌剧事业,越发兴盛,莫扎特曾在此指挥过《费加罗的婚礼》,首演过《唐璜》,韦伯也曾在此效力多年。

兴盛归兴盛,可只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们满意,而其治下的捷克人民,则大为不满。因为说德语的统治者们,不准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语言演出。于是在1862年,一批捷克的艺术家们,在流经布拉格市的沃尔塔瓦河岸边,用木板搭起一个简陋的剧院,演出捷克语的剧目,起名叫做临时剧院(Prozatímí Divadalo)。因为条件艰苦,这座临时剧院,只好因陋就简,设备落后,排练草率,歌手里十之八九都是业余的,这还好说,管弦乐队只有18个人,并且为了谋生,这些音乐家竟还得在咖啡馆里工作!

不过这时候欧洲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早已是风起云涌、声势浩大,捷克人的民族意识,已被唤醒,它的民族乐派,更由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纳切克诸人发扬光大。

斯美塔那亲自担任剧院的指挥。他被后人尊为“捷克民族音乐之父”,在临时剧院,他一面指挥,一面写出了6部歌剧,德沃夏克和费比赫的作品,也由他首演。他的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勃兰登堡人在波西米亚》,几经周折,才得以上演,结果大获成功,斯美塔那从此声誉鹊起。1866年首演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更是民族歌剧中无与伦比的佳作,至今盛演不衰。

这座临时剧院,顾名思意,修建之初,并不打算长用下去。事实上,由爱国知识分子发起的“民族歌剧委员会”,早在1850年,业已成立。不过计划虽有,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这里面有实际困难,也不乏政治因素。

因此当1868年,新剧院的奠基礼终于举行时,就成了一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大事。七块岩石,分别从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各地运来,做为奠基,象征着捷克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胡斯等人。

也就为这是一次民族性的庆典,斯美塔那特为奠基仪式写的一部歌剧《达利波》,才惨遭失败。因为在这部戏里面,瓦格纳的味道太浓了。所谓民族乐派,本来是在德、意的主流文化之外,另立门户,但平心而论,斯美塔那生长在奥地利统治的环境下,受其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事。斯美塔那不久因病耳聋,辞去了指挥一职,但仍写出了《我的祖国》这样不朽的作品。

1881年,新建的民族剧院(Národní Divadalo)终于落成开幕,首演剧目是斯美塔那的《里布舍》,不幸的是,一场大火随之而来,将剧院的内部设施损坏殆尽。重建的资金,迅速募到,到1883年,一座能容纳1598人的新剧院,再度开幕。

剧院坐落在伏尔塔瓦河畔、大桥的东面,是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宏伟建筑,气势磅礴,巍峨壮观,不仅如一般大剧院般富丽堂皇,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捷克的民族特色。金色的方顶,在阳光或灯光的照耀下,无论昼夜,都闪闪生辉。楼顶有著名雕塑家米斯尔贝克创作的神态各异的雕刻群像。左上方的青铜铸像,是胜利女神,手持花冠,驾着三套马车,凌空奔驰,这铸像是后来所加,在1911年,由三位雕塑家根据施尼赫的原作塑成。正门上刻着“民族,自己靠自己”的格言。大画家阿莱什和日尼赛克,为剧院创作了一系列巨幅壁画和天顶画,共计14幅,名为“我的祖国”,把剧院的休息大厅,变成一个艺术珍品的陈列馆。剧院的设计者是有名的建筑师日莱克和舒尔茨,整座建筑连同雕塑、绘画,无一不是捷克古典艺术的精华。

布拉格民族剧院自落成以来,捷克和各国的艺术家纷纷在此登台献艺。柴可夫斯基曾在这里指挥自己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在欧洲的首演,勋伯格的音乐话剧《期待》也是在这里首演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在当代的大型公共建筑里,悉尼歌剧院的情形,最为独特,要论名声响、构思奇、建筑之难、气象之壮,都要算它是头一号。它引发的是非争论,更是旷日持久,而且牵涉极广。当事者之一的建筑家耶尔恩·乌特松,直至今日,对当年往事,仍视为终生遗憾,不能释怀。

回首当年,悉尼这座新南威尔士州的都市,直到50年代,还不曾有过一座永久性的大歌剧院,也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演出团体。悉尼人欣赏歌剧,长久以来,看的是外国剧团的访问演出。这与悉尼市的声望地位,大不相称。

话虽如此,事实上,盖一座悉尼市自己的设备齐全的大剧院,早已有计划,只不过实施起来,总是波折丛生,困难重重。到1952年,墨尔本的国立歌剧院,并入新南威尔士州的歌剧团,3年后,州**计划盖一座新悉尼歌剧院,向全世界征集方案。有30余国的建筑师,223份设计图纸,参加竞赛,结果却被年轻的丹麦建筑师耶尔恩·乌特松(Jorn·Vtzon),戏剧性地中得了头奖。

说戏剧性,因为乌特松的参赛作品,根本算不上正规制图,只不过是一张素描的示意草图,放大成照片而已,所以最初根本没有入选。

但是评委中有一位美国建筑师沙里宁,迟来一步,他审阅已选出的十份方案后,都不中意,于是逐一披检剔下的作品,一下子发现了乌特松的草图,如获至宝。沙里宁祖籍芬兰,父子两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建筑师,参加评选的小沙里宁,更是第二代现代派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亏得他慧眼识珠,认准了乌特松的创意草图,将来必是非凡的杰作,方才有了今天这座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尔兰--都柏林阿比剧院

20世纪初的大不列颠帝国,凭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和对海外殖民地的劫掠,一时富甲天下,国势如日中天,新的财富,带来新的闲暇,大批的暴发商人和贵族,坐食利息,养尊处优,看戏、打猎成了他们主要的消遣。应运而生的,是伦敦西区一座座新兴的商业性剧院,它们既是娱乐的好去处,又是社交场所,大都装饰得富丽堂皇,高雅别致,每到演出时,总是一派宝马香车、士女如云的繁华气象。

不过在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爱尔兰,情况却迥然不同。1904年,在它的首府都柏林的阿比街上,诞生了一座小型剧院,它容人不过五百,外貌与其说朴素,不如说是寒酸,全靠一位热心的英国女士掏钱赞助,才由下阿比街上破旧不堪的机械工人剧院,连同邻近的市内陈尸所,一起改建而成,这就是日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堡垒,名闻全球的阿比剧院(Abbey Theatre)。

阿比剧院的核心人物,有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作家格雷高里夫人,她是一位殖民地总督的遗孀;象征主义剧作家辛格(旧译泌孤);和稍后出场的无产阶级作家、***员肖恩·奥凯西。

自从12世纪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后,爱尔兰传统的文化艺术,一直有被英式文化淹没的危险,直到近世,它本土的大作家,要么像乔伊斯背井离乡,要么像萧伯纳、王尔德那样,到英国谋发展。但是爱尔兰的有识之士,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奋力维痪土的大作家,要么像乔伊斯背井离乡,要么像萧伯纳、王尔德那样,到英国谋发展。但是爱尔兰的有识之士,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奋力维护。1898年,叶芝和格雷高里夫人联合倡议,要筹建一座永久性的民族剧院。一年以后,成立了爱尔兰文学剧院,后来又合并了演员费伊兄弟的剧团,改名为“爱尔兰民族剧社”。最初,剧团是租地演出。到了1903年,他们在伦敦有一次公演,大获成功,更赢得了一位富家小姐安妮·霍尼曼的青睐,拜她慷慨解囊之赐,剧社终于在1904年有了自己的基地——阿比剧院。

创建之初,阿比剧院的日子十分不好过。前文说过,它的场地太过狭小,观众有限,收入微薄,只能是惨淡经营。顺便说明一下,剧场建筑,按照各自上演的剧种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歌舞剧院、话剧院、各种地方戏的戏场,以及音乐厅、曲艺场、杂技场、木偶剧场等等。阿比剧院是话剧院。话剧院的规模和歌剧院不能比,既没那么多演员,也用不着那么大的舞台。再者话剧艺术讲究表演逼真,生动细腻,演员在台上一言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该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这类剧院,视距不宜太远,观众厅不宜太大,一般都在800到 1000个座位左右。阿比剧院的500座容量,在话剧院里,也还嫌小,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它在剧院的经营管理方面所做的探索,竟然会在日后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小剧场运动”。这是后话。

再说当时阿比剧院经营不利的原因,还在于它的创新试验精神。阿比剧院上演的剧作,大量运用传统的凯尔特神话、方言、史诗,像宗教和政治这么敏感的问题,也敢大胆涉及,所以保守的观众,往往接受不了。例如1907年,辛格的一出名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在阿比剧院首演,剧中嘲讽了爱尔兰一些闭塞落后的现象,激恼了观众,以至于引发了一场骚乱!

1916年复活节起义被英国镇压后,爱尔兰人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而这时的阿比剧院却日益脱离现实,因而既失去了观众,也失掉了一些优秀的演员,经济越发入不敷出。不过从1924年起,阿比剧院成了英语国家中第一个有国家津贴的剧院:新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每年为它提供850镑经费。钱虽不多,也缓解了剧院拮据的境况。但真正扭转了剧院困窘局面的,却是一位工人,名叫肖恩·奥凯西。

奥凯西的第一个剧本《枪手的影子》在阿比剧院上演,就造成了轰动,剧院居然破天荒挂出了座满的牌子。为了看戏,工人和学生们不管刮风下雨,排着长队等一张低价座票。第二部戏《朱诺与孔雀》更加成功,演出只好顺延一周,又创了阿比剧院的历史纪录。不过这时作者是在干什么呢?他在当修路工,整天干着搅拌水泥的重活儿!奥凯西家境贫苦,自幼丧父,体弱多病,眼睛半盲,几乎没上过学,是个地地道道的自学成材者,但却凭着一己之力,挽救了阿比剧院在艺术上和经济上的破产。

1913到1923年,爱尔兰有过10年内战,爱尔兰共和军的内部,也分作保守、激进两派,骨肉相残。而社会主义者奥凯西,面对着冷枪横飞,瓦砾遍地,暴力所及,连孩子也不能幸免的恐怖景象,产生了怀疑。因而在下一部戏《犁与星》中,对自己亲身参加过的复活节起义,暗寓讽刺,可想而知,这被当成了大不敬的行为。《犁与星》的首演才进行到一半,阿比剧院里已是嘘声、口哨声、爱国歌曲响成一片。对话听不见,演员只好像演哑剧一样打手势。再后来,剧院里破鞋与烂菜齐飞,恶臭的瓦斯弹被引爆,狂怒的观众冲上舞台,演员们毫不示弱,双方拳脚相加,打成一团。在这一片混乱中,叶芝阔步走上舞台,他毫不理会台下怒气冲天的观众,盛赞奥凯西的剧作。一场大乱,就这样被这位德高望重的爱尔兰文坛主帅平息下来。

遗憾的是,叶芝与奥凯西的艺术倾向分歧很深,尤其在要不要直接参与社会斗争方面,两人针锋相对。最终叶芝拒演奥凯西的剧作《银杯》,触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自尊心极强的奥凯西,从此与阿比剧院决裂。这对阿比剧院的前途,以及奥凯西的戏剧事业,都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多年以后,两人方始握手言和,互相谅解,但毕竟为时已太晚。
195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剧院。剧团借用一家啤酒厂的厅房,坚持演出,不久迁入女王剧场。直到1964年,才有一座新的剧场,在老阿比剧院的遗址上破土动工。由建筑师斯科特和剧场设计专家桑瑞尔设计的这座剧院,不论是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全都出自爱尔兰本地,爱尔兰**还负担了全部资金的1/5。1966年7月18日,新阿比剧院正式开幕,这是一座灰色砖块砌成的方形建筑物,造型庄重,线条简朴,能够容纳600名以上的观众。剧院耗费资金168万美元,其建筑观念,非常新颖。

多年以来,阿比剧院在全球戏剧界的影响,十分重要。它培养出的优秀演员,后来都扬名于纽约、伦敦、好莱坞,而且它在小型剧院的经营、管理上,堪称典范。研究戏剧史的专家曾经指出,若没有阿比剧院开其先河,数以百计的小型剧团,都无法成立;美国的小剧场运动,也是源自阿比剧院。尽管自二战以后,阿比剧院的影响力已渐式微,也没有推出什么重要的新作,但它在全世界的戏剧界,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4: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雅典酒神剧场

古希腊辉煌的建筑艺术,今天只剩下一处处断壁残柱,但即便是这些遗迹,像雅典海边波塞冬神庙的白色石柱,仍旧显得明朗和谐而又光彩夺目,令游人一见倾心。

古希腊人的才智,在建造庙宇上,发挥得最淋漓尽至,几乎每幢神庙,都称得上是人、自然与神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随着宗教活动的发展,各种膜拜神祗的狂热仪式,慢慢演变为满足大众需求的娱乐时,这就引出了一种需要创作和表演的文化形式——戏剧。

那时雅典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要算每春一度的大酒神节。酒神狄俄涅索斯,在希腊神话里,司掌植物与丰产之事,传说他发明了用葡萄酿酒,所以又是酒和狂欢之神。而后来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悲剧,就是从拜祭他的庆典演化而来,他又算是戏剧这一门行当的祖师爷了。

在雅典地方,从公元前534年暴君叶庇士特拉绥当政时起,酒神节就是全国性的节日。每年3月下旬,或是4月上旬,都举行隆重的庆典,内容有颂歌比赛,有歌舞表演和盛大的,以纪念酒神狄俄涅索斯的形式被引进雅典。

虽说古埃及人的戏剧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9世纪,但还太过粗陋,真正成形的戏剧表演和剧场建筑,最早还是出现在希腊。

希腊人的戏剧表演,既然是由宗教仪式发展而来,而后又是为城邦的公民服务,那么剧场的选址,就一定要便于民众的聚集。希腊人的剧场,是露天演出的圆形剧场,一般规模都很大。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发现,这种剧场虽然声效优良、容量巨大,但由于是圆形,放在城市的方格网布局中,往往很不协调,必须加以改进。

解决的办法,是在城市近郊,选一块合适的地段,利用天然的地形,加以改造,这样一来,修建时还可以省却很多功夫。酒神剧场就是如此建成的。

剧场位于雅典卫城东南的一处山坡上,那座山的形势,天然构成一个略大于180度的半圆形,在三面山坡环绕之中,设一个开敞式的露天大舞台,坡上依山建起阶梯状的条形座椅,就成了一座庞大的露天圆形剧场。

这座酒神剧场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初,此后不断经过装修、改进,到民主政体的领袖伯利克里统治时代,才大致定形。当时雅典的城邦,视戏剧活动为一项公益事业,公民享有看戏的权利,并且由国家加以保障,倘若因为家贫而付不起入场费,**会发给专门的补贴。

古希腊最伟大的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阿里斯托芬,都在酒神剧场演出自己的作品,而且现存的古希腊戏古希腊雅典的酒神剧场剧,都是在这里举行的首演,因此这座酒神剧场,又是后世西方戏剧的奠基地。

初时剧场只有一个略高于地面的浅舞台,后来观众兴趣转移,不再喜爱礼仪性的舞蹈,而欢迎戏剧性的演出,于是出现了隆起的舞台。以后每个世纪,舞台都越修越高,而且设置了永久性的背景台。另一项改进,是更换了观众席。剧场的座位,本来是用木板搭成,由于在露天之中日晒雨淋,到公元前499年,就已朽坏塌落,不堪使用。以后重建的座席,就改为用石料来建造了。

剧场后来又重修过多次。其中公元前342年到326年的一次,是由利库尔古斯进行的。这次重修,建起石砌的永久性舞台,观众席有64排,分上下两区,全是石建的座位,能容下一万多观众。

剧场里设有贵族和祭司专用的贵宾席,蓬泰里克大理石质地的座椅,上面装饰着各式浮雕,还刻有座位主人的名字,酒神祭司的座位在正中,正对着祭坛,雕刻最为精美。像这样的贵宾席,剧场里设有几十个,很多都保存到现在。

公元一世纪,为迎接罗马皇帝尼禄巡幸希腊,酒神剧场又特别做了一番改建。乐池改为罗马式样,大理石铺地,因为要表演角斗,还在周围修了一条大理石的栅栏,保护观众免受伤害。

大约在公元3世纪,剧场经过最后一次修建,在乐池四周加上防水装置,以便表演海战的场面,乐队则可以移到备用的乐池中演奏。酒神剧场在当时,不只是上演戏剧,而且很多重大的典礼、仪式、比赛也在这里举行。剧场里大量的大理石浮雕、塑像,都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这座古老的剧院,曾经长期湮没无闻。在3世纪前后,希腊饱受日耳曼人的侵扰,很多建筑物遭到破坏。等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帝国的财富与权力,都移往新都,雅典作为地方城镇,逐渐败落。酒神剧场也在4世纪以后,开始衰颓崩毁,后来就废弃不用了。

多年以来,人们曾一直将一座建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剧场,误认做是酒神剧场。直到1765年,有人从一枚古币上的图案,追寻得新的线索,这才发现了酒神剧场的真正位置。
对酒神剧场遗迹的发掘工作,在1841年开始,历时50余年,始告完工。19世纪末,在一位考古学者同时又是希腊式建筑权威的威德普菲尔德指导下,按照古剧场的原貌对遗址进行了重大修复。

酒神剧场在戏剧发展史和剧场建筑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今天经过修复的剧场遗迹是希腊的一处名胜古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3-29 18:15 , Processed in 1.1470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