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2 15:03:59
|
只看该作者
忠實之中帶點精緻Dynaudio 揚聲器
今年8月在進行視聽展籌備工作的時候,接獲香港音樂傳真的通知,丹麥Dynaudio正展開製作Contour LE系列,展覽會中將同時展出兩款型號,由於廠方事先聲明以配額形式向各地區代理供貨,所以一眾Dynaudio的粉絲第一時間在三天展期裡下了訂單,當時代理己和大草哥溝通好,只要新貨到埗便會送到「音響技術」測試。事隔數月後,一對Contour Sl.4 LE書架喇叭如期亮相於本刊,由最初擺位到後期煲煉全程我也有跟進,過程裡我感覺ContourS1.4 LE對擺位有敏感的反應,兩隻喇叭之間稍為拉開數毫米,人聲聚焦點是有點鬆散,當挪移至合適距離後,人聲口形馬上變為櫻桃小咀,這情況是與大草哥當日擺放Evidence Platinum表現一樣,這意味著廠方對每款型號,不論體積大細都有統一而嚴謹的要求,在我心目中Dynaudio喇叭是很中性,有發燒友說它的表現似監聽喇叭,因為聽音色是察覺不出有音染,往往把搭配器材的性格反映出來,就如今次在測試前期搭配Rogue Audio真空管TheHera前級及The M-180單聲道後級,聽了一輪我感覺音色很溫柔,音色線條不乏美感。在後期換上Musical Fidelity Nu Vista 800合併擴音機,音色變得生猛起來,整體量感更顯得源源不絕,這刻的音色完全切合我的口味。這次的測試我打算播放高清音樂,由Lumin S1數碼串流播放器入替K-03X CD/SACD機位置,結果我發現Contour Sl.4 LE在這套組合中有意想不到的發揮,播放[Living Stereo版,天方夜譚,24bit/176.4kHz,wave],第四選段,從開首激昂的絃樂群奏轉入由首席小提琴獨奏部份,動態音色不僅爽快利落,微細弱音亦沒被忽略,像弓絃之間摩擦力度和音調聲尾都很像真,而緊接齊起的定音鼓、巴松管、大鈸、低音大提琴等樂器,質感強烈之餘層次更是立體分明,我最欣賞Contour Sl.4 LE的地方是輕與重音色也有細緻表現,例如豎琴和搖鈐散發出薄薄的一浸飄逸高頻,在豐滿的絃樂襯托底下,音色顯得份外明亮。之後,我揀了另一首較為熟悉的音樂[Friday Night In San,Francisco, 24bit/176.4kHz, wave], 這首歌其實是由兩支結他輪流單飛以顯示技藝,通常我會被彈奏結他的力度與速度吸引著,今次我卻被音色的空氣感、殘響和環境氣氛攝著,每當Paco de Lucia拍打木結他,或Al Di Meola掃撥絃線時,除了感受到陣陣力水之外,餘音也有不少,甚至現場觀眾的喝采聲,通通無一走漏,前後兩首歌曲都顯示了Contour S1.4 LE密度與速度。接下來就輪到考驗低頻音色,我選播了[Daft Punk Random Access Memories24bit/88.2kHz,wave],老實說句,我不期望Contour S1.4 LE的低頻會是打心口,相反,我是想聽它播電子舞曲會否不倫不類,結果我聽了其中三首歌,感覺這款書架喇叭始終離不開線條美感,它表現出的低頻是有力度而且很乾淨,不過,絕非勁力滿瀉,它像一位很有技術的輕量級拳手般,打出的每聲低頻狠、準、快,聽起來也會覺得過癮,只不過,這輯檔案我曾在其他組合播放過,印象裡,中低音色普遍是會多一點,而速度亦沒現在般快,Contour S1.4 LE這種低頻音色是與近距離監聽喇叭的表現很接近,通常監聽喇叭著力表現出平均音色,所以低頻不會是誇張,平心而論,低頻夠勁未必就是好事,最重要還是要夠均秤才會耐聽,就如張家輝和張繼聰,兩位也是肌肉男,你說那位的身形更好看?我肯定會揀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