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eih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恩LAMM M2.2推B&W800D欢迎试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3-30 00:12:21 | 只看该作者
喇叭箱内接线用什么品牌,搭配喇叭线最好也用这个品牌?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1:21:4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音箱内部线的连接线,厂方都是做过认真选择的,是符合厂方的设计要求和目标的,用什么样的材质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的,当然一套音响系统是由方方面面搭配组成的,线材在其中起到部分调整作用,最终的选择是需要根据系统的综合表现来决定的,既要兼顾音色的平衡,还要兼顾速度,力度和动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1:56:16 | 只看该作者
莱恩2.2的功放煲了4,5天也换了胆管,他的“能力”也已经逐渐的体现出来,不但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中高频的能量也显得越来越充沛,所以两天来我们在摆位方面都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两箱之间的间距也逐渐拉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展的更开。当然这种摆位的精细微调,不但展现出宽大声场,还表现出充足的空间感与空气感,这种空气的“味道”与音乐泛音的融合极为贴近音乐会现场的氛围。
   调声过程中我们首选是古典音乐,一曲谢林拉的贝多芬D大调小协,具有非常高的现场像真度,音色温暖柔和全频一气呵成,小提琴力度,厚度与细节可以说历历在目,从揉弦到弓的起落的力度变化,以及腔体的共鸣声都有非常自然而完美的再现,相对于其他系统的表现,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惊讶,不但如同坐在现场的最佳位置在看演出,还会让你敏锐察觉你听到了更多的细节。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07:40 | 只看该作者
声场的再现是立体的,如果仅有宽度和深度,不能说声场是丰满自然的,因为这样的声场有可能是扁平的,莱恩M2.2推出的800D声场的表现出来有充分的宽度和深度之外,还有从前到后的层次与定位的明晰交代,可以说这是真正的3D立体声音场。
坦率的说B&W800D并不好“弄”,主要在于功放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不但要求有功率,还要有很大的电流,同时还要求有速度和力度,更重要的是音色表现与800D有所吻合,哈哈这些要求罗列出来之后,无形中你就会感到搭配的压力,所以总是要不停的去找和试,作为店家我们经销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铭器,这为我们选配不同的功放提供了方便。
   莱恩的到来我们当然要试一试,与800D是否契合,而这一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值;二者的搭配非常的协调无论是音色的平衡,细节的展现,还是低频的力度与速度,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前面说到搭配有所困难,通常大家会觉得低音的速度和力度会有所不足,而导致低频松散无力。而800D在莱恩M2.2的推动下不但具有充沛的能量,速度,力度和弹跳感均有上佳的表现,三盲鼠的爵士三重奏低音贝斯与鼓,绝不会含糊不清的搅和在一起,弹拨的手势与鼓的力度都有清晰的交代,能量再大也不会影响声场的稳定与中高频定位的清晰,细小的打击乐所产生的泛音,在空中震荡飘散,与既富有动感也有力度的低频形成有趣味的对比,在不自觉中你已经融入到音乐之中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31:59 | 只看该作者
一套系统其实中频的表现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说B&W的中频好,我想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要中频既有厚度又有质感,还要富有感性色彩并不那么容易。那么莱恩M2.2推B&W800D的组合,再现的人声形体感密实,似乎手可触及之感,人声的表现松弛,厚润,从容而又没有压力。演唱中的感情色彩能够得到自然的流露,似乎可以看到人物的表情,这些象征性的细节,实际上是由很多的中频细节的充分的刻画才可以“带”出来的,也就是说从腹腔,胸腔,口腔,喉头、面部等不同部位,所牵引的不同的肌肉群的气息变化的发声,都有清楚地呈现,才会有人物的感情和表情的充分描绘。
  前面说到人声表现松弛,实际上这是好的歌唱家才应有的表现,如果说声音发紧,发干、有压迫感,其实就如同歌手在演唱中喉头发紧,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发声,所以好的中频应该是自然的,松弛的,宽厚的又具有温度感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4:57 | 只看该作者
说到人声应该有温度感实际上这是应有的质感表现,世间万物的发声都是由的他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人声实际上正是由我们具有水分的肌肉群以及声带,气息的运用发声共同形成的,而我们身体的血液与水分所组成的肌理则具有37度的温度,所以系统表现出的人声就应该有这样的肌理,有了这样的肌理人声才有温度,听起来才温暖亲切。
  通常表现不佳的系统,人声没有恰当的温度感,就会显得冷冰冰的,也就失去了表现力和亲切感。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31:34 | 只看该作者
小曹
今天听了安塞美指挥的《一千零一夜》,开篇绵密的弦乐成片的出现,质感细腻而又富于活力,音乐的起伏变化细微细节丰富,充满灵性与贵气。宁静的背景衬托出深远的音场,叙述的小提琴有种从远处飘然而来的感觉,既神秘深幽又有一种富灵性的高贵感,引人入胜。
这张唱片的起始并不好重现,重播的的不好,开始的弱音弦乐则有消失之感,渐强的弦乐组规模也会缩小,音色偏干涩、当然也就不会自然流畅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2:18:20 | 只看该作者
听过古典音乐的唱片,我们也想听一听流行音乐的表现,最近降央卓玛的唱片还是比较流行的,这种宽厚的女中音本身是稀世珍宝,大家很喜欢听,通过LAMM与800D的演绎,我们除了能够真切的感受到降央卓玛的歌声的醇厚与饱满之外,更加更能体会是她演唱的感情的淳朴,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这个系统的搭配所具有的明察秋毫的超一流的监  听水准,相对于我们昨天听的那张DECCA录音的安塞美指挥的一千零一夜而言,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音乐空间,DECCA的录音更加的宽阔深远,空气感更加的充分,所有音乐的再现非常的鲜活灵动,降央卓玛录音的空间相对接近于录音棚,所以用到相对这个词,是因为录音棚的这种大小的还原也不很明确,但乐器的音色还原显得比较鲜,通常表现上更具有沧桑感的马头琴,也显得较为“年轻”一些,动态对比鲜明,力道十足,但无论从配器还是还原的角度来讲,录音还是相对显得简单了一些,降央卓玛的演唱中在偏中高频的部分,录音话筒中的轻微负荷过载都有准确的交代。
监 听音箱可以准确的还原好的录音现场,同时也可以通过它尽精微的表达能力再现唱片录音的优劣,当然国内的唱片录音与制作水平也是在日益提高的,在现有的系统中,降央卓玛演唱中的每一个字都交代的非常清晰完整和连贯,如果在一般的系统中。她的发声特别是偏中低频段,会有膨胀肥厚的感觉,清晰度和流畅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2:22:02 | 只看该作者
这张唱片第一首嗓音显得粗壮肥厚一些,从第二首录音开始,音质显得更加的纯净、透明一些,说明在录音过程当中,录音师也是在不断的做出调整和努力。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4:56:24 | 只看该作者
听柏林之声第九首的一个男声演唱,开头的铜锣敲击声从音场中间的深远处传来,由远而近,力道由弱渐强,给人以一种立体而阔达的空间感,随着乐曲的推进,先后加入了其它几种乐器,鼓声沉重而有力,动态对比幅度大,没有丝毫的压缩感,萨克斯的吹奏不但具有金属所特有的那种华丽金皇的光泽感,而且这种光泽度同时不失厚度与饱满的形体感。这几种乐器的定位清晰稳定,彼此之间的距离、层次感都有清楚的交代。整体对唱片的还原也充分的体现出LAMM加B&W 800D完全反应出柏林之声的录音是具备超一流的水准与演绎。

威虹小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5-24 12:16 , Processed in 1.1363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